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对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6.55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中药168干眼症通过人工泪液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周升飞陕西省靖边县中医医院眼科 陕西省靖边县 718500【摘 要】目的:探讨干眼症通过人工泪液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在BUT、SIt、FL等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
结论:干眼症通过人工泪液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各项机体指标。
【关键词】干眼症;人工泪液;针灸;治疗效果干眼症主要是由于泪液质量与动力学产生异常变化所致的泪膜稳定性降低,同时产生眼部不适感,眼表组织产生病变。
在疾病原因上,可以划分为泪液生成量缺乏与蒸发过于强烈所致,一般症状为眼部异物感、干涩,同时伴有眼部灼痛感、畏光、痒痛、视力模糊等。
尤其是当下人们空调、电脑等运用更为广泛,环境污染严重等都是导致疾病高发的原因。
在治疗上,需要积极针对患者情况做对应的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20岁至51岁,平均年龄为(35.2±4.9)岁;病程时长为19d至2年,平均时长为(6.2±1.4)个月;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21岁至55岁,平均年龄为(31.6±2.7)岁;病程时长为34d至2年,平均时长为(4.8±1.2)个月;两组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眼部有干涩、异物感、畏光与视力模糊等症状,同时有口鼻干燥感;泪液分泌量检测指数低于10mm/5min;泪膜破裂时长在10s以内;角膜荧光素染色表现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满足其中2项及以上情况,同时签署相关研究同意书,积极配合治疗开展。
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药理分析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4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前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后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玻璃酸钠滴眼液;干眼症;药理;疗效干眼症是多种因素诱发的眼表及泪液疾病,又称干燥性角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泪膜不稳定、视力变化及眼表不适等症状,且存在潜在的眼表损伤,常常合并眼表炎症反应及泪液渗透压升高等。
目前临床多采用泪液替代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增加干眼症患者眼表的液体量,从而达到减轻因泪液渗透压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眼睑运动所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损伤。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50例干眼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别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卡波姆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40例干眼症患者,男性74例,女性66例;年龄为17~59岁,平均(43.96±5.13)岁。
眼部术后干眼症78例,原发干眼症6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眼表疾病学》对干眼症的诊断标准,诸如眼膜破裂时间小于5s,泪液分泌试验小于5min,角膜荧光着色分布大于1个象限,且患者眼部多存在异物感、畏光、分泌物增多、视觉劳、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排除热烧伤、眼部化学伤、免疫系统疾病、干燥综合征等患者。
在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基础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干眼治疗的研究进展干眼是眼科常见的眼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眼的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增多,本文总结干眼的治疗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选择。
标签:干眼治疗研究进展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患干眼的人越来越多。
去除诱因:减少过度用眼,应少看电视、少用电脑;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等干眼症诱因;治疗睑缘炎、结膜炎等。
泪液替代治疗:人工泪液和润滑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局部药物,人工泪液替代治疗可改善眼表,润滑和增加眼表湿度,延长泪膜破裂时间(BUT),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当前使用的人工泪液的主要成份有: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右旋糖酐-70、聚乙烯醇等。
剂型有溶液、凝胶和软膏3种。
眼科常用玻璃酸钠来治疗干眼症,能够延长BUT,促浅表角膜溃疡的愈合,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以及优良的保水性。
单只包装的滴眼液不含防腐剂,大只包装的滴眼液一般均含有防腐剂,因长期使用含防腐剂的滴眼液,可破坏结膜的杯状细胞,使干眼症状加重。
故每天需使用4次以上人工泪液的患者,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每天滴眼液的使用次数不应超过6次,因为过频的滴用眼药水会将正常的泪膜冲走,加速泪液的蒸发。
皮质内固醇:皮质类固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减少黏附分子(如ICAM-1)的表达,刺激淋巴细胞凋亡。
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起效迅速,能明显改善严重干眼症状和体征,但因其可引起眼压升高等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只适用于短期冲击治疗。
若需长期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用药,定期进行眼压测量。
环孢霉素 A (cyclosporine A,CsA):CsA是免疫抑制药,其作用主要是抑制T诱导细胞辅助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1 (IL-1),并抑制T辅助细胞表达IL-1受体,从而阻碍白介素-2 (IL-2)和r-干扰素(IFN-r)等淋巴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29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6 No.3·医院药学·适、有效、经济等多个方面,必要时可以联合多种人工泪液使用。
传统的滴眼液在生产工艺上都会加适当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尼泊金类、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如果长期使用含防腐剂的药物会对角膜上皮细胞造成损害。
现在使用的防腐剂抑菌能力不强,抑菌谱较窄,防腐剂抑菌效果并不理想[3]。
所以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的研制和推广非常必要,2011~2016年,单剂量(简称UDDS )的人工泪液用量逐步在增加,玻璃酸钠滴眼液(海露)、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倍然)、0.5%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亮视)取代了传统的滴眼液的地位,特别对于眼部手术过后引起的干眼症,医师会优先选择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
另外,单剂量的人工泪液价格方面也是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携带比较方便,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对其病情有较大的帮助。
单剂量包装容器既能保持密封,同时还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4],如德国生产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海露)开瓶使用时间由原来的4周增加到3个月。
但是单剂量的人工泪液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很多患者反映市面上的大部分单剂量的滴眼液要求患者一次用完,例如0.4 mL 包装有8滴,因为眼睛每次只能容纳20 μL ,1滴滴眼液是50μL ,每次最多用2~3滴左右,剩下的很难去保存,容易造成浪费甚至是滴了被感染过的滴眼液引发其他的病情,希望往后能完善人工泪液设计和工艺。
