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

浅谈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

浅谈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
浅谈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

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评介

西方对品牌或品牌资产(Brand Equity)的评估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着眼于从消费者角度评估品牌强度,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处于何种地位。比如,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品质感知程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等等。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主要目的是识别品牌在哪些方面处于强势,哪些方面处于弱势,然后据此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或市场地位。目前西方市场营销学术界主要侧重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品牌评估的另一种取向则是侧重从公司或财务角度,赋予品牌以某种价值。在公司购并、商标使用许可与特许、合资谈判、税收交纳、商标侵权诉讼索赔等许多场合都涉及或要求对品牌作价。出于这种需要,许多资产评估公司纷纷涉足品牌评估,并发展起各种评估方法。其中,设在英国伦敦的Interbrand公司(国内有学者译为英特品公司)可谓品牌评估的先驱,它所倡导的Interbrand方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这一方法虽然也存在问题和局限,但鉴于它的影响力以及国内很多商标评估机构对它还不甚了解,在此作些介绍和评价,希望对推动国内品牌评估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基本思路

Interbrand方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品牌之所以有价值不全在于创造品牌所付出了成本,也不全在于有品牌产品较无品牌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而在于品牌可以使其所有者在未来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就短期而言,一个企业使用品牌与否对其总体收益的影响可能并不很大。然而,就长期看,在需求的安全性方面,有品牌产品与无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与品牌影响力小的产品,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牙膏品牌为例,“中华”、“高露洁”等知名品牌会较一些地方性品牌具有更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原因是今年购买这些知名品牌的消费者很可能明年还会继续选用这些品牌,而购买那些影响力较小的品牌的消费者则更有可能转换品牌。需求稳定性较大,意味着知名品牌较不知名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更确定的未来收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成名品牌具有价值。

上述假定或思路,实际上已经明示或暗含了对按成本评估品牌或按溢价评估品牌的否定。品牌开创成本与其未来收益的不对称性以及大量的品牌投资并不必然带来品牌影响力同步增大的事实,使成本法在品牌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溢价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虽然也有人倡导,而且溢价大小确实是品牌强弱的指示器之一,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定似乎是企业创立品牌主要是为了获得溢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企业是为了使未来的需求更加稳定和具有保障,并

提高资产的运用效率。溢价法的另一局限是需要找到一种不使用品

牌的参照产品,以确定使用某一品牌后,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多少溢价,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

缘于此,Interbrand公司认为,应该以未来收益为基础评估品牌资产。为确定品牌的未来收益,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和市场分析。由于品牌未来收益是基于对品牌的近期和过去业绩以及市场未来的可能变动而

做出的估计,品牌的强度越大,其估计的未来收益成为现实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对未来收益贴现时,对强度大的品牌应采用较低的贴现率;反之,则应采用较高的贴现率。结合品牌所创造的未来收益和依据品牌强度所确定的贴现率,就可计算出品牌的现时价值。图1列出了这一方法的基本思路。

具体而言,这一方法涉及三个方面的分析,即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和品牌分析。

财务分析是为了估计某个产品或某项业务的沉淀收益(Residual Earnings),即产品或业务的未来收益扣除有形资产创造的收益后的余额。换言之,沉淀收益反映的是无形资产,其中包括品牌所创造的全部收益。估计沉淀收益,需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①只应包括使用被评估品牌所创造的收益,由非品牌产品或不在该品牌名下销售的产品所创造的收益应排除在外。实际上,企业所销售的产品中,可能大部分使用该品牌,也有一部分不使用该品牌或使

用副品牌,不将后者创造的收益剔除,就会夸大品牌所创造的未来收益。

②合理确定有形资产所创造的收益。对与产品或业务相联系的有形资产如存货、分销系统、工厂与设备投资等应合理界定,对这些资产所创造的收益作出估计,并从总收益中扣除。

③应用税后收益作为沉淀收益。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品牌收益计算具有一致的基础,另一方面也符合品牌作为企业资产的本性。

市场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品牌对所评定产品或产品所在行业的作用,以此决定产品沉淀收益中,多大部分应归功于品牌,多大部分应归功于非品牌因素。对于某些行业的产品,如香烟、饮料、化妆品等,品牌对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产生的影响较大,其沉淀收益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应归功于品牌的影响。对于另外一些产品,如时装、高技术产品和许多工业用品,品牌的作用相对较小,此时,产品沉淀收益中相当一部分可能应归因于像专利、技术、客户数据库、分销协议等非品牌无形资产。对非品牌无形资产所创造的未来收益,无疑应从沉淀收益中扣除。Interbrand 公司是采用一种叫“品牌作用指数”的方法来决定非品牌无形资产所创造的收益在沉淀收益中的比重。其基本想法是从多个层面审视哪些因素影响产品的沉淀收益,以及品牌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沉淀收益的形成。“品牌作用指数”带有主观和经验的成份,但Interbrand公司认为,它仍不失为一种较系统的品牌作用评

价方法。综合品牌在业务中的作用和业务所产生的沉淀收益,就可以确定由于品牌影响力所形成的未来收益。

品牌强度分析是确定被评估品牌较之同行业其它品牌的相对地位。其目的是衡量品牌在将其未来收益变为现实收益过程中的风险,

用Interbrand公司所用的术语就是据此确定适用于将未

来收益贴现时的贴现率。下面对如何进行品牌强度分析作一介绍。二、评价品牌强度

如果两个品牌创造的未来收益相同,但其中一个是老字号,在其所属行业居于领导地位,而另一个是近些年发展起来但受到广泛欢迎的品牌,前一品牌的价值通常比后一品牌的价值高。前几年,在“秦池”大红大紫的时候,如果按当时的业绩估计其未来3~5年内的收益,很可能不亚于“茅台”在同一估计期所创造的未来收益。然而,由于“茅台”具有较“秦池”更为强劲的市场地位,因此在对未来收益贴现时,对前者应采用较低的贴现率,对后者则应采用较高的贴现率。Interbrand公司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评价一个品牌的强度:

