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各论-病毒性脑炎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6
第五节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
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
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若病变主要影响大脑实质,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
由于解剖上两者相邻近,若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此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
【病因】临床工作中,目前仅能在1/4-1/3的中枢神经病毒感染病例中确定其致病病毒:其中80%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腮腺炎摘毒和其他病毒等。
虽然目前在多数患者尚难确定其病原体,但从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均能支持急性颅内病毒感染的诊断。
【病理】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可见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
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但也可在某些脑叶突出,呈相对局限倾向。
单纯疱疹病毒常引起颞叶为主的脑部病变。
有的脑炎患者,见到明显脱髓鞘病理表现,但相关神经元和轴突却相对完好。
此种改变是由于病毒感染激发的机体免疫应答,产生“感染后”或“过敏性”脑炎。
【发病机制】病毒经肠道(如肠道病毒)或呼吸道(如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进入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虫媒病毒直接进入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若病毒在定居脏器内进一步繁殖,即可能入侵脑或脑膜组织,出现中枢神经症状。
因此,颅内急性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大量病毒对脑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然而,若宿主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一步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
【临床表现】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脑膜或脑实质受累的相对程度。
一般说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1.病毒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或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前驱传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
病毒性脑炎这是一份关于病毒性脑炎的相关知识,希望您阅读后对您有所帮助!若有疑问,请随时向负责您的医生及护士咨询。
一、请您了解疾病基本概况1、什么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已知或可疑的病毒直接或间接侵入脑部引起脑实质炎症。
2、病毒性脑炎的病因:✧病毒引起,如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皮肤黏膜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等)✧昆虫叮咬(如蚊子/螨)✧疫苗接种病毒进入机体后并不一定致病,关键在于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性和相互间作用.3、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发病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1)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反应迟钝、淡漠、烦躁、嗜睡、人格改变、记忆丧失;重者出现谵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约 1/3 病人出现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部分病人精神症状为首发。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而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
✧伴随症状:不同病毒感染表现不同。
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感染时常出现细小的麻疹样皮疹或同时有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腮腺炎时腮腺肿大(亦可在腮腺肿大之前先有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口唇周围出现疱疹。
二、入院时需要准备哪些?1、请准备好相关病历,检查结果。
2、近期口服的药物,疾病发展的详细过程。
3、带好身份证,有医保者请带好相关证件。
4、请带好个人用品: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医院提供热水壶、病号服)。
三、特殊检查1、腰穿,脑脊液检查★具体见附件1---腰椎穿刺术2、脑电图3、头颅 CT 及核磁共振四、四、治疗与用药1、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2、免疫治疗:常用的有干扰素及其诱生剂,转移因子等。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均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
大多数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脑炎、脑膜炎,但是80%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感染,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虫媒病毒等。
发病机制病毒经呼吸道、肠道等途径侵入人体,在淋巴细胞内繁殖后进入血流侵犯各脏器,形成病毒血症,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如病毒进一步繁殖,通过血-脑屏障侵犯脑实质及脑膜,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病毒还可以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脑组织,导致脑组织和脑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周围有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及局部出血性软化坏死灶。
此外,免疫反应可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以及血管和血管周围的损伤。
临床表现:1、脑膜炎:多先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
年长儿或成人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
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
可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病程大多在1~2周。
2、脑炎:A.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
B.神经系统症状体征(1)意识障碍:轻者无意识障碍,病毒性脑炎的表现为精神萎靡,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2)颅内压增高:病毒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心动过缓,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均可阳性;(3)惊厥:常出现全身性或局灶性抽搐;(4)局灶性症状体征:如肢体瘫痪、失语、脑神经障碍等,小脑受累明显时可出现共济失调;(5)其他系统症状: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可伴有口唇或角膜疱疹,肠道病毒脑炎可伴有心肌炎和不同类型的皮疹,腮腺炎脑炎常伴有腮腺肿大等。
辅助检查:(1)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
病毒性脑炎基本概述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
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
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
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
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
有的病儿表现为精神改变,如整天想睡,精神差,或乱吵乱叫,或不省人事;有的则出现手、脚瘫痪。
也由于感染的病毒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亦有轻有重,预后也各异。
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来医院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病理病因病因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他有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
巨细胞病毒多数为胎内感染,后天性仅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儿。
肠道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复制,疱疹病毒、麻疹和风疹病毒等在黏膜复应后侵入血流播散至多个器官。
在器官组织大量复制,再次进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则可沿神经元直接神经系统。
病毒入侵脑组织大量复制增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细陉损伤的主要机制,由此也可激发宿主反应损伤神经系统,如血管周围炎、血管坏死和内皮增生等。
病理该疾病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的病毒性脑炎种类不同。
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以为多。
而美国则流行圣路易脑炎、东部马脑炎、西部马脑炎和加利福尼亚脑炎。
不同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其临床表现、病情及预后也不同。
流行性乙型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易致后遗症。
而肠道病毒如ECHO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引起的脑炎、脑炎等病情轻,病死率低,一般不遗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