干眼症的传统药物治疗依赖于人工泪液和润滑剂,患者不要以价格高低来选用滴眼液,每个病人个体差异都不一样,要以有效、安全、副作用少为前提,合理使用抗干眼症的滴眼液。
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广泛深入,干眼症的诊疗必将有新的突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能有更好的人工泪液能够帮助到干眼症患者。
参考文献[1] 刘祖国,杨文照.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 眼科,2005,14(5):324-345.[2]郭泽莉,李瑜,谭晓梅,等. 某眼科医院2011-2012年降眼压类滴眼液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2014,25(14):1278-1279.[3]胡绪鸣,邓思清,徐荣周,等. 实用滴眼剂工业学. 武汉出版社,1997:52.[4]马淑媚,李瑜,姚向超,等. 单剂量滴眼液的分析与发展趋势.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42-44.人工泪液在某医院治疗干眼症的使用分析陈劲炽,潘美丽,刘晓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 510000)【摘要】目的 了解人工泪液滴眼液的使用情况和人工泪液的种类,简单认识每一类人工泪液的作用机理,探讨医师临床用于治疗干眼症滴眼液的用药特点。
干眼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护理手段的研究进展【摘要】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质量异常引起的。
目前,针对干眼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和护理手段等方面。
研究表明,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如炎症、神经调节不良等。
治疗方面,目前主要包括人工泪液、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护理手段的研究也很重要,如保持眼部湿润、避免眼睛疲劳等。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非常关键。
未来的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探讨干眼症的病理机制,发展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干眼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干眼症的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干眼症, 发病机制, 治疗手段, 护理手段, 综合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未来方向,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1. 引言1.1 干眼症的定义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泪液分泌不足或者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睛表面失去足够的湿润和润滑,引起眼睛干涩、疼痛、灼热、视力模糊等症状。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损害视力。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泪液成分的改变、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眼表炎症等多种因素。
干眼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干眼症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成分异常导致,继发性干眼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
干眼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眼部检查和特殊检查(如沙眼试验、泪液分析等),治疗和护理手段包括人工泪液、热敷、局部抗炎等,综合治疗和预防较为重要。
深入研究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不断改进治疗护理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干眼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干眼症的流行病学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据统计,干眼症在发达国家的成人中的患病率可达10%-30%,而在亚洲地区更高达30%-50%。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干眼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干眼症研究进展的综述内容摘要:干眼症;流行病调查;分析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视物模糊、眼红、角膜接触镜不耐受等。
干眼症是常见眼表疾病之一。
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如全身性疾病、药物、环境污染、眼局部的炎性反应、眼睑位置异常及年龄等。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视频终端的普及是加重干眼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视频终端的广泛使用及居住、办公环境空调设施的普及,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资料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流行病调查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在已报道的流行病调查中,由于选择的人群和诊断标准不同,干眼症的发病率从14.4%~33%,现美国65~84岁的人群中,14.6%(430万)的人患干眼[1]。
日本在对2127人的筛查中发现17%有干眼症[2]。
我国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尚未有报道,严厉等[3]对530人眼科门诊患者问卷调查中发现11.70%有干眼症,项广诊等[4]对2026人眼科门诊患者问卷调查发现10.71%有干眼症,韦青松等[5]门诊患者问卷调查的干眼症患病率是12.91%。
2病因正常眼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面健康的基础,任何原因引起眼泪膜异常均可引起干眼[6]。
2.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烟雾、粉尘、干燥、风沙等也都可以影响泪膜的稳定性,这些物质可以改变泪膜的pH值,导致干眼,室内环境如中央空调或有暖气的房间及飞机上,湿度有时可降低50%,也容易产生干眼。
2.2计算机研究表明,久视屏幕的人,如计算机操作员、长时间看电视的人、玩电子游戏机的儿童等因为眨眼频率降低,泪膜稳定性随之降低,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VDTS)。
许邦利等[7]调查显示,使用计算机的人至少会有一种干眼症的症状,上机时间长,眼干症状重;戴角膜接触镜可加重症状。
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疗效赵光明;赵平;倪宝玲;伊忠刚;杨程;郑晶晶【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合并轻中度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
对我院2013-11/2014-06就诊的小梁切除术后合并干眼症的病例63例63眼,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点眼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wk,对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观察泪膜破裂时间( BUT )、泪液分泌试验( SⅠt )、荧光素染色( FL),比较每组治疗前、后效果差异。
结果:用药第2 wk后,观察组感觉性症状好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wk后,两组感觉性症状及观察组眼表体征均有好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两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合并轻中度干眼症效果良好。
