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三章 DNA的复制
- 格式:ppt
- 大小:15.05 MB
- 文档页数:107
第3节DNA的复制[学习目标]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概述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2.理解DNA的准确复制是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基础。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及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对DNA复制的推测(1)半保留复制①提出者:______________。
②观点:DNA复制方式为____________。
③内容: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________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原则,通过形成________,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④结果: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________。
(2)全保留复制:指DNA复制以DNA双链为模板,子代DNA的双链都是________的。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
(2)实验原理:只含15N的DNA密度____,只含14N的DNA密度____,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利用______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3)探究DNA的复制方式①提出问题:DNA以什么方式复制?②作出假设:DNA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复制。
③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结果)离心后应出现____条DNA带;a.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______标记的亲代双链DNA。
b.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c.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______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④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条带数量在试管中位置DNA含N情况亲代靠近试管底部15N/15N-DNA 第一代位置居中第二代一条带位置居中,一条带位置靠上⑤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 DNA的复制【知识要点提炼】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模板链)。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典型例题解析】例1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A)60(B)80(C)120(D)180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计算出亲代DNA分子中胞嘧啶(C)的数量为(200-40-40)/2=60(个);亲代DNA分子经过连续两次复制,会形成4个子代DNA分子,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形成的4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两个保留了亲代DNA 各一条母链,所以连续复制两次,需提供相当于净合成3个与亲代一样的DNA所需的原料,故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60×3=180(个)。
答案:(D)。
【随堂巩固练习】1、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
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于细胞有丝分裂的()(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2、DNA分子在复制时解旋,从氢键处分开的碱基是()(A)腺嘌呤与鸟嘌呤(B)胞嘧啶与胸腺嘧啶(C)胞嘧啶与鸟嘌呤(D)腺嘌呤与胞嘧啶3、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将整条链解开,然后再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B)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通过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4、右图是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写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名称:①,②,③,④。
分子生物学第三章DNA的复制知识总结.doc分子生物学第三章:DNA的复制知识总结引言DNA复制是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在分子生物学的第三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DNA 复制的机制、参与的酶类、复制过程以及复制后的修复机制。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
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概念1.1 DNA复制的定义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DNA分子精确复制自身,生成两份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1.2 DNA复制的重要性遗传信息的传递:确保子代细胞获得与亲代相同的遗传信息。
细胞增殖:为细胞分裂提供必要的遗传物质。
1.3 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每个新生成的DNA分子都包含一个原始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高度保守:在不同的生物体中,DNA复制的基本机制相似。
第二节:DNA复制的酶类和蛋白质2.1 DNA聚合酶功能:在DNA复制中添加新的核苷酸,形成新的DNA链。
类型:包括DNA聚合酶I、II、III等。
2.2 解旋酶功能:解开DNA双链,为复制提供模板。
2.3 SSB蛋白功能:保护解开的单链DNA,防止其结构被破坏。
2.4 引物酶功能:合成RNA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起始点。
第三节:DNA复制的过程3.1 起始阶段解旋酶在复制起点处解开DNA双链。
引物酶合成RNA引物。
3.2 延伸阶段DNA聚合酶III沿着模板链添加核苷酸,合成新的DNA链。
两条新链分别在前导链和滞后链上合成。
3.3 终止阶段当复制达到DNA末端时,复制过程终止。
RNA引物被移除,由DNA聚合酶I填补。
第四节:DNA复制的调控4.1 复制的起始点特定的DNA序列作为复制的起始点。
4.2 复制的调控蛋白多种蛋白质参与调控复制过程,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和效率。
4.3 复制的周期性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特定的时期。
第五节:DNA复制的修复机制5.1 错配修复修复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错配。
5.2 核苷酸切除修复移除并替换受损的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