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外来物种入侵及防控对策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371.38 KB
- 文档页数:4
外来物种入侵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黄莉【摘要】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严重损害.文章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由来、入侵的现状与危害以及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3(030)010【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外来物种;海洋生态环境;对策建议【作者】黄莉【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我国近岸生态系统受损,服务功能退化,主要原因有陆源污染物长期大量排放、过度捕捞和不当开发。
随着海洋运输业的繁荣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已经与上述问题构成威胁海洋生态环境的第四大问题。
如不采取措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会在更大范围构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威胁。
本文仅对我国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由来、现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控对策做如下分析。
1.1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由来外来物种,指出现在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及潜在扩散范围外的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当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造成明显损害和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则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1]。
当入侵物种成功变为生物学优势,造成本土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缺损,组分改变时,我们就称这种过程为外来物种入侵。
海洋外来物种成功入侵,主要源于人为因素。
入侵途径大致有3种:① 人们为获取短期经济利益,有意引入生存能力强、产量高或具备抗单种灾害能力的生物物种,用养殖、放流、培育域外生物物种;② 通过往来世界各大洋的海运船舶压载水携带的外来物种;③ 随出入境人员携带生物种类。
据评估,一艘载重10万吨的货船携带的压载水达5万~6万t,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大约有100亿t,每天全球在压载水中携带的生物有7 000多种;每过9个星期,一种新的海洋生物入侵者就会被释放出来。
兰科(Orchidaceae )火焰兰属(Renanthera Lour.)约有21个原生种、2个变种,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及东南亚地区。
国外火焰兰类植物研究生产起步较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在《散氏兰花杂种名录》收录火焰兰杂交种700多种[1]。
一些优良品种品系的生产已创造相当规模的经济价值,切花产品于20年前已开始销往世界各地。
我国有3个火焰兰原生种,分别为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 imschootiana Rolfe )、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 Lour.)和中华火焰兰(Renanthera citrina Aver.),自然分布于海南,云南和广州等地[2-4]。
本研究通过全面调查,整理出野生火焰兰在海南省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对海南火焰兰野生居群的生境情况、居群特征、伴生植物调查,分析海南野生火焰兰濒危原因,最后提出种群保护策略。
1调查区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位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北面琼州海峡,西临北部湾,东濒南海,南临南海。
海南岛长轴呈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km ;西北至东南宽约180km 。
1.2地形地貌海南岛是个大陆岛,南北地貌分化明显、台地占最大面积、火山地貌发育显著、红树林和珊瑚礁海岸发达。
海南岛平面呈椭圆形,地貌总轮廓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即以五指山、鹦哥岭为中心,向四周外围逐级递降,顺次由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组成层圈状地貌,明显的梯级结构。
全岛可分成4个层圈:1)以五指山为核心的中心山地带,海拔高度500m 以收稿日期:2021-12-06基金项目: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NKY-JCKY-2020)。
作者简介:王晓南(1999—),女,河北邢台人,在读硕士。
E-mail :*****************。
避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外来入侵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这些外来物种不仅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威胁,还对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外来入侵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行动规范和监测管理三个方面,介绍防止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外来入侵的方法和手段。
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预防外来物种入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首先,加强国际贸易和船舶管理,加强对进出口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检疫和监管。
在国际贸易中,应加强货物检验和消毒,防止有害生物通过货物传播。
船舶在进入和离开港口时,应进行船体清洗和处理,防止外来物种通过船底和舷侧进入海洋生态系统。
其次,建立健全的生物入侵名录和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引入的外来物种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因此,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加强货物检疫和船舶管理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二、行动规范行动规范是指在海洋活动中采取一系列的操作方法和措施,以减少外来物种的传播风险。
首先,海洋产业和旅游企业应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措施,对物种来源地和传播途径进行规范和管理。
例如,在渔业活动中,应加强对渔船、渔网和渔具的检疫和消毒,防止通过捕捞活动引入外来物种。
同时,加强渔业人员和海洋旅游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监管能力。
此外,对于公众和游客,应加强宣传教育,告知他们如何避免带入外来物种,如不随意扔掉垃圾、不私自运输活体动物等。
三、监测管理监测管理是指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长期、全面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
首先,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记录外来物种的出现和扩散,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分享和交流监测数据和信息,共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挑战。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控对策巴哈提古丽【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物种的入侵已导致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随着生物入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带来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已严重危胁全球的生态安全,成为危害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我国作为受害国之一,预防生物入侵造成的生态安全影响要从生态安全认识、生态安全管理和生态安全预警等方面入手.文中综述了生物入侵的概念、途径、过程及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特点和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科技》【年(卷),期】2011(037)001【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生物入侵;生态环境的影响;外来物种;对策【作者】巴哈提古丽【作者单位】新疆林业科学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1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以来,生物入侵已经严重危及了本地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外来生物一旦入侵,要彻底根除非常困难,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也极大。
