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麦当劳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实用案例2麦当劳:有效实施管理控制1955年,克洛克在美国开办了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然后迅速发展,在每个州都建立了连锁店,并于1967年在加拿大开办了首家国外分店。
至1983年麦当劳在美国国内的分店已超过6000多家,并将业务拓展到了全世界40多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麦当劳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快餐文化,每天都有1800多万人光顾麦当劳。
其实,麦当劳菜单上的品种并不多,都是一些美国人常吃的“汉堡包"、“炸薯片"之类的食品,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而且几十年一贯制,在品种上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和创新。
那么,是什么吸引人们趋之若鹜,百食不厌呢?说起来很简单,人们爱吃快餐,图的就是其快捷方便、价格低廉、新鲜可口、清洁卫生的特点,而麦当劳公司正是以几十年一贯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在快餐业中,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成功的关键.道理虽然简单,但其管理和控制的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像麦当劳这样的大型连锁店,在世界各地拥有上万家分店,要保证始终如一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其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麦当劳在采取连锁经营这种方式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非常注重对各连锁店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制定了一整套周密、完善的管理办法,强调从原料的生产到加工、烹制程序及售卖乃至厨房布置一条龙的标准化严格管理。
使麦当劳的顾客,无论在世界各地的哪一家分店,享受的产品和服务都是没有差别的。
麦当劳公司通过授予特许权的方式来开辟连锁店,目的是采用这种激励机制,使分店经理人员成为麦当劳的合伙人,分享其经营利润,从而把工作干得更为出色。
这种制度在无形中对其扩展的业务产生了约束和控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麦当劳公司在出售其经营特许权时非常慎重。
总是通过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选择恰当的人选,对已获得特许权的经理人员,一旦发现不合要求,就当机立断,撤销授权。
法国的一家麦当劳分店,就因为在快速服务和卫生方面不合标准,尽管盈利丰厚,还是被撤销了经营权.麦当劳公司认为,如果不采取这样严格的控制,一家分店产生的不良影响会影响其他分店的生意,从而损害整个公司的声誉。
麦当劳营销案例分析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光华餐厅在深圳市光华路商业步行街盛大开幕。
麦当劳已经进入中国市场25个年头,2015年10月,麦当劳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
全球营业一年以上门店的同店营收额增长了4%,麦当劳三季度营收总额为66亿美元(约合419.52亿元人民币),其中,麦当劳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6.8%。
那么接下来小编跟读者一起来看一下麦当劳营销案例分析吧。
麦当劳营销案例分析一转变营销手法,落地移动端支付2015年是移动端支付遍地开花的一年,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性,还让商家对消费者的特征有了更具象的形象描绘。
须聪告诉《成功营销》记者,“2016年,麦当劳将继续以‘让我们好在一起’品牌主张与消费者沟通,随着生活形态变化,不断更新产品与服务。
我们已在主要城市餐厅安装自助点餐机,消费者可以通过流畅的触屏便捷、轻松地完成点餐、支付步骤;我们与支付宝、微信合作,计划在2016年推进手机支付功能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手机点餐——到店取餐等。
利用数字化技术及数字化的品牌沟通方式,将能为消费者省去大量排队等候的时间,与消费者产生更亲密的连结,提升消费体验。
”麦当劳宣布,自2015年12月3日起,北京地区230余家麦当劳餐厅将全面接入微信支付,这已经是第三个全面覆盖的城市。
预计2016年一季度将覆盖全国2200多家麦当劳餐厅。
须聪告诉记者,与微信支付合作能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未来,我们还将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核心,并借助O2O背后的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为顾客提供超越支付的更多便捷服务和个性化体验。
”须聪说,原来消费者到麦当劳的店里消费,只能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却不能为用户画像。
但是现在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平台背后的大数据,统计用户购买习惯之后,可以帮助麦当劳为用户带来更多的精准描画,这是原来所不能做到的,这也是促成精准营销的一个途径。
