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A08级(湖南师范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4
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各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参考书目(学术型研究生)专业考试科目代码专业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001法学院法学硕士联系电话:0731- 联系人:李老师70 1 法学综合课1(含法理学、民法学)1. 《法理学》,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80 1 法学综合课2(含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学)1.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第1-17章),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2、《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80法1、《刑法学》(第五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民事诉讼2 学综合课3(含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83 6 法学综合课4(含国际公法学、民事诉讼法学)1、《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85 9 法学综合课5(含中国环境1、《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六版),韩德培主编、陈汉光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复试、加试法学理论1、笔试书目:《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笔试书目:《立法学》,朱力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学1、笔试书目:《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910 ]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8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一)中国法制史50% 7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法制史基础理论约20分中国各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约55分(二)外国法制史50% 7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古代法约15分西欧中世纪法约10分宗教法约10分大陆法约25分英美法约25分混合法约15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
2、能够对中国各历史时期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
3、理解和熟悉中国法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考试内容:导论如何认识中国的法律一、法系与中华法系二、中华法系的演进及各时期特征第一编起源时期的中国法制(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制)第一章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传说与事实第一节关于上古无法制时代的追忆第二节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猜度和观念第三节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事实追忆第四节中国法制起源的主要特征第二章夏商法制与天法、神判、天罚第一节夏商政治体制与司法第二节关于夏商法制的历史记述第三节天法与神判、天罚第三章西周法制与中国法律传统的肇端第一节“天命”、“革命”与“民主”观念第二节西周的法律原则和刑事政策第三节周礼及其与法、刑的关系第四节宗法制度与西周政治体制第五节法律形式和主要民刑法律制度第六节司法体制与诉讼制度第二编争鸣时期的中国法制(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运动第一节诸子百家思想与各国政治第二节春秋时期的成文法公布运动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五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法制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各国政治体制第二节主要刑事法制第三节主要民事法制第四节列国关系法制第五节司法和诉讼制度第三编整合时期的中国法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第六章秦朝法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确立第一节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节秦朝立法概况与出土秦简第三节秦朝的刑事法制第四节秦朝的民事法制第五节秦朝的司法与诉讼制度第六节秦制与中国法律传统主要特质的形成第七章汉代法制与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始第一节治国思想、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第二节汉代基本政治制度第三节文景刑罚改革与汉刑事法制第四节汉代的民事和经济法制第五节汉代的司法诉讼制度第六节春秋决狱、法律章句与法律儒家化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加深第一节三国法制及“八议”制度的形成第二节两晋法制及“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形成第三节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深入第四节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第四编定型时期的中国法制(隋唐至明清时期的法制)第九章隋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第一节隋朝法制因袭北朝及其启后意义第二节唐初治国理念与立法指导思想第三节唐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和体例第四节唐代刑事法律制度第五节唐代的民事法律制度第六节唐代政府体制和司法诉讼制度第七节唐律的地位影响与中华法系第十章宋代法制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第一节宋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第二节宋代刑事法制第三节宋代民商法制第四节宋代行政法制第五节宋代司法制度第十一章辽夏金元法制与游牧民族法制汉化第一节辽夏金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第二节元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