①市场性质。一般而言,处于成熟、稳定和具有较高市场壁垒的品牌,强度得分就高。像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品牌通常较高技术和时装领域的品牌得分要高,原因是消费者在选择后一类产品时,更多地

受技术和时尚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②稳定性。较早进入市场的品牌往往比新近进入的品牌拥有更多的忠诚消费者,因此应赋予更高分值。

③品牌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居于领导地位的品牌,由于对市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它较居于其它位置的品牌得分更高。

④行销范围。品牌行销越广,其抵御竞争者和扩张市场的能力越强,因而得分越高。

⑤品牌趋势。品牌越具有时代感与消费者需求越趋于一致,就越具有价值。

⑥品牌支持。获得持续投资和重点支持的品牌通常更具有价值,同时,除了投资力度外,投资的质量与品牌强度亦有密切的关系。

⑦品牌保护。获得注册、享有商标专用权从而受到商标法保护的品牌较未注册品牌或注册地位受到挑战的品牌价值更高。另外,受到特殊法律保护的品牌较受一般法律保护的品牌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对于上述七方面,Interbrand分别规定了最高分值。表2列出了这些具体分值,也就是“理想品牌”所获得的分值。实际上,现实中的任何品牌很难达到这些“理想品牌”的强度和地位。

表2:评价品牌强度的七个方面及最高的得分值

10 市场性质15 稳定性25 市场地位10

品牌趋势

10品牌支25行销范15品牌保100

还发展了一种S型曲线将品牌实际强度得分转化为品Interbrand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补充说明:经阅读文献发现,涉及到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方面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以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价格法为主,也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一、不同视角的品牌价值评估法分类 1.财务核算视角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我们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财务核算角度的测评方法和未来收益角度的测评方法。基于财务视角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市场价格法、股票市值法和溢价法。(目前国内主要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价格法这三种) (1)成本法。成本法将品牌价值看成是获得或创建品牌所需 的费用(包括所有的研究开发费、试销费用、广告促销费等)。从具体操作上,又分为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历史成本法,即沿用会计计量中的传统做法,把品牌价值看成是取得品牌所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二是重置成本法(现实重置成本),指如果现实获得相同品牌或相当品牌要花费的资金。从成本的角度估算品牌价值并不恰当,成本法考虑的是投入,但是,品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品牌使用者的能力,品牌价值取决于品牌的市场表现。品牌开创成本与其未来收益的不对称性以及大量的品牌投资并不必然带来品牌影响力同步增大的事实,使成本法在品牌测评方面具有不

可克服的内在局限。 (2)收益法。收益法认为品牌价值在于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未来收益的能力,测评品牌价值时应从其直接收益或净现值出发。 因此收益法着重考虑品牌带来的未来收益,通过在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收益的总和中,剔除掉有形资产、能够降低成本的其他非品牌因素(如专利)和产业因素(如管制)等因素,就可以从企业的总体价值中识别出品牌的价值。在实际使用中,收益法的局限之处在于:首先,单纯由品牌带来的价值的估算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采用何种适用折现率也是值得讨论的地方。 (3)市场价格法,即假定进行品牌交易,品牌的出售价格作为品牌价值。作为商品,品牌可以用市场接受的价格进行交换,而这个价格是品牌的价值体现。 (4)溢价法。溢价法的使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市场交易中,存在同类产品品牌的比较,并且比较所需要的信息得到充分地提供。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要衡量一个产品品牌的价值,则可通过同其他产品品牌的比较后得到的溢价,得出该品牌的价值。溢价法的基本假定似乎是企业创立品牌主要是为了获得溢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企业创立品牌是为了使未来的需求更加稳定和具有保障,并提高资产的运用效率。市场法的另一局限是需要某一品牌的参照产品,以确定使用该品牌后,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多少溢价,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 (5)股票市值法。该方法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测评,以公

浅谈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

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评介 西方对品牌或品牌资产(Brand Equity)的评估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着眼于从消费者角度评估品牌强度,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处于何种地位。比如,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品质感知程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等等。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主要目的是识别品牌在哪些方面处于强势,哪些方面处于弱势,然后据此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或市场地位。目前西方市场营销学术界主要侧重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品牌评估的另一种取向则是侧重从公司或财务角度,赋予品牌以某种价值。在公司购并、商标使用许可与特许、合资谈判、税收交纳、商标侵权诉讼索赔等许多场合都涉及或要求对品牌作价。出于这种需要,许多资产评估公司纷纷涉足品牌评估,并发展起各种评估方法。其中,设在英国伦敦的Interbrand公司(国内有学者译为英特品公司)可谓品牌评估的先驱,它所倡导的Interbrand方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这一方法虽然也存在问题和局限,但鉴于它的影响力以及国内很多商标评估机构对它还不甚了解,在此作些介绍和评价,希望对推动国内品牌评估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基本思路

