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_例题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14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0.8 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 乘2)就是电流, 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例1 】5.5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 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2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8 安。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3章例题讲解【案例一7】某车间有下列用电负荷:1)机床:80kW2台;60kW4台;30kW15台。
2)通风机:80kW4台,其中备用1台;60kW 4台,其中备用1台;30kW 12台,其中备用2台。
3)电焊机:三相380V,75kW 4台,50kW 4台30kW 10台,负载持续率 100%。
4)起重机:160kW 2台,100kW 2台,80 kW 1续率 25%。
5),400W,数量 90个,镇流器的功率消耗为灯管功率的8%。
负荷计算系数表负荷。
请回答下列问题:1. 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本车间的照明计算负荷,并确定把照明负荷功率因数提高到0.9,计算需要无功功率的补偿容量是多少?(A)58.16kvar (B)52.35 kvar(C)48.47 kvar (D)16.94 kvar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配电手册》P2、P3、P21。
气体放电灯的设备功率应计入镇流器损耗,即 P e= 0.4×90×1.08 = 38.88 kW;照明负荷计算功率 P c = K x P e = 0.9×38.88 = 34.99 kW。
功率因数提高到0.9所需的补偿容量 Q C = P c(tgφ1- tgφ2)= 34.99(1.98-0.484)= 52.35 kvar。
2. 采用二项式法计算本车间通风机组的视在功率应为()。
(A) 697.5 kVA (B) 716.2 kVA(C) 720 kVA (D) 853.6 kVA答案【 A 】解答过程:依据《钢铁手册》。
通风机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即P e = 80×3 + 60×3 + 30×10 = 720 kW;最大5台设备功率之和P5 = 80×3 + 60×2 = 360 kW。
二项式法计算功率P c= cP5+ bP c =0.25×360 + 0.65×720 = 558 kW;Q c = P c tg φ = 558×0.75 = 418.5 kvar ; S c = =+=+22225.418558c c Q P 697.5 kVA 。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空调负荷计算是指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出空调系统的负荷量,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并合理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计算方法。
1. 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空调负荷计算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范围、立面朝向、密闭程度等因素,计算得出相应的负荷量,从而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2.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通过空调负荷计算,可以确定空调设备的负荷量,从而制定合理的空调工作方案,以避免空调设备过度运行,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3.节能降耗: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物或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所,通过空调负荷计算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可以制定节能降耗的方案,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2. 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通过热量平衡计算方法来确定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量交换关系,从而计算出空调设备的冷却量和供暖量。
具体来说,空调负荷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范围: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以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在计算空调负荷时需要对不同的建筑物进行不同的热力学分析。
2.建筑物的立面朝向:立面朝向和阳光的照射方向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分布,因此需要在计算负荷时考虑立面朝向的影响。
3.建筑物的密闭程度:建筑物的密闭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室内温度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建筑物的密闭程度进行评估。
