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外治与保健 正骨整脊大师龙层花
- 格式:doc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7
龙氏正骨及三步定位诊断法,临床可用于疑难杂病的诊治龙氏正骨即龙氏治脊疗法是由龙层花教授和其丈夫魏征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创立的中医外治法,运用了现代西医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并结合中医的推拿学而创立的一门新的疗法。
龙氏正骨手法轻柔,对患者损伤性小,疗效显著,科学与传统相结合,并且简单易学容易上手,是非常值得广泛普及的外治疗法。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龙氏正骨中的三步定位诊断法。
龙层花教授三步定位诊断法第一步:神经定位的诊断,根据症状来判断病变的部位在哪一个相对应的脊柱节段。
比如说头痛、眩晕一般在上端颈椎,尤其是C1、C2。
比如说胃溃疡的一般定位在胸椎的第五到第八节节段。
关于脊椎的全息请看下图!脊椎全息图第二步:触诊定位诊断。
在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已经确认了疾病产生症状所对应的脊椎,现在我们就对相应脊椎进行触诊,触诊的内容有关节突、横突、棘突等是否有偏位,触诊是否有压痛,触诊椎旁的结节和条索状的肌肉等。
举例说明一下比如眩晕患者是上段颈椎错位引起的尤其是C1、C2,那么我们触诊C1是否有倾仰位、侧摆位、旋转等错位,触诊C2的棘突是否有偏外、椎板是否有压痛等。
如果有则第一步第二步相符合,然后进行第三步的诊断和检查。
寰椎的触诊第三步:X光片定位诊断,排除正骨的禁忌症,并对发病位置的错位椎体进行分析,如椎体的旋转,增生,数量及椎周软组织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步得出的结果需要和第一步、第二步相吻合,这样即可做出最后的定位诊断,如果有疑问的地方,在进行CT、MR等方式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检查。
下面我们在拿眩晕的病例举例说明一下,眩晕是由于C1、C2错位导致的,通过触诊发现第一颈椎向右侧摆,第二颈椎向右偏位,那么通过X光片来进行确认,X光片如下。
寰椎向右侧侧摆,枢椎向右侧旋转X光片的结果显示寰齿间隙不等,第二颈椎向右侧旋转,那么这就符合了三步定位诊断法,该眩晕是由于上段颈椎错位导致的。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均相符,如果不符合则不属于正骨治疗的范畴。
三步定位诊断法因目前临床和放射诊断中,尚无椎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
当临床表现和体征与影像诊断不符时,容易产生漏诊或误诊。
为使脊椎及相关性疾病得到更准确及时的预防和诊治,魏征、龙层花老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总结出脊椎病的三步定位诊断法。
详见龙层花主编的《脊椎病因治疗学.纪念版》。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询问病史及自觉症状询问病史时,除性别、年龄、职业外,要着重了解下列内容:详细询问外伤史,从小至今,包括青少年时期的外伤史,少儿患者应了解其有无产伤。
头、颈、背、腰、臀部外伤后常常不是马上出现症状,尤以慢性劳损更是如此,因外伤史在第一次接诊时易于忽略。
重视外伤史的询问,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特别重要意义。
职业、工作、生活姿势是慢性劳损的因素;要询问脊柱症状与内脏症状可能的联系,起病是突然发作还是逐渐发生,发病突然者多有诱因,了解发病诱因,以利预防复发。
要有脊柱整体观,询问清楚出现症状的时间与各部位各种症状出现的先后过程,脊柱生物力学失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各段发病脊椎和症状之间的主次和轻重缓急。
询问疼痛的性质,是酸痛、麻痛、钝痛、烧灼性痛或放射性痛?是持续性痛或间歇性痛?体位改变时对疼痛的影响:加重、减轻还是不变?疼痛的具体部位应了解准确,在头、颈、胸腹、腰背、臀部及四肢的哪一范围内。
感觉有无异常,如有异常,要了解是麻木感、针刺感、肿胀感、冷厥感还是灼热感?感觉有无减退或消失。
有无运动功能障碍?达到什么程度?肌肉有无萎缩或代偿性肥大?有无上肢出现持物落地现象?下肢有无僵硬、踩棉花感?是否发生截瘫、偏瘫、单瘫或交叉瘫及面瘫等情况?询问病情时,除了解周围神经损害的情况外,应同时了解该节段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内脏或器官有无病理性症状:例如颈椎病人有无头晕、恶心、呃逆、心慌、多汗;有无不明原因的血压波动(过高或过低);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视力模糊、闪眼、流泪或眼干、复视、瞳孔散大、眼睑无力下垂或眼睑持续抽搐、眼窝内抽痛或霍纳氏综合征、视野内冒金星等症状;或发生神经性(非耳内病变)的耳鸣、听力下降;发生慢性的咽喉部不适或吞咽困难。
龙氏正骨经验南派龙层花,北派罗有明。
这是正骨行业盛传的南北派正骨大师代表。
作为南派正骨法师,龙层花老师,一生奉献在医疗行业之中,创造了很多的医学奇迹。
龙层花老师一生在中医正骨方向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其创立的龙氏正骨手法在当下广为流传并应用。
在行业交流中我们汇集了龙层花老师对正骨调理脊柱相关病的部分临床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更多朋友。
1、由“骨错缝,筋出槽”开始手法研究龙老师在早期的手法治疗中,对于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一度困扰。
她从医专三年的中医学习中的“骨错缝,筋出槽”这一传统中医观念收获启发。
在后续的几年中,从“颈椎病的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这疑点切入研究,进而发现了介于正常关节结构和半脱位之间的关节错位,从而进一步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发展为脊椎病因学说这套经典的理论。
2、手法宜稳准,以巧为主,切忌暴力“必要时加闪动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强求弹响”,现今很多学习龙氏手法的医生,依然视弹响为疗效的指标。
对此,龙老师对于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伤人。
”她曾经治疗过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为医者急于求成所致。
