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简介
- 格式:wps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22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纬33度16分——34度14分之间。
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
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221万。
00一、气候特征00淮北市处于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秋季明显短于冬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8摄氏度。
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无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日照时数2315.8小时。
00二、地理地形00淮北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
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5.3%,低山残丘面积仅占4.7%。
以奥陶纪和寒武纪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山地一般高程约200米,最高峰是濉溪县的老龙脊,海拔为362米,次高峰是市政府所在地的相山,海拔为342米,其余平原海拔高度在22.5——37.0米之间。
00淮北市河流有十多条,总长378公里,主要河流有濉河、南沱河、闸河、龙岱河、岱河、龙河、湘西河、洪碱河、巴河、王引河、新北沱河、包河、浍河、懈河、北淝河等自然和人工河流。
平均流量185——810每秒立方米,平均宽度50——6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
全市因采煤塌陷土地已达15000公顷,形成永久性水面4000公顷,季节性水面5000公顷,平均水深3米,最大深度9米多。
000三、能源矿产000淮北市素有华东地区动力之乡的美誉,以原煤为动力的坑口发电是华东地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
全市现有火力发电企业6家,2003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70万千瓦。
随着“八大基地”建设的加速推进,淮北电厂8#机、大唐淮北发电厂、国安电力、平山电厂等重点项目的稳步实施,淮北市的火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将大幅度提高,电量更加充足。
安徽淮北名胜古迹有哪些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淮北的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淮北的名胜古迹双堆集烈士陵园、隋唐大运河遗址、柳孜运河遗址、宋运河码头遗址、双堆集烈士陵园、隋唐大运河遗址、柳孜运河遗址、宋运河码头遗址淮北的文化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或沙河梆子。
当地人俗称“高梆”。
淮北梆子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
与河南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淮北绑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
主要流行在皖北、豫东和苏北的一些地区。
鼎盛时几乎县县都有专业剧团。
成立较早而影响较大的剧团,主要有抗战时期的翻身剧团、拂晓剧团等。
由于豫东与淮北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二百多种曲牌。
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藉以增强声调之节奏。
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但仍具有地区特色。
淮北市梆剧团,淮北市的厂矿、郊区、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泗州戏泗州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淮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建国前基本上是由民间小班社在农村演出。
这种班社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
建国后才逐步进入城市登上舞台。
泗洲戏的唱腔具有加快、爽朗、委婉的特色。
在农村中流传有这样的歌谣:“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
”由于它的唱腔优美动人,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淮北地区人民的喜爱。
又因为泗洲戏的老一辈艺人多数生长在泗县一带,所以这一剧种在语言运用上又具有泗县一带语言粗犷、幽默的特色。
泗洲戏的剧目:传统大戏约有80多出;传统小戏和折子戏约有60个左右。
除此,还有二百个“篇子”。
淮北市产业状况简介一、发展现状: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1960年建市,因煤而建,伴煤发展;现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拥有7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区位交通便利;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安徽省北大门,中原经济区重要成员,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距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距连云港港260公里,是安徽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6条国道、省道以及连霍、京福、泗许、济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环城四方;符夹、青芦、青阜铁路东接京沪、北连陇海、西通京九;郑徐高铁淮北连接线项目2017年上半年建成后,小时通达合肥、南京、济南、郑州,3小时可达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历史人文荟萃;4000年前“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此建城,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蹇叔,孔子七十二弟子颛孙子张,两汉之交的哲学家、经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二十四孝子”之一蔡顺,现代雕塑大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刘开渠等,都生于这片热土;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产业基础良好;煤炭保有储量46亿吨,是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原煤5300多万吨,电力装机容量524万千瓦,形成煤电、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陶铝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工业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拥有恒源煤电、华孚色纺、雷鸣科化、口子酒业四家上市公司;淮北矿业、皖北煤电在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253、474位;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山水生态宜人;近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