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硫菌灵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治疗水霉病的九种药物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能够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水霉病的治疗是农民们在生产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水霉病类型,有不同的药物可以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九种治疗水霉病的药物。
一、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是治疗水霉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它能够快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且施用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石灰和磺酸铜的混合物制成,它是一种低毒、广谱的药物,可用于防治多种病害。
施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水霉病的药物,它可以快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需慎重使用。
四、代森锰锌代森锰锌是一种低毒、广谱的药物,可以用于防治多种水霉病。
它施用后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五、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是一种治疗水霉病的重要药物,它可以在植物组织中迅速吸收,对病原菌产生杀菌作用,同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免疫力。
六、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杀菌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水霉病。
它能够在植物中渗透到细胞内部,迅速杀灭病原菌,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由于其具有毒性,使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和浓度。
七、醋酸铜醋酸铜是一种广谱、低毒的杀菌剂,施用后能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
但由于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浓度,避免超量使用。
八、辛硫磷辛硫磷是一种杀虫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水霉病。
它能够快速杀灭病虫害并防止其繁殖,在治疗水霉病时起到重要作用。
九、恶露烷恶露烷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具有广谱、低毒的特点。
它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病原菌和虫害的侵袭,从而起到治疗水霉病的效果。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的水霉病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农民们也需要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避免对植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甲基硫菌灵生产工艺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下面是甲基硫菌灵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甲基硫菌灵的主要原料是甲基硫醚和甲基异硫氰酸酯。
这两种原料可以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备。
2. 酯化反应:将甲基异硫氰酸酯与甲基硫醚进行酯化反应。
这一步将甲基硫醚与甲基异硫氰酸酯反应生成甲基硫菌灵的前体物。
3. 氧化反应:将甲基硫菌灵的前体物进行氧化反应。
这一步可以通过使用氧化剂将甲基硫菌灵前体物氧化成最终的甲基硫菌灵。
4. 结晶和干燥:将反应得到的甲基硫菌灵用溶剂进行结晶分离,得到纯净的产品。
然后将产品进行干燥,除去残留的水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包装和贮存:将甲基硫菌灵产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桶进行包装。
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储存在避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以上是甲基硫菌灵的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考虑工艺参数、反应条件和设备等因素,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甲基硫菌灵的合成工艺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杀灭多种病原菌的作用。
它可用于农业、林业和园艺等领域的病虫害防治。
甲基硫菌灵的合成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化学反应和技术组合完成,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它的合成工艺。
首先,甲基硫菌灵的合成原料主要包括4-氨基苯甲酸、二甲基亚山梨酯、硫酰氯、四苯基膦和吡啶。
其中,4-氨基苯甲酸和二甲基亚山梨酯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这两种化合物分别通过苯甲酸酯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合成。
硫酰氯是另一种重要原料,它通常通过硫和氯气的反应合成。
接下来,原料4-氨基苯甲酸和二甲基亚山梨酯通过缩合反应形成1-(4-氨基苯甲酰基)-2,2-二甲基山梨酸酯。
这是甲基硫菌灵的核心结构,也是其杀菌作用的基础。
此外,四苯基膦也与1-(4-氨基苯甲酰基)-2,2-二甲基山梨酸酯反应,形成四膦基取代的产物。
这个化合物能够进一步增强甲基硫菌灵的杀菌效果。
以上的化学反应得到的产物还不能称为甲基硫菌灵,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反应和精细处理。
其中,吡啶和其他化合物的加入是非常关键的。
吡啶作为一个弱碱,能够将硫酰氯中的氯离子中和掉,从而形成硫酰吡啶中间体。
这个中间体与核心结构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了甲基硫菌灵。
此时,产物的质量和纯度已经非常高,接下来需要对其进行深度过滤、结晶、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符合标准的甲基硫菌灵产品。