所以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手法应以巧为主。
3、触诊必须贯穿诊治始终触诊一直是治脊中的难点,通过医者的手指触摸患者的颈椎横突及关节突来感知患者颈椎有无错位,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判断病情。
触诊必须贯穿诊治始终。
每一个手法后都要触诊复位关节的变化。
在三步定位诊断中,触诊地位是排在影像学检查前的,就此,龙老师谈到七十年代的一个病例:病人症状很重,但触诊未见明显异常,在询问患者既往就诊经历后,龙老师建议其去神经外科就诊,结果经脊髓造影检查确诊为脊髓的良性肿瘤,经手术后病人家属非常感激龙老师,此例经验告诉我们当触诊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应考虑患者存在脊柱其他问题。
4、挎角扳按法的操作技巧在手法的研究过程中,挎角扳按法因其复杂性被放在最后研究,“这是最让人头痛的手法,也是专门针对头痛的。
现代整脊术7:《龙层花正骨手法》《龙层花正骨手法》治脊疗法;正骨推拿手法要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1、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
一般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摇正为好。
2、低头摇正法适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复位。
3、侧头摇正法适用于2~6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低枕,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另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处,将头抬起(侧屈)进行转动摇正。
4、侧卧摇肩法适用于第6颈椎至第2胸椎旋转式关节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二指置于其颈椎横突隆起处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要配合用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4、侧卧摇肩法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副损伤。
5、侧向搬按法适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病人侧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病者头托起作侧屈活动(先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的手同时作一搬按闪动力,可听到关节弹响,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
6、挎角搬按法适用于2~4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病人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开患病关节,轻按摩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使嵌顿之滑膜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部,先搬向健侧前外侧45度方位,后斜向外侧45度方位,重复3~5次即可。
第四章龙氏治脊疗法治疗学第一节主治法——龙氏正骨“四步十法”(一)概述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伤科正骨、推拿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进行革新形成的一套治疗脊柱关节错位、软组织损伤、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手法。
该套手法具有稳、准、轻、巧、安全有效的特点。
正骨推拿手法分四步:第一步放松手法,第二步正骨手法,第三步强壮手法,第四步痛区手法。
四步手法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择使用,不必四步手法全用。
无关节错位或关节错位已经复位者,不必行第二步手法;急性期以第一、二、四步手法为主;恢复期以第二、三步手法为主。
第一步放松手法:以患椎为中心,包括上下六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沿椎旁以线或片进行揉捏法,掌揉及拇指揉法交替,也可对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疼痛敏感区施以按法或震法,手法要柔和、轻巧。
第二步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包括摇正法、扳正法、推正法、拔伸法和反向运动法。
按不同的错位部位、类型、方向,选用一种或多种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分为快速复位法和缓慢复位法。
快速复位法用于青壮年和健壮的老年患者;缓慢复位法用于儿童、体弱的老年患者、体质十分虚弱或急性期疼痛剧烈不能接受快速复位手法者。
缓慢复位法采用正骨手法的动作,只是不应有“闪动力”,使“定点”与“动点”之间的关节以多次生理性运动形式在“动中求正”而复位。
正骨手法忌粗暴损伤病人,“闪动力”要轻巧,要选准“定点”与“动点”,关节开合要充分,于“动中求正”。
如一次手法能完全复位,以后可不必再做正骨手法。
如复位不完全或复位后再错位,可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正骨手法。
第三步强壮手法:强壮手法包括拿捏法、弹拨法、拍打法和点穴法。
拿捏弹拨法主要作用于正骨后患椎旁仍存在的条索状、结节状软组织硬结。
拍打法作用于深部软组织,尤其是椎体前方的深肌及韧带筋膜等一般手法难以起作用的组织,且有一定的正骨作用。
可根据部位和作用深度,选用拳扣、掌扣、掌缘扣或指扣法,以深透、轻松为原则。