近年来,生物入侵已逐渐受到全球各方面人士的关注,本文简述了生物入侵的基本概念和过程以及对中国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1 生物入侵相关概念和途径1.1 生物入侵相关概念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简写为IAS)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也可简称为生物入侵。
Elton(1958)认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英国当代研究生物入侵的权威Williamson(1996)认为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物种进入一个进化史上从未分布过的新地区,不考虑以后该种是否永远定居”。
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海师教函〔2015〕165号关于开展2014年和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和中期检查的通知各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3〕2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为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学校拟于近期开展2014年和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检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中期检查(一)检查对象:2015年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二)提交材料:1、项目中期检查表:在本文附件1中,填好后,按A4纸规格打印,一式三份;2、中期成果:按项目立项书准备好相关材料;3、各阶段的原始记录材料:如实验日志、实验报告等。
(三)检查要求:由各学院组织专家组根据项目立项书中的工作进度目标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逐项检查。
1、专家组成员必须是相关学科的副教授职称以上(含)或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专家人数必须达到 3 人及3 人以上。
2、中期检查务必在2015 年12 月30 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安排须提前报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备案,以便教务处随机派员抽查。
3、中期检查要严格按照《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检查结果要及时向项目组成员反馈,并将一份签字加盖公章的中期检查表提交到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备案存档,中期检查结果将作为划拨经费的主要依据。
二、项目结题验收(一)检查对象:拟于本学期结题的项目。
(二)提交材料:1、项目结题验收表:在本文附件2 中,填好后,按A4 纸规格打印,一式三份;2、项目总结报告:需要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发至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信箱sj@ ,文件名为“学院名称- 负责人姓名- 结题验收”);3、项目成果:项目立项书中列出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设计、产品实物、软件、专利等成果及其支撑材料;4、经费使用明细表;5、各阶段的原始记录材料:如实验日志、实验报告等。
如何预防海南槟榔虫害引言海南槟榔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槟榔树为食物来源,并且对槟榔树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保护槟榔树的生长,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控制海南槟榔虫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了解海南槟榔虫的特点在预防海南槟榔虫害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特点。
海南槟榔虫主要以槟榔树为食,它在树干上钻洞寻找食物,并会导致槟榔树的枝条凋谢、萎缩和干枯。
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槟榔树的树干部位,以预防海南槟榔虫害的发生。
清洁农田和横栏保持农田和横栏的清洁是预防海南槟榔虫害的重要步骤之一。
首先,清除农田和横栏周围的杂草和枯叶,这些是海南槟榔虫寻找栖息地的理想场所。
其次,定期清理农田和横栏的残留物和病虫害,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保持农田和横栏的清洁,可以降低海南槟榔虫害的发生概率。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海南槟榔虫害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天敌来控制海南槟榔虫的数量,例如寄生虫和捕食性昆虫等。
寄生虫能够寄生在海南槟榔虫的体内,从而控制其繁殖和生长。
捕食性昆虫能够捕食海南槟榔虫,降低它们的数量。
通过合理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海南槟榔虫害的发生。
灌溉管理良好的灌溉管理对于预防海南槟榔虫害同样重要。
槟榔树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持生长和抵御害虫的入侵。
不过,过度灌溉也会使槟榔树根部繁殖细菌滋生、树干软化,从而为海南槟榔虫提供了便利的入侵条件。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槟榔树的需要来合理进行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树根受损,从而增加海南槟榔虫害的发生。
使用杀虫剂如果海南槟榔虫害已经发生,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杀虫剂进行控制。
杀虫剂可以直接杀死海南槟榔虫,从而减少它们对槟榔树的危害。
在使用杀虫剂时,我们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
同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杀虫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定期巡查和监测定期巡查和监测是预防海南槟榔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查看槟榔树的树干和叶面,可以及时发现海南槟榔虫的迹象。
收稿日期:2008-01-02基金项目:海南省科学事业费资助项目(琼财预[2005]95号)作者简介:肖彤斌(1972-),女,副研究员通讯作者:陈绵才(1959-),男,研究员E-mail:mcchen@263.net稻飞虱在海南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海南双季稻种植模式为稻飞虱提供了充足的食料,常年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飞虱的生存繁殖和越冬。
每年8月前后的热带气旋为稻飞虱从外省或邻国传入海南省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台风登陆的东南沿海一带(文昌、万宁、琼海等地)稻飞虱发生较严重。
因此,本地虫源的传播与扩散成为海南稻飞虱发生的基本因素,外地虫源的迁入与扩散成为稻飞虱在海南发生的促进因素。
1海南省稻飞虱发生特点及成灾原因1.1初始种群数量多稻飞虱仅取食水稻,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耐寒性低,其越冬北界大致在北纬21°~25°[1]。
通常群集于水稻茎基部或穗部刺吸危害,在水稻孕穗期危害水稻不出穗,水稻抽穗后受害,则造成千粒重减轻,瘪谷率增加,严重减产。
稻飞虱在海南可正常越冬且食料充足,为其保持一定的初始种群数量和在不同地区之间迁飞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台风带入的虫源增加了田间虫量,加之田间已有大量稻飞虱短翅成虫,造成了田间稻飞虱种群的大暴发,2006年晚稻的大暴发就是很好的证明。
2006年8月中下旬,海南晚稻正处分蘖期,稻飞虱发生面积2.67万hm2,主要发生在万宁、琼海、定安、海口、文昌等地,世代重叠严重,虫口密度普遍在防治指标以上,一般每100丛为500 ̄1000头,高者达3000 ̄4000头,有些田块虫口密度甚至高达15000 ̄20000头,稻株全部枯干倒伏,颗粒无收。
1.2种群增长快2006年海南省稻飞虱大发生前期,病虫测报站并未发现大量褐飞虱,而在8月下旬突然发现田间虫量已非常高了,这说明虫口增长速度异常快,具有很高的种群增长倍数。
例如,海口琼山测报站田间调查资料显示,在前期田间几乎查不到褐飞虱,到8月下旬时田间虫量每100丛水稻近1000头,到9月下旬已近100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