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1
- 格式:docx
- 大小:16.48 KB
- 文档页数:3
白术新品种阜白术1号
李伟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23()3
【摘要】阜白术1号是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白术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
1.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250天,平均株高69厘米,主茎粗0.5厘米,根茎粗大。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
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上部茎生叶叶柄较短,叶片不分裂;下部茎生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偶为5深裂。
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3厘米。
【总页数】1页(P34-34)
【作者】李伟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歙白术与其他产地白术中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比较
2.正交试验优选白术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提取工艺
3.HPLC法测定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含量
4.歙白术与其他产地白术中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比较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术与茯苓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中药材的市场也越来越繁荣。
在众多中药材中,白术和茯苓是常见的药材之一,它们在功效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然而,对于不熟悉中药材的人来说,很容易混淆这两种药材。
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如何准确鉴别白术和茯苓,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两种中药材。
一、外观特征白术和茯苓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可以初步辨别它们。
1.白术:白术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华北、西北等地区。
它的根茎较粗壮,黄白色,其中含有不少于5%的油脂。
白术的茎叶呈卵形或披针形,颜色较为鲜绿,具有明显的芳香气味。
白术的花期在夏季,花序呈蓝紫色。
2.茯苓:茯苓是一种菌类植物,生长在亚热带或温带地区。
茯苓的菌盖呈黄色,质地坚硬,具有棕色线条纹。
茯苓的菌褶较密集,颜色为淡黄色至浅棕色。
茯苓的柄长约2-7厘米,中央部分较宽,向下逐渐变窄。
二、药材特性除了外观特征,白术和茯苓在药材特性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
对于想要更准确区分它们的人来说,掌握这些特性非常重要。
1.白术:白术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黏液质,味道苦涩微甘,性质温和。
白术具有健脾止泻、益气补中的功效。
通常用于治疗脾胃不好、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2.茯苓:茯苓的特点是含有多种草酸和茯苓酸。
它的性味甘淡、涩微寒。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失眠等症状。
三、药材应用除了外观和特性,了解白术和茯苓的主要应用领域也是鉴别它们的重要依据。
1.白术的应用:白术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脾胃湿困、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白术还可以用于疗肺痿、天行渎证等状况。
通常以煎服或作为配方中的一部分使用。
2.茯苓的应用:茯苓主要用于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在中医中,茯苓常被用于治疗水肿、腹胀、失眠等症状。
茯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
总结:通过对白术和茯苓的外观特征、药材特性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常见的中药材,并准确地进行鉴别。
白术的作用与功效白术在我国的中药史上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药材。
它是一种菊科植物,本产于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但后来黄河北岸部分省份以及陕西部分地区也有引种。
但是白术的种植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通常要隔五到十年再种才可以生长。
随着它的逐渐推广,白术的作用与功效已被人们所熟知。
在我国古代的《尔雅》中也有记载。
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本性喜凉,因此如果种于非洲地带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通常将它拿来入药的部分是取之根茎。
它的药用价值非常多。
白术的作用与功效对于人体的脾脏有非常好的调理功能。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燥湿健脾,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水肿、止汗,安胎。
本文导读: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
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
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用于表虚自汗。
本品与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如果有孕妇在孕早期胎动不安,白术的作用与功效对于孕妇也是非常显著的。
它如果有内热的话,可以同黄芩一起用药,如果腰酸的话,可以同桑寄生及杜仲一起配制药方。
如果体质虚弱盗汗,则可以与黄芪和浮小麦同配,有一定疗效。
白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功能
•温中健脾,益气利水
•补脾胃,除湿
•健脾消食,降火生津
•收敛止泻,固表止汗
主治
•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脾胃湿热引起的食积不化、口舌生疮、湿热泻痢等症状。
•脾胃虚弱导致的疲乏无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
•脾虚湿困导致的水肿、湿疹等症状。
•脾虚湿阻导致的腹泻、白带异常等症状。
•外感湿邪引起的面色黄暗、四肢无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
•内服:一般用生白术,每次5-10克,煎服,可作为单味用药,也可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外用:煎煮浓缩液敷患处,或用于熏洗、泡脚。
注意事项
•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以及体寒便溏者忌用白术。
•服用白术过多可能会导致腹胀、口干等症状,应适量使用。
•若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以上是对白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介绍。
使用白术之前,请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并遵循医嘱使用。
一、品种考证—苍白之争《神农本草经》记载名“术”,一名山蓟,一名山姜,一名山连。