龙层花正骨手法简介很详细很好龙层花正骨手法简介很详细很好龙氏治脊疗法总论概述:由于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植物神经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作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保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为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包括几方面:1 主治法: 颈椎小关节创伤性退变性关节炎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其目的主要是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其目的为放松颈后肌群、止痛;水针疗法:(针剌、电针、埋线)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概述及治疗范围整理:章瑛审定:龙层花概述:由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这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治脊疗法。
治脊疗法包括三方面 0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
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
其目的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的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可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
目的放松颈后肌群起止痛作用。
水针疗法可促进劳损组织吸收及内固定作用。
3 预防复发:练保健功、太极拳、气功等。
使用保健枕、硬板床及纠正不良生活姿势,防止外伤、受凉、勿过疲劳等。
(水针疗法及练保健功可治疗脊椎失稳。
保健枕及防止外伤可预防复发。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2??治脊疗法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要领、口诀脊椎病因学基本理论1 三步定位诊断法(神经症状定位诊断、触诊定位诊断、X线片定位诊断)。
2 熟练掌握颈椎小关节shu2 lian4 zhang3 wo4 jing4 zhui1 xiao3 guan1 jie1错位类型。
03 颈椎病临床、病因分型及分期治法。
4 熟练掌握正骨推拿法。
龙层花正骨手法简介龙氏治脊疗法总论概述:由于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植物神经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作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保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为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包括几方面: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其目的主要是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其目的为放松颈后肌群、止痛;水针疗法:(针剌、电针、埋线)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概述及治疗范围整理:章瑛审定:龙层花概述:由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这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治脊疗法。
治脊疗法包括三方面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
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
其目的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的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可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
目的放松颈后肌群起止痛作用。
水针疗法可促进劳损组织吸收及内固定作用。
3 预防复发:练保健功、太极拳、气功等。
使用保健枕、硬板床及纠正不良生活姿势,防止外伤、受凉、勿过疲劳等。
(水针疗法及练保健功可治疗脊椎失稳。
保健枕及防止外伤可预防复发。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2)——治脊疗法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要领、口诀脊椎病因学基本理论1 三步定位诊断法(神经症状定位诊断、触诊定位诊断、X线片定位诊断)。
2 熟练掌握颈椎小关节错位类型。
3 颈椎病临床、病因分型及分期治法。
4 熟练掌握正骨推拿法。
学习治脊疗法要领1 要求做到稳、准、轻、巧,手法中须柔中带刚。
稳:对病情要细心分析,排除治脊疗法禁忌症。
触诊脊椎偏歪时,注意分析是生理性(畸形)还是病理性(符合三步定位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龙层花弟子钟士元-龙氏正骨手法视频•08:37•龙氏正骨仰头仰头摇正法_高清•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076次播放•08:22•龙氏正骨胸椎错位治疗手法演示视频(1)_高清•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816次播放•02:18•横突后关节突滑动触诊法_高清•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768次播放•05:59•钟士元龙氏正骨张曼老师153****6464(5)•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472次播放•09:16•龙氏正骨教学视频一-医学视频特辑(针推医学网)•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565次播放•05:59•钟士元龙氏正骨张曼老师153****6464(5)•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400次播放•06:07•枕寰关节寰枢关节错位适应症以及手法治疗_高清•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654次播放•1:41:16•上中下交叉综合症—钟士元•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550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2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18