3. 空调负荷计算的主要步骤空调负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搜集建筑物相关信息:包括建筑物类型、立面朝向、密闭程度等相关信息。
2.计算室内传热量:通过计算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传递和热量吸收,可以确定室内传热量。
3.计算室内热负荷:根据室内传热量、建筑物人员和设备等因素,计算得出室内的热负荷。
4.计算室外传热量:通过计算室外环境的温度、风速等因素,可以确定室外传热量。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是在库房的五项热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某一个冷间来说,这五部分热量的最大值通常不是同时出现的,如围护结构传人热量1Q 和通风换气热量3Q ,与库外空气的温、湿度有关,它随着季节、昼夜的变化而变化;而货物热量Q 2则与货物进入量、季节等有直接关系;电动机运转热量4Q 和操作热量5Q 与操作管理的是否合理有关。
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热量进行汇总,合理的计算出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和系统机械负荷,为选择制冷压缩机、辅助设备和冷却设备提供可靠依据。
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冷间冷却设备负荷的计算是为各冷间配置冷却设备提供依据。
由于食品在冷加工过程中放出热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有时货物热量会大于整个冷加工过程中的平均货物热量(如冻结加工的开始阶段),因此,对货物热量2Q :应加以修正。
各冷间冷却设备的配置是根据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结果确定的,所以在计算时应按每个冷间逐间进行计算。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公式为:54321Q Q Q PQ Q Q q ++++= (W ) (3-7) 式中, q Q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W); 1Q ——围护结构传热量(W); 2Q ——货物热量(W); 3Q ——通风换气热量(W); 4Q ——电动机运转热量(W); 5Q ——操作热量(W); P ——负荷系数。
冷却间、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 取1.3,其它冷间取1。
对冷却物冷藏间,当入库货物未经冷却时,初始阶段有冷却负荷,因进货量仅为贮藏吨位的8%,故P 仍取1。
公式(3—7)为冷间冷却设备负荷通用计算公式,由于各冷间作用不同,计算内容也有所不同,如冻结间就不计算操作热量,冻结物冷藏间又不计算通风换气热量,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的组成,可归纳成表3—8。
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Qq 组成表 表3—8二、系统机械负荷计算系统的机械负荷是为整个系统选择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系统机械负荷不同于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因为冷间冷却设备负荷是按最不利的生产条件计算的,而实际生产中,各种最不利的因素往往又不是同时出现的,如Q 1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而Q 2的最大值按食品冷加工品种不同,出现在春季、夏季或秋季。
3章案例题讲解【卞铠生】【案例13】某省会城市综合体项目,地上4 栋一类高层建筑,地下室连成一体,总建筑面积280,301m2,建筑面积分配见下表,设置10kV 配电站一座,请回答下列电气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6.已知10kV 电源供电线路每回最大电流600A,本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负荷估算见下表,请说明规范要求应向电力公司至少申请几回10kV 供电线路?A.1回供电回路B.2回供电回路C.3回供电回路D.4回供电回路答案:[ C ]解答过程:*满足正常负荷要求:计算电流I c=(0.6×32900)/(√3×10)=1140 A,需要2回线。
*满足一、二级负荷要求:依据GB 50052-2009之4. O. 5 条{或《配电手册》P30之(7)},同时供电的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中. 当有一回路中断供电时,其余线路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
一、二级负荷计算电流I1+2=11960/(√3×10)=691 A,需要2回线加1回线。
【点评】有人认为应按变压器装设容量计算,I c=1900 A,需要4回线。
这样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考点,看来不符合题意。
7..裙房商场电梯数量见下表,请按需要系数法计算(同时系数取0.8)供全部电梯的干线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下列哪一项?注:持续运行时间1h 额定容量。
A.226.1A B.294.6A C.361.5A D.565.2A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配电手册》P734、735之(1)、(2),列表计算。
【点评】这是非典型“负荷计算”题;实际上是跨章题。
这是第一次考GB50055即《配电手册》第十二章。
这一动向值得注意。
