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保健分析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产褥期妇女保健分析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保健对产褥期妇女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70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性保健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产褥期妇女进行系统性保健护理,能降低产褥期并发症,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
【关键词】保健护理产褥期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时间,一般为6周,在这个阶段产妇全身各个系统均发生较大生理变化[1],同时因为抵抗力降低、体力消耗,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产褥期保健护理直接影响产妇以后的生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收治的70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在23~41岁之间,平均(28.7±4.6)岁,经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32例;对照组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9.5±3.9)岁,经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20例。
2组患者在年龄、妊娠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性保健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
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产后2h处理产妇在分娩后2h内易并发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产房内观察生命体征、阴道流血量、宫缩情况,注意宫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如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给予宫缩剂,产妇自觉肛门坠胀,一般考虑阴道后壁血肿,确诊后及时进行处理,产后2h,一切正常,可将产妇送回病房。
1.2.2 排尿护理产妇于产后5d内尿量明显增加,鼓励产妇早期自行排尿,如出现排尿困难,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可以应用热水熏洗外阴,温水冲洗阴道[2],诱导排尿,如仍不能排尿,可以留置导尿,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盆底肌张力降低,易发生便秘,鼓励产妇多吃蔬菜,若发生便秘,可口服缓泻剂。
产褥期妇女保健及康复护理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09-26T06:26:57.17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1期作者:朱香兰[导读] 目的:探究产褥期妇女保健及康复护理措施。
朱香兰青海省妇幼保健院810007摘要:目的:探究产褥期妇女保健及康复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院内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75例产妇,结合我院关于女性产褥期保健及康复护理的标准,实施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终评价其结果。
结果:75例产妇中的2例产褥感染、7例无乳汁分泌、20例乳汁不足,均达到平均标准,且出现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的10人均得以治愈,另外2例产后抑郁也得到有效纠正。
结论:在产褥期妇女中,出现乳腺炎、产褥感染等都是常见现象,通过实施针对性的保健护理,往往能够降低其发生率,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保健;康复措施产褥期,是指女性生产后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段时间,又常被人们称作是“月子期”,需要耗费六周时间[1]。
在此过程中,产妇的身心都非常脆弱,若没有实施有效的保健服务,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后各项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不利于其康复。
鉴于此,此次研究针对我院产褥期妇女的保健及护理过程为例进行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75例产妇,所有女性均为初次生产、生育方式为顺产。
其年龄在21.5~43.2岁,均龄(24.56±4.4)岁。
在生产前对所有人员实施顺产评估,均达到顺产的身心标准,且均未有产前抑郁等情况,心理状态良好。
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方法1.2.1住院期间护理①心理护理:首先需注意观察产妇情绪,并满足其内心需求。
其次,则是帮助产妇进行角色转换,以适应母亲这一角色,能够逐渐承担起为人母的职责。
最后,则是多多陪伴产妇,使其能够充分休息、适当运动,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1852020年 第29期前言:在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妇女的实际情况做好把握,加强对产褥期妇女进行保健知识教育工作,从而使产褥期妇女对产后保健知识进行了解,提升产褥期妇女护理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促进产褥期妇女病情的好转。
结合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产褥期保健工作需要做好规范,以提升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及质量,使产褥期妇女护理效果得以提升,促进产褥期妇女早日恢复。
本次研究工作开展,针对100例产褥期妇女保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做好针对性的解决,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研究产褥期妇女保健情况时,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0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并对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依次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产褥期妇女为50例,对照组产褥期妇女为50例,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针对这100例产褥期妇女,由本院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于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把握产妇在产100例产褥期妇女保健调查分析吴永芳重庆市铜梁区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 402560摘 要:目的:探讨了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做好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升产褥期妇女对保健知识的认知。
方法:选择我院10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产褥期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为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之后,干预组进行保健知识讲解;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产褥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通过对产褥期妇女开展保健知识教育,提升妇女护理依从性,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结论:通过加强对产褥期妇女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提升产褥期妇女护理满意度,使妇女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促进患者产后恢复。