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4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13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5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22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6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27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7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83次播放•59:18•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9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28次播放•59:18•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10•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40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11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201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12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40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13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96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14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92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3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66次播放•59:19•钟士元脊柱侧弯综合治疗颈椎相关疾病手法8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245次播放•42:02•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10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94次播放•42:01•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11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65次播放•42:01•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9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26次播放•42:02•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8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30次播放•42:02•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7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6次播放•42:01•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6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7次播放•42:02•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5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19次播放•42:01•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2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67次播放•42:02•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4•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59次播放•42:01•钟士元龙氏正骨推拿手法之颈椎影像资料1 •上传者:张曼-中国针灸推拿协会•68次播放。
龙层花的治疗颈椎病的十种方法1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
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 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 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
也可取坐位操作。
2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
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 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
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 次。
3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
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 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4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置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
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
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手法外治与保健正骨整脊大师龙层花在手法外治方面,中国古代医术就有,推拿按摩,膏药,针灸等,手法有正骨和推拿按摩,出奇效的是正骨手法,一样是密而不传的,推拿按摩次之,在高手里是为正骨效劳的,若是单用推拿按摩手法,它的成效就差了.只是那时舒畅一会,时刻略微长了又和原先一样,古代人没有现代人的科学知识和庞大信息量,对人自身的说明也很模糊,因其中医正骨只是医治疼痛病,如冯天友教师的师傅罗出名老人,确实是正骨,医治一些闪腰岔气等骨伤病,冯天友教师又通过再学习变成了中式整脊大师,同时显现两个人,南龙北冯(龙层花教师,冯天友教师),中国才走进了真正的整脊.由于起步晚,手法和理论都不完善,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理论有美式整脊和日式股关节矫正术(包括日式骨盆矫正术)的理论.在那个领域里,理论是最重要的,有人说手法占五,理论加临床是九十五,,我看也是.做手法是手到心到,必需有预见性,只能做好决不能做坏.就需要理论和临床体会的支持.此刻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整脊,更不明白整脊理论,有好多朋友只明白躺着进去走着出来的医治手腕,它确实是整脊.,就因它的病因论准确无误,若是遇巧了确实是几秒钟就能够够弄定,(一个手法解决问题),也有长时刻做的,(因为病史太长),正骨和整脊是有区别的,要紧在理论上,实际手法相通,但不系列,而重四肢,理论不系统,整脊是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周围神经学为理论基础,它的病因是很准确的,而且是内因论.手法是依据理论和临床体会去做,医治到位.有时在病症没出来,整脊就能够够轻易解决,是未病而治的好方式,又起了保健的作用. 整脊不但医治骨科疼痛病,还能够医治心-脑及其它内脏病。
离开骨科成立新的医学-----整脊医学。
龙层花龙层花,闻名脊椎病专家、教授。
主编及参编高作包括:《脊椎病因医治学》《龙层花颈椎病防治》等。
目录个人简介龙层花,闻名脊椎病专家、教授。
广州医学院毕业,从医50连年,曾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现任中国广州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香港骨伤学会终身会长,中华推拿学会、中国脊椎相关疾病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颈椎病研究会研究员,首届中华脊柱医学论坛大会名誉主席;创建有“脊椎病因学说”和“龙氏治脊正骨推拿疗法”,发明了微机操纵治脊床、颈椎牵引椅、龙牌保健枕,有龙氏脊椎牵引枕等4项国家专利,获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杯奖4次,军队科技二、三、四等奖6项,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举行龙氏治脊推拿培训班200多期,为全世界培训了2万多名龙氏治脊医师。
龙层花教授与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2 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3 有脊柱局部症状的,除检查脊椎外,还应检查所支配肌肉及韧带附着点是否劳损。
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其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
1 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先从乳突尖处触及第一颈椎横突,然后向下后方移至2、3颈椎后关节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
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
(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触诊容易有误差,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2 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
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3 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
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
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
脊椎病因治疗学(纪念版)龙层花主编前言治脊疗法的适应症,至今已达76种,例如,儿童的“多动症”,中青年的“亚健康状态”,中老年的“短崭脑缺血发作”,大多与脊椎失稳、错位相关。
有5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骨盆旋移症,调整好骨盆,能显著提高疗效。
自1968年,以“颈椎病的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为研究切入点,逐步发现,“颈椎病的发病主因并非骨质增生,而是颈椎关节错位。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有如大厦的支柱,脊柱内有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脑是高级中枢)。
脊髓发出的周围神经,支配全身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
脊髓发出的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功能和全身血管的舒缩。
心脏血管输送血液给脑,需经颈部上行至脑,起主要作用的两条“椎动脉”,需连续穿过6个颈椎横突孔,方可入颅。
由此可想而知,脊椎病不但能导致众所周知的颈肩腰腿痛,而且还是许多临床病症的病因之一,目前已研究证明的有76种。
.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述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学科。
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displacement)、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和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临床多种综合症,且常由此发展而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所支配的脏器出现病症。
