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硫菌灵理化性质
- 格式:docx
- 大小:26.85 KB
- 文档页数:5
甲基硫菌灵作用机理甲基硫菌灵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甲基硫菌灵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那么甲基硫菌灵如何使用?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甲基硫菌灵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使用方法1.喷雾(1)防治蔬菜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枯萎病、瓜类蔓枯病、白菜白斑病、茄子黄萎病,空心菜、草莓轮斑病,落葵、草莓蛇眼病,根甜菜、芦笋、罗勒、香椿、莲藕等特菜褐斑病,茭白胡麻叶斑病,小西葫芦根霉腐烂病,十字花科特菜褐腐病等。
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
(2)防治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5~53克。
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适当增加剂量,最多可增加到每亩用制剂量80克兑水喷雾。
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
(3)防治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2~48克或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喷雾。
间隔7~10天喷1次。
(4)防治芦笋茎枯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整株喷雾。
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3~4次。
(5)防治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80克兑水喷雾。
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
(6)防治马铃薯环腐病,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雾。
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7)防治柑橘疮痂病、炭疽病,梨黑星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轮纹病,葡萄白粉病、炭疽病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间隔10天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8)防治柑橘绿霉病、青霉病,发病初期每次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整株喷雾。
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甲基硫菌灵这样使用,效果超好甲基硫菌灵是1969年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独创研发并投入市场,商品名“甲基托布津”,到如今,世界上80多个国家取得登记,被用于防治86种作物的186种病害,在其长达49年的人生轨迹上,书写了一个不老的杀菌传奇。
甲基硫菌灵是目前市面上广谱杀菌、技术成熟、使用最方便的农药。
今天,小编再给大家介绍几种其它的实用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作用机理甲基硫菌灵的独特之处在于,当被喷施于作物表面时,可迅速被植物所吸收,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分裂,影响病菌菌丝形成和细胞分裂,使细胞壁中毒,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畸形,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二、主要特点甲基硫菌灵属苯并咪唑类广谱性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
在病害防治上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7到10天。
属低毒杀菌剂。
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对鱼类有毒,其中对鲤鱼低毒,对虹鳟鱼中毒;对鸟类、蜜蜂低毒。
三、使用方法1、防治多种病害: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对褐斑病、枯萎病、蔓枯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均具有预防和治病作用。
2、水果保鲜:水果采收后,可用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用于苹果、香蕉、柑橘、菠萝、哈密瓜、甘薯等的防腐贮存。
效果特好,保鲜期可达15天以上。
对果面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深受果农的欢迎和喜爱。
3、种子处理:播种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2500克浸泡种子10分钟,用于防治花生立枯病,水稻恶苗病等病害,还可以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农药进行复配,用来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1.产品名称中文名称: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称:甲基托布津英文名称: Thiophanate-methyl化学名称: 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2.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有害,与皮肤接触可致敏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燃爆危险: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泻。
就医。
4.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5.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附作用与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附作用与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一般能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复配,但不能与碱性以及无机铜制剂混用,而且不能长期与同一种药物混用,也不能在同一种作物上长期单一使用甲基硫菌灵,避免产生抗性。
甲基硫菌灵需要与其他药剂合理轮用,未使用时需要把它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一、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1、甲基硫菌灵一般能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复配,在复配时需要控制药剂的剂量,按照使用说明来执行,不能过多或者过少,避免产生药害或者使用无效。
