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 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494.00 KB
- 文档页数:24
《汉字的结构》左民安内容重点
一.预习
(1)阅读课文,把全文分为起﹑承﹑合三个段落
(2)找每段的重心句子及例子
二.内容重点学习检查点
1.起
(1)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六书的三家说法
(3)六书的名称和次序采用谁的说法
(4)六书的造字法
(5)六书的用字法
2.承
(1)象形
定义
许慎的解释
字例
局限性
(2)指事
定义
许慎的解释
字例
在汉字中占绝少数的原因(3)会意
定义
许慎的解释
字例(4)形声
定义
许慎的解释
字例
在汉字中占绝大多数的原因(5)转注
定义
许慎的解释
字例
(6)假借
定义
许慎的解释
字例
在古代大量运用的原因
不可以随便乱借的原因
三.合:六书是后世人对文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并不是先有六书,
然后再根据六书来造字。
汉字形体结构学习资料
汉字按形体结构可划分为单一结构和合体结构。
单一结构:也称独体结构,由一个部件构成,难以拆解分析其读音或字义。
如:一、人、及、册、事等。
一般来说,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如:东,不能拆分为“七”和“小”;
重,不能拆分为“千”和“里”,所以东和重均为单一结构。
x
其余为合体结构,合体结构根据拆分可以具体细分如下
1.左右结构。
如:修、挣、伟、休、妲等。
2.左中右结构。
如:湖,脚,溅,谢,做等。
3.上下结构。
如:志、苗、字、胃等。
“合”为上下结构的会意字,分为亼(jí)(三
面合闭的意思)和口两部分,本义是闭合、合拢。
4.上中下结构。
如:高、菩、簟、莽、煎等。
5.全包围结构。
有一个完整外框,框内有字,如:囚、团、因、囹等。
6.半包围结构。
外框不完整,上下左右有一边或多边不封闭,但至少要有两个边被
封住。
如:间、同、函、画等。
“肩”字的“户”部,“病”的“疒”部,“式、武、或”
的右上部等也被认为有两个边被包围,所以这些字也是半包围结构。
7.镶嵌结构。
如:坐、爽、夹、噩、巫、夷等。
存在争议,有人将这些镶嵌结构的
字归为独体结构。
8.品字结构。
如:品、晶、森、淼等。
存在争议,有人将这些品字结构的字归为上
下结构。
9.田字结构。
如:㗊、叕、朤、燚等,有争议。
x个别字因拆分方法或历史认识不同,对于它们是何结构存在争议。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汉字的结构涓夊勾绾ц姹夊瓧鐨勬瀯閫犲崟浣嶏細(1)?(2)鍋忔梺涓眽瀛楃殑鍩烘湰鍗曚綅锛涘瓧鍏哥紪绾傛椂鎶婄浉鍚屽亸鏃佺殑瀛楃紪鍦ㄤ竴?鐨勩€?姹夊瓧绗旈『锛?т竴瀹氱殑绗旈『鏉ュ啓鐨勶紝绗旈『鏄啓椤哄簭鐨勯棶棰樸€?闂存灦缁撴瀯鍚堢悊鐨勬眽瀛楁潵銆?锛涘厛璧板悗鍙炽€€锛涘厛閲屽ご鍚庡皝鍙??銆?姹夊€?姹夊瓧鐨勯棿鏋剁粨鏋勬槸鎸囧亸鏃併€佺瑪椤虹殑缁勫悎鏂瑰紡锛屼富瑕?锛?锛変笂涓嬬粨鏋勶細鎬濄€€鍏?锛?撴瀯锛氳崏銆€绔?锛?锛夊乏鍙崇粨鏋勶細銆€濂姐€€鍜?锛?缁撴瀯锛氳阿銆€鏍?锛?锛変笂涓夊寘鍥寸粨鏋勶細鍚屻€侀棶銆侀椆銆佸懆锛?锛変笅涓夊寘鍥寸粨鏋勶細鍑汇€佸嚩銆佸嚱銆佺敾锛?锛夊搧瀛楀舰缁撴瀯锛氬搧銆€妫?锛?锛夊崟涓€缁撴瀯锛?鏃?鏈?锛?锛夌┛鎻掔粨鏋勶細鐖?鍣?锛?0锛夊彸涓婂寘鍥寸粨鏋勶細鍙ャ€佸彲銆佸徃銆佸紡锛?1锛夊乏涓婂寘鍥寸粨鏋勶細搴欍€佺梾銆佹埧銆佸凹锛?2锛夊乏涓嬪寘鍥寸粨鏋勶細寤恒锛?3锛夊彸涓嬪寘鍥寸粨鏋勶細鏂?锛?4锛夊叏鍖呭洿缁撴瀯锛氬洜銆佸浌鐗规畩缁撴瀯锛氬潗銆佺埥銆佸す銆佸櫓鎵€鏈夋眽瀛楃?姹夊瓧鐨勭粨鏋勭粡鍏镐緥棰?閫夊嚭涓嬪垪鍙ュ瓙椤哄簭鎺掑垪姝g‘鐨勪竴椤广€?鈶村敖绠♀€滄湅鈥濃€滃弸鈥濅袱瀛楀悇鏈夋墍鎸囷紝鍚庢潵浜轰滑稿皧閲嶃€佷簰鐩稿府鍔╃殑浜恒€?€濄€?簡銆?嗗?A锛庘懙鈶粹懚鈶?B锛庘懛鈶碘懚鈶?C锛庘懙鈶粹懛鈶?D锛庘懛鈶碘懘鈶?: D? ) 鎴戜滑鐨勯噸鐐瑰ぇ瀛︼紝蹇呴』鎵€銆?A锛庡?B锛庡惁鍒欏氨涓嶄粎鑰屼笖C锛庢墍浠D?: B庣殑缁嗚妭锛岄偅浜涚儹鐖辩敓娲荤殑浜猴紝浠栦滑甯哥敤涓€绉嶇編濂界殑鐪煎厜鍘荤湅涓栫晫锛岀敤涓€棰椻€曗€曠殑蹇冨幓鎰熸偀鐢熸椿锛屽嵆浣挎湁鎵€鎬ㄣ€佹湁鎵€蹇э紝涔熼兘鑳藉寲瑙c€傛€€鐫€涓€棰楁劅鎭╃殑蹇冿紝鈥曗€曟墍缁忓巻鐨勭偣鐐规淮婊达紝浣犱細鍙戠幇鐢熸椿涓€鐩村緢缇庛€?A锛庡煿鑲茬粏鑷存敹钘?B锛庡瓡鑲茬粏鑵绘敹钘?C锛庡瓡鑲茬粏鑷存悳绱?D锛庡煿鑲茬粏鑵绘悳绱?: B?A B锛庝笉绠″嵆浣挎垨鑰呴兘C D: B?A锛庤€佹枒缇氬嚟鐫€濞寸啛鐨勮烦璺冩妧宸э紝鍦ㄥ崐澶ф枒缇氫粠鏈€楂樼偣濞寸啛锛氱啛缁冦€傦級B锛庢槸灞堣颈鐨勫績鐏靛湪鎶芥悙鍚楋紵锛堟娊鎼愶細杩欓噷鎸囧績鐏靛洜鐥涜嫤鑰岄ⅳ鎶栥€?锛?C甸瓊/鎺犺繃鎴戠殑澶撮《锛堜笉缇侊細涓嶅彈鎷樻潫銆傦級D锛庢墍浠ラ偅浜?锛?: D 涓嬪垪鍙ヤ腑鍔犵偣呰壊褰╂病鏈夊彂鐢熷彉鍖栫殑涓€椤规槸锛堬級(2鍒嗭級A锛庨笩鍎垮皢宸銆?Bф溅銆?C?D紝鎴戣瘉瀹烇紝鍙戠敓浜嗕竴娆″伔绐冿紝鏈変袱鍚嶇獌璐笺€傚厛鐢燂紝浠?: C 锛?鍒嗭級姹夊瓧鐨勭粨鏋勮瘯棰??A锛庤€佹枒缇氬嚟鐫€濞寸啛鐨勮烦璺冩妧宸э紝鍦ㄥ崐澶ф練鐨勮箘涓嬨€傦紙濞寸啛锛氱啛缁冦€傦級B锛庢槸灞堣颈鐨勫績鐏靛湪鎶芥悙鍚楋紵锛堟娊鎼愶細杩欓噷鎸囧績鐏靛洜鐥涜嫤鑰岄ⅳ鎶栥€?