总体来说,甲基硫菌灵的合成工艺是一系列多步反应组合而成的过程,其中很多步骤需要精细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物质量和纯度。
由于高品质的甲基硫菌灵对农业和园艺领域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附作用与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附作用与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一般能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复配,但不能与碱性以及无机铜制剂混用,而且不能长期与同一种药物混用,也不能在同一种作物上长期单一使用甲基硫菌灵,避免产生抗性。
甲基硫菌灵需要与其他药剂合理轮用,未使用时需要把它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一、甲基硫菌灵最佳复配1、甲基硫菌灵一般能与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克百威、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复配,在复配时需要控制药剂的剂量,按照使用说明来执行,不能过多或者过少,避免产生药害或者使用无效。
2、甲基硫菌灵一般不能与碱性、无机铜制剂混用,通常不宜长期在一种农作物上单一的使用甲基硫菌灵,因为容易产生抗性,也不能与同一种药物经常混用,应与其他药剂合理轮用。
3、因为甲基硫菌灵对鱼类有低毒,因此使用过甲基硫菌灵的药具不能放在河塘水体中清洗,避免污染水源。
在贮存时需将该药剂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应远离火源,防潮湿以及日晒。
二、甲基硫菌灵的作用与使用方法1、作用(1)甲基硫菌灵属于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够预防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霉心病、褐腐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作物的病害,持续期一般在7-10天,常将它用在苹果、梨、甘薯、甜菜、茄子等作物上。
(2)甲基硫菌灵特别的地方在于,将它喷在作物的表面上时可被快速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转变成多菌灵,对病原菌的细胞分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2、使用方法(1)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一般能防治褐斑病、枯萎病、蔓枯病病害。
(2)采收水果后,用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浸果2-3分钟,随后捞出晾干并装框,一般保鲜期可达15天以上。
(3)在播种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加水2500g浸种10分钟一般能防治花生立枯病等病害。
甲基硫菌灵六、甲基硫菌灵中文通用名称:甲基硫菌灵。
理化性质:甲基硫菌灵易溶于二甲荃二甲酸胺,可溶于抓仿、丙酮、甲醉、乙醇、乙醇乙m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对酸、碱稳定。
水悬浮液长期贮存时或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能分解成甲基苯并味哇一2一氮基甲酸A(即多菌灵)。
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甲基硫菌灵属低毒杀菌剂。
大白鼠急性经口LD,。
为6 640 - 7 5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氏。
大于10 000毫克/千克。
对鱼类、蜜蜂、鸟类低毒。
作用特点:甲摹硫菌灵系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防治对象:能广泛地用于防治粮、棉、油、蔬菜、果树等作物及草皮的多种病害,如轮纹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藉霉病、黑星病、枯萎病、白粉病等。
刹荆:5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6%,50%甲基硫菌灵忿浮剂,3%甲基硫菌灵糊剂。
使用方法1.防治水稻病害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稻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或幼撼形成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6克,加水50千克喷雾,隔7-10天后再喷1次。
防治水稻紫秆病,睡亩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 千克喷雾。
2.防治小麦病害防治麦类赤霉病,在破口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一70克,加水50千克喷雾.隔7天喷第二次。
防治小麦服黑穗病,梅50千克种子用70%甲鹅硫菌灵可涎性粉剂150克拌种。
防治小麦白粉病,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防治麦类黑穗病,用70%甲从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4千克,拌麦种.00千克,然后闷种6小时,沥十播种。
3.防治玉米病害防治玉米大叶斑病、小叶斑病.梅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千克喷雾,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续喷3次,间隔7大喷1次。
4.防治其他粮食作物病害高粱、玉米、小米: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秘病、小!米黑穗病,摊50千克种子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35克拌种。
甲基硫菌灵怎么使用?甲基硫菌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是苯丙咪唑类广谱治疗性、低毒、低残留杀菌剂。
下面重点介绍甲基硫菌灵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适用作物、甲基硫菌灵防治对象、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
甲基硫菌灵的防治对象1.使用范围。
适用于西瓜、甜瓜、茄子、辣椒、番茄、芹菜、芦笋、马铃薯等蔬菜,苹果、梨、葡萄、桃、核桃、枣、柿、板栗、石榴、香蕉、柑橘、芒果等果树,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及甘薯、甜菜、中药材植物、花卉植物等。
2.防治对象。
对番茄叶霉病,蔬菜炭疽病、褐斑病、灰霉病,甜菜褐斑病,瓜类白粉病、炭疽病和灰霉病,豌豆白粉病和褐斑病,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小麦锈病和白粉病,麦类赤霉病、黑穗病,油菜菌核病,花生疮痂病,果树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等。
