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总结(有表格,非常全)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7
(一)蒽醌类:?跃邊]?r1.番泻甙A、B、C、D(双蒽酮甙):大黄、番泻叶。
w :<P?2.其它:何首乌、虎杖、巴戟天、番泻叶、茜草、大血藤、决明子、连翘。
@ ?灊悋(二)萘醌类飜偘4 ?b紫草、茜草。
?谡pR崾酤(三)皂苷类:髹9? "?1.人参皂苷: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
? 8僉鉃朏2.三萜皂苷:牛膝、商陆、太子参、威灵仙、地榆2.其它:怀牛膝、太子参、黄芪、远志、威灵仙、柴胡、桔梗、党参、麦冬、知母、天南星、枇杷叶、款冬花、木瓜、瓜蒌、砂仁、豆蔻。
r裝燨?YU(四)生物碱:苕盕u1.莨菪烷类:洋金花、天仙子。
}寢咑e??2.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草乌、附子。
?c{驢13.甾体类生物碱类:川贝母、浙贝母。
堞譙I蒁4.黄连小檗碱:黄连、黄柏。
葸4れ韯5.其它:防己、延胡索、川芎、北沙参、百部、钩藤、厚朴、秦皮、地骨皮、马吴茱萸、马钱子、牵牛子、辛夷、菊花、槟榔、麻黄、淫羊藿、益母草、冬虫夏草。
? #厸wGG6.剧毒性生物碱:川乌、草乌、附子(双酯类)、马钱子。
爅?t,?(五)苷类:C供虚譯谩?1.芍药苷:白芍、赤芍、牡丹皮。
癠欵缁僽2.环烯醚萜苷类:胡黄连、玄参、地黄、栀子、龙胆(裂环)。
u H?倏锒3.其它:黄芪、天麻、川木通、大血藤、秦皮、红花、西红花、葶苈子、苦杏仁、桃仁、巴豆、酸枣仁、龙胆、地榆、石韦、山楂、沙苑子、连翘、牵牛子、槲寄生、紫花地丁、车前草。
┲?- ?A(六)鞣质:酗;?再?绵马贯众、大黄、虎杖、何首乌、白芍、赤芍、地榆、大血藤、鸡血藤、秦皮、枇杷叶、木瓜、山楂、槟榔、金钱草、儿茶、五倍子。
鶉?駮犂e?(七)黄酮类:q*?儹l吭?虎杖、地榆、苦参、葛根、甘草、黄芪、三七、黄芩、麦冬、知母、苏木、鸡血藤、桑白皮、罗布麻叶、金银花、款冬花、菊花、红花、蒲黄、木瓜、山楂、沙苑子、补骨脂、枳壳、小茴香、菟丝子、栀子、砂仁、淫羊藿、紫花地丁、金钱草、荆芥、薄荷、穿心莲、茵陈、青蒿、儿茶、。
中药鉴定学总结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
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
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
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即“两天三泻胡半白”。
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
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
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含有油室的药:“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
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
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
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
一、来源1.蚌壳蕨科:(1)根茎: 狗脊2.鳞毛蕨科:(1)根茎:绵马贯众3.蓼科:(1)根及根茎:大黄(2)块根:何首乌(3)叶:蓼大青叶4.苋科:(1)根:牛膝、川牛膝5.商陆科:(1)根:商陆6.石竹科:(1)根:银柴胡7.毛茛科:(1)根及根茎:威灵仙(2)根茎:黄连(3)块根:川乌、草乌、附子(4)根:白芍、赤芍(5)根皮:牡丹皮。
(6)藤茎:川木通8.防己科:(1)根:防己(2)根茎:北豆根9.罂粟科:(1)块茎:延胡索10.十字花科:(1)根:板蓝根(2)叶:大青叶(3)茎叶加工品:青黛11.蔷薇科:(1)根:地榆(2)叶:枇杷叶12.豆科:(1)根:苦参、葛根、黄芪(2)根及根茎:山豆根、甘草(3)心材:苏木、降香(4)藤茎:鸡血藤(5)叶:番泻叶13.远志科:(1)根:远志14.葡萄科:(1)块根:白蔹15.五加科:(1)根:人参、西洋参、三七(2)根皮:五加皮(3)茎髓:通草16.伞形科:(1)根: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2)根茎及根:羌活、藁本(3)根茎:川芎17.龙胆科:(1)根及根茎:龙胆(2)根:秦艽18.萝藦科:(1)根及根茎:徐长卿(2)根皮:香加皮19.紫草科:(1)根:紫草20.唇形科:(1)根及根茎:丹参(2)根:黄芩(3)叶:紫苏叶21.玄参科:(1)根:玄参(2)块根:地黄(3)根茎:胡黄连22.茜草科:(1)根:巴戟天(2)根及根茎:茜草(3)带钩茎枝:钩藤23.川续断科:(1)根:续断24.葫芦科:(1)根:天花粉25.桔梗科:(1)根:桔梗、党参、南沙参26.菊科:(1)根:木香、川木香(2)根茎:白术、苍术(3)根及根茎:紫菀27.黑三棱科:(1)块茎:三棱28.泽泻科:(1)块茎:泽泻29.莎草科:(1)根茎:香附30.天南星科:(1)块茎:天南星、半夏(2)根茎:石菖蒲31.百部科:(1)块根:百部32.百合科:(1)鳞茎:川贝母、浙贝母(2)根茎:黄精、知母(3)块根:麦冬、天冬33.薯蓣科:(1)根茎:山药34.鸢尾科:(1)根茎:射干35.姜科:(1)根茎:莪术、姜黄(2)块根:郁金36.兰科:(1)块茎:天麻、白及37.木通科:(1)藤茎:大血藤38.瑞香科:(1)含树脂心材:沉香40.桑科:(1)根皮:桑白皮(2)叶:桑叶41.木兰科:(1)干、枝、根皮:厚朴42.樟科:(1)树皮:肉桂43.杜仲科:(1)树皮:杜仲44.芸香科:(1)去栓皮树皮:黄柏(2)根皮:白鲜皮45.木犀科:(1)枝、干皮:秦皮46.茄科:(1)根皮:地骨皮47.柏科:(1)枝稍及叶:侧柏叶48.夹竹桃科:(1)罗布麻叶60.桑寄生科:(1)带叶茎枝:槲寄生二、性状(一)表面:1.具网纹:大黄、延胡索、黄芩、木香。