城市建成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是淮河以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主城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现有相山、四季榴园国家4A级风景区、龙脊山森林公园等特色公园;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后,在城市中心形成南湖、东湖、中湖一串50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呈现“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自然风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榴园、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南山等各具魅力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田园风情引人入胜;社会文明和谐;20载持之以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27位市民获评“中国好人”,人数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二位,群众安全感指数、幸福感指数保持全省领先;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还是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和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近年来,在全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淮北发展反而呈现不断向好的态势;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开展年度绩效考评以来,淮北市连续取得良好以上等次,其中在2014年度获得优秀,转型整体水平在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中排名靠前,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国家土地复垦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湿地公园等荣誉称号;201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财政收入较2016年的亿元保持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9292元、11506元,分别增长%、8%,物价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收入继2012年后再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亿元,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截至目前,非煤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走创新引领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以陶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性新兴产业为龙头,整体构建绿金经济引擎、绿金支柱产业,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金城市绿金发展,着力建设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位一体”的绿金样板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产业转型:1.发展战略淮北市第八次党代会要确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结合淮北实际,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淮北认真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指示,这是淮北谋划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政策机遇;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碳”;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之“碳”,是以煤炭中的“碳”成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紧盯科技、时代和产业前沿,着眼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实现以炭升碳;以碳纤维、石墨烯、金刚石等新型碳基材料为发展方向,聚力发展高端碳科技产业;二是“低碳”;以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践低碳产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相结合、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发展建设与碳排放权交易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不断减少二氧化碳与污染物排放,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的有机共生;建设一批低碳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知识高密集性、经济高增值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各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绿色低碳经济的新增长点;三是“绿金”;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之“绿金”,是在坚持生态优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强化“绿能生金、以绿增金”的创新思维,围绕绿色做文章,聚焦绿色谋发展,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真正成为淮北的金山银山;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的谋划,就是借鉴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和制度,从煤炭资源型城市实际出发,以煤炭中的“碳”成分为基础,以新技术为动力,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碳科技产业和低碳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开放招商和创新驱动为抓手,以新型煤化工、陶铝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及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健康养老、法律咨询、现代物流、绿色金融、互联网+新业态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引燃淮北经济爆发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淮北落地生根,率先闯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崛起新路;这一战略是内涵丰富开放包容的广义概念;首先,这是一个全域性概念,指淮北市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创新引领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其次,这是一个高新技术概念,也是工业立市的概念,指依靠高新技术发展新型煤化工,做大做强以量子碳素、石墨烯、碳纤维等碳基材料为代表的碳