Interbrand方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品牌之所以有价值不全在于创造品牌所付出了成本,也不全在于有品牌产品较无品牌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而在于品牌可以使其所有者在未来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就短期而言,一个企业使用品牌与否对其总体收益的影响可能并不很大。然而,就长期看,在需求的安全性方面,有品牌产品与无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与品牌影响力小的产品,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牙膏品牌为例,“中华”、“高露洁”等知名品牌会较一些地方性品牌具有更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原因是今年购买这些知名品牌的消费者很可能明年还会继续选用这些品牌,而购买那些影响力较小的品牌的消费者则更有可能转换品牌。需求稳定性较大,意味着知名品牌较不知名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更确定的未来收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成名品牌具有价值。 上述假定或思路,实际上已经明示或暗含了对按成本评估品牌或按溢价评估品牌的否定。品牌开创成本与其未来收益的不对称性以及大量的品牌投资并不必然带来品牌影响力同步增大的事实,使成本法在品牌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溢价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虽然也有人倡导,而且溢价大小确实是品牌强弱的指示器之一,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定似乎是企业创立品牌主要是为了获得溢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企业是为了使未来的需求更加稳定和具有保障,并

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评介(1)

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评介 西方对品牌或品牌资产(Brand Equity)的评估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着眼于从消费者角度评估品牌强度,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处于何种地位。比如,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品质感知程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等等。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主要目的是识别品牌在哪些方面处于强势,哪些方面处于弱势,然后据此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或市场地位。目前西方市场营销学术界主要侧重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品牌评估的另一种取向则是侧重从公司或财务角度,赋予品牌以某种价值。在公司购并、商标使用许可与特许、合资谈判、税收交纳、商标侵权诉讼索赔等许多场合都涉及或要求对品牌作价。出于这种需要,许多资产评估公司纷纷涉足品牌评估,并发展起各种评估方法。其中,设在英国伦敦的Interbr and公司(国内有学者译为英特品公司)可谓品牌评估的先驱,它所倡导的Interbrand方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这一方法虽然也存在问题和局限,但鉴于它的影响力以及国内很多商标评估机构对它还不甚了解,在此作些介绍和评价,希望对推动国内品牌评估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基本思路

Interbrand方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品牌之所以有价值不全在于创造品牌所付出了成本,也不全在于有品牌产品较无品牌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而在于品牌可以使其所有者在未来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就短期而言,一个企业使用品牌与否对其总体收益的影响可能并不很大。然而,就长期看,在需求的安全性方面,有品牌产品与无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与品牌影响力小的产品,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牙膏品牌为例,“中华”、“高露洁”等知名品牌会较一些地方性品牌具有更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原因是今年购买这些知名品牌的消费者很可能明年还会继续选用这些品牌,而购买那些影响力较小的品牌的消费者则更有可能转换品牌。需求稳定性较大,意味着知名品牌较不知名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更确定的未来收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成名品牌具有价值。 上述假定或思路,实际上已经明示或暗含了对按成本评估品牌或按溢价评估品牌的否定。品牌开创成本与其未来收益的不对称性以及大量的品牌投资并不必然带来品牌影响力同步增大的事实,使成本法在品牌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溢价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虽然也有人倡导,而且溢价大小确实是品牌强弱的指示器之一,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定似乎是企业创立品牌主要是为了获得溢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企业是为了使未来的需求更加稳定和具有保障,并提高资产的运用效率。溢价法的另一局限是需要找到一种不使用品牌的参照产品,以确定使用某一品牌后,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多少溢价,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

品牌价值评估

航美传媒品牌价值研究 集团品牌推广部 2010年12月

航美传媒经过成立5年、NASDAQ上市3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业界领军企业,获得了较为稳定和广泛的行业认同。 但随着自身发展和产业格 局调整,航美将迎接新一轮的 激烈竞争,航美品牌已经摆脱 了其他航空媒体企业的追逐, 而直面大户外、甚至大传媒环 境下的强力对手。 为制定适应性和前瞻性兼备的核心品牌信息、推动业务发展、打动客户及受众心智、创造经济附加价值,进行准确的品牌价值评估至关重要。 同时,根据航美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归纳,并于行业竞争品牌间进行横向比较,有利于总结航美以往品牌推广模式的利弊,与行业对手的强弱对比,并预测航美传媒品牌价值的未来增长空间及发展方向,成为制定品牌管理战略的参考依据。

再本研究中,我们使用Interbrand价值评估模型。Interbrand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评估公司,每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评估都是由该公司进行的,所以该模型很具权威性。其假设品牌创造的价值在未来一段时间是稳定的,通过计算品牌收益与品牌的强度系数来确定品牌的价值。计算方法为:品牌价值=品牌盈利x品牌强度系数在使用时,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一)剔除非评估品牌所创造的利润和同一品牌中其它因素创造的利润。首先是在评估一个品牌的利润时,要将其余品牌所创造产品的利润去除。即假设宝洁公司要评估“飘柔”品牌的价值,它必须将旗下“潘婷”、“诗芬”等其它洗发水晶牌所创造的利润剔除。其次,要剔除同一品牌产品中其它因素所创造的收益,因为原材料、固定资产、管理等经营要素也对产品的利润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在实际中几乎不可能单独计算每一要素的收益,所以一般通过计算这些要素的预期报酬率来计算它们的利润。预期报酬率的确定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预期报酬率在5%-10%之间,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预期报酬率较高,反之亦然。 (二)平均利润的确定。Interbrand模型考虑的是品牌的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对品牌的利润进行了加权平均的调整。当年的利润权数为0.5,上一年的利润权数为0.33,再上一年的利润权数为0.17,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可比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其他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其他 关于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方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实关于评价的大致方法及其原则,早在品牌价值研究最初的时候就已经公开过。但是考虑到评价方法需要不断的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不断的完善,同时考虑到我国品牌评估市场的混乱,以及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没有完全公开。 现在1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我们设计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在这个标准体系下的价值量化,能够体现人们心目中中国品牌现状及其各自地位状况,可以成为衡量我国品牌现状的一个参考。 特别是在国际上,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媒体说,你们的这个品牌价值排名,在海外比在你们国内的影响大。而且与中国其他排名比起来,参考价值更高,海外投资者最关注。 以下就算对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方法的一个基本“解秘”吧。 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由来 1994年,美国《金融世界》杂志发布的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名通过新华社报道,首次传播到了我国。当时可口可乐品牌价值359.5亿美元,万宝路330.45 亿美元,使中国人为之震撼。 我们中国名牌价值多少?当时的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艾丰向中央建议,中国质量万里行要在深入打假的同时,打假扶优,两翼推进。要给中国自己的名牌量出价值,树立名牌意识,增强国际竞争力。于是诞生了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现在的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本着研究名牌价值内涵与发展规律,指导和推动我国企业创立世界名牌的宗旨,在借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根据1992年~1994年连续3年的全国500家以及轻工业200家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排名,选择消费品类,有中国自己品牌,行业领先,并且能够提供