【回顾】2011年,我在讲解前一年的案例题时,写了下面一段话:(1)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轴功率(输出功率),额定电流为输入电流,因此,计算额定电流时应除以效率。
(2)在负荷计算中,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直接取轴功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差异已揉在需要系数或利用系数中。
动力配电箱负荷计算 计算方法动力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有功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为 30P =d K e P (3.1)30P ------三相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 d K ------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e P -------用电设备组的额定容量。
在求出有功计算负荷30P 后,按下列各式分别求出其余的计算负荷。
无功计算负荷为30Q =30P ϕtan (3.2)式中,ϕtan 为对应于用电设备组cos ϕ的正切值。
视在计算负荷为30S =30P / cos ϕ (3.3) 式中,cos ϕ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计算电流为30I =30S /3N U (3.4)式中,N U 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动力负荷计算1.地下一层AP-(-1)-1动力设备负荷计算,由系统图:Pwp1=3kW, Iwp1=30S / 3N U =ϕcos 330N U P = 3/(3×0.38×0.8)=5.7APwp2=0.75kW, Iwp2=0.75/(3×0.38×0.8)=1.42A Pwp3=5.5kW, Iwp3=5.5/(3×0.38×0.8)=10.4APwp4=5.5kW, Iwp4=5.5/(3×0.38×0.8)=10.4A (备用) Pwp5=1.5kW, Iwp3=1.5/(3×0.38×0.8)=2.9A 配电箱容量为e P =3+0.75+5.5+1.5=10.75kW 计算负荷为 30P =d K e P =0.8×10.75=8.6kW 计算电流为 30I =ϕcos 330N U P =8.6/(3×0.38×0.8)=16.3A2.地下一层AP-(-1)-2动力设备负荷计算,由系统图:动力设备负荷计算,由系统图:Pwp1=5.5kW, Iwp1=5.5/(3×0.38×0.8)=10.5APwp2=5.5kW, Iwp2=5.5/(3×0.38×0.8)=10.5A (备用) 配电箱容量为e P =5.5kW计算负荷为 30P =d K e P =1×5.5=5.5kW 计算电流为 30I =ϕcos 330N U P =5.5/(3×0.38×0.8)=10.5A3.其余动力配电箱负荷计算列表:动力配电箱负荷计算表配电箱容量(kW)计算负荷(kW) 计算电流(A) AP-(-1)-3 11 8.8 16.72AP-(-1)-4 6.6 5.28 8.4AP-(-1)-5 2.2 1.76 3.34AP-(-1)-6 1.1 1.1 2.1AP-(-1)-7 0.75 0.75 1.4AP-(-1)-8 90 72 136.7AP-(-1)-9 269 269 511AP-(-1)-10 269 269 511AP-(-1)-11 6.25 5 9.52AP-(-1)-12 75 75 142AP-(-1)-13 55 55 104.5AP-(-1) 44.15 35.3 67 AP-1-1…AP-4-1 0.75 0.75 1.4 AP-1 9.35 7.48 14.2 AP-2-2…AP-15-2 5 5 9.5 AP-2-3 2.2 2.2 4.2AP-2 8.7 6.96 13.2AP-3 9.05 7.24 13.75AP-4-3 22 17.6 33.44AP-4 28.1 22.48 43.3 AP-5…AP-15 6.1 4.88 9.28 AP-16 3 2.1 4.56 AP-17-1..AP-17-3 25 25 47.5 AP-18-1 20.15 20.15 38.3AP-18-2 19.6 19.6 37.2 3.2干线负荷计算3.2.1计算方法确定拥有多组用电设备的干线上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时,应考虑各组用电设备的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因素。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负荷计算的方法有: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等。
1)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利用负荷密度或者单位用电指标来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
2)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3)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
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1、单位面积功率确定计算负荷是已知不同类型的负荷在单位面积上的需求量,乘以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得到的负荷量。
式中 P js——有功计算负荷,KWP eˊ——单位面积功率,或称负荷密度,WM2S——建筑面积,m2单位面积功率法一般在方案阶段使用。
(已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未知用电设备的数量和额定容量)2、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已知不同类型的负荷在单位核算单位上的需求量,乘以单位核算单位得到的负荷量。
