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带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普通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一、V带轮的结构。
V带轮是一种用于传动的机械元件,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
它的结构主要包括轮毂、V形槽和轮毂孔。
轮毂是V带轮的主体部分,它通常是圆柱形的,用于支撑V带,传递动力。
V形槽是V带轮上的凹槽,用于固定V带,使其不易脱落。
轮毂孔是轮毂中间的孔,用于安装在轴上,与轴连接,实现传动。
二、V带轮的尺寸设计。
1. V带轮的直径。
V带轮的直径是指V带轮的外圆直径,通常根据传动功率和传动比确定。
一般来说,直径越大,传动功率越大,传动比越小。
2. V带轮的宽度。
V带轮的宽度是指V带轮的V形槽的宽度,通常根据V带的宽度确定。
一般来说,V带轮的宽度应略大于V带的宽度,以确保V带能够完全进入V形槽,不易脱落。
3. V带轮的V形槽角度。
V带轮的V形槽角度是指V形槽的夹角,通常为40°或30°。
一般来说,V形槽角度越小,V带轮的传动效率越高,但V带轮的结构尺寸也会相应增大。
4. V带轮的轴孔尺寸。
V带轮的轴孔尺寸是指轮毂孔的直径和长度,通常根据轴的尺寸确定。
一般来说,轴孔的直径应略大于轴的直径,轴孔的长度应略大于轴的长度,以确保V带轮能够安装在轴上,与轴连接。
5. V带轮的材料选择。
V带轮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
铸铁V带轮成本低,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差,适用于传动功率较小的场合;钢制V带轮成本高,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好,适用于传动功率较大的场合。
三、V带轮的设计要点。
1. V带轮的结构尺寸应根据传动功率和传动比确定,确保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2. V带轮的轮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支撑V带,传递动力。
3. V带轮的V形槽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角度,以固定V带,使其不易脱落。
4. V带轮的轴孔应与轴配合良好,确保V带轮能够安装在轴上,与轴连接。
总之,V带轮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是传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V带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V带轮的结构尺寸,确保传动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V带的选择及使用方法V带是一种经久耐用的传动带,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的驱动系统中。
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V带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一、V带的分类根据V带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橡胶V带、聚酯增强V带和聚酰胺增强V带。
橡胶V带通常用于传动功率较小的场合,而聚酯增强V带和聚酰胺增强V带则用于传动功率较大的场合。
二、V带的选择注意事项1.功率选择:在选择V带时,首先要考虑传动的功率。
功率大时应选用宽带或多肋带,以增大带轮接触弧面,提高传动效率。
2.速度选择:高速传动时,应选择合适的带速,通常应小于带材允许的最高带速。
3.张力选择:对于不同的带宽、传动功率和带轮直径,选择合适的张力,以提高传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4.拉伸选择:根据不同的拖转方式,选择合适的V带类型。
在正弦波直接传动时,可以选择一般V带;在倒V带传动中,应选择形变阻力小的V带。
5.带速选择:带速能为相同或者不同的两个V带提供有效的比较依据。
带速越大,V带发热也就越大,其使用寿命则越短。
三、V带的使用方法1.正确安装带轮:在安装V带时,应确保带轮与轴之间有适当的配合孔,以确保轴与带轮的传动连接。
2.调整正确的张力:V带的张力应适中,过低会导致打滑,过高会导致带子过度拉伸,从而减少使用寿命。
使用张力计进行张力调整,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调整。
3.定期维护:定期检查V带的磨损、龟裂、硬化等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V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避免过载:避免使V带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状态,以免加速磨损。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V带并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传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在选择V带时,要考虑传动功率、传动速度、张力、拖转方式和带速等因素。