它不包括脊椎骨折、脱位(dislocation)、结核、肿瘤、类风湿或嗜伊红细胞肉芽肿等疾病。
脊椎病因治疗学,给现代医学提供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病因之一,将能提高对老年性脊椎退变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治与预防工作。
骨质增生只是少数病人的病因,而绝大部分病人属于脊椎关节功能紊乱(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和关节滑膜嵌顿等),只要能纠正关节错位,治愈椎旁软组织劳损,加强伸脊肌的锻炼,适当地应用自身牵引,是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手法外治与保健正骨整脊大师龙层花在手法外治方面,中国古代医术就有,推拿按摩,膏药,针灸等,手法有正骨和推拿按摩,出奇效的是正骨手法,一般是密而不传的,推拿按摩次之,在高手里是为正骨服务的,如果单用推拿按摩手法,它的效果就差了.只是当时舒服一会,时间稍微长了又和原来一样,古代人没有现代人的科学知识和庞大信息量,对人自身的解释也很模糊,所以中医正骨只是治疗疼痛病,如冯天友老师的师傅罗有名老人,就是正骨,治疗一些闪腰岔气等骨伤病,冯天友老师又通过再学习变成了中式整脊大师,同时出现两个人,南龙北冯(龙层花老师,冯天友老师),中国才走进了真正的整脊.由于起步晚,手法和理论都不完善,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理论有美式整脊和日式股关节矫正术(包括日式骨盆矫正术)的理论.在这个领域里,理论是最重要的,有人说手法占五,理论加临床是九十五,,我看也是.做手法是手到心到,必须有预见性,只能做好决不能做坏.就需要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支持.现在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整脊,更不知道整脊理论,有好多朋友只知道躺着进去走着出来的治疗手段,它就是整脊.,就因它的病因论准确无误,如果遇巧了就是几秒钟就可以搞定,(一个手法解决问题),也有长时间做的,(因为病史太长),正骨和整脊是有区别的,主要在理论上,实际手法相通,但不系列,而重四肢,理论不系统,整脊是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周围神经学为理论基础,它的病因是很准确的,而且是内因论.手法是依据理论和临床经验去做,治疗到位.有时在症状没出来,整脊就可以轻易解决,是未病而治的好方法,又起了保健的作用. 整脊不但治疗骨科疼痛病,还可以治疗心-脑及其它内脏病。
脱离骨科建立新的医学-----整脊医学。
龙层花龙层花,著名脊椎病专家、教授。
主编及参编著作包括:《脊椎病因治疗学》《龙层花颈椎病防治》等。
目录个人简介擅长疾病代表著作《脊椎病因治疗学》龙枕个人简介龙层花,著名脊椎病专家、教授。
广州医学院毕业,从医50多年,曾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现任中国广州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香港骨伤学会终身会长,中华推拿学会、中国脊椎相关疾病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颈椎病研究会研究员,首届中华脊柱医学论坛大会名誉主席;创立有“脊椎病因学说”和“龙氏治脊正骨推拿疗法”,发明了微机控制治脊床、颈椎牵引椅、龙牌保健枕,有龙氏脊椎牵引枕等4项国家专利,获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杯奖4次,军队科技二、三、四等奖6项,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举办龙氏治脊推拿培训班200多期,为全球培训了2万多名龙氏治脊医师。
龙氏正骨推拿已被列为医学院校本科生课程,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适宜推广项目并在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推广。
主编及参编著作包括:《脊椎病因治疗学》《龙层花颈椎病防治》、《龙层花腰骶椎病防治》、《龙层花都市病家庭推拿法》(VCD)、《实用理疗学》、《简明临床理疗手册》、《实用脊柱病学》、The Study and Treatment of Spinal Diseases,发表论文60多篇。
擅长疾病创用治脊疗法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顽固失眠症、小儿哮喘症、斜颈等六十余种病症及抗衰老保健代表著作《脊椎病因治疗学》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对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连带出现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兴学说。
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现,为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为临床疑难病症开辟了一条新而有效的诊治途径,在医学界影响深远。
2012版的《脊椎病因治疗学》对最早提出并详细介绍脊椎病因及其诊治方法、开脊椎治疗先河的1987版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脊椎病研究的新进展和各种新治脊疗法。
上篇为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和各种治脊疗法的手法,下篇为颈椎综合征、胸椎综合征、腰椎综合征及脊椎病因相关病症等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图文并茂,权威实用。
龙枕中国品牌龙氏颈椎枕(以下简称:龙枕)源自广州军区总医院龙层花教授研制一人一型号配置,一枕多高度调节,据肩宽身高,科学承托人体生理曲线。
龙层花教授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几千例正常人生理指标测量,研制出可适合不同体形,肩宽的颈椎舒适枕,不仅可以预防及舒缓颈椎病痛,也是正常人颈椎保健,舒适安眠的好伴侣。
另外,对头痛,失眠,打鼻鼾,高血压,神经衰弱,颈肩疼痛等疾病也有明确的辅助治疗作用,安全有效,舒适,无任何副作用。
使用方法:一,仰卧:头宜睡枕部中央。
本枕设计了两种弧度,使用者可根据个人颈部弧度选择舒适的一侧。
二,侧卧:头宜睡枕部一端。
注意侧卧时头颈部均睡眠在枕上,颈部不能悬空,以舒适自然为度。
三,本枕附有两个枕垫,放置于枕袋内。
当仰卧时,如果感到枕高不够时,可将小枕垫放在枕中央的低凹部或边缘部,调节至颈部舒适为度,如果感觉枕头过高时,可将底层大枕垫抽去,用一段时间再将此垫放回底层。