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陶铝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及绿色食品、芳香制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绿色、低碳产业;第三,这是一个创意产业概念,指以淮北三山六湖为舞台,将创意知本、金融资本与文化质本进行有机嫁接,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体育休闲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各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同样是绿色、低碳产业;第四,这是一个文明、智慧、绿色、环保概念,指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绿色海绵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也包括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节能、蓄水、节水,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等等;淮北已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2.总体思路为确保顺利实现转型崛起,进一步树牢绿金理念,淮北形成了转型崛起“一二三四五”的总体思路,即一大发展战略,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二是两大动力引擎,招商带动、创新驱动;三是三个绿水青山,打造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特别是政治生态这“三位一体”的绿水青山;四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五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目前,淮北转型崛起的“四梁八柱”越来越深入人心,形成广泛共识,为淮北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金城市绿金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战略支持和项目支撑;3.转型模式1)坚持招商带动与创新驱动“并行联动”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上海疏解非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等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大力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园引制有机结合,积极引进符合转型崛起需要的项目、资本、人才、技术、制度、机制等;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采取PPP模式,加快建设碳科技研究院、碳谷产业新城,实现园区成片开发、产业集群发展、产城加速融合;积极展开对外合作,与德国等欧盟国家共建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加快“调转促”,聚力“全创改”,统筹推进平台、科技、金融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等“四大创新体系”;在低碳领域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水平研发平台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加快“双创”基地、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引进先进技术、集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产业,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2)坚持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坚持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新动力,以碳科技产业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方向,在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产业链改造的同时,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速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坚持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新路,推动煤炭产业链条不断向纵深延伸,加快发展以混合芳烃加氢、粗苯精制等为重点的新型煤化工,做大做强以量子碳素、石墨烯、碳纤维等碳基材料为代表的碳产业;聚焦陶铝新材料推广应用、市场培育和产业塑造,打造以陶铝新材料为产业链核心的中国陶铝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及绿色食品、芳香制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燃淮北经济爆发点;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多年来二产占GDP比重较高,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一直是淮北市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短板;随着大众消费不断兴起和“四化同步”加快推进,服务业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绿色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新业态等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以淮北三山六湖为舞台,将创意知本、金融资本与文化质本进行有机嫁接,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健康养老、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3)坚持城市全面发展与突出生态建设“有机统一”抢抓安徽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淮北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发展机遇,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治理释放出的城市发展空间,坚持城乡统筹、组团布局,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通过整合优化全域空间资源和功能布局,推进主城区六大组团协同发展,加快城市南部次中心建设,着力形成“一主一次、南北联动”的城市发展架构;积极推进东部新城和高铁新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持续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构建多点支撑的城镇发展格局;推动城市由“依山建城”向“环湖时代”跨越,突出“徽风汉韵”,让城市显山、露水、见林,不断彰显“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精美城市风貌;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相山、南山、塔山、龙脊山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森林绿色生态屏障,提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切实发挥淮水北调配水工程作用,加快建设河湖贯通工程,构建城市中心湖泊群,实施老濉河、浍河、龙岱河等河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修复华家湖、朔西湖等城市生态水系,提升水域有机碳储量,增加湿地碳汇;深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4.