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车前后安全检查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起重司机作业安全检查模版一、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检查1.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机械结构是否完好,有无裂纹、变形等现象。
2.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3.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并能正常启动和运行。
4.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起重钢丝绳是否有缠绕、断裂等现象。
5.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固定可靠,无松动、脱落等情况。
二、作业环境安全检查1. 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有明显的障碍物,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杂物。
2. 检查周边环境是否有可能干扰起重机械设备的因素,如电线、管道等。
3. 检查作业区域的地面是否平整、稳固,能否承受起重机械设备的重量。
4. 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视线良好。
三、作业前准备安全检查1.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起重能力是否符合作业要求。
2.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工作台面是否平整、稳固。
3.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工作台面是否有围护措施,确保工作物品不易滑落。
4. 检查作业人员是否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5. 检查作业人员是否经过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四、起重操纵安全检查1.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手柄是否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
2.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各项操作按钮是否标识清楚,防止误操作。
3.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台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能方便作业人员操作。
4.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各项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能及时提示操作人员。
五、起重作业过程安全检查1.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起重物品是否超过额定载荷,严禁超载作业。
2.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吊钩是否正确悬挂,吊钩锁紧装置是否可靠。
3.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是否有碰撞、磕碰等现象。
4.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音、异常振动等现象。
六、作业后安全检查1.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是否有松动、脱落等情况。
2. 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有遗留的杂物、起重器具等,及时清理。
装车前后安全检查记录表装车前装车过程装车完毕检查项目结果检查项目结果检查项目结果1、车辆按指定区域停好,引擎和电器全关1、检查管道畅通后,启动电机;如储罐液位较高,开阀后注意让物料自流入车罐,再启动电机1、规范停泵:待充装到规定数量时,根据不同的物料,停泵。
2、提单品种、罐号、鹤位正确,提单数没超过罐车安全容量2、管线无泄漏2、大约确认数量是否与应装数量基本吻合3、询问司机罐车前次灌装物料与现装品种是否相同,罐车各底部阀门已关严,无泄漏,检查排气阀是否关上3、槽车无泄漏3、打开排气阀排气,静止2分钟后缓慢提出鹤管,收回发车台后固定好。
提升过程避免与罐体发生碰撞4、静电接地连接在罐车正确位置4、人员不得离开装车现场。
4、在车罐内取样保存5、缓慢将鹤管从注油孔插入车罐内,避免碰撞,管口距罐底10-20cm5、装车流速控制5、关好罐车孔封盖,封好封条6、罐车—泵—桶(贮罐)工艺管线已通,开、关阀正确6、叉车叉臂下严禁站人6、拆除静电接地线7、检查叉车是否正常7、叉车吊钩钩桶是否牢固7、指引罐车安全离开装车台位,跟踪其过磅情况8、所用吊钩、钢索、线夹是否牢固8、推桶板车车胎气压是否正常8、将提货单返回财务,财务确认数量误差率小于千分之三后放行车辆。
9、待装桶装物料与应装桶装物料品名、数量、标签、MDSD是否一致无误9、车厢与车槽是否吻合,连接板是否完好9、再次检查桶装物料品名、数量、标签、MDSD是否一致无误10、检查桶是否盖紧、是否渗漏、是否变形10、车厢内异物是否清除10、定磅桶装物料确认桶数,未定磅桶装物料跟踪其过磅,并签收好过磅单;确认重量11、检查核对车辆、人员证件11、放置在车厢内的桶装物料是否平稳库管员签名:司机签名:。
液化天然气槽车卸卸专项安全检查表本文档旨在确保液化天然气槽车卸卸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需要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1. 车辆检查车辆检查- 检查槽罐、管路以及阀门是否完好无损。
- 确保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照明设施正常工作。
- 验证车辆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 卸货区域准备卸货区域准备- 清理卸货区域,确保没有易燃物、易爆物或其他危险物质存放。
- 确保卸货区域的通风良好,以便及时排除可能泄漏的天然气。
- 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并处于工作状态。
3. 卸货准备卸货准备- 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眼镜和防护服。
- 检查卸货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状态。
- 确认卸货管道和接头的连接是否牢固。
4. 安全操作安全操作- 保持槽车和卸货区域周围的安全距离。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卸货区域。
- 在卸货过程中保持警觉,及时发现任何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
- 注意卸货压力情况,确保不会造成过度压力和泄漏。
必要时及时停止卸货过程并采取安全措施。
5. 应急情况处理应急情况处理- 在卸货过程中,如发现任何泄漏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 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并熟悉逃生路径和应急联系方式。
- 建立应急联络和协调机制,确保应对突发情况的及时响应和协作。
以上是液化天然气槽车卸卸专项安全检查表的主要内容。
参与卸货操作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检查表的要求操作,并保持高度警觉,以确保卸货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注意:本文档所引述的内容如无法确认可信度,不得作为法律依据。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汽车卸车作为汽车物流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和人员安全。
