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4.87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以及物质之间变化的科学,而金属则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九年级下册的化学教材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关于金属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金属的性质、制备与应用等方面来介绍九年级下册的化学金属知识点。
一、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其性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导电、导热,并且大多数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九年级下册的化学课程将主要涉及常见的金属,如铁、铜、锌等。
我们将学习到它们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等)和化学性质(如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等)。
二、金属的制备在金属的制备方面,我们将学习到两种主要的方法:冶炼和电解。
首先是冶炼。
冶炼是指将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高温和还原剂的使用。
举个例子,我们将学到的铁是通过高温加热含有铁矿石的炉子中,用焦炭作为还原剂将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
其次是电解。
电解是通过电流来进行的一种制备金属的方法。
我们将学习到的铜就是通过电解来制备的。
这个过程中,将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放入电解槽中,通过电流的作用,铜离子会被还原成纯净的金属铜。
三、金属的应用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将学习到的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知识点将使我们了解到金属的应用领域。
首先是铁的应用。
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建筑结构到交通运输,从工具到电器设备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铁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其次是铜的应用。
铜是一种导电性能非常好的金属,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线、电缆、电路板等电子设备。
铜还可以用来制作管道、水暖设备、建筑装饰等。
另外还有锌、铝等金属的应用。
锌可以用来制作锌蓄电池、合金等,而铝则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
总结九年级下册的化学金属知识点通过学习金属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使我们对金属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金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建筑、交通、电子设备还是其他方面,金属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1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2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酸盐+H2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3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0.94%0.03%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3.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要点梳理】要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1.几种常见的金属(1)常见的重要金属:铁铝铜锌钛锡金银等。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常见金属的特性(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4.合金知识(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2)生铁(含碳量为2%~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
因含碳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碳量越大,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3)黄铜、青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钛合金等也是常见的合金。
(4)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要点诠释】1.金属的用途要从不同金属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等各方面考虑。
如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因为铜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小,价格比银低很多,资源比银丰富得多。
2.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化学九下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充满奥秘和神奇的学科,九年级下册的化学知识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以下是对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金属材料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但不同的金属在这些性质上也存在差异。
在金属中,纯金属的性能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是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也更好。
例如,常见的铁合金有生铁和钢,它们的含碳量不同,导致性能也有所不同。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例如,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而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但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再与盐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炼铁的原理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金属资源的保护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此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都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四、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金属与矿物一、金属的性质1. 概念:金属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良好导电和导热性能的元素。
它们在常温下通常是固体(汞除外)。
2. 物理性质:导电性: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流动,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导热性:金属中的原子排列紧密,热量可以迅速通过金属传递。
延展性:金属可以在受到外力时延展成薄片或拉成细丝。
3. 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如铁生锈。
许多金属可以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二、金属的冶炼1. 定义:金属的冶炼是指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过程。
2.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铁:通过高炉冶炼,使用焦炭、石灰石和铁矿石。
铜:通过电解冶炼,将铜矿石转化为铜的硫酸盐溶液,然后电解得到铜。
三、矿物与资源的利用1. 矿物的概念:矿物是自然界中固态的无机自然体,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2. 矿物资源的利用:矿物资源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需要合理规划和保护,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定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2. 性质: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如碳酸钙分解。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如燃烧反应。
二、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如木材、煤炭等。
助燃物:通常是氧气。
达到着火点:即达到一定的温度。
2. 灭火的方法:清除可燃物。
隔绝助燃物,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三、化学电池与电能1. 化学电池的概念: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常见的化学电池有干电池、蓄电池等。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1. 定义: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通常与生命活动相关。
2. 特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药物、激素等。
《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知识点一、金属的存在及物理通性1、存在:绝大部分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化合物)形式存在;极少数不活泼的以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如金。
在地壳中排前三位金属元素位:铝、铁、钙。
2、物理通性:共性: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延展性;特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但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熔点最高的是钨,最低的是汞,汞为唯一液态金属。