发展规划淮北矿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跨淮北、宿州、阜阳和亳州4市的砀山、萧县、濉溪、固镇、涡阳和蒙城等县;矿区东西长40-150公里,南北宽135公里左右,总面积12350平方公里;资料显示,淮北市境内已发现矿产56种,查明储量的矿产有16种,分别为煤、铁、铜、金、银、钴、镍等;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煤、铁、铜、金、银、水泥用灰岩、耐火黏土、建筑石料用灰岩等,其中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煤为核心的城市发展基础却越发脆弱;为此,国创拟在“城市中心塌陷区变湖泊湿地”的基础上,实践和发展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金理念,以淮北三山六湖为舞台,以绿金淮北主体项目为载体,将世界最具潜力价值的创意知本、最有远见卓识的金融资本与淮北最具生命活力的地缘文化质本进行有机嫁接,整体构建精致淮北“绿金经济引擎”与“绿金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淮北由“资源消耗城市”向“绿金创意城市”的转型,力求用3到5年时间,将淮北打造成为全国着名的绿金样板城市,使“绿金淮北”成为中国绿金产业示范基地;在这里,世界前沿的碳素科技将成为发展的突破方向,基于淮北市2577平方公里全域,确立“中国碳谷·绿金淮北”280平方公里的启动区,以产城融合的开发模式,整体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实验区,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树立新样本;通过深入调研,国创在淮北精心策划以大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即中国碳谷为主体的城市发展新计划,推出淮北碳谷和淮北中德工业园区的项目设想;所谓“碳谷”,未来学家预言,如果说,硅谷是工业时代世界高科技革命的中心,那么,碳谷必将成为工业时代世界高科技革命的中心;站在世界材料技术制高点,项目将引进创意中国与国兴金控平台世界前沿碳科技资源,培育碳石墨产业链,打造淮北碳谷;同时,项目将创意中国平台德国与欧盟工业资源与淮北产业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对接、融合,市政府全权委托国创集团整体策划、招商运作;“中国碳谷系列”由中国碳谷产业园区与德国专利产业园区两大园区组成:一是中国碳谷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二是德国专利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中国淮北德国专利产业园区的用地面积为30平方公里,项目选址在中国淮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包括:①德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项目总部商务区②专利技术研发转化基地③专利技术对接与转让合作区④欧盟产品认证中心⑤专利产品加工生产基地⑥专利银行及园区配套服务等项目总投资预计约50亿元;项目将与法兰克福市政府、德国专利局合作,第一批落地60-70个德国专利技术项目,每个落地的专利技术项目按照年产值10亿元计算,将为淮北每年带来近500亿的产值;首个引进的德国专利技术产品钾德金项目计划年生产规模为100万吨,年产值约50亿元;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策,项目将中国广阔的投资创业机会、产品市场与德国广泛的中小企业实用专利技术相融合,创建中国首家全新的“德国专利技术”超级孵化器,搭建全新的中德合作平台;在中国碳谷项目与德方合作方面,项目将涉及四方面内容:第一,将德国先进实用的专利技术引入中国,实现德国技术市场化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以“中国淮北德国专利产业园区”为平台,创造优异软硬投资环境,吸引德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项目到园区落户设立总部,为进入园区的德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项目提供在中国布局发展、技术转化、投资合作、生产营销,从而实现市场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机会;第二,以德国为窗口,辐射欧盟,连接世界,把世界最好的专利技术在淮北落地,激活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为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专利技术资源保障;第三,创建中国首家全新的德国及欧盟专利技术超级孵化器,通过举办“中德专利技术论坛”“中德及欧盟专利技术投资合作博览会”等权威活动以及常年性的平台保障,为德国及欧盟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品提供技术转化、投融资合作、生产营销、法律法规等全方位的专利技术咨询、对接服务;第四,以“中国淮北德国专利产业园区”为契机,联合德国以及欧盟主要国家,发起创建全球性的“专利银行”,发展专利技术产业金融生态产业链,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最强有力的引擎保障;在落地形式上,项目也进行了四类规划:首先,德国、欧盟中小企业、专利项目直接在园区落户、设立总部,在淮北及全国布局投资建厂等;其次,德国、欧盟中小企业、专利项目与中国企业合作,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后在园区落户、设立总部,然后在淮北园区及全国布局投资建厂等;第三,由中国企业、投资者并购引进德国及欧盟技术,然后在淮北园区落户及全国布局投资建厂等;第四,专利技术在园区专利交易平台、专利银行落户,条件成熟时在淮北园区及全国布局投资建厂等;在项目开发上,与国创合作的国兴金控股份已经成功承接过类似项目,并掌握了相关技术,开展了科技园区开发建设、投资“中国制造2025”等项目;例如,在园区开发上设立了廊坊市国创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廊坊市国创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国经控股全资子公司,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简称“北科建”,北京市国资公司直属企业集团,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品牌园区的开发商合作,承担廊坊广阳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现规划2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40平方公里的一、二级开发以及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在工业园打造上,国兴金控股份投资建设了“工大创谷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拟投资人民币18亿元,建设“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合作试验基地”;这些经典成功案例为项目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附件1:淮北市“十三五”传统产业重大项目煤炭:新建信湖矿、赵集矿、张楼单集矿等,改扩建杨柳煤矿、袁店一矿、袁店二矿、许疃矿、恒源煤矿、任楼煤矿、卧龙湖煤矿等;十三五以改造为主电力:平山电厂二期、国安电力二期、大唐虎山电厂二期、大唐热电联产、临涣中利电厂三期等项目;装备制造:濉溪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濉溪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冠鑫汽车ABS生产、成源汽车部件生产、汽车轮毂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安徽宸宇汽车部件制造、中加汽车配件及五金产业城、杜集区煤矿机电装备制造、不锈钢带