锛?C锛庢湁/鎺犺繃鎴戠殑澶撮《锛堜笉缇侊細涓嶅彈鎷樻潫銆傦級D?锛?棰樺瀷:惧害锛氬亸鏄?栫殑涓€椤规槸锛堬級(2鍒嗭級A?Bф嗕粬缁堜簬璁插畾浜嗕环閽憋紱灏遍€佹垜涓婅溅銆?C锛庣埗浜茶€佸疄鍘氶?D浗鐨勫叏閮ㄨ禐瑾夈€?棰樺瀷: ?4鍒嗭級鈶犱俊瀹㈡矇绋冲湴鐐圭偣澶达紝浠栫湅寰楀お澶氾紝瀵硅繖涓€鍒囧叏鑳界悊瑙c€傞兘甯傞噷鐨勫崌娌夎崳杈憋紝闇囬ⅳ鐫€闀挎湡杩焏霉n锛堛€€銆€銆€锛夌殑鍐滄潙绁sh膩o( )銆?鈶′腑鏂囨眽瀛楋紝闆嗗舰浣撱€佸0闊冲拰鎰忎箟浜庝竴浣擄紝瀹冪嫭鍏穖猫i()ц鐨刧u墨()瀹跺洯銆?棰樺瀷: В?鍒嗭級鈶犱腑鏂扮綉鍖椾含绔?011骞?2鏈?1О呮瘨鐨勪富瑕佺殑浼犳挱銆?鏄?鍏跺啗浜嬫€с€佹垬鏂楁€с€?槸閭d簺闈炰弗鏍兼剰涔夌殑鍚屼箟璇嶏紝鍥犱负瀹冧滑鍚屼腑鏈夊紓锛屼娇鐢ㄧ殑鏃跺€欏氨蹇呴』鏈夋墍銆?A锛庡獟浠嬫帺楗板尯鍒?B锛庡獟浣撴帺楗板垎鍒?C锛庡獟浠嬫帺鐩栧垎鍒?D锛庡獟浣撴帺楗板尯鍒?棰樺瀷:闅惧害锛氬亸鏄?€鎭板綋鐨勪竴椤规槸锛堬級锛?鍒嗭級_________________侊紝澶氫簡涓€浠藉畞闈欙紱灏戜簡涓€浠藉焊淇楋紝澶氫簡涓€浠介泤鑷达紱灏戜簡涓€浠戒笘鏁咃紝澶氫簡涓€浠界函鐪熴€?A锛庢竻鍐藉菇棣欓唶鍘?B锛庢竻鍐介唶鍘氬菇棣?C锛庨唶鍘氭竻鍐藉菇棣?D锛庨唶鍘氬菇棣欐竻鍐?棰樺瀷: ?閫夊嚭?3鍒? (1)澶╄竟鐨勪簯褰╀笉鍋滃湴鐫€锛屾椂Н?(2)閭i粍浜嗙殑绋昏崏锛屼篃灏辨槸涓婂勾鐨勭Ё鑻楋紝杩欑豢鑹茬殑绉ц嫍锛屽張浼氬彉鎴愭潵骞寸殑绋昏崏锛岀ɑ鑽変笌绉ц?(3)鏄ュぉ锛?A浉鏄犳垚瓒?B锛庡彉骞讳紶鎵胯祻蹇冩偊鐩?C锛庡彉骞讳紶閫掔浉鏄犳垚瓒?D?棰樺瀷: ?。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从外部结构说,汉字从小到大有三个层次,就是笔画、部件和整字。
笔画、部件、偏旁、部首。
一、结构单位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一)笔画笔画是汉字字形构造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指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即从落笔到提笔笔尖运动在书写材料上所留下的痕迹叫做笔画。
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
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被称为“永”字八法,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横(一)、竖(∣)、撇(丿)、点(ヽ)、折()。
又叫“札字法”。
笔形有主笔形和附笔形的区别。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7000个通用汉字总笔画数是75290,平均每字10.75画,最少是一画(一),最多是36画(齉nàng)。
笔画的组合类型有三种方式:1)相离,笔画彼此分离,如:三川。
2)相接,笔画和笔画相接触,如:厂上。
3)相交,笔画和笔画相交叉,如:十丈。
练习:心、人、几、丁、了、口、正、而、臣、十、丈、也、井、尹、及、车、木、交、河、各。
作业:P188 三。
(二)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是比笔画高一级的单位。
一般大于笔画小于整字(合体字)。
部件分级别。
如戆一级部件:赣心二级部件:章三级部件:立早文贡四级部件:日十工贝练习:下列汉字由几级部件组成荣、树、花、逊、缠、抛、捆、崭、岚、捞、膏、罚、烈。
(三)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产生的两个部分。
即一级部件。
是直接构成合体字的单位。
旧称左边为偏,右边为旁,现在统称偏旁。
表音的叫声旁,表义的叫形旁。
(四)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用部首给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字典里大多数部首都是由汉字中有表意作用的偏旁充当的。
二、笔顺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十干丰。
先撇后捺,如:人八乂。
从上到下,如:三呆高。
从左到右,如:川衍做。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一、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独体结构米、日方正、四角充盈品字形结构品、森上紧下松、下部左右相等,四角充盈上下结构思、华上部笔画稍多的字,上下相等,四角充盈霜、花上部笔画少的字,上小下大,四角充盈,基、想上部笔画多的字,上大下小,四角充盈上中下结构意、中间应小,上紧下松下略大于上,四角充盈褒、裹上中下不等,四角充盈村、联左部笔画稍多的字,左紧右松、左高右低,左中右结构街、坳两边笔画少,中间笔画多的字:中间务正、紧,左中右相等,四角充盈滩、傲两边笔画多,中间笔画少的字:中间宜小,左右不等,四角充盈全包围结构圆、国全包围,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半包围结构医、叵左包右: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庆、尾左上包右下:纵撇恶鼠尾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和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清末书法家,实业家,他的书法是一种实用书法。