试析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摘要】产褥期是妇女一生生理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个时期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在这个时期要加强对妇女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妇女对该时期的重视程度,另外也要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入手,为妇女在这个时期的身体健康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
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还要充分的发挥各级医院及妇幼保健结构在产褥期保健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定期对产褥期的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提醒产妇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来应对分娩的过程,同时提高妇女在分娩过后的卫生意识和饮食规律意识,确保孕妇在分娩过后能够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减少恢复期间其他疾病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存在问题阐述;原因分析;对策提出在临床上我们将妇女从分娩过后到身体各项机能完全恢复到之前水平的过程称为产褥期,时间周期一般在6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妇女的生殖系统开始逐渐的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这个时期妇女生殖系统的恢复情况将会对妇女日后正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妇女保健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这个时期给予妇女特殊的关怀,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让妇女的生殖系统尽快的恢复到应有的水平。
1产褥期主要问题简述妇女在分娩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精力在分娩的过程中也被大量的消耗,如果在分娩过后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很容导致妇女异常产褥,也会增加很多妇科疾病发病的几率,例如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
另外在这个时期如果妇女的生殖系统恢复不理想则很容易造成妇女子宫机能恢复不全,恶露的时间延长或者是周期异常,同时也能造成妇女出现便秘和痔疮等疾病,严重者还会造成妇女在分娩过后出现贫血以及由于贫血造成的休克等情况。
除了在生理上的问题之外,妇女在这个时期心理上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首先是角色上的转变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感,妇女在经历了漫长的十月怀胎之后诞下婴儿,身份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母亲,突如其来的责任感很容易造成妇女在产褥期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沮丧的心理问题。
产褥期妇女保健的分析研究在产褥期产妇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亏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恢复;同时产妇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加上分娩损伤的影响,体质更差,从而延长产妇的恢复过程,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
标签:褥期;产妇;保健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逐渐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间。
在此时间内,由于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体力,同时由于长时间对分娩的惧怕而产生的恐惧等原因,从而使产妇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亏损,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进一步的下降,精神状态不佳,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恢复;同时,由于营养涉入及体力透支等原因,产妇的机体免疫能力极速下降,在这个时间,产妇非常容易患上一些疾病。
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操作,使产妇的体质更差,抵抗能力也极速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妇的恢复过程,严重的影响着产妇的身体健康,如果预防和保健不当,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在此期间,产妇不仅要适应全身各系统所发生的明显变化,承受着巨大的不适,而且还要担负起哺育婴儿的重任,使自己身体的营养加大流失的速度,休质急剧下降。
因此,在产妇生产后的42d 内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进一步的了解产褥期满的妇女的身体各系统的健康状况,方便适时地指导她们的身体保健和患病后的治疗,提高广大产褥期妇女的身体素质。
1 临床资料为了更好的加强对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研究,我们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收集、分析,并对产后42d以后进行健康体检的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共调查120例,其中顺产103例,阴道助产17例。
在追踪研究过程中,我们在调查收集产妇产褥期状况的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和脉搏;检查乳房和手术助产的伤口,外阴、阴道、子宫颈以及子宫附件;以及血尿常规、B超等辅助检查、心理检查等内容。
孕产期保健对产褥期女性保健知识饮食及行为的影响孕期和产褥期是女性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保健对于母婴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饮食和行为是孕产期保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饮食和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产褥期女性的身体康复和健康。
本文将重点探讨孕产期保健对产褥期女性饮食和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 饮食对产褥期女性的影响孕产期是女性生命中非常特殊的时期,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在孕产期,女性需要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膳食的营养均衡和多样化。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如肉类、鱼类、蛋类等,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身体康复。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排便和排泄体内废物,有助于产后身体恢复和健康。
而产妇要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脂肪的食物,如坚果、鱼油等,有利于产妇的乳汁分泌和宝宝的健康。
产褥期女性还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的发生。