生产、年产200万件汽车用铝合金精密铸件等项目;纺织服装:华孚色纺二期、启鑫10万吨紧密纺二期、年产1000万套羊毛衫生产线、苏杭服饰、联利发纺织服饰、蓝天纺织等项目;新型建材: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千亩建材园、海螺合作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淮海实业集团大型预制构件、濉溪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微晶石装饰材料等项目;附件2:淮北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20万吨混合芳烃加氢、煤焦油加氢、环己酮仿生催化氧化联产己二酸与己内酯、5万吨针状焦、焦炉气综合利用甲醇、甲醇制汽油、甲醇制烯烃、乙二醇、1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25万吨/年聚丙烯、丙烯深加工、年产10万吨费拖合成高级蜡、年产8万吨费蒽油深加工等项目;铝基新材料:年产20万吨铜铝复合线、年产1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年产5万吨亲水铝箔、年产1000万平方米CPI基板、年产2万吨电子铝箔、年产19万吨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年产36万平方米幕墙板、万吨彩涂铝卷、年产5万吨半钢性食品级铝箔、年产32万吨高档热镀铝锌硅钢板及彩涂生产线、年产200万只镁铝车轮、年产5万吨铝容器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型材、年产10万吨节能环保铝合金型材、年产10万吨新能源高端铝型材等项目;。
淮北市情简介
淮北市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21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乡村人口)83.7万人。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5亿元,年均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3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7.8:60.6:31.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6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财政收入9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0元。
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360.8万亩;粮食生产连续第十二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29.8万吨,比上年增收4.8万吨,增长3.8%,其中夏粮94.9万吨,增长2.5%;油料产量4778吨,增长6.1%;棉花产量844吨,下降15.8%;水果产量14.1万吨,增长14.3%,蔬菜产量51.5万吨,增长6.2%。
全年完成造林绿化31471亩,建成森林长廊81.7公里;年末林木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9.6%。
全年猪、牛、家禽分别出栏68.9万头、1.1万头和1921.7万只,分别增长1.0%、2.5%和14.5%,出栏羊41.7万只,下降4.0%;肉类总产量9.5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6.0万吨,增长10.3%;奶类产量2.4万吨,增长6.5%。
水产品产量2.9万吨,增长1.9%。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44.2万头、牛存栏1.5万头、羊存栏26.5万只、家禽存栏1086.0万只。
安徽淮北简介概况
淮北,位于中国安徽省中北部,是该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它地处淮河流域,北临黄山,南接长江,东临徐州,西邻安庆,地理位置优越。
淮北市下辖6个区和3个县,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0万。
淮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代,淮北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点,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商埠。
如今,在淮北市区内,仍能看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古城墙、古寺庙等,这些都是淮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淮北的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
这里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淮北的煤炭工业发达,煤矿、电厂、化工厂等相关企业林立,为淮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淮北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机械制造和化工等。
淮北市的交通便利,公路和铁路网络发达。
市内有多个客运站和火车站,可以方便地前往全国各地。
此外,淮北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出行。
淮北的教育事业也相当发达。
这里有多所高等学府,如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
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淮北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淮北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市区内有多个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如淮北市公园、明湖风景区等,供人们休闲娱乐。
周边地区还有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淮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发展迅速的城市。
它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工业为骄傲,同时也重视文化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
淮北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索和发展。
淮北百科名片淮北夜景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市辖一县三区。
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建材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年产原煤3000多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中国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塌陷土地复垦示范区。