麦当劳成功案例分析_麦当劳管理案例分析麦当劳是全世界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麦当劳的经营策略和模式,已经成为大部分连锁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在全球拥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占有率。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麦当劳成功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麦当劳成功案例分析1:这才是我们认识的麦当劳1、麦当劳公司曾经面临哪些机遇和威胁?它是如何处理的?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麦当劳几乎不存在什么机遇可言,一切有利于其快速发展的因素都已经不再具备,麦当劳所面临的是如何走好下坡路,在01、02年连续两年利润下滑麦当劳全球关175家店就是很好的说明,尽管在后来的几年利润回升,但是好景不会长久,身缠市场饱和、竞争加剧、菜单问题、特许经营商之间的矛盾等诸多痼疾,麦当劳意识到仅靠市场营销手段可能无法医治这些问题。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竞争对手蜂拥而起,世界各地都会出现更多代表当地特色,口味鲜美、服务一流的快餐企业。
毕竟,快餐业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行当。
美国文化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将来我们还会那么崇拜美国文明吗?当然麦当劳一直在不段的创新、推出更多适应当地口味的本土化产品,也可以利用他在店面布局上的优势,赢得竞争的优势,可惜大家都知道,任何行业一旦竟如这种群狼夺食的阶段,每家企业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麦当劳最终能够仰仗的“核心竞争力”并非Q、S、C、V,因为Q(Quality:品质)、S(Service:服务)、C(Cleanliness:清洁)、V(Value:价值)这些都是很容易模仿和做到的。
那究竟还有什么可以支撑这个庞大的世界快餐业巨头的生存呢?那就是麦当劳真正的盈利模式——“以快餐吆喝,以地产盈利”。
麦当劳的收入中,约有1/3来自直营店,其他全部来自加盟店,而这一部分收入的90%来自房租。
2、麦当劳公司进入欧洲市场以前,很少有人相信在欧洲快餐会取得成功。
你认为麦当劳公司为什么会成功?它采用了什么战略?这种战略与麦当劳在亚洲所采取的战略有何不同?麦当劳不论在欧洲还是亚洲还是任何地方,他始终坚守本土化策略,尽力去满足迎合消费者,可以说作为现代连锁经营的开创者,他的所有作为都是成功的,他在每个地方的具体做法都不相同,但是根本策略都是一样的,坚持Q、S、C、V,本土化的产品,紧跟消费着的消费动向,但是这些都不能维持而可持续的成功、毕竟没有人正真会喜欢这种单调的,机械的食物,吃饭毕竟不是简单的摄食,对于生活质量不段提高的人来说,吃饭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
第1篇一、引言麦当劳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在我国市场也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麦当劳在我国也遭遇了诸多法律纠纷。
本文将针对麦当劳在我国市场的一个法律案例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依法维权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2016年,某消费者在麦当劳餐厅就餐时,发现其购买的薯条中存在异物。
消费者认为麦当劳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经调查,消费者协会确认麦当劳餐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并要求麦当劳赔偿消费者损失。
然而,麦当劳不服消费者协会的处理决定,将消费者协会诉至法院。
三、案例解析1. 麦当劳的食品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本案中,麦当劳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有义务保证食品安全。
消费者在麦当劳餐厅购买的薯条中存在异物,说明麦当劳未能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消费者协会的处理决定消费者协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有权对消费者投诉进行调解。
在本案中,消费者协会经调查确认麦当劳餐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要求麦当劳赔偿消费者损失,是依法行使调解权的体现。
然而,麦当劳不服消费者协会的处理决定,将消费者协会诉至法院。
3.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消费者协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有权对消费者投诉进行调解。
麦当劳餐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协会要求麦当劳赔偿消费者损失的处理决定合法。
因此,法院驳回了麦当劳的诉讼请求。
四、案例分析1. 麦当劳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风险本案中,麦当劳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消费者协会处罚,反映了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中,消费者通过投诉、调解、诉讼等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案例分析:麦当劳经理的成长麦当劳餐馆1979年打入法国,在斯特拉斯堡开设了第一家餐馆。
短短的12年之后,它就扩大成造及30多个城市的由100多家餐馆组成的庞大体系。
如此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需要一个相当成熟的中级管理阶层。
在麦当劳,这个阶层主要是由年轻人组成的。
下面就是麦当劳如何把一个普通毕业生培养成为成熟的管理者的过程。
人才的多样化是麦当劳普通员工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刚晋升为该公司人事部主任的年轻的艾蒂安·雷蒙的招聘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之一。