药材产地总结药材有效成分总结科属总结9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记忆要点:“蓝二青葶”。
10豆科苦参、葛根、甘草、黄芪、山豆根、苏木、鸡血藤、降香、番泻叶、槐花、决明子、补骨脂、沙苑子、广金钱草、儿茶、合欢皮记忆要点:“苑儿苏明苦泻,欢芪钱槐鸡补,葛豆甘降”。
11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草记忆要点:“西洋人三通”。
12伞形科川芎、藁本、防风、柴胡、羌活、白芷、当归、前胡、小茴香、蛇床子、北沙参。
记忆要点:“北回归、(南)蛇风,两活柴前芷藁芎”。
13龙胆科龙胆、秦艽记忆要点:“九龙胆”。
14紫草科紫草15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有时带嫩枝)、广藿香、荆芥、益母草、半枝莲、薄荷、香薷记忆要点:“唇形母芩藿薄薷,丹参荆枝莲紫苏”。
16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记忆要点:“玄黄胡”。
17茜草科巴戟天、茜草、钩藤、栀子记忆要点:“巴茜钩栀”。
18葫芦科天花粉、瓜蒌记忆要点:“瓜粉”。
19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记忆要点:“南沙桔党”。
20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红花、款冬花、菊花、牛蒡子、鹤虱、青蒿、茵陈、蒲公英、艾叶、大蓟记忆要点:“菊红蓟二术香款公牛艾蒿茵虱菀。
”21泽泻科泽泻22天南星科半夏、天南星、石菖蒲记忆要点:“半天昌”23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天冬、麦冬、知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记忆要点:“百合玉黄母(住)土楼,有二冬二贝四个丫鬟”24薯蓣科山药25姜黄科姜黄、郁金天麻、白及、石斛26兰科记忆要点:“兰天白及麻斛”。
谐音:蓝天白,但是有点模糊27商陆科商陆太子参、银柴胡28石竹科记忆要点:“长着银胡子的太子喜欢石头做的竹子”。
地榆、枇杷叶、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金樱子、乌梅29蔷薇科记忆要点:“蔷薇,木瓜樱桃杏山楂,乌梅地榆与枇杷”。
30远志科远志徐长卿、白薇、白前、香加皮31萝藦科记忆要点:“萝藦国二味富豪名徐香加、白薇前”32莎草科香附33百部科百部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豆蔻、草果、益智仁34姜科记忆要点:“砂莪智草蔻”。
第二部分来源总结一、植物类药材(一)菌类(4种)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四)蕨类(4种)1.蚌壳蕨科:狗脊2.鳞毛蕨科:绵马贯众3.水龙骨科:石韦4.海金沙科:海金沙(五)裸子植物(2种)1.柏科:侧柏叶•2.麻黄科:麻黄(六)被子植物(139种)1.双子叶植物(108种)(1)单种科(共21种)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马兜铃科:细辛(2)含2个种的科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见牛膝龙胆科:龙胆、秦艽秦龙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北斗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太子银樟科:桂枝、肉桂樟科肉桂枝桑科:桑叶、桑白皮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牵菟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乳没葫芦科:天花粉、瓜蒌(3)含3个种的科有科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十字大葶板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党参南木兰科:五味子、辛夷、厚朴木兰五辛厚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木犀秦连女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地黄胡(4)含4个种的科有科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大黄何虎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萝藦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萝白前薇长香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柏枳吴白(5)含5个种的科有2科五加科:西洋参红参人参、三七、通草五西洋红人三通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
