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12-2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57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流程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对装配工艺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
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装配质量和效率,并提供操作指导和问题解决方法。
下面是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的一般流程:1. 产品分析:对待装配的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产品结构、功能和性能要求。
通过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需求,为后续的工艺设计提供基础。
2.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设计出详细的装配工艺流程。
将产品分解为若干装配单元或零部件,确定每个装配单元或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和方法。
可以使用流程图、文字描述或其他方式表达工艺流程。
3. 工艺参数确定:根据产品材料、尺寸、性能等要求,确定每个装配单元或零部件的工艺参数,包括装配工具、设备、工艺文件和检验方法。
确保装配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4. 工装设计:根据装配工艺流程和参数,设计相应的工装和夹具。
工装和夹具的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特点和装配过程中的工艺需求,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5. 装配工艺文件编制:根据工艺流程和参数,编制相应的装配工艺文件,包括装配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故障排除手册等。
工艺文件要简明清晰,易于操作和理解。
6. 工艺验证:对设计好的装配工艺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可以通过样品试装、装配实践和质量评估等方式进行验证。
根据验证结果,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7. 工艺培训:对装配工艺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艺流程和要求。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工艺文件解读、装配操作技巧、问题解决方法等。
8. 工艺改进:根据装配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装配工艺。
通过经验总结和问题解决,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特点、工艺要求和实际情况。
在设计过程中,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充分沟通和协作,确保装配工艺规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和创新,不断提升装配工艺的水平和能力。
9. 工艺优化: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完成后,还可以进行工艺优化的工作。
装配工艺规程背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而装配工艺规程是保证产品装配过程中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装配工艺规程的定义、编制步骤和主要内容。
定义装配工艺规程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包括产品的装配图、装配顺序、所需部件的清单和相应的检验、调试和测量方法及质量标准等,是保证生产过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性文件。
编制步骤第一步:制定流程图和图纸在编制装配工艺规程前,首先需要绘制产品的流程图和图纸。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换件频率、工艺要求等方面的需要。
这一步需要工艺人员、工程师、制造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共同参与。
第二步:确定装配顺序和工序根据产品的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产品的装配顺序和工序。
在此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个工序来编制详细的装配工艺卡和操作指南。
第三步:编制装配工艺卡和操作指南装配工艺卡和操作指南是装配工艺规程的核心。
对于每个工序,应详细地编制操作说明,包括工具和设备,操作方法,步骤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
第四步:确定质量检查标准在编制装配工艺规程时,需要确定产品的质量检查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针对每个产品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定制。
同时,为了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应根据检查标准制定检查计划,以及质量检查报告。
第五步:编制装配工艺规程根据以上步骤,将装配工艺卡、图纸、检查标准、检查计划合并,编制成规范的装配工艺规程。
主要内容产品的装配图产品的装配图是装配工艺规程的基础之一。
通过装配图,可以清晰地说明产品的组装方式和步骤。
装配顺序装配顺序应该详细说明产品的装配顺序、工序和装配卡。
所需部件清单所需部件清单包括产品需要用到的所有部件、工具和设备列表,以及这些物品的数量、规格和型号等信息。
检查和测量方法对于每个工序,应给出相关的检查和测量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指对产品质量的认可标准。
第五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第一节概述一、装配概念1.装配单元指机器中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
套件、组件、部件等都可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一般预先装成套件、组件、部件后才安装到机器上。
套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就构成一个套件。
它是最小装配单元。
为套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如图5-1所示。
图5-1 套件装配系统图组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套件及零件,就构成一个组件。
为组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
如图5-2所示。
部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组件、套件及零件,就构成一个部件。
为形成部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部装。
如图5-3所示总装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及零件,并最终装配成机器。
称为总装。
图5-4 机器装配系统图图5-3 部件装配系统图图5-2 组件装配系统图第二节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小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合理性,这就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目的。
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和原始资料(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1.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4.尽量降低装配成本。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1.产品的装配图和验收技术标准2.产品的生产纲领3.生产条件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一)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分析和计算装配尺寸链。
