高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 格式:pptx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2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主要活动与贡献
(1)巩固国家统一措施
①平定三藩之乱,消除南方割据势力。
②设立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③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④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四大活佛。
(2)维护国家主权
①军事上: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法律上: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2.历史评价
(1)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愧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2)康熙帝缔造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第1 页共1 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少年皇帝1.康熙继位时的政治形势〔材料一〕顺治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明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
圈地议自此始。
……圈顺直①各州县地百万九千馀晌,给满洲为庄屯。
……康熙初,鳌拜专柄,欲以正白旗屯庄予镶黄旗,而别圈民地圈补。
户部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咸以不如指,罪至死。
圣祖亲政,谕停止圈地。
本年所圈房地俱退还。
又以张家口、山海关等处旷土换拨各地,并令新满洲以官庄余地拨给,其指圈之地归民。
是为旗退地亩。
──[民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一二〇《食货志》〔材料二〕康熙六年五月丙午,谕吏部等衙门:“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民业,方可称太平之治。
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颠连,深为悯念。
或系官吏贪酷朘穷黎,抑或法制未便,致民视野,果何道以遂其生耶?一切民生利病,应行应革,尔内外各衙门大小文武等官,念切民依,其各抒所见毋隐。
”──[清]蒋良骐《东华录》卷九【解读】《东华录》是一部编年体清史史料长编,主要取材于《清实录》,叙事自清初至雍正十三年。
虽然取材于《清实录》,但是它保留了实录所不载的一些重要史料;它不专抄实录,也采取了其他文献的著述;还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
所以本书对清代前期的研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以上材料反映清朝入关后实行圈占土地的政策。
最初是无偿圈占土地,后来又以张家口、山海关地无主土地补偿给被圈地之人。
但是,由于所圈占的土地都是肥沃的土地,而张家口等地的土地是荒地,需要投入很大劳动才能变为肥沃土地,这引起了被圈占人士的不满。
其次,满族贵族圈占土地后,用奴隶制方式来剥削在土地上工作的农民,引起逃亡、反抗等事件。
因此康熙初,由于重新圈占土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以上材料说明:①清朝圈地政策,在朝廷内部引起了争议与矛盾。
②圈地使直隶周边地区农民失去土地,引发了社会矛盾。
当然,康熙帝没有将这种矛盾归于圈地,而是将其主要归于地方官吏的腐败。
【注释】①顺直:顺天府和直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学目标1、对康熙帝年少有为,睿智果敢有初步印象;2、掌握平定“三藩”,接管某某,平定准噶尔叛乱、打败沙俄入侵、签定《尼布楚条约》等基本史实;3、明确《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定的第一个近代边界条约。
4、通过对康熙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学习,掌握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因唐太宗一文均未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在复习玄武门之变的起因、实质、影响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与唐太宗政策措施和影响的基础上,展开对“晚年反省”一目的讲述,并从之前的分析结合唐太宗的自评和《学习延伸》栏目对唐太宗一生作客观全面的评价。
)紧接着,转入对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另一杰出的政治人物——康熙帝的评价性学习。
(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康熙是怎样的一皇帝?)课文讲述一、少年亲政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
他8岁登极,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又称康熙帝。
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顺治初年多尔衮擅权独断的局面,顺治帝遗照:不由皇族宗室中的长辈摄政,而在异姓功臣中选拔大臣辅政;增加辅政大臣为4人,以便相互制约。
皇族宗亲对辅政大臣实行监督,再由太皇太后对军国大政总裁。
所以,康熙帝登位后,内有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懿训,外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然而,当时的大清朝虽立而国未盛、民未安,守成和创业同等重要。
请大家结合教材,归纳当时康熙(清朝)面临的形势:A、基本确立对全国的统治B、统治不稳而面临威胁:①X成功据守某某,坚持抗清;——以X成功为代表的明朝遗留抗清力量的存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②沙俄入侵我国某某流域;——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④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可见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一个根基未稳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