为保障汽车卸车作业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报告对汽车卸车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汽车卸车安全隐患排查范围1. 卸车场地安全2. 卸车设备安全3. 卸车作业人员安全4. 卸车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三、汽车卸车安全隐患排查结果1. 卸车场地安全(1)场地平整度不足:部分卸车场地平整度较差,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颠簸,增加了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风险。
(2)场地标线模糊:部分场地标线模糊不清,容易造成驾驶员误判,导致事故发生。
(3)场地照明不足:夜间或雨雪天气,场地照明不足,影响驾驶员视线,增加安全风险。
2. 卸车设备安全(1)设备老化:部分卸车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老化、磨损等问题,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
(2)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设备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安全隐患增加。
(3)设备操作不规范:部分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规程不熟悉,导致设备操作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3. 卸车作业人员安全(1)安全意识薄弱: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
(2)操作技能不足:部分操作人员操作技能不足,对设备性能了解不够,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
(3)疲劳作业:部分作业人员长时间连续工作,疲劳作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隐患增加。
4. 卸车过程中的环境因素(1)恶劣天气: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卸车作业难度加大,安全隐患增加。
(2)道路拥堵:道路拥堵导致车辆行驶缓慢,增加了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风险。
四、汽车卸车安全隐患整改措施1. 卸车场地安全(1)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2)重新施划场地标线,确保标线清晰可见。
(3)加强场地照明设施建设,确保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照明需求。
2. 卸车设备安全(1)对老化设备进行淘汰或升级,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卸车前车辆检查的内容
1. 车身外观检查:检查车身是否有明显变形、刮擦、损坏等情况,有没有明显的油漆脱落或凸起,是否有裂纹和氧化。
2. 引擎室检查:看看车辆引擎室内是否有痕迹,有没有漏油现象,检查副驾驶座下面是否有燃油泄漏情况。
检查排气管是否漏气、是否铁锈严重等重要问题。
3. 轮胎检查: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气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痕迹。
4. 制动器检查:检查制动器是否可靠,制动器瓦片是否磨损,制动油是否变质,有无异常响声等。
5. 车灯检查:检查车灯与指示灯是否工作正常,尤其是车前、车后大灯照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6. 座椅和安全带检查:检查车座是否稳固,座椅的靠背和座垫是否松动、磨损或刺痛人体,是否有裂纹或缺陷。
安全带是否牢固、缠绕不旋转。
7. 玻璃检查:检查车辆的玻璃是否整洁,是否有裂纹或破损。
8. 空调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的空调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是否需要维修或清洗。
9. 转向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的转向系统是否灵活、准确,方向盘是否存在游移现象,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维修,确保转向过程中没有异响。
10. 电瓶检查:检查车辆的电瓶是否电量足够,是否存在损坏或老化的现象,是否需要及时更换。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运输行业日益繁荣,汽车卸车作业作为运输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汽车卸车作业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对汽车卸车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汽车卸车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 人员安全隐患(1)人员资质:部分卸车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不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2)人员意识:部分卸车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存在侥幸心理。
(3)人员疲劳: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导致人员疲劳,降低作业效率,增加安全隐患。
2. 设备安全隐患(1)卸车设备:设备老化、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如液压系统泄漏、电气系统故障等。
(2)辅助工具:辅助工具不齐全、损坏,影响卸车作业效率,增加安全隐患。
(3)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等,导致安全隐患。
3. 环境安全隐患(1)场地环境:场地不平整、积水、泥泞等,影响卸车作业,增加安全隐患。
(2)天气因素:恶劣天气,如雨、雪、雾等,影响视线,增加安全隐患。
(3)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树木等,可能对卸车作业造成影响,增加安全隐患。
4. 管理安全隐患(1)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
(2)培训教育:培训教育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操作技能不足,增加安全隐患。
(3)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导致事故发生。
三、汽车卸车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 人员管理(1)加强人员资质审核,确保卸车人员具备相应操作技能。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程。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作业,确保人员身心健康。
2. 设备管理(1)定期对卸车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完善辅助工具,确保作业效率。
(3)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3. 环境管理(1)改善场地环境,确保场地平整、干燥。
(2)关注天气变化,恶劣天气条件下,暂停卸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