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
并未区白术还是苍术,此时使用的“术”可能有是白术,也可能是苍术,或者两种都有。
不过从产地看,结合现在的白术、苍术产地,此时的“术”是苍术的可能性较大。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郑山,即南郑也。
今处处有。
以蒋山、白山、茅山者为胜……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
……东境术,大而无气烈,不任用。
今市人卖者,皆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用时宜刮去之”。
明确了术有苍、白两种,同时提到“东境术”开始使用。
宋苏颂《本草图经》(1062年):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
春生苗,青色无桠。
一名山蓟,以其叶似蓟也。
茎作蒿秆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花者;入伏后结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细根,皮黑,心黄白色,中有膏液紫色。
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曝干。
今白术生杭、越、舒、宣州高山岗上,叶叶相对,上有毛,方茎,茎端生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曝干。
以大块紫花者为胜,又名乞力伽。
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非谓今之术矣。
苏颂认为,当时用的“术”为苍术,而古方用的“术”是白术,同时对二者的植物区别作了详细的描述。
说明在宋朝当时甚至在此之前,苍术、白术已经很能够明确地区分了,在官修《太平圣惠方》中,已经将白术、苍术分别使用了。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1116年):苍术,其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日,去上粗皮。
白术粗促,色微褐,气味亦微辛,苦而不烈。
古方及《本经》只言术,未见分其苍白二种也。
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
自此,人多贵白者。
今人但贵其难得,惟用白者,往往将苍术置而不用。
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尤速。
殊不详《本草》元无白术之名,近世多用,亦宜两审。
白术对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过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身体暴露在特定的物质中时,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这种反应的特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鼻炎、流涕、喷嚏、咳嗽等,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和严重过敏性反应,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学注重调节身体整体平衡,提高免疫力以减轻过敏症状。
白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被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白术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
它的主要药用部位是根茎,其历史用途包括治疗脾胃虚弱、胃肠气滞和湿热引起的症状。
白术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白术具有增加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表明,白术内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刺激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其次,白术具有抗炎作用。
过敏反应往往伴随着炎症的发生,白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过敏症状的发生。
此外,白术还具有舒张支气管、抗氧化和抗组织损伤等作用,进一步改善过敏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白术对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
一项基于人体实验的研究发现,白术能够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包括鼻塞、喷嚏和鼻痒,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项研究提出,白术内的活性成分能够干扰过敏原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一些动物实验研究还发现,白术能够降低过敏原引发的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炎症,对过敏性哮喘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白术还能够改善过敏导致的胃肠不适症状。
尽管白术对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作用机制和确保其安全性。
目前,白术主要以中药剂型的形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如颗粒、胶囊和口服液等。
在使用白术或其他中药治疗过敏症状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正确使用和剂量的选择。
总之,白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草本植物,具有对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
其增强免疫力、抑制炎症、舒张支气管和减少组织损伤的作用可作为改善过敏症状的关键机制。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白术-回复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是指对中药材进行质量评估和分类的一种标准。
不同等级的中药材在药效、药理、化学成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下面将逐步回答关于白术的商品规格等级相关问题。
第一步:介绍白术白术,学名白附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黍属。
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
它的根茎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第二步:白术的药用价值白术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根茎,具有祛湿、健脾、止泻、消炎、保肝等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痢疾、水肿等症状。
此外,白术还可用于调理气血、改善肌肤、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第三步: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是根据药材的质量、形态、香气、成分含量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的结果。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中药材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四个等级。
特等品是最高等级,质量最好,而三等品则是最低等级,质量较差。
第四步:白术的商品规格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白术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四个等级。