2、甲基硫菌灵一般不能与碱性、无机铜制剂混用,通常不宜长期在一种农作物上单一的使用甲基硫菌灵,因为容易产生抗性,也不能与同一种药物经常混用,应与其他药剂合理轮用。
3、因为甲基硫菌灵对鱼类有低毒,因此使用过甲基硫菌灵的药具不能放在河塘水体中清洗,避免污染水源。
在贮存时需将该药剂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应远离火源,防潮湿以及日晒。
二、甲基硫菌灵的作用与使用方法1、作用(1)甲基硫菌灵属于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够预防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霉心病、褐腐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作物的病害,持续期一般在7-10天,常将它用在苹果、梨、甘薯、甜菜、茄子等作物上。
(2)甲基硫菌灵特别的地方在于,将它喷在作物的表面上时可被快速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转变成多菌灵,对病原菌的细胞分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2、使用方法(1)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一般能防治褐斑病、枯萎病、蔓枯病病害。
(2)采收水果后,用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浸果2-3分钟,随后捞出晾干并装框,一般保鲜期可达15天以上。
(3)在播种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加水2500g浸种10分钟一般能防治花生立枯病等病害。
甲基硫菌灵六、甲基硫菌灵中文通用名称:甲基硫菌灵。
理化性质:甲基硫菌灵易溶于二甲荃二甲酸胺,可溶于抓仿、丙酮、甲醉、乙醇、乙醇乙m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对酸、碱稳定。
水悬浮液长期贮存时或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能分解成甲基苯并味哇一2一氮基甲酸A(即多菌灵)。
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甲基硫菌灵属低毒杀菌剂。
大白鼠急性经口LD,。
为6 640 - 7 5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氏。
大于10 000毫克/千克。
对鱼类、蜜蜂、鸟类低毒。
作用特点:甲摹硫菌灵系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防治对象:能广泛地用于防治粮、棉、油、蔬菜、果树等作物及草皮的多种病害,如轮纹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藉霉病、黑星病、枯萎病、白粉病等。
刹荆:5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6%,50%甲基硫菌灵忿浮剂,3%甲基硫菌灵糊剂。
使用方法1.防治水稻病害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稻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或幼撼形成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6克,加水50千克喷雾,隔7-10天后再喷1次。
防治水稻紫秆病,睡亩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 千克喷雾。
2.防治小麦病害防治麦类赤霉病,在破口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一70克,加水50千克喷雾.隔7天喷第二次。
防治小麦服黑穗病,梅50千克种子用70%甲鹅硫菌灵可涎性粉剂150克拌种。
防治小麦白粉病,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防治麦类黑穗病,用70%甲从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4千克,拌麦种.00千克,然后闷种6小时,沥十播种。
3.防治玉米病害防治玉米大叶斑病、小叶斑病.梅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千克喷雾,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续喷3次,间隔7大喷1次。
4.防治其他粮食作物病害高粱、玉米、小米: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秘病、小!米黑穗病,摊50千克种子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35克拌种。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书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书1.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甲基硫菌灵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
属苯并咪唑类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内吸、预防、治疗作用,它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该产品用于防治番茄叶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等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规范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使得该产品更好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制定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产品性质甲基硫菌灵,ISO通用名称:thiophanate-methyl,结构式:化学名称:4,4-(1,2-亚苯基)双(3-硫代脲基甲酸甲酯);实验式:C12H14N4O4S2 ;CA登记号:23564-05-8;相对分子质量:342.39(按2014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熔点:172℃(分解);蒸汽压:0.0095 mPa(25℃)KowlogP=1.50;溶解度(g/kg,20℃):丙酮58.1,环己酮43,乙腈24.4,乙酸乙酯11.9,氯仿26.2,甲醇29.2,微溶于己烷;水26.6mg/L(25℃)p Ka7.28。
稳定性:室温下中性介质和水溶液中稳定,碱性液中不稳定。
可与铜盐形成络合物。
在植物组织内及水悬液长期贮存时可形成多菌灵。
可与其他非强碱性及不含铜的农药混配。
3.任务来源和工作简况根据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委托项目《ZNX标准制定》,由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标准定于2019年10月完成。
