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 格式:pdf
- 大小:225.32 KB
- 文档页数:16
第6章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是指两国之间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的商品。
例:用彩电交换小麦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指两国之间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产业、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商品。
例:用彩电交换彩电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制成品用小麦交换小麦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传统解释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某种需要探讨的新的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二战以后,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逐渐上升为影响整个国际贸易发展格局的重要贸易形式。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2.3.贸易产品上有所不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产品贸易流向具有双向性,相同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4.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本章结构?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vv规模经济的含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vv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vvv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第一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两种表现形式:v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v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整个行业的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
?假设某行业最初厂商数量N=10,每家的产出为q=100.?(1) N=20,q=100。
如果生产效率提高,则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大厂商无优势)?(2) N=10,q=200。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A 、李嘉图 B、赫克歇尔 C、里昂惕夫 D、亚当.斯密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多国贸易D、双边贸易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A、欧元表示B、美元表示C、本国货币表示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A、万亿美元B、万亿美元C、万亿美元D、万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A、无形商品贸易B、过境贸易C、总贸易体系D、国境贸易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易货贸易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A、国际收支逆差B、国际收支顺差C、对外贸易逆差D、对外贸易顺差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A、 2%B、 4%C、 10% D 、20%二、多选题1、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包括()A、直接贸易体系B、总贸易体系C、专门贸易体系D、货物贸易体系E、服务贸易体系2 、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有()A、矿物燃料B、动植物油脂C、饮料及烟类D、机械及运输设备E、塑料制品3、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行业包括的部门有()A、通讯B、家电制造C、银行D、建筑E、交通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值2、贸易商品结构3、国际贸易地理方向4、过境贸易5、转口贸易6、国际贸易四、简答题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请简述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的专业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能够激发企业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当企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时,它们往往会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发和创新,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
这种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例如,中国的外贸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间对国内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促使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国际贸易带来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当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贸易时,各方往往会分享和传递各自的技术和知识。
这种技术和知识的流动可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比如,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发展中国家则拥有更具成本优势的生产要素。
通过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加速自身的经济增长。
这种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也对提高全球生产效率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国际贸易为各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
当国家开放市场,鼓励国际贸易时,不仅能够吸引外国投资和企业来到本国投资和落户,也为本国提供了更多的出口机会。
这些投资和出口活动不仅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还为本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够分享全球市场的机遇,并从中受益。
然而,国际贸易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
一方面,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贸易逆差的发生。
当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出口时,就会形成贸易逆差。
长期的贸易逆差可能会导致国内产业的衰退和就业的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国家可能需要采取措施,如加强出口竞争力、提高产业升级和贸易多元化等,以促进经济的稳健增长。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还可能面临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的挑战。
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出现,限制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
此外,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也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分析第一章国际贸易的概括国际贸易是基于国际分工的经济活动,涵盖了进出口和跨国投资两个方面。
进出口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跨国交易,而跨国投资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经营企业或投资项目。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优劣势理论国际贸易的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主张国家应该根据其拥有的经济资源差异,将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在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和服务进口。
因此,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贸易实现自己的利益。
第三章贸易的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对跨国贸易进行限制或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
常见的保护主义手段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和汇率政策等。
保护主义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但长期来看会对经济和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章自由贸易的理论自由贸易主张的是贸易自由化,即无障碍地开展贸易活动。
自由贸易的理论认为,当贸易自由化时,各国可以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第五章贸易协定贸易协定是有关贸易问题的国际条约,包括双边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贸易协定起着重要作用。
贸易协定的制订不仅提高了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同时也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促进贸易的平衡和公正。
第六章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合作,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链。
GVC将产业和商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
第七章人工智能与国际贸易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
AI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生产和物流,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同时还能对各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带来影响。
随着AI技术的加速发展,它将继续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方式。
结论总体而言,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