国内外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初探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内外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初探 作者:裴飞, 李胜男, 黄红平 作者单位:裴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00088), 李胜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0), 黄红平(北京国信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2300) 刊名: 现代商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年,卷(期):2010(32) 参考文献(6条) 1.王成荣品牌价值论:科学评价与有效管理品牌的方法 2008 2.徐爱军;孙俊华品牌管理中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探讨[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07) 3.乔均品牌价值理论研究 2007 4.Richard https://www.doczj.com/doc/082046020.html,emeyer;Baliji Krishnan;Chris.Pullig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assets of customerhases Brand equity 2004(57) 5.Barwise P Brand Equity:Snark or Boojura 1993(10) 6.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马小闳.MA Xiao-hong我国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探讨[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8,27(6) 2.李晓君.任兵强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探析[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 3.邹文涛.严奉宪品牌强度评价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 4.徐爱军.孙俊华.XU Ai-jun.SUN Jun-hua品牌管理中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探讨[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 5.刘元兵.刘春晖品牌资产收益法评估模型参数的取值探讨[期刊论文]-商业会计2010(20) 6.王玉娟Interbrand品牌资产评估法的评析[期刊论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9) 7.丁战.邸翠.DING Zhan.DI Cui品牌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5(6) 8.邹文涛基于INTERBRAND模型的生鲜品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学位论文]2006 9.李江天.田翠翠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一个综合竞争价值的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07(27) 10.周海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1(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82046020.html,/Periodical_syjlr201032120.aspx

有关品牌价值评估的探讨

有关品牌价值评估的探讨 内容提要: 影响品牌价值的因素很多,系统地加以调整、分析、评价是必要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选择、组合这些方法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可信程度。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的集中体现。与品牌有关的要素有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及注册、商标设计和包装设计等。从品牌的内涵上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品牌具有商标、商号相统一的内涵,也就是说,既是企业名称,又是商标名称,如金利来、百威等品牌。第二类是商标与商号不一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商标、商号兼而有之,以商号为主,如北京同仁堂集团,产品注册商标并大量是同仁堂;另一种是商标与商号兼而有之,以商标之主动,如宝洁公司(P&G),其品牌有飘柔、海飞丝等。第三类是只有商号没有商标或商标不重要,如宝钢、鞍钢等基础行业企业,因其产品所限,商标几乎不起作用。在品牌评估中要注意把握品牌的特定内涵。品牌作为市场性无形资产,对增加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已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着名品牌为企业创造大量的超额利润。品牌的特点决定了品牌价值评估并非是单纯商标的问题,需要从哲学高度考察品牌价值的内因根据、外因条件,考虑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估时的具体情况,既要进行定性分析,又要进行定量测算。 一、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 品牌价值不在品牌本身,而在品牌之外。品牌价值的形成不是短期的、纯技术的,而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品牌具有经济、信誉、产权、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些价值由多方面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产品质量、技术、管理、员工素质及技能、服务质量、形象和声誉、广告宣传、营销策略以及经营规模等。 1.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一个成功的品牌始终是依靠高质量的产品作为支撑。依靠质

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

中国品牌价值评估 中心 全国装饰行业基本竞争力评介委 员会 中品评〔2006〕第7 号 关于举办“中国装饰500最具价值品牌” 评选活动的通知 全国各装饰企业: 为迎接入世挑战,贯彻“扶大扶优扶强”的方针,推进中国装饰装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全面展示中国装饰行业名牌企业的风采,宣传中国装饰行业名牌企业的形象,作为国内最为权威的品牌战略研究机构之一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与全国装饰行业基本竞争力评介委员会决定联合举办“中国装饰500最具价值品牌”大型评选活动。 活动按照国际惯例,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用市场评介的方式,评选出一批“中国最具价值的装饰品牌”,向国际国内社会推荐,本次活动不但充分展示各地装饰品牌形象和弘扬中国优秀装饰文化,同时也将促进中国装饰市场的繁荣和推动装饰行业品牌化经营的进程。本次活动将以近年来国内最具实力、最具潜力的装饰品牌为重点推荐对象。 为了促使“中国装饰500最具价值品牌”大型评选活动的征集工作取得圆满的成功,请各装饰企业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特此通知! 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全国装饰行业基本竞争力评介委员会 二○○六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装饰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活动细则 一、概述: 本次活动由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全国装饰行业基本竞争力评介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华东品牌研究院承办。

