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2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3)

二、总体要求 (3)

三、施工监控量 (4)

1、监控量测目的 (4)

2、监控量测内容 (5)

3、监控量测流程 (6)

4、各监测项目的具体量测方法 (6)

4.1洞内外观察 (6)

4.2 周边收敛 (8)

4.3 拱顶下沉 (11)

4.4 地表下沉 (11)

5、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13)

5.1 要求 (13)

5.2 数据采集要求 (14)

5.3 量测数据分析 (15)

5.4 信息反馈与监控 (16)

5.5 信息预报与报警 (18)

5.6 成果提交 (19)

四、超前地质预报 (20)

1、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要求 (20)

2、超前地质预报的重点 (21)

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21)

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22)

5、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25)

五、现场监控流程 (25)

1、事前控制 (26)

2、事中控制 (26)

3、事后控制 (27)

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制度

一、总则

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将紧密配合工程进展,实时、动态地掌握隧道开挖地质情况、围岩的变形等,及时发现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指导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不仅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圆满完成,而且确保科技成果的转化,达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优化。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遵守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2)保证监控质量,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

(3)积极量配合施工,尽量做到不妨碍工期。

(4)积极进行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实现新工艺、新技术的突破。

具体地来讲,要以整个工程为依托,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规范化地推进隧道的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进一步提高隧道设计、施工、监控的一体化,充分实现本标段隧道的监控工作合理化。

二、总体要求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特作出以下要求:(1)参加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以及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人员均为监测经验丰富、对监测项目流程熟悉的专业人员,满足本项目的需求。

(2)投入本项目的监测及预报设备使用性能良好,量测精度较高,满足本项目要求。

(3)根据隧道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制定依托工程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计划,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4)监测工作紧跟施工步伐,数据及时有效,可准确了解施工现场情况。

(5)以地质为中枢,加强隧道地质工作,将地质综合分析贯穿到长期、中期、短期、临兆超前地质预报四个阶段中,优化超前预报组合方案,综合应用,确保隧道安全、快速、优质施工,不留后患。

(6)现场监测人员固定,监测设备保证良好运行。

(7)及时向项目部提交监控量测速报;出现变形较大或者地质异常情况,应24小时内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和工程部提交预警报告和监控速报。

(8)监测报告突出反映监测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综合反映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现场情况;在监测数据变化异常,并经认真分析后,及时出具预警报告,避免出现施工事故。

(9)现场监测小组及时掌握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布设测点和监测仪器设备。数据分析人员对监测数据认真分析,及时反馈,报告编写人员在数据分析人员的配合下完成报告的编写,并及时送达施工现场和工程部。

(10)对于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可组织隧道领域相关专家参与技术支持与服务。

三、施工监控量

1、监控量测目的

由于隧道属于地下工程,我们对隧址区地质状况的勘探技术与认识有限,因此如果隧道设计与施工不当,极易造成围岩失稳,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塌方,给工程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公路隧道开挖断面较大,结构受力复杂,且施工工序较多,因此对结构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隧道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新奥法施工监测。

当金山隧道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较为复杂,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以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实时监控量测不但可以及时提供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等信息,用于判断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及施工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的隧道施工建议。因此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既能达到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2、监控量测内容

隧道施工监测旨在收集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动态信息,判定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以及支护结构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现场监控量测根据其量测目的、量测手段等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常将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

当金山隧道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具体下表所示。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注:b—隧道开挖宽度;h0—隧道埋深。

3、监控量测流程

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图:

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图4、各监测项目的具体量测方法

4.1洞内外观察

(1)监测目的

通过高频率地观察实际揭露的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识别隧道实际围岩状态,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稳定状态,预测前方隧道围岩情况,并提出必要的预警;通过观察隧道洞内初期支护和洞外地表岩土体的状态,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并进行跟踪观察,评价初期支护和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性。

(2)监测内容与方法

掌子面地质观察采用目测、地质锤、罗盘、数码相机等进行观测,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围岩的岩性、产状、节理等详细特征,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特征,地下水的水量、分布、压力、类型等特征,填写掌子面地质观察记录;初期支护状态采用目测观察为主,对初期支护喷砼、钢支撑、锚杆等出现的外鼓、裂缝、剥落、扭曲等异常现象,用数码相机、塞尺、卷尺等进行跟踪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对洞外边坡、仰坡和浅埋段地表出现的裂缝、滑移、隆起或凹陷等现象,用数码相机、塞尺、卷尺等进行跟踪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3)监测频率

每次爆破后进行掌子面地质情况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隧道洞内初期支护和洞外地表观察。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频度如下:Ⅴ级围岩小于10m;Ⅳ级围岩小于20m;Ⅲ围岩小于30m;Ⅱ级围岩小于40m。

(4)成果整理与分析

1)通过掌子面地质观察,分析围岩稳定状态,评估出现局部掉块、塌方、涌水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判断实际揭露围岩条件与设计是否相符。出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通报施工方,及时指导施工,并将异常情况、相关建议汇报业主和监理。

2)编制隧道实际地质状况系列图册,参考前期勘察资料,预测前方围岩状态,及时向施工方预报前方围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