式中 Pjs——有功计算负荷,KWPeˊ——单位用电指标,W∕户,W∕人,W∕床N——单位数量,如户数、人数、床位数单位指标法一般在方案阶段使用需要系数法1、需要系数确定计算负荷定义需要系数是表示配电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的程度。
通常其值小于1.用电设备的工作制设备:能长期连续运行,每次连续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运行时负荷比较稳定。
在计算其设备容量时直接查取其铭牌上的额定容量。
短时工作制设备: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停歇时间较长,在计算其设备容量时,直接查取其铭牌上的额定容量。
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这类设备的工作呈周期性,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且工作时间与停歇时间有一定比例。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1.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是指所有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但不应包括备用设备在内。
2.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时,用电设备组应是本配电干线内的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
3.变压器计算负荷时,用电设备组应是本变压器内的单个用电设备功率之和。
负荷计算方法1、 计算负荷的内容(1)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通常采用30min 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2) 尖峰电流是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在短时间内的最大负荷电流。
单台电动机的尖峰电流就是起动电流;多台电动机的尖峰电流是指计算电流再加上一台最大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如果多台电动机中最大电动机是双电动机驱动时(例如:大吨位起重机中的主卷扬往往是双电动机驱动)则尖峰电流应是计算电流加上这两台同时工作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尖峰电流用于计算电压损失、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以及选择电器和保护元件等的依据。
此外在校验滑触线和较长线路供电的电动机起动时能否满足允许电压损失的要求时,也用尖峰电流来校验。
(3) 平均负荷为某段时间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之比,常选用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作为计算电能消耗和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依据2、 负荷计算的方法(1) 需要系数法:使用最为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 利用系数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但计算过程复杂,工程中很少采用。
(3) 二项式法:一般用于用电设备较少的场所,计算结果偏大。
(4) 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和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电力负荷估计。
(5) 3台及2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取各设备功率之和;4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取设备功率之和乘以0.9的系数;5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可采用二项式法计算,但计算负荷不能小于其中一台最大电动机的功率。
3、 设备功率的确定:用电设备铭牌标明的功率系厂家规定工作条件下的额定输出功率。
各种设备规定的工作条件不完全相同(如JZR 型电动机在不同的负载持续率下有不同的功率),故负荷计算时应将其换算为统一规定工作条件下的功率,即设备功率。
设备功率换算的规定如下:(1) 连续工作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铭牌)功率。
(2) 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如起重机用电动机等)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a ) 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时的有功功率:例如负载持续率为ε为40%的45KW 电动机换算到ε为25%时的有功功率: KW P P r r N 5725.04.04525.0===ε (b ) 当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100%时的有功功率:按上例内容换算到ε为100%的有功功率为:KW P P r r N 5.284.045===ε (c ) 电焊机的设备功率是将额定容量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100%时的有功功率:ϕεcos r r N S P = 如一台23KV A(380V)单相电焊机,5.0cos =ϕ, %65=r εKW x P N 3.95.065.023== 计算负荷时:当一台电焊机时:N d P P 3=;当二台电焊机时:N d P P 3= ;当三台电焊机时:N d P P 3= ;当四台电焊机时:N d P P 33+= 。