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心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品牌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由中国当代最顶尖级的品牌专家、经济学家、资产评估专家、策划专家组织建立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心致力于品牌战略研究、品牌价值评估、品牌推广传播等。 本次活动的评介范围是境内各类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企业(包括公装与家装等)、装饰材料和用品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较有影响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社会团体等。 根据活动所确定的原则和工作程序,活动的专家评审团成员将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及行业内的权威专家组成,届时专家评审团将按国际通行的评介标准对入围企业进行评议、审核。 二、评选指标: 以参评品牌所属企业近年来的主营业务实际营业额为主要评比指标,并综合考核其经营规模、服务能力、盈利水平、商业资信、持续发展能力、品牌综合业绩等。 三、奖项设置: 活动设2006年度“中国装饰10大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装饰1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装饰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优秀装饰品牌”等奖项。 四、参评说明: 1、除特别注明外,参评品牌使用的商标一般需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其所属企业必须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须符合装饰装修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 2、参评品牌所属企业必需经营管理科学规范,服务质量较高,管理制度健全,有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 3、参评品牌在全国性或省级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得过的奖项可作为评介依据。 五、参评方式: 参加评选活动的品牌,应自愿填报《中国装饰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

论品牌价值及其评估

论品牌价值及其评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在厂商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通过创造产品差别赋予厂商以特殊的竞争优势。据有关统计,1996我国6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的经济增长速度为27%,其中前20位高达30%,均显著高于全国10%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使得品牌价值的认定与评估在揭示厂商竞争力方面有了重大意义。但是,出于实用主义考虑而将品牌价值引入厂商资产负债表,从而使品牌价值评估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的时间,算起来不过近二十年。在我国,对品牌价值进行系统评估也不过是近些年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理解品牌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估仍然值得研究。特别是当厂商可以将评估结果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反映在会计统计上以改善其财务结构时,这种研究就更为必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对品牌价值的涵义及其评估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一、品牌价值的涵义、特征 (一)品牌价值的涵义。 一般说来,在市场经济中,凡能给经济行为人带来或增加收益的东西,都可以被看成是该行为人的一项资产,进而可以把它货币化,品牌也不例外。对厂商来说,品牌是一项能带来利润的资产。因此,品牌价值也就是品牌资产的价值。这里,品牌资产是从资本化的品牌收益这一角度来定义的。 品牌价值从概念到评估方法都是近些年从国外引进的。而国外学术界对于品牌价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却并不关心。这种情况使我国学术界产生了对品牌价值涵义进行思考的兴趣。例如,我国有研究者提出,品牌具有“内在价值”与“交易价值” [1],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商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据认为,品牌“内在价值”是在产权没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通过宏观比较研究而量化的品牌价值,它是靠足够数量的卓有成效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在市场竞争中凝聚而成的。所谓宏观比较研究是指在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内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关系的框架内,对不同品牌进行的比较研究。所谓品牌“交易价值”则是为了进行产权交易而通过个别评估量化的价值,是建立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不过同时加进了供求关系、买卖双方具体状态等因

英特_Interbrand_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应用探讨_万隆

英特(I nterbrand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应用探讨 万隆 万晓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4)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英特(I nterbrand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然后对英特(I nterbrand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的优 缺点及适用性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国应用英特(I nterbrand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改进的建议。【关键词】 品牌价值 评估方法 应用 1 I nterbrand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英国I nterbrand 公司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也开始广泛应用。该方法认为,应以未来收益为基础评估品牌资产。其特点在于权数是确定的。该方法根据企业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量以及利润状况,结合主观判断的品牌力量,估算确定品牌资产的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E =I ×G 。式中E:品牌价值;I :品牌给企业带来的年平均利润;G:品牌因子。 首先,要对企业利润进行分离,分离出由品牌带给企业的利润 I 。一旦品牌赚得的利润得到确认,再分析非品牌商品可能产生的 利润额,从而计算出与品牌有关的净利润额。图1简单示范了品牌产品利润来源的可能构成。如图所示的某品牌产品的利润来源为:45%来自于品牌因素,55%来自于非品牌因素,其中包括厂房投入、设备购买、人员投入、管理投入、市场销售等。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百分比仅为说明品牌利润分割,为假设值,事实上,确定品牌利润和非品牌利润的比例问题非常非常复杂。 其次,要估算出品牌因子G 。品牌因子又称品牌强度倍数,是指品牌的预期获利年限。影响品牌强度的因素见表1。 表1 I nterbrand 公司的品牌强度影响因素 品牌强度影响因素 最大分值评分方式 市场特性:品牌的交易环境25品牌稳定性:品牌的生存能力15品牌领导力:品牌影响市场的能力 10品牌行销范围:超越地域和文化边界的能力25品牌趋势:品牌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力 10品牌支持:品牌是否能够获得持续投资和重点支持 10品牌保护:品牌拥有者的合法权利 5 专 家评分 品牌在上述七个因素方面得分越高,品牌竞争力就越强,品牌 的预期获利年限就越长。根据大量调查,I nterbrand 公司评估法中将品牌最低的预期获利年限确定为6年,将最高的预期获利年限确定为20年,即G 的取值范围为6<=G <=20。 图2中的S 曲线综合反映了品牌强度倍数和品牌实力的关系。根据S 曲线,品牌实力得分越高,品牌强度倍数就越高,即品牌实现未来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图2 英特品牌法的S 曲线 2 英特品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 首先,英特品牌法虽然是广为人知的著名方法,但它也只是在对品牌评估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众多方法之一,是对品牌评估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国内有些文章把这种方法说成近乎于完美的,显然没有充分看到它所存在的缺陷,美国著名无形资产评估专家葛登?史密斯就对I nterbrand 法提出过极大的怀疑,原因在于《金融世界》1994和1995年对I B M 的两次评估中分别给出了“一 文不值”和“171亿美元”的评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给出如此相差甚远的结果,不得不让人对这种评估方法产生怀疑。 其次,“品牌强度系数”是该方法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它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未进行实证,主要是基于评估师或有关专家的主观判断,很难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6] 谢朝斌.工业化过程与现代商品流通[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7] 盛洪.分工与交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3. [8] 晏维龙,等.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 ].经济研 究,2004(2):75-83. [9] 晏维龙. 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6(3):55-60. [10]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11]郭冬乐,宋则,荆林波.中国商业理论前沿Ш[M ].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3:8-10. [12]张卫良.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1500-1750[M ].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4. ? 15?