茜草栀子钩茜巴(6)含7个种的科有1科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7)含8个种的科有1科蔷薇科: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枇杷叶(8)含10个种的科有1科毛威川草附二芍通黄牡升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川木通、黄连、牡丹皮、升麻(9)含11个种的科有1科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伞形科: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10)含13个种的科有1科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款冬花、菊花、红花、鹤虱、牛蒡子、青蒿、茵陈、蒲公英。
名词术语星点: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云锦纹:何首乌皮部,异型维管束。
同心环:川牛膝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而成罗盘纹:商陆木部隆起,形成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砂眼:银柴胡表面孔穴状或盘状凹陷。
珍珠盘:银柴胡,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
糟皮粉渣:赤芍菊花心:甘草、黄芪三七:主根为三七;支根称筋条;根茎称剪口;须根称绒根。
疙瘩丁:杭白芷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蚯蚓头:防风狮子盘头:党参油头:川木香朱砂点:茅苍术起霜:苍术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
怀中抱月:松贝鹦哥嘴:天麻白颈:地龙的生殖带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蕲蛇珍珠结构环珍珠虹光环为珍珠特征剑脊:乌梢蛇银皮:毛壳麝香冒槽:麝香花鹿茸:一个分枝(二杠),主枝(大挺)二个分枝(三岔)马鹿茸:侧枝一个(单门),二个(莲花),三个(三岔),四个(四岔)乌金衣:牛黄细密同心层纹挂甲:指甲染成黄色,牛黄骨塞、通天眼:羚羊角火炬头:款冬花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车轮纹:防己、大血藤紫萁贯众叶柄基部中柱“U”针眼:川木通、鸡血藤水试:红花:水染成金黄色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入热水,水显鲜艳桃红色。
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短时间不扩散蛤蟆油:温水浸泡,膨胀系数不低于55火试:麝香:轻微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海金沙:爆鸣声及闪光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
有害物质检测: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阿胶、枸杞子有重金属的要求甘草、黄芪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桃仁、陈皮、胖大海、酸枣仁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查白芍、天花粉、党参、天冬、山药、天麻、白及二氧化硫检测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大黄:伪品:蓼科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河套大黄、酒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
鉴别要点:根及根茎横切面无星点,药材新折断面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土大黄苷)。
何首乌:伪品:1.翼蓼,称“红药子”,毛脉蓼,称“朱砂七”两者断面皮部均无“云锦花纹”2.人形“何首乌”苦参:伪品:豆科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鉴别要点:伪品表面灰褐色至灰棕色,栓皮紧密不破裂,也不易剥离。
来源总结一、植物类药材(一)菌类(4种)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四)蕨类(4种)1.蚌壳蕨科:狗脊2.鳞毛蕨科:绵马贯众3.水龙骨科:石韦4.海金沙科:海金沙(五)裸子植物(2种)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六)被子植物(139种)1.双子叶植物(108种)(1)单种科(共21种)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马兜铃科:细辛莎草科:香附(2)含2个种的科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见牛膝龙胆科:龙胆、秦艽秦龙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北斗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太子银樟科:桂枝、肉桂樟科肉桂枝桑科:桑叶、桑白皮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牵菟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乳没葫芦科:天花粉、瓜蒌(3)含3个种的科有5科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十字大葶板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党