3章例题讲解【案例一7】某车间有下列用电负荷:1)机床:80kW2台;60kW4台;30kW15台。
2)通风机:80kW4台,其中备用1台;60kW 4台,其中备用1台;30kW 12台,其中备用2台。
3)电焊机:三相380V,75kW 4台,50kW 4台30kW 10台,负载持续率 100%。
4)起重机:160kW 2台,100kW 2台,80 kW 1续率 25%。
5),400W,数量 90个,镇流器的功率消耗为灯管功率的8%。
负荷计算系数表负荷。
请回答下列问题:1. 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本车间的照明计算负荷,并确定把照明负荷功率因数提高到0.9,计算需要无功功率的补偿容量是多少?(A)58.16kvar (B)52.35 kvar(C)48.47 kvar (D)16.94 kvar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配电手册》P2、P3、P21。
气体放电灯的设备功率应计入镇流器损耗,即 P e= 0.4×90×1.08 = 38.88 kW;照明负荷计算功率 P c = K x P e = 0.9×38.88 = 34.99 kW。
功率因数提高到0.9所需的补偿容量 Q C = P c(tgφ1- tgφ2)= 34.99(1.98-0.484)= 52.35 kvar。
2. 采用二项式法计算本车间通风机组的视在功率应为()。
(A) 697.5 kVA (B) 716.2 kVA(C) 720 kVA (D) 853.6 kVA答案【 A 】解答过程:依据《钢铁手册》。
通风机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即P e = 80×3 + 60×3 + 30×10 = 720 kW;最大5台设备功率之和P5 = 80×3 + 60×2 = 360 kW。
二项式法计算功率P c= cP5+ bP c =0.25×360 + 0.65×720 = 558 kW;Q c = P c tg φ = 558×0.75 = 418.5 kvar ; S c = =+=+22225.418558c c Q P 697.5 kVA 。
电线负荷的计算方法一、常用电线的载流量: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1.5平方毫米——22A2.5平方毫米——30A4平方毫米——39A6平方毫米——51A10平方毫米——74A16平方毫米——98A二、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成受的功率(Pm)为:以 1.5平方毫米为例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P=Pm÷1.3=4840÷1.3=3723瓦“1.5平方”的铜线。
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
三、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2A,220V的情况可以长时间承受3723W的功率,所以24小时承受2000瓦的功率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综合上述所说的,现在的电力衰减厉害,加上电力设备的质量中等化,所以安全的电力是每平米6A电力使用每平米7A ,安全的电力使用每平米应该为6A,如果您需要计算方式应该是1.5平米×6A=10.5A10.5A×220W=2310W这就是1.5单轴最大输出功率如:1.5 mm2 B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1.5×8A/mm2=12A 220V的电压的话就是功率=电压×电流=220×12=2640瓦=2.64千瓦应该根据负载的电流来计算功率的,1.5平方的铜芯电缆最大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用于三相动力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用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
在作为三相电机的接线电缆不太长(10米内)时可载荷2.5KW(10.5A),线段过长相应载荷降低。
一.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 单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dPeQ30=P30tanφS30= P30/cosφI30=S30/(1 .732UN)2. 多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p∑P30,iQ30=K∑q ∑Q30,i S30=(P& sup2;30+Q²30)½I30=S30/(1.732UN)注:对车间干线取K∑p=0.85~0.95 K∑q=0.85~0.97对低压母线①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80~0.90 K∑q=0.85~0.95②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90~0.95 K∑q=0.93~0.973.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①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 Pe=PN(εN)½=Sncosφ(εN)½(PN.SN为电焊机的铭牌容量;εN为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cosφ为铭牌规定的功率因数. )②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Pe=2PN(εN)½二.