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标名称翻译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7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中英广告翻译摘要作为一种目的性明确的宣传手段,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
中英广告翻译面临着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种种困难。
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美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广告文体文化差异广告翻译广告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形式,它面临的不单是语言的转换问题。
如果只简单地把国内或国际广告直译出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国际广告与国内广告的背后各自蕴含着彼此的语言、传统习惯、法规、教育、自然环境、宗教、经济状况等差异问题。
因此,翻译在广告语言的运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贺川生)。
广告英语的跨国界因素给广告翻译带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语音、语义、文字形式以及修辞四个方面。
一、语音差异不同的发音激发心理上不同的听觉效果:或柔和、或清脆、或苍劲、或凝重。
然而,中西语音、拟声或用韵方面的不同特点给译者带来不少困扰。
例如,在英语广告词中,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thyme)、假韵(consonance)等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而在汉语译文中保留这种音韵美是很难做到的。
另外,还应该注意某些汉语广告词的读音可能在别国语言中产生不良引申。
如:中国一种外销的口红叫“芳芳”,这个汉语名称确实能带来无限美好的联想,犹如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从远处走来,全身散发着好闻的香气。
可若此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fang”,英文读者难免会产生一种恐怖之感。
因为”fang” 在英语词汇中有”a long,sharp tooth of a dog” 或”a snake poison-tooth”之意。
于是,fang fang 带给外国人的联想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翩翩少女,而是条张牙舞爪的恶狗或毒汁四溅的毒蛇。
比较成功的音译广告比比皆是:(一)将Coca-cola 译为“可口可乐”。
这样的翻译既利用了谐音,又把喝过这种饮料后痛快淋漓的感觉充分反映出来,同时又接近于中国文化中“可乐”一词给人们的美好联想。
文化对中英商标翻译的影响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商标翻译作为商业交流的重要一环,对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英两大语言体系中,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商标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关注文化因素的融入和传达。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因素对中英商标翻译的影响,分析文化适应性在商标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使商标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
本文首先将对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进行概述,阐述文化适应性的必要性。
接着,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中英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表现,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商标的市场接受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针对中英商标翻译的策略建议,旨在提高商标的文化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还将对商标翻译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深远且复杂。
商标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交融和解读的过程。
中英两国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习俗和价值观,这些因素在商标翻译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差异导致商标翻译中的语义误解。
某些在中文中寓意吉祥、积极的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可能并无对应的积极含义,甚至可能带有负面色彩。
反之亦然,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中文中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
因此,在商标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以避免出现语义上的误解或冲突。
文化背景影响商标翻译的语言风格。
中文商标通常注重音韵和谐、意境深远,而英文商标则更注重简洁明了、易于记忆。
这种语言风格上的差异要求翻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目标市场的语言习惯,以确保翻译后的商标既能够传达原意,又符合目标市场的审美和接受习惯。
文化差异还会影响商标翻译中的形象塑造。
商标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商标翻译,企业希望能够在目标市场中塑造出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
翻译研究/翻译研究: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分析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分析 引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得各大企业在不断提升自身品牌质量的同时还要在产品的服务、产品的销售形式及创新的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进。
作为商品之间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产品的宣传是各大名牌商品需要进行拓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自加入WTO之后,如何有效的将品牌广告的内容与国外的文化以及风俗传统进行结合成为我国各大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不仅要有较为精心细致的策划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的实时发挥,这点需要从翻译的角度来对广告的内容进行艺术化、程序化处理。
成功的广告翻译及广告商标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不能有效的合理的进行广告翻译处理,不仅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也极有可能给国家形象带来损害。
一、英汉广告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翻译在各大国际市场交流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
这和英汉民族在对待事物的处理问题上以及观察事物的视角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些不同是可以反映在对待同一个广告的翻译上面存在的差异。
著名的美国翻译家比尔波特曾说过,翻译是一种针对语言的修行,它是从一种文化视角到另一种文化视角的最自然和直白的修养。
这充分体现了翻译对于个人和民族来说都是在文化制约的程度来进行体现的。
熟练而又恰到好处的运用英语和汉语的习俗往往是一次成功翻译的关键。
广告翻译和其他翻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针对的人群比较广,这也是翻译所在的困难之处。
所以说广告翻译一定要从里到外,从大到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要对语言、语境有一个细致的把握。
对于英汉广告的翻译主要从以下几个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
价值观念是体现不同国度对待事情处理的态度、方向和行为的核心内容。
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的文化价值趋向多呈现出内向型,在对待事物的处理方面多偏重于自觉能力以及道德价值观念。
广告翻译常见问题研究及翻译策略广告的说明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
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语广告翻译常见的问题等方面归纳出了广告翻译的几种策略。
标签:广告广告翻译文化广告是一门说服的艺术,能使观众产生强烈购买欲望的广告就是成功的广告。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加入WTO,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外国产品也大量涌入中国。
各个国家为了争夺国际市场,竞相推销本国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的产品和企业的声誉向国际推介。
因此,中外企业都面临着商务广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即广告翻译的问题。
一、文化与广告翻译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
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
在心理文化方面,人文文化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
重综合、轻分析。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
而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
重分析、轻综合。
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索取。
而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产品介绍,应该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抓住其本质,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准确传递。
例如:某机场的候机大厅有一条英汉对照的公益广告标语:“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吸烟请到吸烟区。
”“For your and others health, the passengers wh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这条标语是想告诉大家候机室不准吸烟,如要吸烟,请到吸烟区。
标语的用意中国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但从它的汉式英译结构分析,英译汉的意思便成了“为了健康欢迎候机乘客吸烟。
”因为机场特意为吸烟者安排了吸烟的场所。
这哪里还有禁止吸烟的提示,简直就是纵容乘客吸烟。
广告翻译需要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是不同国家的相互了解的桥梁,其目的与特点在于文化与观点的互换。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翻译的研究也日益深化。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和语法结构的简单转换,而是应当把翻译放在一定跨文化、跨学科的语境中来加以研究,着重关注译文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以及被接受的程度。
由于语言使用方法和习惯的多样性,文化这个概念如今已经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主要领域。
标签:翻译语言文化翻译的目的是通过两种语言的转换,使读者能够准确地领会原作的精神。
在此转换过程中,除了要依靠词汇的字面意思还需要很多别的因素,包括信息发生的环境和情景,等等。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又及其复杂的概念,它包罗万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涉及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同时还需要体现原语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又要符合目的语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就形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无不打上本民族文化的烙印。
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物质文化指语言符号所反映的涉及物质经济生活、日常用品或生活工具、科技文化及设施等文化信息的内容。
在衣、食、住、行方面,各民族都带有各民族文化色彩的东西,通过各自的语言符号反映出来。
拿颜色举例。
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的颜色有时却有迥然不同的含义和象征。
Black(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表明black(黑)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
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