(二)确定装配方法和组织形式1.装配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2.组织形式:1)固定式:全部装配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概述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将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机器的过程。
合理的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装配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的内容:1.工艺流程设计2.工装设计3.人力资源配置4.装配技术要求5.质量控制工艺流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流程设计是指根据机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将装配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步骤并确定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顺序。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根据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确定合适的装配顺序和方法。
通常情况下,应先装配较大的零部件,再逐步装配较小的零部件。
•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考虑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合适的装配顺序,确保装配的顺利进行。
•装配的工装和设备:根据具体的装配需求,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工装和设备,辅助装配过程。
工装设计工装是指用于辅助装配或加工的特定装置或工具。
在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中,工装的设计和选择十分重要。
一个合理的工装设计可以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确保装配质量。
工装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工装形状和尺寸,确保零部件的正确定位和固定。
•装配的步骤和顺序:根据装配的步骤和顺序,设计合适的工装来辅助操作,提高装配效率。
•装配的力和力矩:根据装配过程中需要施加的力和力矩确定合适的工装设计,保证力的传递和施加。
人力资源配置对于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来说,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保证装配的质量。
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技术水平:根据不同的装配工序和难度,合理分配装配人员。
对于需要较高技术水平的工序,应指派技术熟练的工人。
•岗位流程:根据装配的步骤和顺序,合理安排人员的岗位流程。
确保装配流畅和协调。
装配工艺规程
1、根据装配图纸和技术参数,按照装配过程进行装配。
2、检查零件,检查各种尺寸和质量,确保每一件零件符合图纸要求。
3、根据装配图纸,组装零件,按要求安装好所有螺栓、螺母、垫圈
等所有连接件。
4、按技术要求使用有机物清洁装配零件。
5、完成装配后,按装配图纸要求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确保不存在明
显的质量问题,并做好调试工作。
6、检查组装件是否完好,测量尺寸,使用游标卡尺和尺规进行检查,要求严格按照装配图上的尺寸进行检查。
7、确认装配完成后,进行性能检查,检查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
8、完成性能检测后,做好报表,并保存资料,归类至相关资料文件
目录。
9、检查工作环境是否达到安全标准,若不达标,组织改善和检查,
确保安全。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装配是把许多个机械零件按技术要求联接或固定起来,以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成为具有一定性能指标的机械。
机械修理后质量的好坏,与装配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装配工艺是一个和复杂、很细致的工作。
即使有高质量的零件,若装配工艺不当,轻则机械的性能达不到要求,造成返工,重则造成机械或人身事故。
所以,应严格按照装配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
(一)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应当熟悉机械各零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及装配技术要求。
2、确定适当的装配工作地点,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仪表、工具和装配时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纸垫、毛毡、铁丝、垫圈、开口销等。
3零件装配前必须进行清洗对于经过钻孔铰削镗销等机加工的零件一定要把金属屑末清除干净,因为任何赃物或尘粒的存在,都将加速配合件表面的磨损。
4、零部件装配前应进行检查、鉴定。
凡不合技术要求的零部件不能装配。
(二)装配的一般工艺要求1、装配时应注意装配方法与顺序,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及设备,遇到有装配困难的情况,应分析原因,排除障碍,禁止乱敲猛打。
2、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应先涂润滑油脂,以利装配和减少配合表面的磨损。
3、装配时,应核对零件的各种安装记号,防止装错。
4、对某些装配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过盈量(紧度)、灵活度、啮合印痕等,应边安装边检查,并随时进行调整,避免装后返工。
5、旋转的零件,检修后由于金属组织密度不均、加工误差、本身形状不对称等原因,可能使零部件的重心与旋转中心发生偏移。
在高速旋转时,会因重心偏移而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引起机械振动,加速零件磨损,严重时可损坏机械。
所以在装配前,应对旋转零件按要求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
合格后方能允许装配。
6、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均应涂以润滑油脂,一般采用与运转时所用的润滑油相同。
油脂的盛具须清洁加盖,不使沙尘进入、盛具应定期清洗。
7、所有附设之锁紧制动装置,如开口销、弹簧垫圈、保险垫片、制动铁丝等,必须按机械原定要求配齐,不得遗漏。
装配工艺规程基本概念装配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装成一个组件或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部件装成一个机器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部件装配凡是将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在一起或将零件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装配单位的装配工作叫部件装配装配工序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叫装配工序装配方法:完全互换装配法: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修配、选择或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选择装配法:将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加工精度,通过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达到规定的安装精度;调整装配法:装配时,根据装配实际的需要,改变产品中可调整的零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修配装配法:装配时,根据装配的实际需要,在某一零件上除去少量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工作的要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工作;清理工作包括去除残留的型砂、铁锈、切削等;相配表面在配合或连接前的润滑;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试车时的事前检查;边装配边检查试车时的事前检查;装配尺寸链:指把影响某一装配精度的有关尺寸彼此按顺序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