二、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易失电子,表现为还原性,金属元素只有正价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2、Cl2、S)4Na + O2 == 2Na2O (白色) 2Na + O2=== Na2O2(淡黄色)2Mg + O2 == 2MgO (白色) 4Al +3 O2==2Al2O3(白色、致密)3Fe + 2O2 ==Fe3O4(黑色) 2Cu + O2=== 2CuO(黑色)2、活泼金属酸(HNO3除外)反应,生成盐与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 Fe + 2 H+ == Fe2+ + H2↑Mg + H2SO4== MgSO4+ H2↑ Mg + 2H+ == Mg2+ +H2↑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6H+ == 2Al3+ +3H2↑2Na + 2HCl == 2NaCl + H2↑ 2Na + 2H+ === 2Na+ +H2↑3、活泼金属(K Ca Na Fe)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2Na + 2H2O == 2Na+ + 2OH-↑3Fe + 4H2O(g) === Fe3O4+ 4H2↑钠与水反应现象及结论:①浮:密度比水小;②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③游、响:生成气体,反应剧烈;④红:生成碱性物质。
三、金属通性(一)、金属的存在及物理通性1、存在:绝大部分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化合物)形式存在;极少数不活泼的以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如金。
九下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九下化学知识点归纳如下:
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银、金。
2.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条件:金属必须排在氢的前面,酸是稀的,金属不能是钾、钙、钠。
3. 金属与盐反应:单质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反应后生成盐的单质。
4.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很多金属在常温或高温下能和氧气反应,但剧烈和难易程度不同。
例如: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铜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2)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指稀盐酸和稀硫酸,能转换出酸中的氢。
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3)金属和盐(可溶性盐)的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和硝酸汞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汞。
5.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2)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等。
6. 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能使酸碱溶液显不同的颜色,叫做酸碱指示剂。
9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神奇而有趣的学科,在 9 年级下册,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9 年级下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2、金属与酸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 H₂SO₄= ZnSO₄+ H₂↑。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₄= FeSO₄+ Cu。
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1、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 + Fe₂O₃= 2FeCl₃+3H₂O。
(4)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H₂O。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例如,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 + Na₂CO₃= 2NaCl + H₂O + CO₂↑。
2、碱的化学性质(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₂=Na₂CO₃+ H₂O。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及常见习题课题1知识点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如:、、、等如:、、、等知识点2:金属1.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①铜是色的固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被磁铁吸引。
②铝是色的固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被磁铁吸引。
③铁是色的固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被磁铁吸引。
铁粉是色的粉末。
2.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与个性:①常温下金属都是体(除是液体外)。
②大多数金属是色,但金是色,铜是色。
③都具有性、性、性、性,但差别较大3.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时,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需要考虑等因素。
知识点3:合金1.一种金属中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作合金。
①合金的形成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②合金为物(填“混合”或“纯净”)。
2.常见的合金(1)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含C量:),钢(含C量:)(2)黄铜是和的合金3.合金的特性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1. 硬度更,2. 熔点更,3. 抗腐蚀性更。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的反应金属的化学性质 2.金属与的反应3.金属与的反应知识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 、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①镁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了防止镁条与氧气反应,在镁条表面。
②铝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铝是的,覆盖在铝的表面,能防止铝继续与氧气反应。
2. 、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现象是,化学方程式: 。
②铜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现象是,化学方程式: 。
3. 、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总结: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应,且反应现象越,说明金属化学性质活泼程度越 (即金属活动性越 )。
则:1.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比不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活动性;2.与氧气容易反应的金属比与难氧气反应的金属活动性;那么以上六种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反应现象与稀盐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稀盐酸化学反应方程式镁锌铁铜、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酸反应吗?。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普通金属能与氧、盐酸、硫酸和盐溶液发生反应。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金属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方程式镁常温下表面逐渐变暗。
点燃猛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点燃、猛烈燃烧并发光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2mg+o22mgo铝在室温下,铝表面变暗并形成层致密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腐蚀光熊熊燃烧,火星到处都是,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22al2o3铁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变冷火星无处不在,散发着大量的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铜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湿的在空气中,铜绿形成并被腐蚀加热,生成黑色固体2cu+o22cuo金即使在高温下,它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结论大多数金属都能喝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两种酸中相同)镁mg+2hcl==mgcl2+h2↑mg+h二so四==mgso四+h二↑这种反应是剧烈的,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这种气体可以燃烧并产生气体生淡蓝色火焰铝2al+6hcl==2alcl三+3h二↑2al+3h2所以4==al2(so4)+3h2↑锌zn+2hcl==h2↑+氯化锌2锌+氢2所以4==znso4+h2↑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体逐渐从无色变为浅绿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铁fe+2hcl==fecl2+h2↑fe+h二so四==feso四+h二↑铜不反应没有反应无三金属与盐的反应将锌片、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cuso四溶液阿格诺3解决方案nacl溶液锌锌表面有一层红色金属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锌+铜4==znso4+特写锌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zn+2agno3==zn(否)3)+2ag无变化,不反应铁铁表面有一层红色金属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铜4==feso4+特写铁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2agno3==fe(否)3)2+2ag无变化,不反应铜无变化,不反应铜表面沉淀一层银白色金属,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三==cu(no)二+2ag没有变化,没有反应易错点:一、(1)通常,金属活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也称为活性金属)可以代替酸中的氢;例如,氢背后的金属铜和银不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金属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