%AlM: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bined pranoprofen eye drops and artificial tears o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dry eye syndrome after trabbeculectomy.METHODS:This p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 included 63 cases (63 eyes) of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dry eye syndrome after trabbecul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June 2013. All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ed pranoprofen eye drops and artificial tears and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mple artificial tears marking the eyes at 1, 2, 4wk. The patient's symptoms, signs, BUT, S▏t, and FL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 2, 4wk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2wk, the symptoms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mprove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5). FL difference of each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 05 ); After 4wk,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improve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 The BU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rneal FL scores of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 05). CONCLUSlON: Artificial tears joint pranoprofen eye drops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dry eye syndrome after trabbeculectomy.【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370-372)【关键词】普拉洛芬;小梁切除术;干眼症【作者】赵光明;赵平;倪宝玲;伊忠刚;杨程;郑晶晶【作者单位】110003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110003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110003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110003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110003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110003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正文语种】中文方法:前瞻性研究。
人工泪液在干眼症中的应用进展干眼病患者人群逐年增加,人工泪液依然是干眼症治疗的主流方法,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泪液主要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活性成分,鲜有活性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加入,距离理想人工泪液尚远。
本文旨在综述人工泪液的现状及近年来天然泪液中发现的活性分子,为开发理想的人工泪液提供思路。
标签:干眼症;活性蛋白;人工泪液;聚合物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等视频终端使用频率增加、使用时间增长以及空调设施的普及、环境污染加剧、生存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干眼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干眼症发病率为5%~50%,40岁以上人群干眼症发病率高达75%,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因干眼症缺乏全球统一标准,依据不同标准统计的干眼症发病率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无大规模干眼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石常宏等[2]于2013年7~11月对我国23省的21124例眼科干眼症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干眼症患者占眼科患者的67.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成为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者的视物功能及视觉舒适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干眼症的治疗方法有人工泪液替代治疗、中医治疗、抗炎治疗和免疫制剂治疗等[3-5],人工泪液因其使用方便、依从性好是干眼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现就人工泪液在干眼症治疗中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1 干眼症干眼(dry eye),又称角膜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或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影响患者生活舒适性与视功能的眼表疾病,其病因繁多,病理过程较复杂。
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首次提出了干眼定义“由于泪液分泌减少或蒸发过强导致眼表上皮损害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眼表疾病”[6]。
2007年国际眼科协会首次提出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眼表疾病,表现为视觉紊乱、泪膜不稳定伴有潜在的眼表损伤,指出泪液高渗和炎症是引发干眼症的重要因素[7]。
时隔10年后国际眼科协会对干眼症重新定义。
首次将神经感觉异常归入干眼症中,提出干眼症的新定义:系多因素引发的以泪膜稳态破坏并伴有眼表症状的眼表疾病。
发布日期20071129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标题研发人工泪液过程中需关注的药学问题作者宁黎丽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三部宁黎丽[摘要]近几年随着干眼症发病比例的增加,治疗干眼症药物的申报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人工泪液作为临床泪液替代疗法常用的眼用制剂,对干眼症患者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本文针对研发人工泪液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工泪液、干眼症眼睛是人体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器官,人类外界信息的90%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的;因此眼科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干眼症作为社会文明化发展而产生的现代病,已引起眼科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干眼症发病原因较多,同时由于干眼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大,临床症状的描述也不尽相同,所以目前临床上对干眼症的诊断尚无统一、有效的标准。
在临床中治疗干眼症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泪液替代疗法,即局部使用人工泪液提高眼睛表面的湿度和润滑能力。
一、人工泪液概述人工泪液是一种模仿人体泪液成分制成的一种替代品;由于人工泪液具有和人体自身分泌的泪液类似的性质,能够对眼睛起补充水分、湿润眼表面或是产生黏液性吸水溶液覆盖于眼表面,形成一种人工保护膜,从而保护眼睛和改善干眼症患者症状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和治疗干眼症。
近几年,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和药学研究人员对人工泪液研究报道较多,人工泪液自1908年被首次报道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早期作用短暂的生理盐水到可延长作用时间的纤维素醚类人工泪液;再是具有成膜性的聚乙烯醇和具有吸附特性的聚合物类人工泪液,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国内市场上人工泪液也有多种类型,但主要分为水液性和凝胶状两大类。
美国FDA将人工泪液按药品管理,欧盟按医疗器械管理。
根据目前我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人工泪液属于眼用制剂,也按药品管理。
二、研发人工泪液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干眼症发病比例的增加,治疗干眼症药物的申报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人工泪液作为模仿泪液的药物,它与人体正常的泪液还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