第三节元代刑事法制第四节元代民商法制第五节元代行政法制第六节元代司法制度第十二章明代法制与君主专制集权政体的加强第一节立法思想与法律形式第二节明代的刑事法制第三节明代的民事法制第四节明代的行政法制第五节明代司法制度第十三章清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衰微第一节清代的立法概况第二节清代刑事法制及其特征第三节清代民事法制及其特征第四节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第五节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第五编变革时期的中国法制(清末、民国法制)第十四章清末法制变革运动第一节清末新政前的法制变化第二节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第三节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上)第四节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下)第十五章民国时期的法制建设运动第一节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第二节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第三节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制第四节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建设第十六章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运动第一节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1927—1937年)第二节抗日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1937—1945年) 第三节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1946—1949年)第六编新中国法律制度第十七章大陆地区法律制度第一节法律思想与立法活动第二节宪法与行政法律制度第三节刑事法律制度第四节民事经济法律制度第五节司法制度第十八章港澳台地区的法律制度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第三节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二)外国法制史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国家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
全国大学法学院排行榜——法学专业大学排名(2010-10-18 22:35:20)转载名次等级校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3 A++ 武汉大学4 A+ 清华大学5 A+ 中国政法大学 6 A+ 吉林大学7 A+ 复旦大学8 A 厦门大学9 A 中山大学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 A 西南政法大学12 A 浙江大学13 A 南京大学14 A 南开大学15 A 华东政法大学16 A 华中师范大学17 A 山东大学18 B+ 南京师范大学19 B+ 华东师范大学20 B+ 北京师范大学21 B+ 暨南大学22 B+ 苏州大学23 B+ 云南大学24 B+ 湘潭大学25 B+ 中央民族大学26 B+ 四川大学27 B+ 外交学院28 B+ 东北师范大学29 B+ 华中科技大学30 B+ 华南师范大学31 B+ 上海交通大学32 B+ 湖南师范大学33 B+ 西北政法大学34 B+ 湖南大学35 B+ 广西民族大学36 B 重庆大学37 B 上海大学38 B兰州大学39 B 陕西师范大学40 B 中南民族大学41 B 西南财经大学42 B 黑龙江大学43 B 首都师范大学44 B 山西大学45 B 烟台大学46 B 深圳大学47 B 河北大学48 B 辽宁大学49 B 天津师范大学50 B 湖北大学51 B 南京财经大学52 B 广西师范大学53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4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55 B 扬州大学56 B 安徽大学57 B 宁波大学58 B 郑州大学59 B 甘肃政法学院60 B 中南大学61 B 上海财经大学62 B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63 B 河南大学64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5 B 福建师范大学66 C+ 西安交通大学67 C+ 广东商学院68 C+ 同济大学69 C+ 中国海洋大学70 C+ 西南大学71 C+ 宁夏大学72 C+ 安徽师范大学73 C+ 浙江工商大学74 C+ 西北师范大学75 C+ 沈阳师范大学76 C+ 西北大学77 C+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78 C+ 华侨大学79 C+ 海南大学80 C+ 东北大学81 C+ 河北师范大学82 C+ 新疆大学83 C+ 温州大学84 C+ 上海外国语大学85 C+ 江西师范大学86 C+ 上海师范大学87 C+ 东北财经大学88 C+ 武汉理工大学89 C+ 华东理工大学90 C+ 中央财经大学91 C+ 大连海事大学92 C+ 浙江师范大学93 C+ 南通大学94 C+ 浙江财经学院95 C+ 电子科技大学96 C+ 华中农业大学97 C+ 河海大学98 C+ 山东师范大学99 C+ 云南民族大学100 C+ 南京工业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 Z山东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烟台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
湖南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2008年级法学专业期末课程
中国法制史 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03012003 考核方式: 闭卷 考试时量:120 分钟 试卷类型:A 卷
一、填空题 ( 每空1分,共10分). 1.奴隶制五刑包括墨、( )宫、膑、大辟。
2.西周时期诉讼必须缴纳诉讼费,其刑诉费叫( )。
3.在唐朝的离婚原则上新增加了( )。
4.中国封建社会最为残忍的死刑执行方法是( )。
5.在秦朝,经过朝廷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叫( )。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独立的民法典是(《 》)。
7.请朝,凡少数民族地区不能决断的死刑案件由( )来审理。
8.革命根据地时期,土地立法的最典型代表是1947年的(《 》)。
9.《钦定宪法大纲》在国家的政治体制上是采( )国的宪政模式。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六法与清末时期的六法不同的是新增加了( )。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5分)。
1.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
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
案发后,该男子受到处罚。
依照汉朝法律,其妻行为的应该如何处理?