苹果和梨树的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霉心病、褐腐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霉污病,葡萄黑痘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等病害均有效。
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1.喷雾。
(1)防治蔬菜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枯萎病、瓜类蔓枯病、白菜白斑病、茄子黄萎病,空心菜、草莓轮斑病,落葵、草莓蛇眼病,根甜菜、芦笋、罗勒、香椿、莲藕等特菜褐斑病,茭白胡麻叶斑病,小西葫芦根霉腐烂病,十字花科特菜褐腐病等。
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
(2)防治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5~53克。
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适当增加剂量,最多可增加到每亩用制剂量80克兑水喷雾。
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
(3)防治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2~48克或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喷雾。
间隔7~10天喷1次。
(4)防治芦笋茎枯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整株喷雾。
甲基硫菌灵的混用禁忌,能与磷酸二氢钾混用吗
甲基硫菌灵不能和碱性的以及无机铜制剂混用。
也不能够长期使用单一制药剂,容易产生抗性,使用的时候要和其他药剂轮用才行,这样既不会产生抗性,药效也较好。
甲基硫菌灵它主要是用来防治各种病害的,例如黄瓜白粉病和炭疽病,芹菜、茄子、葱、番茄和菜豆的灰霉病、菌核病等,尽量在发病初期用药为佳。
一、甲基硫菌灵的混用禁忌
1、不能和碱性以及无机铜制剂混用,长期单一对一种农作物使用容易产生抗性并,也不能总是与一种药物混用,应注意与其他药剂轮用。
2、甲基硫菌灵要远离火源,火源很有可能会与甲基硫菌灵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爆炸,所以甲基硫菌灵必须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3、虽然甲基硫菌灵对于哺乳动物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还是不要过多接触,如果药液溅入眼睛可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要及时就医。
4、使用完甲基硫菌灵的药具,不能够放入河塘水体中清洗,因为甲基硫菌灵对鱼类有低毒,避免污染水源。
二、甲基硫菌灵能与磷酸二氢钾混用吗
1、甲基硫菌灵能和磷酸二氢钾一起混用,因为甲基硫菌灵能和磷酸二氢都是酸性农药,但是要遵循植保规则,现配现用。
2、甲基硫菌灵和磷酸二氢钾混用时要严格遵守药剂的剂量,不能够多加也不能够少加,避免出现无效果和药害现象。
3、基硫菌灵和磷酸二氢钾混用时不能加任何含碱性和铜的农药,因为会产生腐蚀性。
2023年甲基硫菌灵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甲基硫菌灵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园艺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甲基硫菌灵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产业。
本文将对甲基硫菌灵行业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甲基硫菌灵的市场情况、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
一、甲基硫菌灵常见用途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常见的用途包括:1. 在农业生产中,甲基硫菌灵用于防治柑橘黄龙病、葡萄灰霉病、西瓜霜霉病等作物病害。
2. 在园艺和花卉种植中,甲基硫菌灵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灰霉病、炭疽病、尖孢镰刀菌病等病害。
3. 甲基硫菌灵还可以被用于保护木材、钢材、纸张等材料防霉、防腐。
二、甲基硫菌灵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甲基硫菌灵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了2亿元。
其中,农业领域是甲基硫菌灵的主要市场,占据了市场的70%以上。
2. 品牌竞争甲基硫菌灵市场中存在着多个品牌的竞争。
目前,该行业较为知名的品牌包括林恩化学、迪科曼等。
3. 地域分布甲基硫菌灵生产企业分布在中国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湖南、山东、江苏等地。
三、甲基硫菌灵市场竞争格局甲基硫菌灵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表现在品牌竞争、价格竞争和销售渠道竞争三个方面。
1. 品牌竞争当前,甲基硫菌灵市场较为知名的品牌有林恩化学、迪科曼、宋亚化学、河南宏达生物化工等。
这些品牌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具有不同的品牌影响力。
2. 价格竞争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需求比较大的农药,因此在市场上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随着国内甲基硫菌灵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多,市场价格也呈现出下滑趋势。
3. 销售渠道竞争在销售渠道方面,目前,在线销售已经成为了甲基硫菌灵的主要销售方式。
同时,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间的分销模式也是甲基硫菌灵销售渠道的主要方式。
四、甲基硫菌灵市场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甲基硫菌灵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市场要求的提高,未来甲基硫菌灵行业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甲基硫菌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真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它主要通
过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防治作用。
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也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甲基硫菌灵的作用机制。
甲基硫菌灵主要通过抑制病原