参南木兰科:五味子、辛夷、厚朴木兰五辛厚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秦连女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地黄胡(4)含4个种的科有科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大黄何虎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茄科洋枸皮萝藦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萝白前薇长香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柏枳吴白(5)含5个种的科有2科五加科:西洋参红参人参、三七、通草五加西红三人通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
茜草栀子钩茜巴(6)含7个种的科有1科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母芩紫荆丹为何香。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威灵仙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江苏:茅苍术薄荷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重庆:黄连(味)青蒿丹皮枳(壳)实补骨脂使君子巴豆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甘肃:当归大黄山西:党参海南:槟榔新疆:阿魏软紫草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宁夏:枸杞子湖南:朱砂湖北:石膏广西:蛤蚧钩藤肉桂金钱白花蛇广东: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鸡血藤穿心莲山东:阿胶金银花全蝎沙参河南:菊花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红花四大怀药:菊花牛膝地黄山药浙八味: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四大西北药:当归、大黄、党参、甘草关东三宝:人参、鹿茸、细辛好半夏天麻白芨;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鳞茎—百合川贝浙贝;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火麻仁、柏子仁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
须蒸煮:地黄、太子参、附片、白芍、元胡、红参、黄精、玉竹、姜黄、郁金、莪术、知母、射干、天麻、白芨、天门冬、五倍子、桑螵蛸、黄芩、石斛、厚朴、木瓜、百部、北沙参、杭菊、栀子、青翘、槟榔、全虫、鹿茸等须阴干:肉桂、厚朴、辛夷、亳菊、细辛、茯苓、全蝎、番泻叶、牛黄、鹿茸、麝香、熊胆等-根头部疣状突起的茎残迹;砂眼-凹陷的须根痕点。
白芷:疙瘩丁-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
槟榔:大理石样纹理。
防风:凤眼圈-皮部棕色,木质部淡黄色;菊花心;蚯蚓头。
松贝:怀中抱月。
炉贝:虎皮斑。
天麻:鹦哥嘴;红小瓣;凹肚脐。
一、含草酸钙晶体的品种
<一>含簇晶的品种
1.大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多,无石细胞,无纤维。
2.何首乌:有草酸钙簇晶(有少数管胞和木纤维)
3.太子参:薄壁细胞含少数簇晶
4.白芍: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细胞含 2 个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有木纤维长梭形)。
5.地榆: 薄壁组织有较的草酸钙蔟晶,有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6.人参:簇晶多,棱角锐尖(根茎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 2~
6 分粒组成。
7.西洋参:簇晶棱角较长而尖,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淀粉粒为单粒,类圆形。
8.三七:簇晶少,其棱角较钝。
有树脂道碎片。
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 2~10 分粒组成。
9.白芷:薄壁细胞有簇晶(18 微米)。
10.牡丹皮:含簇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
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11.辛夷:有时可见簇晶,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众多。
12.丁香:簇晶细小,极多,油室众多,纤维。
13.金银花:簇晶细小。
14.山楂:草酸钙蔟晶少数(山里红无石细胞),山楂有较多石细胞。
9
15. 蓼大青叶:叶肉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多量的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16. 小茴香: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 1 个。
簇晶要记牢,蓼太何大小,白芷牡丹芍,三人楂关榆,丁香金银小。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