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探析

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探析 姚杰乔均 品牌战略已经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但是,如何有效的衡量品牌战略实施的成效,依然是品牌推广和建设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若品牌建设只诉求产品的功能化信息则难以将品牌的差异化拉开。笔者认为品牌推广和品牌建设应该将品牌的功能和非功能一并纳入才能更好的反应出品牌的价值。为此,本文将对品牌建设和推广中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一、品牌的特性界定 品牌的特性是由功能和非功能性两部分组成。品牌的功能主要是指品牌的使用属性、技术含量、质量等。品牌的非功能性是区别于品牌的功能性而言的,它通常是指品牌的视觉形象、文化内涵、品级、服务等。对品牌功能性,广告业内专家有一致性共识。对品牌非功能性的认识,广告业内尚有争议。 目前,在欧美相关品牌理论对品牌非功能性阐释尚未形成统一论述。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 )谈及广告对品牌时曾指出:通过广告在产品的有形价值上附加的无形价值。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是同时存在的。保罗?唐波拉尔(Paul Temporal )在阐述品牌的情感效用时认:具有成功品牌的产品,都包括了两个基本组成方面,即特点属性和情感效用。而消费者并不会对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一切特点和属性尽知尽晓,但他们却知道他们喜欢某些品牌胜过其他品牌。特别是心理上的价值,这些无形的利益是人们与该品牌联系在一起的情感联想、信仰、价值观和感情。彻纳东尼和麦克唐纳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获得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而且,它的成功源于面对竞争能够继续保持这些附加价值。琼斯(John Philip Jones )认为:品牌是指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性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而附加价值是品牌定义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些最重要的附加价值都是非功能性的,他们源自品牌成长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即所谓“品牌个性”观念,源自于使用此品牌的各种人的主观感受,源自于消费者对品牌效用的信赖,以及源自于品牌的外观因素等。 由上述论述看见,尽管对品牌特性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除品牌的功能特性外,品牌的非功能性问题都认为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可以将品牌描述为“功能性特性与非功能性特性的综合体”。 二、功能价值的指标体系及其参数权重 品牌的功能指标体系研究可以追溯到1985年在世界范围展开的企业竞争力研究。伯格·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的《企业资源基础论》成为8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资源竞争力学术论文。1990年,帕汉拉德(C·k·Prahald)和凯瑞·哈默(C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理论研究的新高潮。在此之后兰格路易斯(R·N·Langlois)的《能力论》、福斯(N·J·Foss)的《核心能力论》、提斯(Teece)、匹斯奥(Pisano)和萨恩(Shuen)的《激励能力论》以及哈默和哈尼(Heene)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问世,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体系基本完成。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人力资本三要素构成的。 对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及其指标体系,品牌的功能性价值指标应该由以下构成: 品牌功能指标体系及权重 评价因素含义权重(%) 占有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15

有关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品牌时代。早在1955年,广告大师奥格威在美国广告代理协会 的一次讲话中就指出:“速卖、强卖的广告形式己经成为过去,广告应该是为了构建品 牌形象而进行的长期投资。”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出品牌经营在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的 重要地位。事实上,在商品日趋同质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品牌是企业掌握的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一种新的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或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打得响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就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财富,品牌是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同样的产品贴上不同的品牌标签,就可以卖出不同的价格,其市场占有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 品牌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且价值还可以量化。真正让人们看到品牌巨大价值的事实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品牌收购热潮。在1998年的 短短几个月里,就发生了四起品牌交易,总价值500亿美元的品牌被买卖,分别为Ill . 法国食品巨人BSN公司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烟草、饮料和食品集团雷诺兹,纳比斯克公司(RJR Nabisco)的欧洲品牌;美国食品和烟草巨人菲利浦.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收购了卡夫公司,后者是“卡夫”奶酪制品的生产者,拥有包括“奇迹条”(Miracle Whip)食品点缀物和“布雷耶”(Breyers)冰激凌在内的众多品牌,收购价 达129亿美元,是卡夫公司有形资产价值的4倍;英国食品企业大都会公司以55亿美 元收购了皮尔斯勃瑞公司((Pillsbury),此价格比这家美国公司交易前的股市价值高50%; 瑞士食品和饮料集团雀巢公司以5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英国巧克力和糖果制造商罗雷·麦金塔公司((Rowntree Machintosh),后者拥有像“奇巧”(Kit-Kat),”宝路”(Polo) 这样的品牌。 二十多年来,由于品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关于品牌并购、品牌特许使用等相关的品牌运作活动越来越多,有关品牌价值的评估及量化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品牌价值评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品牌价值评 估可以帮助树立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品牌评估可以让金融、证券市场对企业的整体实力有比较正确的看法,发挥品牌号召力,激励投资者踊跃参与投资。第二,品牌价值评估为品牌并购、品牌特许使用等活动提供依据。品牌评估便于企业进行收购时对品牌作价,使收购操作更加可靠,不至于遭受损失。此外,品牌特许使用费用的确定常常以品牌价值为基础,只有在特许方和受许方均认同品牌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出合理的特_许使用费。第三,品牌价值评估可以有效指导品牌的经营管理。通过价值评估,企业可以掌握品牌价值的变动状态,找出品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于品牌价值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估品牌价值仍然是各抒己见。正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William Dwells 所言[[21.“迄今对品牌价值的研究好像是瞎子摸象,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受个人背景的限制,赋予其不同的含义,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 现有的各种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且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探讨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方法,不仅可以推动品牌价值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给企业的品牌价值评估实践提供借鉴。 1.2文献综述 1.2.1品牌研究的文献综述