他所编写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它、宝、家、下、京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上、且、土、直、且、正、亚、丕、三、3,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郝、和、邦、勘、欿、师、靓4,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松,左边要短、紧。
如:绩、议、读、端、像、禄、锦5,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黄、甚、青、未、畏6,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指的是汉字的基本构造形式,它们包括:
1.单一形体结构:由一个单一的形体组成的汉字,如“日”;
2.层叠形体结构: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形体叠放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木”;
3.联结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联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门”;
4.合并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合并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囧”;
5.并列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并列而排列而组成的汉字,如“空”;
6.内含形体结构:一个形体的内部嵌入有其它形体而成为汉字,如“匚”;
7.复合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复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机”;
8.衍生形体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形体经过变形演化而成的新的形态,如“马”演化为“驭”。
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了汉字丰富的形态和表达方式。
一、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和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清末书法家,实业家,他的书法是一种实用书法.他所编写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它、宝、家、下、京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上、且、土、直、且、正、亚、丕、三、3,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郝、和、邦、勘、欿、师、靓4, 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松,左边要短、紧.如:绩、议、读、端、像、禄、锦5,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黄、甚、青、未、畏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均8,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9, 横短撇长的字。
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的字。
如:右、有、灰11,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一、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和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清末书法家,实业家,他的书法是一种实用书法。
他所编写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它、宝、家、下、京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上、且、土、直、且、正、亚、丕、三、3,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郝、和、邦、勘、欿、师、靓4,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松,左边要短、紧。