淮北矿产颇丰、品种繁多,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中文名称:淮北外文名称:Huaibei 别名:相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相山区等3区1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民路208号电话区号:0561 邮政区码:235000 地理位置:安徽省北部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3.7万人(2007年) 方言:中原官话(洛徐片)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龙脊山风景区等机场:徐州观音机场火车站:淮北站等车牌代码:皖F 市花:梅花、月季市树:银杏、国槐目录市情概况城市名片1行政区划相山区1杜集区1烈山区1濉溪县1教育淮北市境内高校1淮北师范大学简介1淮北师范大学论坛1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1普通公立中学1国家重点中专1民办中学1历史文化建置沿革1感慨气候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1矿产资源1生物资源农业生产工业概况商业发展旅游景点相山风景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黄里风景区化家湖相山公园南湖公园龙脊山风景区临涣古城濉溪老城石板街柳孜隋唐大运河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乾隆湖风景区文化淮北梆子戏泗洲戏淮北花鼓戏淮北大鼓淮北琴书泥塑李纺织画刻绫画雕塑之乡土特名产口子酒口子糕点老城辣汤王憨子油茶留香阁毛笔临涣棒棒茶濉溪酱菜临涣培乳肉大庄葡萄黄里石榴黄里笆斗杏濉溪西瓜百善硬面大卷双堆面鱼南坪响肚宿半夏其它文明城市与枯竭资源图册解说展开编辑本段市情概况依山而建的淮北市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市辖三区一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3.7万人,其中城区户籍人口135.4万人。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纬33度16分——34度14分之间。
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
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221万。
一、气候特征淮北市处于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秋季明显短于冬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8摄氏度。
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无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日照时数2315.8小时。
二、地理地形淮北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
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5.3%,低山残丘面积仅占4.7%。
以奥陶纪和寒武纪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山地一般高程约200米,最高峰是濉溪县的老龙脊,海拔为362米,次高峰是市政府所在地的相山,海拔为342米,其余平原海拔高度在22.5——37.0米之间。
淮北市河流有十多条,总长378公里,主要河流有濉河、南沱河、闸河、龙岱河、岱河、龙河、湘西河、洪碱河、巴河、王引河、新北沱河、包河、浍河、懈河、北淝河等自然和人工河流。
平均流量185——810每秒立方米,平均宽度50——6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
全市因采煤塌陷土地已达15000公顷,形成永久性水面4000公顷,季节性水面5000公顷,平均水深3米,最大深度9米多。
三、能源矿产淮北市素有华东地区动力之乡的美誉,以原煤为动力的坑口发电是华东地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
全市现有火力发电企业6家,2003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70万千瓦。
随着“八大基地”建设的加速推进,淮北电厂8#机、大唐淮北发电厂、国安电力、平山电厂等重点项目的稳步实施,淮北市的火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将大幅度提高,电量更加充足。
淮北凤凰山开发区凤竹路北侧规化摘要:一、淮北凤凰山开发区简介1.地理位置2.发展状况二、凤竹路北侧规划背景1.规划原因2.规划目标三、凤竹路北侧规划内容1.用地布局2.交通规划3.基础设施配套4.绿化与生态环境四、规划意义及影响1.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对居民生活的改善3.对环境质量的提升五、结论正文:淮北凤凰山开发区位于我国安徽省,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
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开发区对凤竹路北侧进行了一系列规划。
一、淮北凤凰山开发区简介淮北凤凰山开发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自成立以来,该开发区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凤竹路北侧规划背景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凤竹路北侧区域逐渐成为发展的瓶颈。
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开发区对凤竹路北侧进行了规划。
三、凤竹路北侧规划内容1.用地布局:规划将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空间。
2.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方便居民出行和企业运输。
3.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生活需求。
4.绿化与生态环境:加大绿化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营造优美的居住和投资环境。
四、规划意义及影响1.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规划将推动淮北凤凰山开发区经济持续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对居民生活的改善:规划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3.对环境质量的提升:规划将加强绿化和生态建设,提升环境质量,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淮北相山简介淮北相山简介相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北市东北部,是淮北市的一座著名山峰,是华北平原与江淮平原之间的分水岭。
相山多峰并峙,素有“秦楚屏风”之称,因其地势险要、气势磅礴,是古代著名的战略要塞之一。
以下是淮北相山的详细简介:一、地理位置相山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34°44',东经116°58',距离淮北市中心区35公里。
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雨量为796.1毫米。
二、山势特点相山山势雄峙,有三百六十五座山峰,最高峰太子顶海拔为956.7米,又称“相顶”。
山腰环绕数十座湖泊,山体由二叠纪砂岩楼阁型山脊所构成。
相山峰峦起伏,峰峦拱秀,形态奇特,巧夺天工。
太子顶处还有独特的地理奇观——天池。
三、历史文化相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汉代时,相山为著名道教圣地,唐代时期更是先哲开化之地,香炉峰,虎头庙等古迹的遗存至今而闻名于世。
四、生态环境相山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得较好,山体植被覆盖率高达80%以上,森林面积达到2079.8公顷,是淮北市的天然氧吧。
此外,相山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有大量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如石龙、大熊猫、林麝等。
五、景点介绍1.太子顶——相山之巅,能俯瞰山顶全景,与天相对峙。
2.香炉峰——相山著名观光景点,是中国十大名峰之一,高约880米。
3.虎头庙——虎头山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建于明代。