相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产褥期女性造成不利影响。
如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容易导致体重过重、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增加产后身体的负担。
孕产期女性还应避免接触咖啡因、酒精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行为对产褥期女性的影响产褥期女性的行为习惯也对身体康复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孕产期女性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产后康复,预防静脉曲张、便秘等产后常见问题。
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减轻情绪压力,促进产褥期女性心理健康。
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孕产期女性还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休息。
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有利于预防产后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产褥期女性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预防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
产褥期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调查研究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
方法:以我院240例产褥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户籍,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
对比两组产褥期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调查、两组产褥期疾病发生情况。
结果:1)两组产褥期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中:“产妇居室应该通风”、“产后应该早期下床”、“不洗澡”、“不刷牙”存在差异(P<0.05);2)两组产褥期疾病发生情况存在差异(P<0.05)。
结论:不同产褥期产妇的保健知识存在差异,保健医生要加强营养知识的宣教,知识宣教应从孕期开始,贯穿于孕产期,以减少产褥期疾病的发生。
标签:产褥期;保健知识;行为调查产褥期是胎盘娩出至产妇身体器官除乳腺恢复至正常的时期,即我国民间“坐月子”时期。
有学者指出在经历妊娠和分娩后,妇女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来促进机体的恢复。
产褥期合理的保健知识及行为对产妇机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根据我国传统民间习俗,认为产后需要门窗紧闭,严防风寒,对饮食也有众多忌口,而西方国家则主张产后早期下床活动,食谱的选择与产前也无特别之处。
如何让“坐月子”更科学有度,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拟以我院240例产褥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分析妇女产褥期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的240例产褥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户籍,分为140例城市组和100例农村组。
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9.61±5.15)岁、(30.41±4.94)岁,两组年龄无差异。
产褥期妇女有一定书写沟通能力,知情同意。
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
1.2调查方法我院医护人员通过上门方式向产妇发放调查问卷或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向患者询问产褥期保健知识。
本次研究中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3份,回收193分,电话第一次未成功拨打时,采取回拨的方式,共成功拨打37人,成功率100%。
1.3观察指标对比:1)两组产褥期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调查;2)两组产褥期疾病发生情况。
浅谈如何做好社区产褥期保健工作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1]。
由于我国目前医疗资源仍不丰富,各产科医院的床位都比较紧张,产妇分娩后一般于5日内就已经出院回家,至产后42天产院复查期间都是在家中度过。
所以,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促进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担就落到了社区医疗保健人员的肩上。
近几年,由于人们医疗意识及保健意识的变化,大众对于新生儿以及产妇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传统观念与全新理念的冲突也促使每个家庭都希望得到专业的指导,所以社区产褥期保健工作逐步受到重视,对于医疗保健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同时,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在逐步加强,社区医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方向也逐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因此,切实提高社区医疗保健工作质量,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全面发展社区保健工作具有它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产妇分娩时经历了较大的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子宫内有较大的创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这期间产妇不仅要适应全身各系统所发生的明显变化,还要担负起哺育婴儿的重任,如果得不到方便快捷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
从古至今医学上都很重视产褥期保健,认为“产后真元大损,气血空虚”,必须“居室宜避风,衣着应温凉适宜,以防外感;饮食宜淡泊,勿食生冷坚硬,勿食肥腻煎炒,以免食伤;并不宜力役动作,不宜交合。
心志宜合,思虑宜绝,非恐忧郁,大怒大喜,皆不犯。
”[2]但是,现实生活中到底应该如何方便合理地搭配膳食营养,如何循序渐进地恢复产前体型,如何放松心情,克服产后抑郁心理等方面往往使每个家庭,每个产妇感到困惑,她们迫切需要有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经验的人及时地连续性地给予她们详细全面的指导,将理论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陪伴她们顺利度过产褥期。
产褥期医疗保健服务观察与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整理2005年妇女保健门诊中产褥期保健的产妇共计1 566例,其中初产妇1 299例,占83.95%。
1.2 方法:采用统计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产后访视及妇科健康检查。
2 结果产褥期保健的产妇为1 566例,占全年分娩人数的65.25%,顺产者为648例,剖宫产者为918例,顺产者中纯母乳喂养者为588例,占90%,剖宫产者中纯母乳喂养为572例,占62.31%,子宫复旧欠佳及阴道流血时间延长者中剖宫产230例,占14.69%,顺产者占132例,为8.43%,急性乳腺炎为1.149%。
3 讨论3.1 产褥期指产妇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一般规定为6周[1]。
产褥期保健是孕期及产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恢复期保健,内容包括观察产妇有无乳房或生殖道感染,子宫复旧情况,指导母乳喂养和计划生育方法的选择和落实,医疗服务时间为3次产后家庭访视和42天健康检查。