四,严格按照肩宽选择使用。
肩宽等于两侧肩关节盂缘之间的距离(参阅下表)选择颈椎舒适枕参考表枕号肩宽(厘米)身高(厘米)特小号34~37 155以下小号38~40 156~165中号41~43 166~175大号44~46 176~185特大号47以上185以上龙枕自问世以为,一直有赖于专业临床医师/按摩技师向广大颈椎病患者推荐并提供使用指导等后续服务,因此畅销十几年,驰誉海内外。
原广州军区总医院颈椎病研究所龙层花教授四大国家专利:龙氏颈椎牵引枕200820204156.1 龙氏颈椎牵引板200830220210.7龙氏脊椎平衡仪200820204157.6 龙氏脊椎平衡板200830220211.1六大优质品种:颈椎牵引枕凤枕(女士纤柔呵护颈椎枕)脊椎平衡仪乳胶颈椎枕记忆棉亚麻颈椎枕高弹海绵颈椎枕龙牌颈椎舒适枕198 专利号:95317570.7针对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相关数据来设计,对颈椎患者及健康人士有保健作用。
适合人群:颈椎病患者及健康人颈椎保健规格:60*35cm面料:100%棉芯料:聚氨醋棉生产标准:SHQ/004-2002 颈椎呵护枕298 洁白柔软的纯棉提花面料,工工整整的车缝工艺,尽显精品风范。
Pu仿乳胶高分子材质一次成型。
触手即弹,永不变形。
时尚潮流吸引力。
龙层花老师访谈录2008年5月17日,龙老师在美国接受了医生Dr Sanet 的采访,由香港Dr. CY担任翻译,在座有采访人员2 名,另外,还有龙老师邀请参加的学者:黎京、齐秀平暨其先生、陈岩、李建东、高钿,和亲友等。
下面就是访谈的内容:1、有何因素/原因驱使你深入地进行你的研究/医疗工作?龙层花:1956-1959年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我院派三人参加广东省卫生厅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毕业后,为了选中西医结合的科研课题,我与魏征商议,选两人共同研究的临床疑难病时,选定的研究课题是“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
2、你何时开始察觉这些因素/原因?龙层花:1960-1968年课题研究无明显进展。
1969年魏征将三个重症住院颈椎病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在检索“查新”中,抓住中外专家共识的疑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X线片显示往往不一致”,作为攻难的切入点,从发病机理去研究。
我在推拿治疗中,发现颈椎骨关节失稳现象,以后经半年解剖研究:明确椎骨间错位(中医称为骨错缝)使椎管、椎间孔变形变窄,导致神经、血管损害而发病的。
因为X线照片上未达半脱位标准,而被排除脊椎病。
我与魏征商议,定名为“椎关节错位”,以便在西医诊断标准中,将现行的“脱位”、“半脱位”后增设“错位”的诊断标准,(见《脊椎病因治疗学.纪念版》P3中笫3行)。
并将原课题扩大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脊椎病”,即包括颈椎、胸、腰、骶椎。
3、为何是脊椎相关病及其手法治疗的研究?龙层花:从1960年立题研究后,逐渐发现不少治愈的颈椎病人说到:颈椎病好转后,原有的其它病亦好了(顽固性耳朵痛、慢性咽炎、血压高、失眠……)。
1972年确立新的脊椎病研究课题时,重修研究课题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脊椎病与脊椎相关性疾病”。
4、你是否当初已计划要成为一位用手法治病的医生?龙层花:1956年以前,我是物理治疗师,中医专科毕业后,任理疗科医师,1976年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任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的。
在中国当医生是自由的,在你职责范围内,对病人和疾病有用而无伤害的,无论用西医、中医、中西医的诊治技术都允许的。
我从1950年开始学手法治疗技术的,只在病人需要时用。
1972年以后,随着课题研究进入“手法改革”后,才成为以治脊疗法为专业的医师的。
5、你相信找到一个病因的重要性吗?龙层花:我坚信。
我读书时,深感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或已知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但植神经功为何紊乱?就无定论。
治疗常用对症处理,治标不治本,中医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所以我很热心做这项研究。
我有信心将现代许多疾病的治疗,改变为不需终生服药。
6、你相信一个主要病因的概念吗?龙层花:我相信。
我在《脊椎病因治疗学》的“结语”(P295)中写了。
7、你认为脊椎相关病除了以机械性因素为主要病因外,有没有机械性以外,如心理等因素,改病变的出现?龙层花:每个病人都有一些心理因素,多由久治不愈的痛苦引起,或因精神创伤,导致脊椎病发作,使其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只需治疗中耐心开导他们,随着病情改善,建立治愈信心,我的病例中有不少此类病人(XX神经官能症、癔病性右上肢瘫、重症颈性眩晕、神经性呕吐、顽固性呃逆、局部性颠痫……)。
脊椎病除骨性激/压外,无菌性炎症是与机械性损害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的。
8、这些主要病因,是否与病人的主诉吻合?龙层花:脊椎病的临床症状虽很复杂,但我诊治的病例中,都可以与主诉吻合的。
符合神经根型定位诊断的,易为一般医生共识,交感型和脑、脊髓缺血者常会有争议,或误诊误治。
(例:香港17岁女孩)。
9、你学习手法医学时,哪位老师曾给你灵感?龙层花:我学手法都属传统方法:1950年一位红军老医生教我苏联按摩术,手法柔和,病人舒适。
1955年学习东北汤冈子疗养院手法,1958年何竹林老师教中医骨伤科正骨术时,当时只知中医治骨折和脱位的手法要点,后来在研究手法时,在老师的手法外,主要吸取6例外院手法致伤病人的教训,使我深感“杀鸡焉用牛刀”、更不应采用“矫枉过正”的规则,因为“椎骨错位”小于“半脱位”,只属中医的“筋出槽”和“骨错缝”。
研究的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化,魏征是我最重要的辅导老师。
在半年的解剖学研究中,我结合脊椎病的生理病理新的认识,和脊柱的生物力学失衡致病的机理,更为避免手法致伤,采用“生理运动复位法”和“体位复位法”的手法为主,强调“稳”、“准”、“轻”、“巧”。
10、你觉得你做的工作与从前的老师有分别吗? 有何分别?龙层花:我是在老师和魏征的教育下成长的,但按原有的基础理论走了九年弯路,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原有认知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