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评介

Interbrand 品牌评估法评介 西方对品牌或品牌资产(Brand Equity) 的评估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着眼于从消费者角度评估品牌强度,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处于何种地位。比如,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品质感知程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等等。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主要目的是识别品牌在哪些方面处于强势,哪些方面处于弱势,然后据此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或市场地位。目前西方市场营销学术界主要侧重从这一角度评估品牌。品牌评估的另一种取向则是侧重从公司或财务角度,赋予品牌以某种价值。在公司购并、商标使用许可与特许、合资谈判、税收交纳、商标侵权诉讼索赔等许多场合都涉及或要求对品牌作价。出于这种需要,许多资产评估公司纷纷涉足品牌评估,并发展起各种评估方法。其中,设在英国伦敦的Interbrand 公司(国内有学者译为英特品公司)可谓品牌评估的先驱,它所倡导的Interbrand 方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这一方法虽然也存在问题和局限,但鉴于它的影响力以及国内很多商标评估机构对它还不甚了解,在此作些介绍和评价,希望对推动国内品牌评估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基本思路 Interbrand 方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品牌之所以有价值不全在于创造品牌所付出了成本,也不全在于有品牌产品较无品牌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

溢价,而在于品牌可以使其所有者在未来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就短期而言,一个企业使用品牌与否对其总体收益的影响可能并不很大。然而,就长期看,在需求的安全性方面,有品牌产品与无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与品牌影响力小的产品,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牙膏品牌为例,“中华”、“高露洁”等知名品牌会较一些地方性品牌具有更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原因是今年购买这些知名品牌的消费者很可能明年还会继续选用这些品牌,而购买那些影响力较小的品牌的消费者则更有可能转换品牌。需求稳定性较大,意味着知名品牌较不知名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更确定的未来收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成名品牌具有价值。 上述假定或思路,实际上已经明示或暗含了对按成本评估品牌或按溢价评估品牌的否定。品牌开创成本与其未来收益的不对称性以及大量的品牌投资并不必然带来品牌影响力同步增大的事实,使成本法在品牌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溢价法在品牌评估实践中虽然也有人倡导,而且溢价大小确实是品牌强弱的指示器之一,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定似乎是企业创立品牌主要是为了获得溢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企业是为了使未来的需求更加稳定和具有保障,并提高资产的运用效率。溢价法的另一局限是需要找到一种不使用品牌的参照产品,以确定使用某一品牌后,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多少溢价,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 缘于此,Interbrand公司认为,应该以未来收益为基础评估品牌资产。为确定品牌的未来收益,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和市场分析。由于品牌未来收益是基于对品牌的近期和过去业绩以及市场未来的可能变动而做出的估计,品牌的强度越大,其估计的未来收益成为现实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及其方法选择_王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聚焦于品牌竞争。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显示,占全球品牌不到3%的世界名牌,其产品却占据着全球2/5以上的市场,其销售额占到全球的1/2。中国企业品牌的发展相对落后,品牌意识缺失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短板。这就需要我国企业不断提高品牌意识,科学准确地对品牌的核心—— —品牌价值进行有效管理。品牌价值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品牌价值的评估。品牌价值评估是企业或评估机构采用专业测量工具对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用货币计量单位或数字来衡量和表达出来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品牌评估在企业购并、合资、投融资等经济活动中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一、品牌价值及其评估的内涵界定 品牌价值是指品牌在某一个时点用类似有形资产评估方法计算出来金额,一般是市场价格。换句话说,即品牌在需求者心目中的综合形象。品牌价值着眼于提供各方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品牌资产体现为财务收益,所以许多管理者也常用“品牌资产”来替代“品牌价值”。 品牌资产的概念最早由广告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Barwise,1993),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被业内人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研究视角的差异使得国内外学者对品牌资产概念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括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产出视角的品牌资产概念。是基于财务视角对品牌资产进行描述。其具体表现是品牌在市场上为产品定价或销售额带来增值,并最终反映到金融市场的价值增值或公司财务报表上。 2.来源视角的品牌资产概念。是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对品牌资产进行描述。其表现形式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品牌资产是来源于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同程度。凯勒(Kelley,1993)教授最早从消费者角度来正式定义品牌资产。他认为,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是品牌通过营销传播而使消费者在品牌知识上反映出来的差异化效应。其中,品牌知识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联想两部分。这一定义指明了品牌资产来源于 消费者对品牌知识的掌握,强调了消费者在品 牌资产逐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综合视角的品牌资产概念。更多的学者 和机构将产出和来源视角的品牌资产定义结合 起来,从综合视角对品牌资产进行了研究。瑞瓦 斯塔瓦(Srivastava,1991)认为品牌资产可以 细分为品牌强度和品牌价值。品牌强度表现为 品牌的顾客、渠道成员、母公司对于品牌的联想和行为,而品牌价值是品牌当前以及未来获取利润及降低风险的能力。 品牌价值评估就是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某品牌自身具有的内在价值,一方面,通过比较各个品牌所具有的价值,从而达到直观上了解品牌企业的状况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侧面了解各个品牌所处的市场地位及其变化,进而揭示出品牌价值的内涵,探索品牌价值的内在规律,并且为企业实现以品牌为资本的企业重组扩张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舆论基础。 二、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的架构 目前,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和方法繁多,不同的模型和方法所使用的指标存在差异,较常用的指标主要分布在品牌指标、营销指标、财务指标三大类的19种指标中,各项指标及其含义如表1。 表1品牌价值评估指标及其含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项目(11YJA630125);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12126)。王熹 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及其方法选择内容提要:品牌价值管理是企业创造品牌、为品牌注入价值、并对品 牌价值进行维护和增值等一系列的活动,对于企业的战略成长具有重要 意义。在品牌价值管理过程中,品牌价值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 文阐述了品牌价值的内涵,通过品牌价值评估指标的选择,确定了评估的 指标,重点阐述了客户导向、财务导向以及客户与财务导向相结合的三种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以期为企业进行品牌价值评估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品牌资产品牌价值价值评估 市场篇 85