图形,这些相互关联的封闭尺寸图形,称为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尺寸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组成装配尺寸链至少有增环,减环和封闭环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根据装配方法,尺寸链的解法有完全互换法,选择法,修配法和调整法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的公差之和装配工艺规程装配工艺过程及内容组成:Ⅰ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对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对某些零件进行修配,密封性实验或旋转件的平衡实验Ⅱ装配工作:装配工作包括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把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产品在进入总装以前的装配工作称为部件装配;部件装配是从蕨零件开始的,装配蕨件可以是一个精简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装配单位Ⅲ调整,精度检查和试车:调整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对位置;装配精度检验包括工作精度检验和几何精度检验;试车是机器装配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运转实验;喷漆,涂油和装箱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内容原则: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2.合理安排装配工序;3.尽可能少占车间的生产面积方法:1.要对产品进行分析;2.确定组织形式;3.制定装配工艺卡片内容:1.确定装配技术要求;2.制定检验方法;3.选择装配所需设备,工具;4.制定时间定额.。
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1、进行产品分析1)分析产品图样,把握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2)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尺寸分析和工艺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批量,确定保证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3)讨论产品分解成“装配单元”的方案,以便组织平行、流水作业。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装配的组织形式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移动式又分间歇移动、连续移动和变节奏移动三种方式。
单件小批生产,或尺寸大、质量大的产品多采纳固定装配的组织形式,其余用移动装配的组织形式。
装配的组织形式确定以后,装配方式、工作点的布置、工序的分散与集中以及每道工序的详细内容也依据装配的组织形式而确定。
固定式装配工序集中,移动式装配工序分散。
3、拟定装配工艺过程(1)确定装配工作的详细内容。
依据产品的结构和装配精度的要求可以确定各装配工序的详细内容。
(2)确定装配工艺方法及设备。
必需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及所需的设备、工具、夹具和量具等。
当车间没有现成的设备、工具、夹具、量具时,还得提出设计任务书。
所用的工艺参数可参照阅历数据或计算确定。
(3)确定装配挨次。
各级装配单元装配时,先要确定一个基准件先进入装配,然后支配其它零件、组件或部件进入装配的挨次。
如车床装配时,床身是一个基准件先进入总装,其他的装配单元再依次进入装配。
支配装配挨次的一般原则为: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大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
(4)确定工时定额及工人的技术等级。
目前装配的工时定额大都依据实践阅历估量,工人的技术等级并不作严格规定。
但必需支配有阅历的技术娴熟的工人在关键的装配岗位上操作,以把好质量关。
4、编写装配工艺文件装配工艺规程中的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和装配工序卡片的编写方法与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基本相同。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般只编写工艺过程卡,对关键工序才编写工序卡。
在生产批量较大时,除编写工艺过程卡外还需编写具体的工序卡及工艺守则。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一、引言二、设计目标1.提高装配质量:通过规范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机器的装配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2.提高装配效率: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减少操作环节,提高机器的装配效率和产能。
3.降低成本:通过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和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降低机器的装配成本。
三、设计内容1.工艺流程设计:根据机器的装配过程,确定装配工艺的流程和步骤,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序和关联性。
2.工艺参数设计:确定装配工艺的各项参数,包括装配工具、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以及装配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控制。
3.工艺指导书设计:编写详细的工艺指导书,包括具体的操作流程、工艺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4.装配工装设计:根据机器的装配要求,设计和制造适用的装配工装,确保装配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5.质量控制设计: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装配过程中的检验和测试方法,保证机器装配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6.工艺改进设计:建立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装配工艺,提高工艺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四、设计方法1.分析装配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装配工艺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2.根据装配要求和工艺性能,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3.设计适用的装配工装,确保装配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4.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装配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5.编制详细的工艺指导书,提供实际操作中的参考和指导。
6.建立评估和改进机制,定期评估装配工艺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五、设计步骤1.分析机器的装配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装配工艺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2.根据机器的装配要求和工艺性能,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3.设计适用的装配工装,确保装配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4.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装配工具、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以及装配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控制。
5.编制详细的工艺指导书,包括具体的操作流程、工艺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