接到标准制定的任务后,负责起草单位即开始查阅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进入标准起草阶段。
2019年7月——8月负责起草单位确定各项技术指标及相应的分析方法,完成甲基硫菌灵分析方法的开发和确认工作。
甲基硫菌灵<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
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基本信息英文通用名Thiophanate-Methyl其他名称:甲基托布津日友甲托(PD20081302)化学名称: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原粉(含量约93%)为微黄色结晶。
比重1.5(20℃),熔点172℃ (分解),蒸气压949.1× 10-8Pa(25℃)。
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对酸、碱稳定。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含有甲基硫菌灵500克/升,表面活性剂及水。
外观为淡褐色悬浊液体,比重1.2(20℃),沸点100~110℃,蒸气压2332.8Pa(20℃),悬浮率≥80%,原包装贮存在阴凉、遮光条件下稳定2年。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由甲基硫菌灵、表面活性剂及载体组成。
外观为无定形灰棕色或灰紫色粉剂,可通过300目筛以上,密度为0.13~0.23,悬浮率大于70%,常温原包装贮存在阴凉、干燥条件下稳定2年以上。
生产方法将氯甲酸甲酯与硫氰酸钠经硫氰化后,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制得甲基托布津。
原料消耗定额:甲醇400kg/t、液氯1100kg/t、硫氰酸钠740kg/t、邻苯二胺420kg/t。
1、氯甲酸甲酯的制备甲醇与光气于5~15℃合成氯甲酸甲酯,由于光气遇水易分解,因此要注意干燥,温度过高易生成副产物碳酸二甲酯。
2、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制备以丙酮为溶剂,氯甲酸甲酯与硫氰化钠作用制得。
要控制好反应温度,若温度过高,异硫氰酸酯易分解,温度较低不易发生异构化,一般以45~59℃为宜。
注意在滴加氯甲酸甲酯时,温度过高,极易暴沸溢出,以38℃为宜。
3、甲基硫菌灵的合成邻苯二胺与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于15~40℃加成制得甲基硫菌灵。
严格控制原料配比为1:2。
药物毒性属低毒性杀菌剂。
农药产品安全数据单(MSDS)1 产品及企业标识产品名称:中文名称:甲基硫菌灵英文名称:Thiophanate-Methyl其他名称:甲基托布津产品类别:悬浮剂企业名称:江苏省无锡市锡南农药有限公司地址:邮编:企业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2 成分/组成信息产品有效成分化学名称: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CAS No.:23564-05-8分子式: C12H14N4O4S2含量:50%相对分子质量:342.4 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晶体,原粉(含量约93%)为微黄色晶体,密度1.5(20℃),熔点172℃(分解),蒸气压0.0095mPa(25℃)。
溶解度(23℃):几乎不溶于水,丙酮中58.1g/kg,环己酮43g/kg,甲醇中29.2g/kg,氯仿中26.2g/kg,乙腈中24.4g/kg,乙酸乙酯中11.9g/kg,微溶于已烷。
室温条件下水溶液稳定,在空气中和阳光下稳定、室温条件下,酸溶液较稳定,碱溶液不稳定,DT5024.5小时(pH9,22℃)。
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低毒杀菌剂暴露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属低毒杀菌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者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灭火剂:泡沫、干粉、砂土。
6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
百菌清、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技巧、差别、注意
百菌清、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技巧、差别、注意百菌清、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作为常用的三种杀菌剂,在多种作物上被广泛应用。
在生产应用中,不少种植户容易混淆这三种杀菌剂的使用技巧、差别、注意事项等。
为此,小编整理了百菌清、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产品特性和相关使用技巧,大家相互学习探讨。
百菌清和多菌灵的区别
百菌清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作用,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大,主要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但对土传腐霉属菌所引起的病害效果不好,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病害,改用百菌清防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传导主要是向顶型,对人、畜、鱼、蜜蜂低毒,在土壤中易分解失效。
内吸剂,就是该药剂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而不失效,能对植物体内的病原菌发生作用,这种药剂也称化学治疗剂,一般用于发病的植物,但大多数内吸剂也兼有触杀的作用,多菌灵就属此类。
触杀剂,就是杀菌剂沉积在植物表面上与病原菌发生接触时杀灭或抑制病菌,这种药剂或者不能被植物吸收或者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分解失效,对植物体内的病菌不发生作用,百菌清就属此类。
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
它对多种植物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内吸性比多菌灵强。
甲基托布津按其化学结构属取代苯类杀菌剂。
甲。
甲基硫菌灵的应用
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和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
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
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制剂50%、7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
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0.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
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