品牌价值评估

品牌价值评估 前言 品牌的重要性, 对企业或消费者而言,毋庸置疑, 专家学者们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 针对品牌的定义、功能及特性所进行的研究也相当的广泛, 自90年代初期以来至今, 品牌一直都是企业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就营销观点来看, 营销管理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一种过程, 透过该过程得以发掘市场需求、发展产品、满足需求, 并持续不断地供给产品。因此, 企业就必须去思考如何设计出满足顾客需求的最佳产品, 将其送进市场跟其他品牌竞争, 并从中获取利润, 同时还得考虑如何延续品牌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值得我们审慎的探讨品牌价值在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家所关注的营销新趋势–企业似乎已逐渐地走向以理论和经验捆绑之路, 将顾客与企业紧密的整合在一起,藉此找出一条“创造品牌附加价值”、“建立顾客长期关系”的坦途。今天,每家企业所面临的,都是处于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很显然地,「品牌」才是企业可以长期倚赖、强而有力及稳定的价值所在。 此外,基于经营上的策略性考量,企业已开始专注于品牌价值的研究。品牌在市场前方征战,后方则必须不断地改善它的生产力,才能维持品牌一定质量的战斗力。值得大家特别注意的是,策略决策之强力支撑,并非来自于企业高阶管理层,而是来自于你是否深度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行为与态度。换言之,「品牌价值」的研究,能提供我们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忠诚度,或是让我们了解消费者为什么对品牌产生抗性而转换品牌。 促使企业开始重视品牌价值分析的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环境”因素。以企业的角度来看,现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发展一个新品牌,或经营一个既有的品牌,所付出的成本愈来愈高,再加上经济成长迟缓不前、大众消费趋于保守,使

品牌价值评价方法

.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补充说明:经阅读文献发现,涉及到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方面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以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价格法为主,也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一、不同视角的品牌价值评估法分类 1.财务核算视角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我们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财务核算角度的测评方法和未来收益角度的测评方法。基于财务视角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市场价格法、股票市值法和溢价法。(目前国内主要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价格法这三种) (1)成本法。成本法将品牌价值看成是获得或创建品牌所需的费用(包括所有的研究开发费、试销费用、广告促销费等)。从具体操作上,又分为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历史成本法,即沿用会计计量中的传统做法,把品牌价值看成是取得品牌所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二是重置成本法(现实重置成本),指如果现实获得相同品牌或相当品牌要花费的资金。从成本的角度估算品牌价值并不恰当,成本法考虑的是投入,但是,品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品牌使用者的能力,品牌价值取决于品牌的市场表现。品牌开创成本与其未来收益的不对称性以及大量

的品牌投资并不必然带来品牌影响力同步增大的事实,使成本法在品牌测评方面具有不. . 可克服的内在局限。 (2)收益法。收益法认为品牌价值在于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未来收益的能力,测评品牌价值时应从其直接收益或净现值出发。因此收益法着重考虑品牌带来的未来收益,通过在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收益的总和中,剔除掉有形资产、能够降低成本的其他非品牌因素(如专利)和产业因素(如管制)等因素,就可以从企业的总体价值中识别出品牌的价值。在实际使用中,收益法的局限之处在于:首先,单纯由品牌带来的价值的估算有一定的难度;其次,采用何种适用折现率也是值得讨论的地方。 (3)市场价格法,即假定进行品牌交易,品牌的出售价格作为品牌价值。作为商品,品牌可以用市场接受的价格进行交换,而这个价格是品牌的价值体现。 (4)溢价法。溢价法的使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市场交易中,存在同类产品品牌的比较,并且比较所需要的信息得到充分地提供。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要衡量一个产品品牌的价值,则可通过同其他产品品牌的比较后得到的溢价,得出该品牌的价值。溢价法的基本假定似乎是企业创立品牌主要是为了获得溢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企业创立品牌是为了使未来的需求更加稳定和具有保障,并提高资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