真菌的细胞膜合成,破坏其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此外,甲基硫菌灵还能抑制病原真菌的酶活性,影响其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在实际使用甲基硫菌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时间。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病害,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时间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要注意均匀喷洒。
在使用甲基硫菌灵时,要确保药液均匀喷洒到叶面和病害部位,避免出现漏喷或者过量喷洒的情况。
另外,要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影响防治效果。
此外,甲基硫菌灵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的来说,甲基硫菌灵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对多种病原真菌有很好的防
治效果。
在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时间,均匀喷洒药液,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同时要注意自身防护,确保安全使用。
希望大家在使用甲基硫菌灵时能够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正确使用,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保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探讨甲基硫菌灵合成过程质量与收率的影响因素摘要:甲基硫菌灵是一种由硫氰酸钠、氯甲酸甲酯、邻苯二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
甲基硫菌灵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来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炭疽病、疮痂病、根腐病、枯萎病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自己的生活质量、环境以及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等多个方面更加关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农药合成方面,更注重产品的产质耗,以求产品的低耗高产污染小。
在甲基硫菌灵合成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反应过程物料的投料配比、滴加及保温时间等,生产人员需要对多方因素进行深入的试验、分析、总结,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篇文章主要对甲基硫菌灵合成过程,对影响产品质量与收率的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甲基硫菌灵合成;质量;收率;影响因素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重要的杀菌剂,其广泛用于各种农业和卫生领域,可以针对于多种作物的病害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尤其是在果树、蔬菜、粮食等病害预防和治疗的过程当中更是受到推崇。
甲基硫菌灵因为是低毒、高效的优点,被人们普遍接受。
在环保意识、制度的强力实行下,对甲基硫菌灵的生产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生产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收率等硬性指标。
本文主要对甲基硫菌灵合成过程影响质量与收率的因素进行探讨。
1、概况在甲基硫菌灵合成生产过程,投料配比、反应、保温的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等方面都会对产品的质量、收率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合理的物料配比、控制反应温度在合适的范围等,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
生产企业应针对反应过程,仔细的实验、分析、总结,并把先进的生产操作工艺在生产中执行,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收率的目的。
此文写作依据来源于各甲基硫菌灵生产企业生产情况以及日常在实验中、生产中积累出来的经验。
2、甲基硫菌灵合成在现阶段生产中,甲基硫菌灵的合成生产工艺路线是将硫氰酸钠、氯甲酸甲酯、邻苯二胺作为主要的原材料,通过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控制等操作,最终生产含量≥92%的产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甲基硫菌灵<杀菌剂>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
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基本信息
英文通用名Thiophanate-Methyl其他名称:甲基托布津日友甲托(PD20081302)化学名称: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原粉(含量约93%)为微黄色结晶。
比重1.5(20℃),熔点172℃ (分解),蒸气压949.1× 10-8Pa(25℃)。
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氯仿
等有机溶剂。
对酸、碱稳定。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含有甲基硫菌灵500克/升,表面活性剂及水。
外观为淡褐色悬浊液体,比重1.2(20℃),沸点100~110℃,蒸气压2332.8Pa(20℃),悬浮率≥80%,原包装贮存在阴凉、遮光条件下稳定2年。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由甲基硫菌灵、表面活性剂及载体组成。
外观为无定形灰棕色或灰紫色粉剂,可通过300目筛以上,密度为0.13~0.23,悬浮率大于70%,常温原包装贮存在阴凉、干燥条件下稳定2年以上。
生产方法将氯甲酸甲酯与硫氰酸钠经硫氰化后,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制得甲基托布津。
原料消耗定额:甲醇400kg/t、液氯1100kg/t、硫氰酸钠740kg/t、邻苯二胺420kg/t。
1、氯甲酸甲酯的制备甲醇与光气于5~15℃合成氯甲酸甲酯,由于光气遇水易分解,因此要注意干燥,温度过高易生成副产物碳酸二甲酯。
2、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制备以丙酮为溶剂,氯甲酸甲酯与硫氰化钠作用制得。
要控制好反应温度,若温度过高,异硫氰酸酯易分解,温度较低不易发生异构化,一般以45~59℃为宜。
注意在滴加氯甲酸甲酯时,温度过高,极易暴沸溢出,以38℃为宜。