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地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的平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容量如何分配,单相设备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1.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Pe=3Pe.mφ( Pe.mφ最大单相设备所接的容量)2. 单相设备接于线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①接与同一线电压时Pe=1.732Pe.φ②接与不同线电压时 Pe=1.732P1+(3-1.732)P2Qe=1.732P 1tanφ1+(3-1.732)P2tanφ2设P1>P2>P3,且cosφ1≠cosφ2≠cosφ3,P1接与UAB,P2接与UBC,P3接与UCA.③单相设备分别接与线电压和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首先应将接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接与相电压的设备容量,然后分相计算各相的设备容量和计算负荷.而总的等效三相有功计算负荷为其最大有功负荷相的有功计算负荷P30.mφ的3倍.即P30=3P30. mφQ30=3Q30.m φ5施工用电准备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
3章例题讲解【案例一7】某车间有下列用电负荷:1)机床:80kW2台;60kW4台;30kW15台。
2)通风机:80kW4台,其中备用1台;60kW 4台,其中备用1台;30kW 12台,其中备用2台。
3)电焊机:三相380V,75kW 4台,50kW 4台30kW 10台,负载持续率 100%。
4)起重机:160kW 2台,100kW 2台,80 kW 1续率 25%。
5),400W,数量 90个,镇流器的功率消耗为灯管功率的8%。
负荷计算系数表负荷。
请回答下列问题:1. 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本车间的照明计算负荷,并确定把照明负荷功率因数提高到0.9,计算需要无功功率的补偿容量是多少?(A)58.16kvar (B)52.35 kvar(C)48.47 kvar (D)16.94 kvar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配电手册》P2、P3、P21。
气体放电灯的设备功率应计入镇流器损耗,即 P e= 0.4×90×1.08 = 38.88 kW;照明负荷计算功率 P c = K x P e = 0.9×38.88 = 34.99 kW。
功率因数提高到0.9所需的补偿容量 Q C = P c(tgφ1- tgφ2)= 34.99(1.98-0.484)= 52.35 kvar。
2. 采用二项式法计算本车间通风机组的视在功率应为()。
(A) 697.5 kVA (B) 716.2 kVA(C) 720 kVA (D) 853.6 kVA答案【 A 】解答过程:依据《钢铁手册》。
通风机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即P e = 80×3 + 60×3 + 30×10 = 720 kW;最大5台设备功率之和P5 = 80×3 + 60×2 = 360 kW。
二项式法计算功率P c= cP5+ bP c =0.25×360 + 0.65×720 = 558 kW;Q c = P c tg φ = 558×0.75 = 418.5 kvar ; S c = =+=+22225.418558c c Q P 697.5 kVA 。
3. 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本车间动力负荷的计算视在功率应为( )。
(A) 1615.3 kVA (B) 1682.6 kVA (C) 1792.0 kVA (D) 1794.7 kVA 答案【 A 】解答过程:依据《配电手册》P3,列表计算如下:注1、电焊机为三相、给出的是有功功率(kW ),负载持续率为100%;因此设备功率不需换算。
注2、起重机的负载持续率为25%;因此设备功率不需换算。
注3、本小题为动力计算,不应计入照明负荷!引申思考:设备功率换算问题;照明负荷功率因数问题。
4. 假设本车间的计算负荷为1600 kVA,其中通风机的计算负荷为900 kVA,车间变压器的最小容量应选择下列哪项?(不考虑变压器过负载能力。
)并请说明理由。
(A) 2×800kVA (B) 2×1000kVA(C) 1×1600kVA (D) 2×1600kVA4. 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配电手册》P41,有大量二级负荷时,宜装设两台变压器;一台断开时,其余变压器应满足二级负荷900 kVA用电。
故变压器最小容量应为2×1000 kVA。
(本题依据也可直接引用GB 50053的3.3.1和3.3.2条。
)5. 本车间的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哪一种接地型式时,照明宜设专用变压器供电?并请说明理由。
(A) TN-C系统 (B) TN-C-S 系统(C) TT系统 (D) IT系统答案【 D 】解答过程:依据同4题,在IT系统的低压电网中,照明负荷应设专用变压器。
(本题依据也可直接引用GB 50053的3.3.4条。
)【案例二6】某企业在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时,有下列用电设备组:* 水泵电动机5台,每台额定容量为100kW,其中4台工作,1台备用,需要系数为K X=0 8,cos =0.8;* 生产用通风机,额定容量共计120kW,需要系数为K X=0.75,cos =0.8;* 大批生产金属冷加工机床,额定容量共计1400kW,需要系数为K X =0.2,cos =0.5;* 起重机负荷共计 760kW,负载持续率为 =25%,需要系数为K X=0. 15,cos =0.5;* 照明负荷为高强气体放电灯及荧光灯(不带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镇流器功率损耗在内的容量为84kW,需要系数为K X=0.95。