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中药鉴定学最全总结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与技巧,对中药的真伪、质量、功效等进行评估和判断。
以下是中药鉴定学的最全总结,共计1200字以上。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原则是先质后量。
即先鉴别中药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性状,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评价等。
一、中药鉴别的基本方法1.目测鉴别:观察中药的外部特征,包括色、形、质地、气味等。
2.嗅觉鉴别:用鼻嗅试剂材料的气味,注意气味特征和气味强度。
3.触觉鉴别:用手触摸中药的质地,判断是否与正品一致。
4.剪切鉴别:用手指或剪刀剪断中药的断面,观察纤维、管细胞、韧皮束等的形态特征。
5.研粉鉴别:将中药研成粉末,观察颜色、细度等特征。
二、常见中药的鉴别要点1.人参:外形规整、色泽鲜亮,切断横面呈放射状纹理。
2.麻黄:茎呈圆柱形,表面有纵沟纹,切断横面可见黄白色木质部。
3.白术:纹理紧密,表面黄白色,切断横面呈韧皮束环状分布。
4.黄芩:黄棕色,外层多皱褶,切断横面有明显黄色乳汁。
5.当归:呈长圆柱形,表面紫红色,横切面有线形排列的黄色油点。
6.川芎:细长圆柱形,表面茎斑褐色,横切面有白色韧皮束。
7.炙甘草:外形规整,表面红褐色,切断横面髓质深黄色。
8.杜仲:外形略弯曲,表面光滑,横切面有明显的枝条纹理。
三、中药的质量鉴别1.外观质量鉴别:观察中药的色泽、形状、完整度等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杂质鉴别:检查中药中是否有异物、杂质等,如虫头、毛发、石子等。
3.湿度鉴别:检查中药的湿度是否超标,可用快速干燥法测定。
4.含量鉴别:检查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达标,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测定。
四、中药的功效评估1.药理学评价:通过实验研究,观察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和反应。
2.临床观察:观察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病情变化。
3.药效学评价:通过药效学方法,测定中药的药效和药力。
4.安全性评价:观察中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耐受性等是否符合规定。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掌握中药鉴别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中药的质量评估和临床应用非常关键。
中药鉴定学总论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①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②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③有的中药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变迁④一药多基源情况较普遍。
3..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①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②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
③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
④考察地方志。
⑤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4.寻找扩大新药源的方法 ①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②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③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④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⑤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⑥从古本草中寻找和探索老药新用途。
⑦根据植物生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⑧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⑨开展综合利用,扩大新药源。
6.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东北的人参、鹿茸、五味子;浙八味:浙玄参、浙贝母、浙元胡、浙白术、杭菊花、杭白芍、杭麦冬、温郁金。
宁夏的枸杞; 甘肃的当归; 云南的三七; 山西的党参; 广西的蛤蚧; 陕西的秦皮四川的黄连; 福建的泽泻; 山东的阿胶; 贵州的天麻; 安徽的木瓜……根和根茎类: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或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半夏、太子参夏末采收)。