如:绩、议、读、端、像、禄、锦5,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黄、甚、青、未、畏6,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均8,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的字。
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的字。
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汉字的组词结构
汉字结构有:
1、左右结构
如:挣、伟、休、妲、明、沙
2、上下结构
如:志、苗、字、胃、岁、军
3、左中右结构
如:湖,脚,溅,谢,做,粥
4、上中下结构
如:奚、髻、禀、亵、莺、宴
5、半包围结构
如:句、可、司、式、戎、虱
扩展资料:
汉字解析:
一、挣
1、读音:zhèng,zhēng
2、释义:用力支撑或摆脱。
3、部首:扌部
4、笔顺:横、竖钩、提、撇、横撇/横钩、横折、横、横、竖钩
5、组词:挣侧、挣气、扎挣、干挣、挣命
二、字
1、读音:zì
2、释义: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3、部首:子部
4、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
5、组词:练字、生字、字画、字体、汉字
三、湖
1、读音:hú
2、释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
3、部首:氵部
4、笔顺:点、点、提、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折钩、横、横
5、组词:江湖、两湖、湖绉、湖泊、湖笔
四、奚
1、读音:xī
2、释义:会意。
据甲骨文,左为手(爪),右为绳索捆着的人。
本义是奴隶,又专指女奴。
3、部首:大部
4、笔顺:撇、点、点、撇、撇折、撇折、点、横、撇、捺
5、组词:奚幸、达奚、奚养、奚琴、纥奚
五、句
1、读音:jù,gōu
2、释义: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
3、部首:口部
4、笔顺: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5、组词:成句、复句、转句、胪句、断句。
汉字结构的基本常识一、汉字规范中,有些字做了部首或部件后“形变”的规律。
1.横的形变。
除“口、日、田”等框形字外,做左旁的字末笔是横的变成提。
如:土——、王——、牛——、立——、马——、子——、止——、鸟——、车——、——、血——、……(“革”除外)。
“”凡有笔画上下串过的,中间的“一”出头。
如“秉、事、君、肃、隶”等;凡没有笔画串过的,中间的“一”不出头。
如“归、当、寻、灵、帚、雪、慧”等。
(“”开口朝右的除外。
如“虐、疟”等)2.竖的形变。
“羊、半、手”作左旁时,竖变成撇。
如“差、着、判、叛、看、拜”等。
“月”作左旁或右旁时,起笔为竖撇。
如“肥、胖、刖、明、期、朝”等;作底时,起笔为竖。
如“青、育、胃、臀、肩、臂、有”等。
“”有的第一笔是竖,如“同、冈、网、罔”等;有的第一笔是竖撇,如“周、用”等。
3.捺的形变。
凡在左边作旁的均为点,如“木——村、林,禾——利、和、秧,火——灯、灶、灿、炮,又——观、欢”等。
在“”中,右下的捺变成点,如“囚、因、囱、困、囷、園”等;右上的捺不变,如“囹、图、囵、圈”等。
上部位包孕下部位的时候,下边的捺变成点,如“癸、食、奏”等;下部位承托上部位时,上边的捺改成点,如“灸、粪、类、炎、聚”等;中部托上包下时,上下捺均改为点,如“黍、膝、餐”等。
两个字横叠时,前一个捺画改为点,如“林、双、楚、聂、轰”。
品字型上捺和右下的捺不变,如“森、淼、鑫、焱、猋”等(叒、飚、飙除外)。
凡靠近走之儿(辶)底的捺,一律变为长点。
如“达、这、退、送、返、迭、遗、逡、遨、遂、邀”等。
4.钩的形变。
“小、可、几、羽、敏、亦”等字做头,无钩。
如“尖、尘、哥、朵、没、翠、翼、繁、变、弯”等(“奕、弈”除外)。
“西、四”做头,竖弯变成竖。
如“要、贾、罗、置”等。
左旁中末笔是竖弯钩的,变为竖提。
如“改、鸠、顿、辉、赞”等。
以上这些“形变”以第11版《新华字典》为准。
这些“形变”体现着汉字向心、内聚、匀称、稳定的特质,与电脑显示的字体和简化无关。
各种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主要包括:笔画、偏旁、部首、组词等。
1.笔画:汉字的组成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笔画组合而成的。
笔画的种类
有横、竖、撇、捺、点、折、钩等。
2.偏旁:在汉字中有一些常用的部分,如左右、上下、左上、右下等,就是偏旁。
偏旁通常由部首和其他部分组成,偏旁具有象形、指事、会意
等特点。
3.部首:部首是组成汉字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汉字中有214个部首,