特等品:只有通体沉重、肉质坚实、色泽纯正、光泽明亮、切面平整、无机构及其他污染。
一等品:肉质较鲜、色泽清亮、切面较平整,可有轻微机构及其他污染,但不影响其质量。
二等品:肉质较老、有少许机构及其他污染,但不影响其质量。
三等品:肉质老、机构及其他污染较多,品质较差。
根据以上划分,特等品是质量最好的白术,质量逐渐下降,三等品是质量较差的白术。
第五步:白术商品规格等级的影响不同等级的白术在药效和药理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特等品的白术药效更强,所含的有效成分更多,品质也更稳定。
一等品、二等品的白术相对而言药效稍弱,品质不如特等品。
三等品的白术则品质较差,其药效和药理作用可能并不明显。
在实际应用中,特等品的白术常被用于制作高档中药饮片、中药注射液、中药制剂等,以提高药品疗效。
炒白术和生白术用错了白术,又名苍术,是一种中药常用药材,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白术有“和药首术”之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炒白术和生白术的用法用量却经常被忽略,导致患者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就炒白术和生白术的使用问题展开讨论。
炒白术的用法用量1.炒白术的性味:炒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湿健脾的作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慢性腹泻等症状。
2.自制炒白术的方法:将白术置于砂锅或不粘锅中,用小火炒至微黄色,有香味散发即可。
炒白术后药效增强,适用范围更广。
3.炒白术的用量:一般每次服用3-10克,可入药汤剂、丸药等。
在配伍中要搭配适当的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配,避免过量使用。
生白术的用法用量1.生白术的性味:生白术性寒味辛,具有散寒祛湿、化痰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湿寒痰饮、寒湿痢疾等症状。
2.生白术的用法:生白术可直接入药汤、泡酒等,也可以研磨成粉末。
但生白术性寒,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3.生白术的用量:每次服用1-3克,不宜高于4克。
合理搭配其他药物,避免中药配伍不当引发反应。
炒白术与生白术的区别1.作用不同:炒白术主要补益脾胃、祛湿健脾,生白术则主要散寒祛湿、化痰止咳。
2.辨别方法:生白术表面通透,质地坚硬;炒白术表面黄褐色,有香味,略软。
3.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使用,选对药材以及正确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如此,正确的使用炒白术和生白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效,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在使用中需注意用法用量,避免滥用或误用,保证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中医药爱好者和从业者有所启发,正确运用白术这一中药宝藏,助力患者康复与健康。
白术泽泻的正确使用方法
白术和泽泻是常用的中药材,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关于白术和泽泻的正确使用方法:
1. 白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 冲剂:将10克至15克的白术加入适量开水中煎煮15分钟,待温后饮用。
每日可饮用1至3次。
- 入膳:将适量的白术加入食材中一同烹饪,调味后食用。
每日可食用适量。
2. 泽泻的正确使用方法:
- 冲剂:将10克至15克的泽泻加入适量开水中煎煮15分钟,待温后饮用。
每日可饮用1至3次。
- 入膳:将适量的泽泻加入食材中一同烹饪,调味后食用。
每日可食用适量。
3. 注意事项:
- 两者均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用药情况来决定剂量和使用频率。
- 在使用白术和泽泻之前,最好请教中医师或药师的建议,
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请注意保持药材的质量和储存方式,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有
异味或异常。
总之,白术和泽泻都是中药中常见的药材,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酌情决定用量和使用频率,同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若有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咨询。
中药材辨别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中药材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止血化痰等功效。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的白术,这给消费者购买真正的白术带来了困扰。
为了帮助消费者正确辨别真假白术,本文将介绍一些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外观特征辨别真正的白术外观呈现为圆筒形,通常较长,并有不规则的凹凸纹路。
其外皮粗糙,质地坚实,颜色为浅黄色或浅棕色。
而假冒的白术通常质地较轻,外观较为光滑,颜色较淡或过于黯淡。
二、气味辨别真正的白术具有独特的气味,呈现为芳香而清新的味道。
如果闻到的白术具有刺鼻或腐臭的气味,很可能是假冒的白术。
三、质地辨别真正的白术质地坚实、肉质丰满,手感紧实。
可以将白术切开,观察其切口,真正的白术切口横截面呈现均匀的白色或黄白色,纹理分明。
而假冒的白术常常质地较松软,切口呈现水浸样或不规则的纹理。
四、水浸试验可以将一小块白术放入清水中,正常的白术会沉入水底,并缓慢散发出白色乳汁,而假冒的白术则会漂浮于水面,乳汁不显或显得较为稀薄。
五、破壁试验破壁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
将白术磨成细粉,加入酒精或水中,如果发现混浊的悬浮物,则很可能是假冒的白术,真正的白术通常不会产生悬浮物。
在辨别真假白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购正规渠道尽可能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药材市场购买白术,以确保购买到的是高品质的中药材。
2.了解品牌信誉消费者在选购白术时可以了解一下药材品牌的信誉情况,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进行购买。
3.审查生产信息购买白术时可以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产品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4.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白术的辨别仍存在困惑,可以咨询相关的中药药师或中医医生的意见,以获取专业的建议。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选购白术时需要注意外观特征、气味、质地等方面的辨别方法,并遵循选购正规渠道、了解品牌信誉、审查生产信息和咨询专业人士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白术,同时保证自身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中药材辨别怎样鉴别真假白术中药材辨别是中医药学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对中药市场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白术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其真假辨别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鉴别真假白术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中药材的真伪。
一、外观特征鉴别首先,我们可以从白术的外观特征入手进行鉴别。