正因为此,麦当劳不同于其他公司。
真正毕业于饮食服务学校的只占员工的30%,而40%的员工来自商业学校,其余的则由大学生、工程师、农学家和中学毕业后进修了2-5年的人组成。
同时,麦当劳公司拥有一支庞大的年轻人才后备军。
由3500名大学生组成,他们在校上课的同时定期利用部分时间到餐馆打工。
这些后备人才将有50%的机会成为公司明天的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将可以根据麦当劳公司安排的培训计划担任各种职务,并有可能同已开始在公司工作的有文凭的年轻人一起担任餐馆经理。
多样化的人才组合与庞大的后备力量使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有极大的选择性,他们一起成为麦当劳管理阶层的稳固基石,不断将新鲜血液注入到公司中去。
在麦当劳里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零开始,脚踏实地。
炸土豆条,做汉堡包,是在公司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当然,这对于那些年轻的、取得了各式文凭、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的人来说,往往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他们必须懂得,脚踏实地从头做起才是在这一行业中成功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各个阶段的尝试,没有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亲自实践过,那么你又如何以管理者的身份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指导呢?在这里,从收款到炸土豆条直至制作各式冰淇淋,每个岗位上都会造就出未来的餐馆经理。
艾蒂安·雷蒙强调:“人们要求我们的合作者做许多事情,但人们也可开开玩笑,气氛是和谐友好的。
那些在公司干了6个月以上的人后来都成了麦当劳公司的忠诚雇员。
市场营销案例分-麦当劳“百分百顾客满意1、案例分析-------麦当劳“百分百顾客满意”你认为麦当劳为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那些方面的需要?1:产品的需求2:人员服务的需求3:时间与精力的需求4:消费环境的需求对以上要求,麦当劳是如何让顾客满意的?一、服务礼貌周到。
麦当劳标准化管理,礼貌用语贯穿整个服务的始终.从他们叫做“与顾客对应的六个步骤”无不表达服务的礼貌周到.比方说,与顾客打招呼”欢迎光临”、“请到这边来”、“早上好”、“晚上好”等,话语充满温情,给顾客很暖和的感觉。
四、用餐环境良好,洁净卫生。
去过麦当劳快餐店的人都知道,它的用餐环境特别良好,洁净卫生。
麦当劳在那些方面向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购置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顾客购置总本钱〔货2、币本钱+时间本钱+体力本钱+精神本钱〕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有两种方法:一、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顾客购置的总价值。
二、通过提供快捷精确的服务来节约顾客的时间和体力,从而降低顾客购置的总陈本。
最终,在这些方面实现顾客的让渡价值。
案例分析-------麦当劳“百分百顾客满意”你认为麦当劳为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那些方面的需要?1:产品的需求2:人员服务的需求3:时间与精力的需求4:消费环境的需求对以上要求,麦当劳是如何让顾客满意的?一、服务礼貌周到。
麦当劳标准化管理,礼貌用语贯穿整个服务的始终.从他们叫做“与顾客对应的六个步骤”无不表达服务的礼貌周到.比方说,与顾客打招呼”欢迎光临”、“请到这边来”、“早上 3、好”、“晚上好”等,话语充满温情,给顾客很暖和的感觉。
四、用餐环境良好,洁净卫生。
去过麦当劳快餐店的人都知道,它的用餐环境特别良好,洁净卫生。
麦当劳在那些方面向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购置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顾客购置总本钱〔货币本钱+时间本钱+体力本钱+精神本钱〕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有两种方法:一、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顾客购置的总价值。
麦当劳所面临的真实选择本案例摘自(美)迈克.R.所罗门、爱诺拉.W.斯图加特所著的《市场营销学(实践篇)》。
书中仅仅叙写了麦当劳的现状,并未作详细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留给读者的5个思考题:①麦当劳面临的问题是什么?②在理解这个问题的同时,哪些因素很重要?③有什么可供选择的办法?④对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建议?⑤对于你的建议,有哪些实施的办法?案例概括:快餐界的霸主——麦当劳,已经主导快餐业超过了30年。
但在新世纪的今天,麦当劳的“黄金拱门”出现了裂缝。
从最初的汽车餐馆到室内餐厅,从顾客厌倦牛肉,转而推出鸡块,麦当劳历经风雨,标志遍布全球……但是,保持领头羊的地位却不是一件易事。
尤其,当汉堡王和文迪斯的出现,使麦当劳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如今,麦当劳拥有全美快餐汉堡市场42%的市场份额,但数据显示,自1997年,它的销售额只有微不足道的7%的增长。
1987到1997年间,餐馆的数量增加了50%,但在整个快餐市场的份额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到了16.2%,每个餐厅的利润下降了20%……根据思考题,我将对麦当劳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其建议,并从中总结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首先,我清楚的知道,麦当劳主要从事的是房地产生意,而并非是我们所看到的快餐食品。