在使用V带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安装带轮、调整适当的张力,并定期进行维护,避免过载。
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V带,可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V带传动型号选择及根数确定经验V带传动是靠V带的两侧面与轮槽侧面压紧产生摩擦力进行动力传递的。
与平带传动比较,V带传动的摩擦力大,因此可以传递较大功率。
V带较平带结构紧凑,而且V带是无接头的传动带,所以传动较平稳,是带传动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
普通V带是一种横断面为梯形的环形传动带,它适用于小中心距与大传动比的动力传递,广泛应用于纺织机械、机床以及一般的动力传动。
V带的速度:普通≤30(m/s),窄带≤40(m/s);功率<400kW,一般≤40kW;传动比≤6。
复合V带速度:≤40(m/s);功率<150kW;传动比≤8。
传动的优点是:(1)带是弹性体,能缓和载荷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
(2)过载时将引起带在带轮上打滑,因而可起到保护整机的作用。
(3)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严格,维护方便,无需润滑。
(4)可通过增加带的长度以适应中心距较大的工作条件。
传动的缺点是:(1)带与带轮的弹性滑动使传动比不准确,效率较低,寿命较短。
(2)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外廓尺寸和轴上的压力都比啮合传动大。
(3)不宜用于高温和易燃等场合。
V带和带轮有两种宽度制,即基准宽度制和有效宽度制。
基准宽度制是以基准线的位置和基准宽度来定义带轮的槽型和尺寸,当V带的节面与带轮的基准直径重合时,带轮的基准宽度即为V带节面轮槽内相应位置的宽度,用以表示轮槽轮截面特征值。
它不受公差影响,是带轮与带标准化的基本尺寸。
有效宽度制规定轮槽两侧的边的最外端宽度为有效宽度。
该尺寸不受公差影响,在轮槽有效宽度处的直径是有效直径。
更多传动知识关注机械设计轻松学公众号。
由于尺寸制的不同,带的长度分别以基准长度和有效长度来表示。
基准长度是在规定的张紧力下,V带位于测量带轮基准直径处的周长;有效长度则是在规定张紧力下,位于测量带轮有效直径处的周长。
普通V带是用基准宽度制,窄V带则由于尺寸制的不同,有两种尺寸系列。
在设计计算时,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是相同的。
年级三系 科目 机械基础 课时 课题V 市传动的主要参数 课堂 类型 讲授 教法 重 点V 市传动的主要参数难 点 V 市传动的主要参数1、 普通V 带的横截面尺寸楔角(带的两侧面所夹的锐角)也为 40° ,相对高度(h/bp )近似为0。
7的截 面环形带称为普通 V 带。
标准化的、按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别为 Y 、Z 、A 、B 、C 、D 、E 七种型号。
Y 型V 带的截面积最小,E 型V 带的截面积最大。
V 带的截面积愈大,其传递的功率也愈大。
当V 带垂直其底边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意一条周线叫 V 带的节 线。
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叫做节面。
2、 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 d d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是指带轮上与所配用 V 带的节宽,b d = b p 。
② 基准直彳圣d d轮槽基准宽度处带轮的直径。
带轮的基准直径不能太小,基准直径太小,传动 时带轮上弯曲变形越严重,弯曲应力越大。
则规定有最小基准直径 d dmin 。
b d 和 d dmin 见表 1 - 2。
③ 槽角轮槽横截面两侧边的夹角。
为保证变形后的 V 带两侧工作面与轮槽工作面紧密贴合,轮槽的槽角 应比V 带的楔角 略小,对于 =40°的V 带传动,槽角 常取38°、36°、34° 。
小带 轮上V 带变形严重, 取小一些,大带轮则 取较大值。
3、 传动比n 1d p2 i = 一 = ------ n 2 d p1教 学 过 程式中:d p1一小带轮的节圆直径,mm;d p2 -大带轮的节圆直径, mm。
轮槽上与配用V带的节宽尺寸相问的宽度叫做轮槽节宽l p。
轮槽节宽处的带p轮直径叫做节径(节圆直径) d p。
轮槽的节宽F准宽度的位置不一定重合,因.教学过程此节径不7等于基准直径。
只有在V带的节面与带轮的基准宽度重合时,基准宽度才等于节宽。
一般带轮的节圆直径可视为基准直径d d。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V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其简单、可靠、易维护的特点使其成为首选的传动方式之一、本文将对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V带传动由带轮和V带组成。
带轮有两种类型: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
主动带轮通过电机或发动机的旋转力矩带动V带旋转,从而传递动力;从动带轮则根据主动带轮的旋转而转动其他部件。