3.2 本次调查中发生产褥保健人数占分娩人数的62.25%,说明产褥期保健意识不强,问卷调查分析,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顺产者。
因为剖宫产术切口疼痛致母婴同室差,开奶晚,术中流血多,体质消耗大,不能马上进食致乳汁分泌少,不能按需哺乳。
初产妇哺乳姿势不正确等均影响纯母乳喂养率。
3.3 正常产后10日内子宫降入骨盆腔内,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血性恶露增多,多因子宫复旧不全或合并感染,少数有胎物残留。
剖宫产术后因切口疼痛和产后宫缩痛,产后活动量少致子宫收缩欠佳,少部分因切口愈合不良致阴道流血时间延长。
恶露时间延迟应及时纠正,对症治疗,否则易引起宫体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贫血等。
产后适量活动及产后健身操,有利于产妇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
3.4 产褥期乳房保健,推荐母乳喂养,因为初产妇或哺乳方法不当易发生乳头皲裂,多用丁香碾碎加香油涂于患处。
发生急性乳腺炎者,多全身发热,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应局部治疗加抗生素联合治疗。
孕产期保健对产褥期女性保健知识饮食及行为的影响
孕产期保健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和产妇在分娩及产褥期间,按照医学方法养成合理的
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从而维护其身体和胎儿的健康。
产褥期是指产后42天内,也就是子宫恢复的时间。
在这个时期,产妇需要注意自身的健康与营养,以保证恢复和身心健康。
产褥期需要注意的方面可以分为饮食和行为两个方面。
在饮食方面,孕产期保健对产
妇教授合理的饮食方法,能够帮助产妇在产褥期间获得足够的营养。
合理的饮食能够帮助
产妇从产后恢复中获益,并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同时,孕产期保健还能教授产妇如何保
护乳房,避免乳房疼痛、乳头皲裂、皮肤敏感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孕产期保健还能教授
产妇如何避免产褥期的抑郁症和产后焦虑症。
在行为方面,产妇需要注意自身的动作和姿势,在产后恢复期间尽量减少上下楼梯,
避免负重工作等,尽量保持平稳的心态。
产妇需要遵循产后恢复的时间规律,不强迫自己
做高难度的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尽量避免产后出现伤口口垢,以避免感染等问题
的发生。
同时,孕产期保健还能教授产妇如何运用较好的方式和技巧提高母亲的母爱,对
新生儿尽快形成主动的行动和关爱。
总之,孕产期保健对于产妇的健康和生育很重要。
合理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不仅可
以帮助孕妇顺利度过分娩期,还可以预防产褥期疾病的发生,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因此,广大孕产妇应该加强拥有正确的健康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营养和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产褥期产妇保健及康复护理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究产褥期产妇应用常规与保健及康复护理手段干预意义。
方法:由于开展的护理策略不同,因而将产褥期产妇分组,即常规护理(对比组30例)与保健及康复护理(分析组30例),较比不同护理手段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
结果:以产后保健及康复护理知识掌握与护理满意度方面较比,分析组高于对比组,P<0.05。
结论:通过对产褥期产妇应用保健及康复护理,可在很大程度提升产妇康复知识,还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康复护理产褥期是时间段概念,指从分娩结束、胎盘脱离母体后,直到全身各个器官恢复到孕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正常,通常需要6周时间。
在产褥期的整个期间,产妇都是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产妇的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都会发生较大的生理性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生殖系统,产妇的乳房开始泌乳,使得产妇在生理及心理都发生产生脆弱的阶段,所以更要加强对产妇的康复以及恢复[1]。
产后保健及康复护理能够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促使产妇能够加快产后的恢复,使其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2]。
因此,本文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保健及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1基本资料与护理对策1.1基本资料研究时间是2021年1月-2021年12月,把60例产褥期产妇作为本次研究方案的对象,具体落实护理手段不同可分为2组,常规护理的30例产妇设为对比组,平均年龄(31.10±0.12)岁;实施保健及康复护理的30例产妇设为分析组,平均年龄(27.18±0.22)岁;各组基线数据加以较比,差距小(P>0.05)。
1.2 护理方案对比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并给予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等。
分析组产妇实施保健及康复护理措施。
一、保健护理:①一般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并为其测量血压,正常护理人员要每日对产妇进行一次测量,但是对于产后出血、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合并症的产妇,护理人员则要增加测量次数,观察血压变化。
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识状况调查分析目的分析产妇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的认识状况及影响产妇认识状况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依据及参考。
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89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活动时间、营养膳食均衡、产妇自身恢复护理等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保健知识的认识状况对个人情况的影响。
结果不同年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知调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文化程度高的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程度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城镇产妇的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农村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识状况明显优于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识状况主要受到产妇年龄、分娩次数、文化水平及城乡居住环境等的影响,临床中应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gnition status of puerperal health care 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cognition status,and t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work.Methods 89 puerperal women from May 2016 to February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of this observation.The cognition status of related knowledge of health care knowledge,breast feeding rate,neonatal care knowledge awareness,activity