1.在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时,水泵电动机的设备功率应按( )进行计算。
A、500kW:B、400kW;C、300kW:D、200kW。
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2页之2。
设备功率不包括备用设备。
2、照明负荷的计算功率因数cos 可采用的数值为( )。
A、1.0;B、0.9;C、0.5;D、0.4。
答案【 C 】解答过程:依据同上,第6页表1-5。
3不考虑同时系数)的视在功率S JS)。
A、1510kVA;B、1435kVA;C、1405kVA;D、1250kVA。
答案【 B 】解答过程: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3页式1-5、1 -6、1-7,列表计算如下:4、计算后的自然功率因数为( )。
A、0.58:B、0.71;C、0.68;D、0.62。
答案【 D 】解答过程:依据计算表,cosφ= P/S = 883.8/1432.4 = 0.617。
5800kvar后的功率因数为( )。
A、0.88:B、0.92;C、0.90;D、0.94。
答案【 D 】解答过程:依据计算表,cosφ= P/S = 883.8/942 = 0.938。
【案例三5】某公寓200户,每户设备容量6 kVA,cosф=0.9,需要系数取0.3;空调设备功率120kW,cosф=0.8,需要系数0.75;电梯设备功率60kW,cosф=0.65,需要系数取0.8;生活泵设备功率80kW,cosф=0.8,需要系数0.75;消防泵设备功率90kW,cosф=0.8,需要系数1;消防风机设备功率55kW,cosф=0.8,需要系数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同时系数分别取0.9和0.95。
计算负荷视在功率应为(): A.562;B.578;C.725;D.603。
自然功率因数应为(): A.0.78;B.0.84;C.0.76;D.0.83。
【分析】本题有两个干扰项:一是每户的设备容量6kVA 应换算为有功功率(即乘0.9得5.4kW,200户共1080kW)。
二是消防泵和消防风机不进入计算(即计算表中根本不列这两项)。
【计算】见下表: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表【答案】] 计算负荷视在功率应为【 A 】;自然功率因数应为【 D 】。
注:计算负荷应四舍五入;功率因数宜就低不就高。
【引申思考题】1)消防电梯是否列入计算表?2)应急照明是否列入计算表?3)应急设备专用的配电线路,如何进行负荷计算?4)应急设备和正常设备混用的配电线路,如何进行负荷计算?【思考题答案】1)应列入:消防电梯通常是工作的,例如兼作服务梯。
2)分别对待:正常点燃者列入,应急点燃者不计。
3) 同正常线路:剔除备用设备,需要系数可取1。
4) 命题错误:应急线路应与正常线路完全分开。
【案例四05】单相负荷计算UV 相电焊机共47kVA ,功率因数为0.6,负载持续率为60%;VW 相电焊机共47kVA ,功率因数为0.6,负载持续率为60%;电焊机的需要系数为0.5。
W 相照明共6kW ,功率因数为0.9,需要系数为0.9。
冷加工机床共420 kW ,功率因数为0.5,需要系数为0.14。
通风机共80 kW ,功率因数为0.8,需要系数为0.8。
不考虑同时系数,试求出计算负荷。
【答案及解答过程】 1、电焊机设备功率:8.216.0%6047cos ≈⨯⨯==ϕεr r e S P kW 。
2、单相负荷是否换算的判断:单相负荷设备功率共21.8 X 2 + 6 =49.6 kW ;三相负荷设备功率共420+80 = 500 kW 。
单相负荷设备功率 / 三相负荷设备功率 = 49.6 / 500 ≈ 0.1 ≤ 0.15。
不必换算!3、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表[注] 括号中为网上原答案数据,其中单相负荷(电焊机和照明)是按下表换算的。
kW 功计算负荷为43.8 kvar 。
【评论】1、 上述换算是不必要的。
2、 无功计算负荷算错了!10列 = 1列×6列×4列,而不是9列×4列。
(cos ϕ为0.6,Q 应大于P 。
)3、 从对比可知,换算后的计算负荷较大。
[附原文“特别说明”] 单相负荷的计算,求三相等效设备功率有不同,以下举例说明。
P1=14kW cos ϕ=0.8(tan ϕ=0.75);P2=20kW cos ϕ=0.65(tan ϕ=1.17);P3=22kW cos ϕ=0.9(tan ϕ=0.48);P4=10kW cos ϕ=1.0(tan ϕ=0);P5=16kW cos ϕ=0.65(tan ϕ=1.17);P6=6kW cos ϕ=0.8(tan ϕ=0.75);[解法1]线间负荷设备功率P3>P2>P1,46.6320)33(223)33(3231=⨯-+⨯=-+=P P P e kW99.4717.120)33(48.0223)33(322331=⨯⨯-+⨯⨯=-+=ϕϕtg P tg P Q e 设备功率P5为最大48163352=⨯==P P e kW16.5617.11633552=⨯⨯==ϕtg P Q e kvar46.1114846.6321=+=+=e e e P P P kW15.10416.5699.4721=+=+=e e e Q Q Q kvar55.15215.10446.1112222=+=+=e e e Q P S kVA[解法2]相为设备功率的最大相,其等效的三相设备有功功率为等效的三相设备无功功率为0.810.273=⨯ kvar等效的三相设备视在功率为3.1300.810.10222=+ kVA解法1较解法2的误差较大,有线间及相间混合设备时,为了准确计算应采用解法2。
【评论】 1、既有线间又有相负荷时,不能采用简化方法换算! 2、判断是否要换算时,应采用设备功率!3、进入换算时,则应采用计算功率(需要功率或平均功率)!4、精确换算时请严格按P13表1-15的格式!5、建议优先采用需要系数法。
【案例五】利用系数法负荷计算,见《习题集》案例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