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借位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77页至第80页的内容,主要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难点是理解笔算的步骤和规则,以及如何将笔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学工具,学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几个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一起来解答,以此来复习前面的知识。
2. 笔算讲解: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带领学生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包括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等步骤。
3. 实践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讨论。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笔算知识来解决,如购物找零、制作食物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笔算步骤: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加起3. 逢十进一减法笔算步骤: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减起3. 不够减时,退一作十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10题。
2. 请家长出一道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题目,明天带来学校。
答案:1. 题目:23 + 15 = ?答案:382. 题目:56 27 = ?答案:2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学生出现了一些错误。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购物时进行价格的计算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第2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第4课时练习七
第7课时练习八
一、口算(吃蛋糕)
59-3 76-5 92-60
59-30 67-5 38-4
95-30 67-50 72-20
观察一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二、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
(板书:练习八)三、练习
1、第2题(推木箱)
小狗推木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口答。
2、第3题(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1)先指明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组题86-30和37-3让学生讨论一下它们的得数各是几十多?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三组题,教师巡视,对估算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
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3)估算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计算出这8道题的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第4题(1)出示第4题图,提问: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已经检查过视力的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想的?(3)集体回答。
4、第5题(1)出示第5题的图,提问:图中画了什么?(2)独立完成书上第5题的填空。
(3)说说梨比苹果少4个是怎样看出来的?(要让同桌互相说说,并多请几名学生口述想的过程。
)
三、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第9课时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全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数和识数能力,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混淆,以及对运算符号的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障碍,并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
3.巩固练习: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内容包括:加法运算符号、减法运算符号、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等。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教材第74、第7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明确算理并能够正确地口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
3.培养学生简捷的思维过程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口算卡片和实物投影以及小棒。
1.口算。
8+6= 7+9= 8+4= 6+4=20+15= 16+50= 12+30= 10+20=2.口答。
(1)2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34可以分成30和( );46可以分成6和( )。
老师出示主题图。
看上面这幅图提出不同的问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为了叙述图意方便一些,我们给他们分别起个名字)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小红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小明比小亮少多少张画片?小亮比小红多多少张画片?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解决的是这几个问题。
(老师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前面画“ ”)你们能计算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吗?请你们口头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教学“。
要求小红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老师板书)“24+6”等于几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因为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小棒,也就是一捆(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就是1个十,再添上原来的2个十(2捆小棒),合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
如果用语言来叙述是这样的:把24分成20和4,4加上6等于10,10加20就等于30。
老师板书:请学生说一说思维过程。
2.教学“。
如果要求“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该怎样列式,怎样去计算呢?请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说一说思维过程。
学生甲:我把24分成20和4,4加上9等于13,13再加上20就等于33。
4.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引言:前面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知道了数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练习:1.口算练习。
8+6=3+5=5+2=12-5=9-5=15-9=20+4=50+8=答案:14、8、7、7、4、6、24、582.填空。
(1)80里边有()个十。
(2)6个十组成()。
(3)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4)63可以分成()个十和3个一。
答案:8 60 5 4 6二、探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1.出示图,提出问题。
六一儿堂节到了,老师给小朋友们买来一些苹果。
看图出示问题: -共买来多少个苹果?2.分组活动。
请小朋友分组合作,一起数一数、算一算这里- -共有多少个?好,看哪一组想得最好?学生分组操作,秧师巡视。
1.小组汇报。
小朋友都想得很好,你的小组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让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用多媒体演示。
最后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做。
20+10= 40+20= 30+50= 60+20=总结:整十数加整十数,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然后再相加,得几就是几十。
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1.出示图,提出问题。
分给小班20个,还剩多少个?2.分组活动。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Unit 4Adding and Subtracting XXXXXX: Pages 42-43 of XXX.XXX:1.XXX。
students will XXX.2.Through n。
n。
and n。
students will gradually develop a sense of initiative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XXX.3.XXX.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Key Points: XXX.Difficulties: XXX.XXX:I。
Review before Class1.XXX: 3+2 2+5 6-3 9-42.Oral Response: How many tens are there in 30.How many tens are there in 60.40 is ()。
90 is ().II。
XXX Interest1.Children。
look。
the Smart Bus is here。
and it's taking us on a trip to the "Animal Kingdom"。
Do you want to go?2.What mathematical n do you know from the bus。
How did you know?XXX New Knowledge1.Pose XXX.1) n: What mathematical problems can you come up with from looking at these two buses?Students suggest: How many seats are there in total?2) How to calculate the total number of seats。
13.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包括:1.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理解和运用表内乘法,能够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 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计算。
4. 认识和运用简单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10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和练习。
2. 表内乘法的复习和练习。
3.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以及简单的长度测量和计算。
4.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5. 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比较长度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2. 表内乘法的记忆和应用。
3.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以及长度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4. 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运用。
教学难点:1. 100以内加减法的进位和退位。
2. 表内乘法的记忆和应用。
3. 长度单位换算和测量的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复习100以内加减法: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复习表内乘法: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表内乘法,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4. 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计算。
5. 复习平面图形: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简单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6. 解决问题: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比较长度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丨苏教版1. 课堂背景本节课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来加深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教学目标•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减法计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3.小组讨论和展示4. 教学过程4.1 课前准备1.教师查看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是否有巩固,分析需要重点回顾的知识点;2.教师准备好练习题和小组合作的活动内容。
4.2 热身活动1.通过口算小游戏,让学生快速复习之前所学的加减法知识点;2.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媒体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4.3 学习和练习1.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简要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及运算法则,强调加减法运算的规律;2.教师配合板书或幻灯片,指导学生进行1-100以内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互帮互助的方式完成各类练习题;4.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答问题,同时把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
4.4 小组活动1.学生将分组进行活动,每组人数以5人为宜;2.每组进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小组合作完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题练习;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进行答题展示;4.教师带领同学们相互给予评价,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5 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及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3.教师提醒学生们要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增强计算能力,不断提升自己。
5. 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口算小游戏和计算机等媒体资源进行多样化的练习;2.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学习和评价;3.建立学习档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结果都能有所记录;4.教师要及时总结课堂的反馈和表现,给学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