在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中,有一系列关于金属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1.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金属与非金属的基本区别。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呈固态存在;而非金属则常常呈不同的形态,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这种区别主要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特殊电子结构所决定的。
2. 金属的共同特征在化学中,金属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被拉成细丝或者被薄压成薄片,而不易断裂。
其次,金属通常具有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在常温下保持固态。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很好地传导电流和热量。
最后,金属还能反射光线,呈现出光泽的表面。
3. 金属的电子结构金属的特殊性质与其电子结构密切相关。
在原子层面上,金属的原子通常含有较少的价电子,这些价电子能够自由地在金属晶体中移动,并形成电子海。
这种电子海模型解释了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也解释了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
4. 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常见的性质,我们将重点讨论其中的一些。
首先是金属的氧化性,金属能够与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这一反应通常称为金属的氧化反应,是金属生锈的基本原理。
其次,金属还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金属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此外,金属还可以与酸发生反应,并产生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遭受化学、电化学或其他环境因素的损害。
腐蚀会导致金属的性能下降、物质流失等问题。
为了防止金属的腐蚀,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镀层的方式将活泼金属包裹在不易腐蚀的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6. 重要金属元素及其应用在化学知识点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知识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分为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之最包括: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银是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
金属分类包括: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铁的合金包括生铁、钢。
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
铜合金包括黄铜(铜锌合金)和青铜(铜锡合金)。
焊锡和铅锡合金熔点较低。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金属+酸→盐+ H2↑,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湿法冶金的原理是金属置换。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Ba)。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铁的冶炼是金属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一种方式。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化学反应式为3CO + Fe2O3 → 2Fe + 3CO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A 镁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2MgO (银白色镁条变暗);点燃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放热。
2Mg+O22MgOB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银白色逐渐变暗,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4Al+3O2=2Al2O3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点燃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4Al+3O点燃2Al2O3C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铜A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铁、铜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制品生锈:Fe+O2 + H2O Fe2O3-xH2O (暗红色、疏松)铜制品生锈:2Cu+O2+CO2+H2O == Cu2(OH)2CO3 (翠绿色、铜绿)B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 细铁丝在纯氧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Cu+O22CuO (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丝表面逐渐变黑。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具有稳定性:真金不怕火炼。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 盐+H2↑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Mg+H2SO4=MgSO4+H2↑ Mg+2HCl=MgCl2+H2↑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Cl=2AlCl3+3H2↑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 Fe+2HCl=FeCl2+H2↑【注意】①只有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盐酸、稀硫酸里的氢;②当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元素呈+2价;③镁、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热,触摸试管外壁发热;④反应速率由快到慢:Mg >Al >Zn >Fe ;⑤镁、铝与稀硫酸反应太快,铁与稀硫酸反应太慢,所以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范文
学习永无止境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知
识点汇总
www.5y
kj.com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
2mg+o2
2mgo
注:mgo:白色固体
4Al+3o2
2Al2o3
4Al+3o2
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
Fe3o4
2cu
+o2
2cuo
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
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范文
学习永无止境
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
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H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
mg
mgSo4+H2↑
2Hcl+
mg
mgcl2+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2Al
Al23+3H2↑
6Hcl+2Al
2Alcl3+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
ZnSo4+H2↑
2Hcl+Zn
Zncl2+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范文
学习永无止境
H2So4+Fe
FeSo4+H2↑
2Hcl+Fe
Fecl2+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
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
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
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
+
cuSo4
==
cu
+
FeSo4
范文
学习永无止境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
色
2Al+
3cuSo4
Al23+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3
cu2+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
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
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二、置换反应
、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
化合物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范文
学习永无止境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www.5y
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