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化与政治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27
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前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末开展的一场重大变革,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引入市场机制,取消计划经济体制,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改革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起飞,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1 市场经济导向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导向使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配置,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消费者也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1.2 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运行方式带来了变革。
2.1 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改革开放强调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提高党在国家政权中的核心地位,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2 推进法治建设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了各个领域的公平正义,提高了社会的法制化水平。
3. 文化改革文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3.1 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使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增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3.2 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元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汉武帝的一些历史性首创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日前,随着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在中央台热播后,引起了广大观众对西汉历史特別是汉武帝时期历史的强烈关注。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这里就介绍一下汉武帝的一些历史性首创。
1. 他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 他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 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巨大影响。
4.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才做官。
6. 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 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
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8. 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9. 他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0. 前105以宗室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1. 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2.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13.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
14.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教学设计】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材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1、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