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 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14.45 MB
- 文档页数:146
第3章图书信息资源利用1.图书馆的类型有几种?试比较实体图书馆和网上虚拟图书馆为读者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有何不同。
答:图书馆的类型: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按其职能分为其他类型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版本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工会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
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不同:实体图书馆有空间距离及固定开馆时间的限制,虚拟图书馆无时间空间限制,读者可以通过Internet进入图书馆,任意浏览或下载电子文献,获得所需信息。
虚拟图书馆不单介绍本馆情况,更重要的是作为网上服务的窗口,引导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帮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信息。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HomePage收集有关信息源的网址,建立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帮助读者在茫茫的网上电子信息世界中漫游、检索所需的文献信息(特别是各种免费资料)。
2.什么是数字图书馆?比较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区别。
答: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使用规范化的方法,整理加工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的机构。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区别:1)从历史继承性来看,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
传统图书馆的藏书以纸质印刷书刊资料为主,服务以图书为中心,通过卡片目录反映馆藏信息,通过读者到馆借阅和送书上门传递信息,整个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
数字图书馆则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图书馆,即信息资源由过去的“以藏为主”变成了“藏用结合,以用为主”;信息服务由被动服务、单一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综合服务;书目管理由卡片式变成计算机管理;读者借阅由封闭型变成开放型;信息资料的储存由单一的印刷型变成纸质图书、缩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储存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
2)从信息资源建设来看,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环境,离不开各个具体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支持。
医学信息检索练习题主编: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信息检索教研室第三章常用中文数据库一、名词解释1. 二次检索2. 加权检索二、填空题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主题标引依据、________________。
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回溯期是年。
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检索项“主题”包括、、。
4.万方数字化期刊的回溯是年。
三、判断题:( ) 1. CNKI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缩写名称。
( ) 2. 在CBM数据库中,若要了解某一期刊的相关信息,可以在基本检索界面选择“刊名”字段,进行检索。
( ) 3. 我们可以利用CBM的“E-mail”功能将检索结果发送至自己的邮箱,但是发送的结果最多不能超过500条。
( ) 4.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首页默认为跨库检索,即在系统默认的多个数据库中同时检索。
( ) 5. 万方数字化期刊中的全文有PDF和CAJ两种格式。
( ) 6.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的全文都不能批量下载。
四、选择题( ) 1.下列关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结果下载的说法正确的是a. 题录可以批量下载,但每次不能超过50条。
b. 题录可以批量下载,但每次不能超过200条。
c. 全文可以批量下载,但每次不能超过50篇。
d. 全文每次只能下载1篇。
( ) 2. 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得到的全文可以用下列哪种(些)阅读器阅读?a. CAJViewerb. Adobe Readerc. SSReaderd. Apabi Reader( ) 3.下列数据库中,回溯期最早的是a.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d.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 4. 在我们所学数据库中的“二次检索”和“在结果中检索”是指:a. 在已检出文献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词进行进一步的检索,相当于逻辑组配符ANDb. 在已检出文献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词进行进一步的检索,相当于逻辑组配符ORc. 在已检出文献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词进行进一步的检索,相当于逻辑组配符NOTd. 在已检出文献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词进行进一步的检索,逻辑组配符可任意选择AND、OR、NOT( ) 5. 以下中文数据库中,哪个具有主题词检索功能a.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d. 万方数字化期刊五、简答题1.简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途径。
第三章文献信息检索基本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信息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各种信息、知识成为高等院校师生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种必备知识和技能。
为此,首先就必须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一、信息检索的概念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认为,信息检索包括文献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方面,即一个完整的信息检索系统由信息存储子系统和信息检索子系统两部分组成。
信息存储子系统:首先对一定数量的信息进行筛选,把能够描述文献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形成信息特征标识集合,然后将之存储在某种载体上,编制成为检索工具或建立一个数据库。
信息检索子系统:根据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对用户需求进行主题分析,利用一定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术,对存储子系统中的特征标识进行比对,把需要的文献线索或知识信息从系统中查找出来的过程,即信息检索。
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信息检索过程,也就是狭义上的信息检索。
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是意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是为了检索,信息检索又必须先有信息存储。
如果没有存储,检索就无法实现;没有检索,信息存储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说存储是检索的前提和基础,检索是存储的目的。
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图3-1 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二、 信息检索的类型信息检索可以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 根据检索内容划分根据检索信息内容不同可划分为文献信息检索、事实信息检索和数据信息检索。
1、文献信息检索(document retrieval ):是以文献(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或全文)为检索对象,查找有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处等信息,都属于文献信息检索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