4.天池——相山的自然奇观之一,海拔高度856米,四季景色不同。
5.狮子峰——位于相山南,山势险峻瑰丽。
相山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相山的知名度和旅游热度日益上升。
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相山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其灿烂的历史文化。
相山景区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文化的旅游品牌,期待您的光临。
安徽省地级市简介安徽省(16个地级市)合肥⼤湖名城创新⾼地(合肥)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城市之⼀,也是长三⾓城市群副中⼼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
合肥市总⾯积11445.1平⽅公⾥(含巢湖⽔⾯770平⽅公⾥),截⾄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积428平⽅公⾥。
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候,四季分明,⽓候温和。
区号:0551,车牌代码:皖A景点:包公祠、李鸿章故居、⼤蜀⼭、吴王遗踪、植物园、滨湖森林公园等。
芜湖皖江明珠创新之城(芜湖)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双核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西南部,南倚皖南⼭系,北望江淮平原。
是华东重要的⼯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截⾄2015年,芜湖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积6026平⽅公⾥,全市常住⼈⼝365.4万⼈。
截⾄2015年末,拥有普通⾼等院校10所,在校⼤学⽣16.29万⼈。
区号:0553,车牌代码:皖B景点:⽅特旅游度假区(已建成四期)、天门⼭、鸠兹古镇、⼤⽩鲨海洋公园、丫⼭风景区、马仁奇峰、赭⼭公园、雕塑公园等景区。
蚌埠⽂化摇篮帝王故⾥(蚌埠)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
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
下设蚌⼭区、禹会区、淮上区、龙⼦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积5952平⽅公⾥,总⼈⼝376万多,境内⼭⽔相连,四季分明。
淮北市市情简介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4℃,年均降水854.8毫米。
境内有相山、老龙脊山,濉、龙、岱、闸、沱、浍诸河穿境而过。
1960年建市,现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1个省级开发区和18个乡镇,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0.5万。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4000多年前,宋国在此建都。
秦统一中国时置相县。
淮北名人辈出,春秋时期政治家蹇叔。
汉代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嵇康和刘伶、现代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等,皆于于斯或长于斯。
境内有临涣古城墙、汉画像石刻、隋唐古运河柳孜码头等遗址。
淮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境内溪县临涣文昌宫指挥过著名的淮海战役。
淮北地阜物华,能源为最。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煤、铁、铜、银、钴、粘土等13种,其中以煤为最,2000米以上远景储量为350亿吨,累计探明储量达80亿吨。
耕地面积13.5万公顷,水面1.1万公顷,果园2500公顷,是国家重要的粮棉、畜禽、果蔬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家,形成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建材、冶金、化工、电子、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
电力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年产原煤3500万吨,是华东重要的能源基地。
淮北交通便利,设施完备。
符夹、青阜铁路和京福、连霍高速穿境而过,津宁、郑徐等通讯光缆交汇于此。
城市实现水、电、气供应一体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6﹪。
淮北城市文明,科教发达。
连续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卫化城市”称号。
素有尊师重教传统,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64所,在校学生47万人,科研院所38个,科技人员3万多人。
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全省领先,是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
淮北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跨越。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纬33度16分——34度14分之间。
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
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221万。
一、气候特征淮北市处于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秋季明显短于冬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8摄氏度。
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无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日照时数2315.8小时。
二、地理地形淮北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
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5.3%,低山残丘面积仅占4.7%。
以奥陶纪和寒武纪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山地一般高程约200米,最高峰是濉溪县的老龙脊,海拔为362米,次高峰是市政府所在地的相山,海拔为342米,其余平原海拔高度在22.5——37.0米之间。
淮北市河流有十多条,总长378公里,主要河流有濉河、南沱河、闸河、龙岱河、岱河、龙河、湘西河、洪碱河、巴河、王引河、新北沱河、包河、浍河、懈河、北淝河等自然和人工河流。
平均流量185——810每秒立方米,平均宽度50——6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
全市因采煤塌陷土地已达15000公顷,形成永久性水面4000公顷,季节性水面5000公顷,平均水深3米,最大深度9米多。
三、能源矿产淮北市素有华东地区动力之乡的美誉,以原煤为动力的坑口发电是华东地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
全市现有火力发电企业6家,2003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70万千瓦。
随着“八大基地”建设的加速推进,淮北电厂8#机、大唐淮北发电厂、国安电力、平山电厂等重点项目的稳步实施,淮北市的火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将大幅度提高,电量更加充足。