①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②按照包庇罪论处
③ 与其丈夫同罪 ④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
2.关于唐朝刑讯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对怀孕妇女不得刑讯 ②笞打次数总数不得过三次,笞打总量不得过二百
③不得反拷原告 ④被告刑讯后拒不认罪,可以反拷原告
1 页 共 6 页
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谁的主张( )。
① 老子 ② 商鞅 ③ 孔子 ④墨子 4.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
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刑讯,只得招认“杀妻事实”。
但在本案提交本路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
提刑司对本案作出的下列处置那一种符合“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 )。
①发回原审州府重审 ② 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
③ 直接报中央刑部审理 ④直接报中央御史台审理
5.拾得遗失物必须交当地官府,即使无人认领,当事人得不到一点奖赏的是( ) ① 西周 ②汉朝 ③ 唐朝 ④明朝
6.清朝在乾隆皇帝时期实行一口通商,“一口”是指( )
①广州 ②漳州 ③宁波 ④ 云台山 7.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很深。
有一天,该地发生一起抢劫杀
人案,乙向官府告发系乙某所为。
甲被逮捕并被定为死罪。
不久案发,始知甲无辜系被乙某诬告。
依据秦律,诬告者乙某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 ①死刑 ②城旦舂 ③杖一百 ④ 流放
8.中国封建社会大兴文字狱,它是比照下列哪一罪名定罪量刑( ) ① 恶逆 ② 谋反、谋大逆 ③ 谋叛 ④ 大不敬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实行的宪法是(
) ①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②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④ 1931《训政时期约法》 10.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典中第一篇为“刑名”的是( ) ① 《九章律》 ② 《北魏律》 ③ 《曹魏律》 ④ 《北齐律》 11.宋朝规定了“遗嘱财产条法”,规定遗嘱处分的财产不得超过遗产的( )。
① 二分之一 ②
三分之一 ③ 四分之一 ④ 五分之一
12.在十恶中,杀本属长官与受业之师构成( )。
①不义 ② 恶逆罪 ③ 不睦罪 ④ 内乱罪 13.规定“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是下列哪一部法典( )。
① 《井冈山土地法》 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③ 《中国土地法大纲》④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4.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四善二十七最”
(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 明朝 ④清朝 15.“九品中正制”是下列哪一时期的任官制度 ① 三国时期 ② 两晋时期 ③ 隋唐时期 ④ 秦汉时期
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的答案有二个以上(含二个),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 第2页共6页 1.西周的“三赦之法”包括下列哪些( )
( )( )( )。
①幼弱②老耄③蠢愚④过失
2.汉武帝时期,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剑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
有人认为丙“殴父,当枭首”。
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关于此案的下列哪些评论是正确的()()()()。
①“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
②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
③“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纳
④“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
3.关于中国的家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家族法是国家法的补充②唐宋后家族法进入规范化、法律化时期
③国家确立家族法规的指导思想④国家对家族法规不加指导
4.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土地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土地维持原来的所有制形式不变②实行“二五减租”
③实行“三七五减租”④实行“公地私有化”
5.宋朝在中央行使司法权的机关有()()()()。
①三法司②审刑院③宣政院④理藩院
6.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变化()()()()。
①《北齐律》首次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
②《魏律》首次规定了八议制度
③《北齐律》首次规定了十恶制度
④《北魏律》与《陈律》确立了官当制度
7.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②日本法学家参与了该法案的起草
③该法案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④该法案未经正式公布,清王朝即告灭亡
8.下列“六赃”中,犯罪主体是官吏的包括()()()()。
①受财枉法②受财不枉法
③坐赃④监守自盗
9.关于凌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凌迟起源于五代②宋朝成为法定刑
③明朝入大明律④大明律没有规定,只是在明大诰中规定
10.关于1913年《天坛宪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继续肯定责任内阁制②援用《临时约法》的五权政府原则
③继续实行总统制④继续援用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原则
第3页共6页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七出:
2.《中国土地法大纲》
3.三法司
4.亲亲得相首匿
分)。
1.
些。
(从司法与立法途径合流举出三个事例,并加以说明。
)
2.中国封建社会法官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4页共6页
3.简述《大清新刑律》在结构和刑法原则上有哪些重大变化。
六、论述题(15
分)
1.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死刑制度(包括死刑的执行方式和
株连制度)。
第6页共6页
第6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