但是,导致现麦当劳利润下降的根本因素,仍然是快餐这一板块。
第一,麦当劳的问题出在哪?随着时代的进步,类似餐饮企业的崛起,麦当劳已经不占有明显的优势。
有数据表明,在美国的民意测试中,麦当劳的食品味道在91家中位于第87位!如今,快餐已成为一种文化,原先注重的方便与速度,正逐步向味道与食品的质量转移。
然而,麦当劳却没有很好的认识到这一点。
第二,麦当劳最初的规划很好,它将“黄金拱门”遍布全球。
一旦进入世界的眼帘,市场营销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例如,美国人的口味不代表全世界,麦当劳必须对所进驻的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力求准确,使麦当劳做到本土化,将味道与食品质量作为自己利器!以中国为例:在市场营销方面,当麦当劳进驻中国之初,第一要做的必须是准确的做出市场定位。
案例分析:
麦当劳的国外市场进入策略
课程名称:《国际管理》
授课教师:刘松柏
上课时间:2011-7
学员姓名:梁亚杰
学号:201022030144
班级:2010级在职1班
案例背景—麦当劳的背景介绍
1.麦当劳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快餐连锁企业,提供以汉堡
包食品为中心的标准菜单。
2.公司成立于1955年。
3.1967年正式吹响了进军海外的号角,选定邻国加拿大建立了第一家
连锁经营店。
4.1976年,麦当劳建成了第4000家连锁店,卖出了第200亿个汉堡
包,年度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
5.1978年,麦当劳建成了第5000家连锁店,卖出了第250亿个汉堡
包。
6.1990年,全球总销售额已经达到18759万美元。
7.截止到1991年9月27日,麦当劳在全球注册经营的连锁店共计达
到11843家
8.截止到最近,最新的数据显示麦当劳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一
共拥有连锁经营店超过15000家。
快餐巨人麦当劳经历了19世纪70年代的蹒跚发展后,迅速向全球化发展,短短几十年间已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跨国公司。
麦当劳目前在全球73个国家销售商品,经营收入的45%来自海外业务。
1988年该公司拥有国外分店2600个,取得海外收入18亿美元;到1994年其拥有国外分店4700个,每年海外收入达到34亿美元。
麦当劳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到今天它已成为世界上令人敬畏的服务机器。
一个把服务组织全球化的有效蓝图,除南极洲以外,公司向各大洲运送世界标准化的食物、微笑、价值观和清洁。
正如麦当劳主管国际业务的副总裁詹姆斯.凯恩特拉波所说,公司正在抢占全球市场。
世界正变成一个服务性社会,人们渴望服务,但在许多国家人们得不
到真正的服务。
麦当劳正是抓住了这一十场集会,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进入海外市场。
(1)寻找经营伙伴——合作经营
麦当劳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在众多的合作申请人之间进行仔细的审查。
比如,在进入新加坡市场时,整整花了几年的时间才挑选出来。
麦当劳的合作经营,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与当地供应商合作,资源当地化。
麦当劳进入一个国家时,开始常依靠国内进口供应许多原料,然后再逐步使资源当地化,而资源当地话可以较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时也不必兑换货币。
公司有时按双方都统一的结果和当地供应商签订一个合同。
如德国的一个调味品公司,约20年前就和公司签订合同。
现在他的订单已从100美元发展到了4000万美元。
第二,与国内合作伙伴一起跨国经营。
麦当劳不仅寻找国外合作者,同时也鼓励国内供应商随公司到国外经营。
以至价格为基地的肉品供应商OSI工业公司在17个国家设有合资企业,在那些国家,它和当地的麦当劳公司以其生产麦当劳汉堡包。
OSI工业公司总经理道格拉斯.格郎说:“符合麦当劳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一些人来说,我们的行为及其愚蠢,但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产品不仅是肉类,它更是一种服务。
我们已经把肉品厂庄变成一种服务业务。
”
(2)建立全资子公司——特许经营
麦当劳建立海外业务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他在京入一个国家前总是因地制宜,挑选最合适的方式。
对于与美国市场相类似的市场,就可用与美国经营大体相同的方式进行经营,建立全资子公司。
这些子公司象在美国市场上一样,经营一些所有权力属于公司的商店,并且可以进行特许经营。
获得一个特许经营权并非一件易事。
同在美国一样,未来的特许经营人要经过两年的审查过程,他们必须在麦当劳快餐店内工作,在得到最终许可之前要通过训练,缴纳特许经营权费用45,000美元,签订一个20年的合同,以保证向麦当劳缴纳销售额的4%作为特许费,另加销售额的8.5%或者更高些作为
租金。
此外,再加销售额的4%作为广告费。
现在全球范围内约有70%的麦当劳店面是特许经营店。
(3)合资经营
在亚洲市场上,麦当劳选择进行合资经营。
如日本的某经销商旗下1000多家麦当劳店面全部是合资经营,中国也同样多为合资经营。
在这些合资企业中,麦当劳拥有标准特许权,即最低占50%。
过半的权力占比使得麦当劳可以继续与当地的商业伙伴洽谈合作,或者市场合作。
(4)提供无股权资本
在许多外国市场上,如沙特阿拉伯,麦当劳通过提供无股权资本减少风险。
他只是把其名字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授权,其他方面包括食品、服务等等则不参与操作和日常管理;但是至于名字标准和以后的优先购买权方面都附有严格要求。
综上所述,麦当劳凭借着其标准化的食品,高效的效率以及独特的特许经营模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快餐业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