time,balanced nutrition diet,maternal self recovery nursing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knowledge on personal condition was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knowledge of puerpe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5).The awareness of maternal health knowledge was higher in women with high educational level than that of women with low educational level,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awareness rate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in urban area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rural wome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among the parturients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primipara,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Maternal awareness of puerperal health knowledge is mainly affected by maternal age,number of deliveries,cultural level and urban and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matern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improve matern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Key words]Puerperium women;Health education;Cognition status;Investigation产妇产褥期在民间成为“月子”,是指生完小孩之后的第1~3个月,中国传统习俗认为在“月子”期间产妇应注意饮食及休养[1],根据传统饮食食用一些高脂肪、高蛋白及多湯等饮食,这极易导致产妇出现口渴、便秘、纳差及脂肪肝等现象的出现[2],因此,有效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知晓对于产妇产后的恢复及新生儿的护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一、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产褥期是指从产后到恢复期间的一个时间段,通常为6周左右。
在产褥期,妇女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剧烈的变化,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因此,维护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二、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下:1. 生理因素在产后,妇女的激素水平会急剧下降,引起情绪变化、焦虑和疲劳等问题。
此外,新生儿的需求导致妇女缺乏睡眠和休息,也会影响心理状态。
2. 社会因素在产褥期,妇女需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同压力。
例如,家庭责任、社会期望、婚姻关系等,这些都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3. 心理因素部分妇女可能在妊娠期间或生产过程中遭受到创伤或意外事故,这些事件可能会导致妇女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
三、护理对策对于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做出以下护理对策:1. 心理干预产褥期妇女需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干预,包括情绪疏导、放松训练等。
此外,也要给予妇女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休息和放松。
2. 心理支持在产褥期,妇女需要得到家庭和亲友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来自医生和护士的关注和照顾。
3. 婚姻关系建立在产褥期,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对于维护妇女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存在矛盾,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4. 专业治疗如果妇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例如,产后抑郁症等问题需要专业医生的治疗。
四、总结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推广宣传妇女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妇女积极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心理咨询等,从而有利于维护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促进婚姻幸福和家庭和睦。
浅谈产褥期的保健(一)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
在此期间,产妇心理、生理都处于脆弱阶段,需要很好地调适恢复,如产后保健服务欠缺,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产褥期生理变化1.1生殖系统的变化①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随着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宫内膜再生,子宫体复旧,子宫约在产后6周恢复至未孕大小,产后哺乳者子宫底下降较不哺乳者快。
②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最初为血性恶露,持续3-4d后颜色渐淡转为浆液性恶露,血性恶露的时间过长表示子宫复旧不良。
浆液性恶露持续约7-10d,以后逐渐变为白色恶露,持续2-3周干净。
正常恶露持续4-6周,子宫复旧不良,或子宫内有胎盘或胎膜残留时,出血多而且持续时间长。
如恶露有异味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1.2分娩前后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有乳汁分泌。
母乳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内,含有大量抗体,有助于婴儿抵抗疾病的侵袭。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
妈妈们在给自己的小宝贝进行哺乳的时候,通过和小宝贝进行身体接触,增加感情,给婴儿安全感;同时婴儿吸吮乳头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和复原,减少褥期阴道出血。
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保证产妇休息睡眠和饮食并避免精神刺激显得至关重要。
2产褥期心理变化在产褥期,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较易影响产妇的心情,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恐惧;对抚养婴儿的责任感到紧张;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康复情况等的担忧、焦虑。