真正的白术具有以下特点:根茎呈现灰白色或略带黄色,质地疏松,易折断。
而假冒的白术则可能出现颜色过于白亮或黄褐色,质地较硬,不易折断的情况。
此外,真白术的表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纵向皱纹,而假冒品可能表面较为光滑。
二、气味辨别除了外观特征,气味也是鉴别白术真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真正的白术通常具有独特的香气,且香气持久。
而假冒的白术则可能没有明显的香气,或者香气很浅薄。
三、煎煮后的鉴别煎煮后的白术也是辨别真假的重要参考依据。
真正的白术在煮沸后,颜色会逐渐变为黄白色,并且散发出特殊的香气。
在煎煮过程中,白术的根茎会逐渐软化,而假冒品则可能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出现颜色异常、质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四、药材的药效鉴别除了外观和气味等特征,药材的药效也是鉴别真假的重要方面。
白术作为一种常用药材,具有健脾养胃、益气固表的作用。
因此,鉴别白术的真伪可以通过观察其对人体的效果来判断。
真正的白术通常能够显著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假冒品则可能没有明显的药效。
五、购买渠道选择最后,购买渠道的选择也对鉴别白术真伪起到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者信誉良好的药材供应商购买中药材,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时,可以要求出示相关的购销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所购买的白术符合标准。
总结起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白术这样常用的中药材。
通过观察外观特征、气味、煎煮后的表现、药效以及购买渠道选择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有效地辨别白术的真假,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实际使用中药材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选择信誉度高的渠道购买,以免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影响。
白术种植4点要注意白术种植4点要注意:1、水分土壤白术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即怕旱又怕涝。
土壤含水量在30%-50%,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对生长有利。
白术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的黏土或碱性砂质壤土都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壤需疏松肥沃,并以沙壤土为佳。
白术最忌重茬,(轮休5年以上),否则减产严重重。
也不能和药材重茬,连西瓜、棉花、花生、蔬菜等土传病害比较严重的作物都应该避免。
最好使用禾本科农作物茬口。
对于土壤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对土壤进行消毒。
比如生物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掺土进行撒施,也可以沟施、穴施,总之不管你怎么施都可以。
1000亿/孢子含量的,亩施100克也就足够了。
2、种苗选择种苗最重要的就是买到健康的种苗,这样就会减少病害的发生,万一不小心种苗携带的病菌比较多,或者运输储存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损坏和闷包现象,那么移栽到地里后,即使用最好的杀菌剂,你也缓救不了白术的死亡。
因此选择种苗应选取顶端芽头饱满,根系发达,表皮细嫩,顶端细长,尾部圆大的根茎作种;购买回来的种苗首先要在太阳下暴晒杀菌,然后储存一定要摊平通风,种之前记得要用杀菌剂对种苗进行消毒,每亩种苗可用100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10克、80%克菌丹水分散颗粒剂15克和6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放于30克兑水稀释后进行拌种。
这样不但预防各种土壤病害,还能预防地下害虫的危害,最关键的是低毒、低残留,这才是今后农业种植所提倡的用药方式。
最后在栽种时,要将种苗按大小分类,分开种植,可使幼苗整齐,便于管理,提高产量。
3、抑蕾白术如果不留种子的话,主要药用价值还在于根茎。
由于白术开花结种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势必就造成了根茎部位的营养供应不足,所以要选择花蕾期把白术的花蕾给掐掉。
以前采取的人工掐蕾,费时费工,白术植株还能让很多人皮肤过敏。
人工摘蕾后留下的伤口,如不及时使用杀菌剂,还会造成病菌侵染,从而形成大面积的病害。
后来市场上就出现了专业的抑制花蕾生长的农药,掌握好用药方法的话,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白术酒的功效与作用白术酒是一种以白术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酒类,其拥有许多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中药临床实践中,白术所含的多种有效成分在酒精的浸泡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白术酒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和治疗功效的酒类。
首先,白术酒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白术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健脾益气的药物,因此白术酒作为一种药酒,具有同样的功效。
白术酒可以促进人体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同时,白术酒还可以填补脾胃气虚的空虚之处,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泌清稀等症状,白术酒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其次,白术酒还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湿气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病因之一,湿气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白术被中医认为是行气行水的药物,具有祛湿利水的作用,因此白术酒可以起到除湿作用,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湿气,改善湿气引起的一系列不适。
如果身体虚寒,特别是女性在经期、产后等特殊阶段容易出现寒湿体质,可以适量饮用白术酒,有助于调理身体健康。
此外,白术酒还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睡眠不足、压力大等问题,容易导致精神紧张、失眠、健忘等症状。
白术糯米酒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镇静安神效果的药酒。
白术酒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酒精的作用更好地被人体吸收,从而起到放松神经、促进睡眠的作用。
此外,白术酒还可以改善人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
此外,白术酒还可以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
白术酒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促进人体血液的循环,增强人体血液的运输能力,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
对于女性来说,白术酒在月经期间可以起到调理经血量、缓解经痛的作用。
对于一些皮肤问题,如气血不足导致的肤色暗黄、皮肤干燥等问题,适当饮用白术酒可以改善皮肤质量,使肌肤更加光滑有弹性。