淮北市市情简介(新版)淮北市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现辖1县3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20万。
淮北,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底蕴丰厚的城市。
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相山脚下,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
蹇叔、桓谭、嵇康与刘伶等先贤圣哲,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皆生于此或长于斯;临涣古城墙、汉画像石、隋唐古运河柳孜码头遗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烈士陵园等,传递着凝重、久远的文化信息,展示着一段历史的辉煌。
淮北,是一座资源丰集而又景观美丽的城市。
这里矿产颇丰、品种繁多,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这里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里山水相依、风光迷人,相山森林公园、龙脊山森林公园以及奇石、古树、繁花、古刹,让人们在碧水青山新城之间领略着一份诗情画意的和谐。
淮北,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而又文明开放的城市。
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纵横东西南北,6条国道、省道以及京福、连霍、泗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离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至连云港港口280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
城市规划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已达80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两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城市,两次位居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第一方阵,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创建工作先进城市,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
淮北,是一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全市形成了煤电、煤化工、食品、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
我的家乡淮北市非物质文化简介一:民间文学民间故事:1、我所知道的《陈毅让车》、《邓政委喂马》,这类民间故事属于人物范畴的民间文学。
主要是通过对伟人平凡小事的描述,来歌颂伟人的高尚品德。
2、属于地域范畴的民间文学有:武时良编写的《烈山的传说》,吴广彪编写的《朔里与东方朔》,这类故事多长期广泛地流传在民间,主要是探索某地某所的由来,某地与某历史人物的关系等。
3、属于民俗范畴的民间文学有:傅立泉编写的《烧纸钱的由来》、高文畴编写的《清明节与介子推》等。
民谚民谣:从小在淮北长大的我会听到大人们说很多的民谚民谣,觉得很好玩,很亲切,有好多至今还记得:1、属于气象方面的民谚很多,对天气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长虫过道,大雨就到”,“月亮戴斗笠有风,月亮烤火有雨。
”“雨后西南风,没有三天空”“老头活了八十八,没见东南雨来发”“晚霞行千里,早霞雨倾盆”等。
2、属于气候方面的农谚有:“热在伏中,冷在三九”“三九四九中心腊,冻死河里连毛鸭”“处暑去暑天不热,寒露添寒穿棉衣”等。
3、属于农业的谚语有:“九尽花不开,水果压满街”“头伏萝卜二伏葱,三伏里边种白菜”“立秋三天遍地红,寒露两旁看早麦”“枣树发芽种棉花,过了谷雨点西瓜”“六月六,打棉头,七月十五拾早花”等等。
4、属于地理环境的有“大风刮倒万丈碑,石碑滚了三个省”这是指建国前,相山属安徽、江苏、河南三省交界处。
另外,还有属于政治、文化、风俗、传说等方面的民谣。
二:民间音乐唢呐:俗称喇叭。
这是我从小便十分熟悉的音乐。
淮北市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五至七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当周围邻居或邻近的村庄谁家有喜事,就会请一个喇叭班来表演,大家都跑去看,很是热闹。
小孩子们就是听歌,老人们就喜欢看戏。
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金”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淮北市情简介淮北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相山脚下,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
春秋时期政治家蹇叔、汉代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嵇康和刘伶、现代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等,皆生于斯或长于此。
境内有临涣古城墙、汉画石像、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等历史遗迹遗存,灿烂的隋唐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丰厚底蕴。
50年前,新的淮北市缘煤而生、伴矿而建,几十年的煤炭开采加工奠定了城市厚重的工业基础。
如今,随着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老工业城市正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称号,连续三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今年有望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按照“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定位,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一个崭新的山水、生态、文明新淮北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淮北是一座区位独特而又交通便捷的城市。
淮北南襟江淮,北望黄河,居苏豫皖三省之要冲,卧淮海经济区之腹心。
现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拥有2个省级开发区和4个省级开发区筹建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
京沪、陇海、符夹铁路,京台、连霍高速公路及多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泗许高速正在建设,济祁高速即将动工。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50公里,至连云港港口仅200多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淮北已融入到北京2个半小时、到上海2个小时的便捷交通圈。
淮北是一座资源丰富而又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
淮北地下富含煤、铁、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年产原煤4300多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近2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动力之乡。
地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13.6万公顷,水面1.1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