产褥期妇女保健分析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保健护理措施在产褥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乡进行产后保健重点监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系统化保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并发症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褥期妇女实施保健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生理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护理;应用效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33-02产褥期指的是产妇将胎儿、胎盘娩出后,身体、心理等多方面进行调适复原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6至8周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产妇自身抵抗力弱,容易发生多种产后并发症[1]。
为了提高恢复效果,本文选取我乡进行产后保健重点监测妇女进行分析,应用系统化保健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乡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进行产后保健重点监测产褥期妇女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31岁之间,平均(265±12)岁;产后时间2天—10天,平均(41±12)天。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1—33岁之间,平均(274±16)岁;产后时间3天—14天,平均(50±15)天。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保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每天应在排空膀胱后,检查宫底高度,关注宫缩、膀胱充盈度、阴道流血量。
当出现子宫收缩不佳、宫底提高现象时,就要使用宫缩剂对抗宫腔积血;注意子宫有无压痛,观察恶露的量、颜色、有无臭味,如发生上述情况时,应予以治疗。
产褥期妇女保健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保健对产褥期妇女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70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性保健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产褥期妇女进行系统性保健护理,能降低产褥期并发症,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
【关键词】保健护理产褥期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时间,一般为6周,在这个阶段产妇全身各个系统均发生较大生理变化[1],同时因为抵抗力降低、体力消耗,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产褥期保健护理直接影响产妇以后的生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收治的70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在23~41岁之间,平均(28.7±4.6)岁,经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32例;对照组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9.5±3.9)岁,经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20例。
2组患者在年龄、妊娠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性保健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
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产后2h处理产妇在分娩后2h内易并发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产房内观察生命体征、阴道流血量、宫缩情况,注意宫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如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给予宫缩剂,产妇自觉肛门坠胀,一般考虑阴道后壁血肿,确诊后及时进行处理,产后2h,一
切正常,可将产妇送回病房。
1.2.2 排尿护理产妇于产后5d内尿量明显增加,鼓励产妇早期自行排尿,如出现排尿困难,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可以应用热水熏洗外阴,温水冲洗阴道[2],诱导排尿,如仍不能排尿,可以留置导尿,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盆底肌张力降低,易发生便秘,鼓励产妇多吃蔬菜,若发生便秘,可口服缓泻剂。
1.2.3 饮食干预产妇于产后1h内进食清淡半流质饮食,后可进食普通食物,进食应坚持高蛋白、充足维生素、低脂肪、微量元素为主并保证热量,各种营养素平衡搭配,保障供给,才能保证乳汁的质量,满足婴儿的需要,促进产褥期妇女能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1.2.4 会阴干预应用0.05聚维酮碘擦洗外阴,每天2~3次,尽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会阴有水肿者可应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会阴有缝线者检查切口有无红肿、硬结、分泌物等,产后3~5d拆线,伤口伴有感染时,提前拆线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
1.2.5 乳房干预新生儿哺乳中,一般建议母乳喂养,母乳中含
有丰富的营养及一定的免疫因子,对新生的生长发育有理,一般于
产后30min后开始哺乳,此时乳房内乳量较少,通过新生儿吸吮能刺激泌乳,产后1周吸吮次数要增加,1~3h哺乳1次,最初哺乳只需要3~5min,后逐渐延长至15~20min,原则是不定时哺乳,哺乳时母亲及新生儿均选择最佳位置[3],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在乳房下方,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在新生儿口中,用手托扶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吸完一侧再吸另一侧,哺乳后将新生儿拍背部1~2min,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乳房出现乳胀、皲裂时应及时处理,乳汁量少者应鼓励其树立信心,适当调整饮食。
1.2.6 子宫及恶露干预产后2h内极易发生子宫复旧不良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因此每天同一时间手测量宫底高度,了解子宫复旧
情况,测量前嘱产妇排尿,每天观察恶露数量、气味、颜色,子宫复旧不全、红色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应该及时给予缩宫剂[4],合并感染者,应用广谱抗生素。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c2检验和t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比较,见表1。
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逐渐复原的时期,产妇能否恢复如初,产褥期是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保健和护理,使产妇心情愉快,及时排尿,减少便秘、尿潴留、产褥期感染、抑郁等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困扰。
在本组治疗中,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对产褥期妇女进行保健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雪梅,孙晓婷.社区产褥期妇女保健指导需求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63~64.
[2] 牛小梅,赵友丽,刘启东,等.《中国儿童发展计划的纲要》宣传提纲[j].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92.
[3] 黄存瑞,叶文彬.英国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及启示[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8,21(4):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