最后,白术酒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白术酒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包括苍术、白术)。
陶宏景曾提及术有白术、赤术二种。
至寇宗爽谓:有苍术、白术之分。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多为栽培,亦有野生。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安徽。
此外四川、福建、江苏等地均有引种。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条块状,大小均有,长5~10厘米,直径1.5~5厘米。
表面黄褐色,或微带棕色。
有细密的纵皱纹,全体多有瘤状突起,瘤突先端有深褐色下陷的盘状芽痕。
主根下端稍粗,瘤突较大,向上渐细瘤突较小,顶端常有一段柴质茎基。
下部有明显的根痕或须根残留。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散在的小油点,中央多有裂隙,导管群放射排列,形成层环状。
气香特异,味甘微苦辛,略带粘液性。
以个大整齐,表面黄褐色,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另含白术酮、维生素A类物质等。
功效与作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其作用为:1、健胃。
助消化,对止呕止泻有一定作用,但常需配消导药或利水渗湿药。
2、利尿。
作用较明显而持久,可能是由于抵制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增加钠的排泄。
3、镇静。
动物实验表明,所含挥发油小量有镇静作用。
此外,临床观察白术还有止汗、滋补、安胎等作用;实验证实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
又白术挥发油对动物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1%~49%[《医学学报》,10(4):199,1963]。
炮制:切片生用,麸炒、土炒、炒焦。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止汗,安胎。
改良白术种植技术白术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提高白术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种植技术改良措施。
首先,选择优良的品种对白术的种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高产量特点的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要通过选择与白术呈现逆育性关系的异交亲本,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提高白术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对土壤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改良是提高白术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如鸡粪、猪粪等,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合理施用化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情况进行施肥,保证白术的正常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
再次,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对提高白术的产量也至关重要。
白术属于湿生植物,要保证其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
但是,过量灌溉会导致根系缺氧和土壤的浸润,从而对白术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要根据白术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精确的灌溉,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灌溉,使白术能够得到合适的水分供应。
另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对提高白术产量也非常重要。
白术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白术炭疽病、白术锈病等。
我们可以采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白术的质量和健康。
此外,适当的保护措施也是改良白术种植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白术生长期较长,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生长受损。
我们可以设置围墙、搭建遮棚等措施来防止自然灾害对白术的破坏,保证白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最后,合理的收获和贮藏方法也对保证白术的产量和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白术的地下茎需进行及时而合理的收获,以免造成损伤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在贮藏过程中,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场所进行贮藏,避免受潮和过度长时间贮藏造成品质下降。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保护措施等技术手段,能够提高白术的产量和质量,为白术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白术
文章目录*一、白术的概述*二、白术的功效与作用*三、白术的分类*四、白术的药方选录*五、白术的服用方法*六、白术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白术的概述
1、白术的概述白术,拉丁学名。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
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
不安。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
2、白术的别名于术、冬术、浙术、山蓟、山精。
3、白术的性状形态根茎略呈圆柱状块形,下部两侧膨大,长3~12厘米,直径2~7厘米。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茎基和芽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色至淡棕色,并有棕色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有裂隙。
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黏液性。
4、白术的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苦。
归脾经、胃经。
5、白术的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6、白术的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边及灌木林中。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白术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酮。
白术中还分离得一种多糖——甘露聚糖AM-3,有免疫增强作用。
可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白术中苍术酮的含量。
另外本品还含α-葎草烯、石竹烯、桉叶醇、双白术内酯、东莨菪素、γ-固醇等。
2、白术的功效作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3、白术的毒副作用阴虚燥渴,胃胀气滞者忌食。
任何体质均不宜过多服用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