V带是通过摩擦力将扭矩从主动带轮传递到从动带轮的。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V带传动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指主动带轮的转速和从动带轮的转速之比。
常用的传动比记为i,即:i=N2/N1其中,N1为主动带轮的转速,N2为从动带轮的转速。
如果已知带轮的直径D1和D2,可以通过带轮的周速度计算转速,即:N1=v/(π*D1/1000)N2=i*N1其中,v为V带的线速度,一般取1.5-3m/s。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V带长度。
V带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L=2*(C+1.57*(D1+D2)+((D2-D1)²-c²)/(4*c))其中,C为两个带轮中心距离,c为两个带轮的上窝高度之差,D1和D2为两个带轮的直径。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V带的传动功率。
V带的传动功率取决于主动带轮的功率和传动效率。
传动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P1*η其中,P为V带的传动功率,P1为主动带轮的功率,η为传动效率。
一般传动效率可取0.95-0.98最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V带和带轮。
选择V带应根据传动功率来确定,通过查阅V带的选型手册或相关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选择带轮应根据带轮的材质、直径和结构来确定,通过查阅带轮的设计手册或相关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普通V带常识普通V带俗称三角带,它是一种横短而为体型的环型传动带。
适合用于中心距小、传动比大的动力传递,具有装简易、占地面积小、速比大、噪音小、接触面大、不易丢失等优点,广乏应用于各行隔夜机械动力的传递。
普通三角带布层结构:1、包布层:由挂胶帆布组成2、伸张层:由具有较好耐疲劳性能的胶料组成3、帘布层:也叫强力层,由多层挂胶帘布组成4、压缩层:由于有较好耐弯曲疲劳性能的胶料组成。
普通V带的使用和保养1、使用温度宜在50℃以下。
2、普通V带每秒的曲次数不应大于40次。
3、普通V带严防沾染柴油、汽油及其他油类。
4、新旧V带不能混合使用聚线绳和帘布V带不能混用。
5、大小带轮的中心距离应大于大轮的直径,小于大小轮边径的和。
6、主动轮和被动轮的速比最大1:10,普通V带的最佳使用速度为25M/S.7、使用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上带时切忌用工具硬撬,并加防护罩。
普通三角带线绳结构:1、包布层:选用特殊棉帆布,具有高抗张性,耐磨性能特佳,使用层有顽强的抵抗力。
2、伸张层:选用具有良好的伸张性能的橡胶,主要承受三角带在运转弯曲时的部分张力,增加三角带的弹性。
3、强力层:此组织层为胶带强度的主要承受部分,选用拉力特强,不伸长的聚绳线。
4、压缩层:选用高抗扰性、高耐磨、低压缩变形橡胶,能保持胶带在使用时的正常断面,保护胶带链条标准:1×内外链板厚度相等,静强度相等。
2、各元件主要尺寸有一定比例,如:销轴直径=(5/16)P滚子直径=5/8P.链板厚度=1/8P(节距)3、产品标准:GB/T1243-2006 如按计算选用时安全系数应大于3。
11、轴承的分类深沟球轴承最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用途广泛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高速旋转及要求低噪声、低振动的场合带钢板防尘盖或橡胶密封圈的密封型轴承内预先充填了适量的润滑脂外圈带止动环或凸缘的轴承,即容易轴向定位,又便于外壳内的安装最大负荷型轴承的尺寸与标准轴承相同,但内、外圈有一处装填槽,增加了装球数,提高了额定负荷主要适用的保持架:钢板冲压保持架(波形、冠形…单列;S形…双列)铜合金或酚醛树脂切制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主要用途:汽车:后轮、变速器、电气装置部件电气:通用电动机、家用电器其他:仪表、内燃机、建筑机械、铁路车辆、装卸搬运机械、农业机械、各种产业机械角接触球轴承套圈与球之间有接触角,标准的接触角为15°、30°和40°接触角越大轴向负荷能力也越大接触角越小则越有利于高速旋转单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DB组合、DF组合及双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DT组合适用单向轴向负荷较大,单个轴承的额定负荷不足的场合高速用ACH型轴承球径小、球数多,大多用于机床主轴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高速及高精度旋转结构上为背面组合的两个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共用内圈与外圈,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无装填槽轴承也有密封型主要适用的保持架:钢板冲压保持架(碗形…单列;S形、冠形…双列)铜合金或酚醛树脂切制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主要用途:单列:机床主轴、高频马达、燃汽轮机、离心分离机、小型汽车前轮、差速器小齿轮轴双列:油泵、罗茨鼓风机、空气压缩机、各类变速器、燃