3、甲基硫菌灵的合成邻苯二胺与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于15~40℃加成制得甲基硫菌灵。
严格控制原料配比为1:2。
药物毒性
属低毒性杀菌剂。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7500毫克/公斤,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0毫克/公斤。
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
在试验条件下无慢性毒性。
对鲤鱼LC50为11毫克/升(48h),蹲鱼LC50为8.8毫克/升(48h)。
对鸟类、蜜蜂低毒。
剂型50%、70%可湿性粉剂,40%、50%胶悬剂,36%悬浮剂。
特点广谱杀菌剂,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对多种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
适用范围对禾谷类、蔬菜类、果树上的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的防治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莴苣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2、花卉病害的防治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
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3、果树类病害的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柑桔贮藏中的青霉、绿霉病,在柑桔采摘后立即用40%胶悬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4、麦类病害的防治麦类黑穗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可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
5、其他作物病害的防治烟草、桑树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毫克/公斤的药液喷雾;花生叶斑病,在病害盛发期,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毫克/公斤药液喷药,间隔2周,施药3次;甘薯黑斑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毫克/公斤药液浸种薯10分钟。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及无机铜制剂混用。
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性并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有交互抗性,应注意与其他药剂轮用。
药液溅入眼睛可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
应用举例
1.防治麦类病害麦类黑穗病:用70%甲基托布津143克或50%甲基托布津200毫升(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升,拌100千克麦种,然后闷种6小时或者用70%甲基托布津223克或50%甲基托布津312毫升(有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升,浸麦种100千克,浸种时间为36~48小时。
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药,每次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53.6~71克或50%甲基托布津75~100毫升(有效成分37.5~50克)喷雾。
2.防治水稻病害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于发病初期或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40毫升(有效成分70克),对水喷雾,隔一周后再喷药1次。
3.防治油菜菌核病在油菜盛花期,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71~89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125毫升(有效成分50~62.5克),对水喷雾,隔7~10天再喷药1次。
4.防治棉花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70%甲基托布津714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0毫升(有效成分500克)拌种,可防治棉花苗期病害。
5.防治甘薯病害用70%甲基托布津700~1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有效浓度500~1000毫克/升) 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3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2500倍液(有效浓度200毫克/升)药液浸薯苗基部10分钟,分别可以控制苗床和大田黑斑病为害。
6.防治甜菜褐斑病病害盛发前,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53.6~89克或50%甲基托布津75~125毫升(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喷雾,间隔10~14天再喷1次。
7.防治蔬菜病害防治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菜豆灰霉病、豌豆白粉病、褐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24.6~33.6克或50%甲基托布津35~47毫升(有效成分17.5~23.5 克),对水喷雾,喷药3~6次,间隔期为7~10天。
8.防治花卉病害甲基托布津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三叶斑病、各种炭疽病、白粉病及茎腐病等都有一定的防效。
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60~90克(有效成分41.7~62.5克),对水喷雾,隔10天喷1次,共喷3~5次。
9.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结荚盛期施药,每亩用50%甲基托布津80~100毫升或70%甲基托布津57~71克(有效成分40~50克)喷雾。
发病严重时10天后可再次喷药。
喷液量人工每亩20~30升,拖拉机每亩10升,飞机每亩1~2升。
在中国登记作物、登记号70%甲基托布津登记作物水稻、小麦,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登记号PD61-88。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登记作物小麦、水稻,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登记号PD1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