皮类:春末夏初采收,因为此时皮部和木部易分开矿物药类:全年采挖。
① 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② 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和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
③ 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④ 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9.白芍煮至透心;天麻蒸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五倍子、桑螵蛸蒸至虫卵或蚜虫被杀灭。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道地药材:四川: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金钱草浙江:玄参、浙贝、菊花、白芍、麦冬、元胡、白术、郁金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吉林:人参、鹿茸山西:党参辽宁:细辛、五味子江苏:薄荷山东:北沙参、金银花福建:泽泻安徽:牡丹皮、木瓜新疆:紫草内蒙:黄芪、甘草江西:枳壳广西:蛤蚧四大北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四大南药:阳春砂仁、巴戟天、益智仁、槟榔十大广药:广藿香、广陈皮、广佛手、广地龙、阳春砂、化橘红、沉香、益智仁、金钱白花蛇、高良姜进口药材: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乳香、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丁香: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羚羊角:俄罗斯沉香:印尼、马来西亚西洋参:美国、加拿大白豆蔻:泰国、印尼番泻叶:印度、埃及血竭:印尼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趣味记忆:(部分引自/p/maonana007?from =wenku)1.含石细胞:(26种)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
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
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
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2、含油室:“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
3、含分泌细胞:“分红”。
(红花)4、伞形科药:(13味)“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共同特征:都有香气,分泌腔,挥发油,无晶体(除川芎)。
5、菊科药:(13种)“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6、块茎入药:“快禁,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特殊的入药部位
辛夷、芫花、丁香:花蕾
苍耳子、牛蒡子、蔓荆子、栀子、鸦胆子、川楝子、益智仁、覆盆子:果实
青黛:色素
牛黄:胆结石
芦荟:叶汁浓缩的干燥物
丝瓜络:果实中的维管束
茯苓、猪苓、雷丸:菌核
海金沙:成熟孢子
灯心草、通草:茎髓
沉香: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
鸡内金:砂囊内壁
蒲黄:花粉
乳香、没药、血竭、苏合香、安息香:树脂
西红花:花柱头
五灵脂:粪便
旋复花:头状花序
竹茹:茎的中间层
竹沥:竹杆火烤后的汁液
天竺黄:杆内分泌物的干燥物
龙骨:骨骼化石
琥珀:树脂样化石
麝香:雄体香囊分泌物
冰片:龙脑冰片(结晶)艾片(升华物)机制冰片(合成品)蟾酥: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
鹿茸:雄鹿未骨化的幼角
肉苁蓉、锁阳:肉质茎
紫河车:胎盘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阿胶:驴皮胶
百合:肉质磷叶
桑椹:果穗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乌贼骨:内贝二、道地药材、进口药材、特殊产地1.道地药材。
最新中药鉴定学总结(表格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中药鉴定学考试速记手册,也就是2019年中药专业知识(一)第八章的内容,这章每年都会考30分以上,2015年第八章总计考了34分,其中直接考图的分值是14分;2016年第八章考了32分,其中直接考图10分。
2017年第八章考了32分,其中直接考图13分;2018年第八章考了34分,其中直接考图图9分。
章节考点分配情况
来源科属、用药部位、何类药物、主产地、采收加工等总结
根及根茎药物
茎木类药材
皮类中药
叶类中药
花类中药
果实种子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
藻、菌、地衣类中药
性状鉴别总结
根及根茎药物
茎木类药材
皮类中药
叶类中药
花类中药
果实种子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
(唇形科茎四棱、叶对生、轮伞花序、坚果)
藻、菌、地衣类中药
树脂类中药
其他类中药
动物类中药
矿物类常用中药
2019年不考,你一定会后悔!