料喷射泵、印刷机械四点接触球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单个轴承可代替正面组合或背面组合的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承受纯轴向负荷或轴向负荷成份较大的合成负荷该类轴承承受任何方向的轴向负荷时都能形成其中的一个接触角(α),因此套圈与球总在任一接触线上的两面三刀点接触主要适用的保持架:铜合金切制保持架主要用途:飞机喷气式发动机、燃汽轮机调心球轴承由于外圈滚道面呈球面,具有调心性能,因此可自动调整因轴或外壳的挠曲或不同心引起的轴心不正圆锥孔轴承通过使用紧固件可方便地安装在轴上钢板冲压保持架:菊形…12、13、22…2RS、23…2RS葵形…22、23木工机械、纺织机械传动轴、立式带座调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与滚道呈线接触,径向负荷能力大,即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也适用于高速旋转 N型及NU型可轴向移动,能适应因热膨胀或安装误差引起的轴与外壳相对位置的变化,最适应用作自由端轴承NJ型及NF型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单向轴向负荷,NH型及NUP型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双向轴向负荷内圈或外圈可分离,便于装拆NNU型及NN型抗径向负荷的刚性强,大多用于机床主轴主要适用的保持架:钢板冲压保持架(Z形)、铜合金切制保持架、销式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主要用途:中型及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燃汽轮机、机床主轴、减速装置、装卸搬运机械、各类产业机械实体型滚针轴承有内圈轴承的基本结构与NU型圆柱滚子轴承相同,但由于采用滚针,体积可以缩小,并可承受大径向负荷无内圈轴承要把具有合适精度和硬度的轴的安装面作为滚道面使用主要适用的保持架:钢板冲压保持架主要用途: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泵、挖土机履带轮、提升机、桥式起重机、压缩机圆锥滚子轴承该类轴承装有圆台形滚子,滚子由内圈大挡边引导设计上使得内圈滚道面、外圈滚道面以及滚子滚动面的各圆锥面的顶点相交于轴承中心线上的一点单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双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按接触胸(α)的不同,分为小锥角、中锥角和大锥角三种型式,接触角越大轴向负荷能力也越大外圈与内组件(内圈与滚子和保持架组件)可分离,便于装拆后置辅助代号"J"或"JR"的轴承具有国际互换性该类轴承还多使用英制系列产品主要适用的保持架:钢板冲压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销式保持架主要用途:汽车:前轮、后轮、变速器、差速器小齿轮轴。
V带
1、特点:
在一般机械传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V带传动。
V带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传动时,以两侧为工作面,但V带与轮槽槽底不接触。
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这是V带传动性能上的最大优点。
V带工作面
2、V带的横剖面结构:
常见V带的横剖面结构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底胶等部分组成,按抗拉体结构可分为绳芯V带和帘布芯V带两种。
帘布芯V带,制造方便,抗拉强度好;绳芯V带柔韧性好,抗弯强度高,适用于转速较高,载荷不大和带轮直径较小的场合。
3、V带的参数:
当带垂直底边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称为节线,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称为节面。
如材力中学的中性层与中性轴。
带的节面宽度称为节宽(bp),当带垂直底边弯曲时,该宽度保持不变。
节线与节面
V带参数
4、V带的型号:
普通V带按截面尺寸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其截面尺寸和长度都已标准化。
5、V带的类型
V带有普通V带、窄V带、接头V带等近十种。
其中普通V带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窄V带在国内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在中型和重型设备中有取代普通V带的趋势。
窄V带采用涤纶等高强度合成纤维绳作抗拉体,相对高度h/bp≈0.9。
与普通V带(h/bp≈0.7)相比,当高度相同时,窄V带的宽度约缩小,而承载能力可提高1.5~2.5倍。
窄V带可分为SPZ、
SPA、SPB、SPC四种型号。
窄V带的顶部呈弓形,侧面为内凹曲线形状,受力弯曲时,带芯仍保持直线排列,受力均匀;侧面则变直,可完全填满并均匀地楔紧在轮槽中,故带与带轮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传动能力也增大。
带的底面与侧面有较大的圆角过渡,可避免带的先期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