如果你想一次性拿下《执业药师证》
那么你可以开始准备复习计划了
杏坛导师班是你不错的选择
2019年执业药师政策改革,复习备考已刻不容缓,杏坛医学网19年招生方案,是你不错的选择!早报名,早学习!赶上政策'末班车”!。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doc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引言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中药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以及标准化研究。
本复习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和从业者系统地回顾中药鉴定学的基础知识、关键技能和最新进展。
中药鉴定学基础知识1. 中药的来源与分类中药的植物、动物、矿物来源。
中药的分类方法,如按药用部位、功效等分类。
2. 中药的性状鉴定不同类型中药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性状特点。
性状鉴定在中药真伪鉴别中的作用。
3. 中药的显微鉴定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显微结构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4. 中药的理化鉴定物理常数测定、化学成分分析等理化方法。
理化鉴定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
中药鉴定的关键技能1. 中药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正确采集中药样品的方法。
样品的干燥、粉碎、提取等前处理技术。
2. 中药显微结构的观察显微切片的制作技巧。
显微结构观察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析不同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色谱、光谱等分析技术的应用。
4.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制定原则。
质量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中药鉴定的实践应用1. 中药真伪鉴别案例分析典型中药真伪鉴别的案例。
鉴别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技巧。
2. 中药品质评价不同品质中药的鉴定方法。
品质评价在中药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3. 中药标准化研究中药标准化的意义和目标。
标准化研究的进展和挑战。
4. 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最新的中药鉴定技术和方法。
新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考试准备与复习策略1. 系统复习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覆盖所有知识点。
2. 重点强化根据考试大纲,重点复习高频考点。
3. 实践操作加强显微观察、化学分析等实践技能的训练。
4.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
结语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
通过系统复习和实践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鉴定能力,为中药的质量保障和市场监管做出贡献。
药材产地总结药材有效成分总结4 何首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 –β-D-葡萄糖苷:抗衰老、降血脂、心血管活性、免疫调节、保肝作用等。
5 牛膝1.β-蜕皮甾酮、牛膝甾酮等昆虫变态甾体激素:能较强的促进蛋白质合成。
2.牛膝肽多糖AB-AB,:有免疫活性,总多糖有抗肿瘤活性。
6 商陆1.商陆皂苷:扶正固本主要有效成份。
2.商陆皂苷E:有很强的抗炎活性。
3.商陆多糖:可显著地增强免疫活性。
7 附子1.乌头碱类生物碱:有镇痛、抗炎与局麻作用。
2.新乌头碱: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
3.去甲乌药碱、氯化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有强心作用。
8 芍药芍药苷:解痉、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
9 黄连黄连碱和表小檗碱是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据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以栽培6年者最高。
10 防己1.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降压、扩冠脉作用,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2.总碱:有肌松作用。
11 延胡索1.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
2.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12 板蓝根1.靛蓝、靛玉红:可能是板蓝根抗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
2.板蓝根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13 苦参1.生物碱及黄酮类:均为活性成分。
2.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抗肿瘤、升白细胞、抗炎、抗心律不齐、保肝、平喘等作用。
14 葛根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是葛根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降血压等作用。
葛根发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15 甘草1.甘草甜素:甜味成分,有解毒、抗炎、抗癌、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作用。
2.甘草次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
3.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16 黄芪1.皂苷类成分:具有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
2.黄芪多糖类:具有增强免疫活性的作用。
17 远志皂苷类成分:祛痰。
18 人参人参皂苷与人参多糖为人参的主要有效部位。
中药鉴定学
霉变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为宜。
药材含水量一般应保持在15%以下。
采收原则745根和根茎: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初春发芽前或刚露苗时
蒲黄:花粉粒具单萌发孔,表面有网状雕纹金银花:花粉粒外壁具细刺状突起
红花:花粉粒外壁具短刺及疣状雕纹;组织中分布有管道状分泌组织
洋金花:有点状条形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辛夷:分支状石细胞
丁香: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除含有花粉粒之外,粉末在显微镜下还可见长梭形纤维、含晶细胞排列;油室
槟榔:斜向凹下的网状沟纹
小茴香:糊粉粒
北葶苈子:扁卵形
沙苑子:圆肾形而稍扁
菟丝子:细密深色小点
补骨脂:肾型,细微网状凹纹,壁內腺五味子:种皮外层为一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外果皮有油细胞
砂仁:硅质块
薄荷:橙皮苷
番泻叶:表皮细胞含黏液质
钩藤:表皮细胞内含油滴状物
没药: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