它们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读音和意义,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组词:汉字的组成和结构是非常灵活的,汉字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
方式形成不同的词语,这种组合方式就是组词。
汉字的组词规律与语法有关,通过词语的组合可以构成句子,进一步表达语言的意思。
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2. 认识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构造部件;3. 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一些基本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结构;2. 常用汉字构造部件的认识与应用。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安排第一步: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汉字是如何构成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了解他们对汉字结构的认知。
第二步:讲解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展示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木”、“口”、“心”、“手”等。
2. 讲解每个基本结构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了解每个结构在汉字中的常见位置和作用。
第三步:训练1. 分发练习册并让学生完成其中关于汉字结构的练习题。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纠正答案。
第四步:拓展1.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研究一些其他常用汉字的结构,并尝试写出自己创造的新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创作,并与班级分享。
第五步:巩固1. 让学生用所学的汉字结构写一篇段落,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物品或景点。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供反馈。
四、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2. 练习册;3. 学生自己收集的一些汉字书写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2. 检查学生练习册上的答案;3. 评价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准确性。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主利用课后时间拓展了解更多的汉字结构和构造部件。
2. 探索更多与汉字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故事,加深对汉字的认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汉字的基本结构进行讲解和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形体和意义。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和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他们的汉字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汉字的结构教案
教案:汉字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2. 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常见汉字;
3. 提高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练习用纸;
3. 笔或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个或多个汉字,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结构。
2. 课堂讲解(10分钟)
a. 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由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固定的书写顺序和结构特点;
b. 解释常见的笔画类型,如:横、竖、撇、捺、点等;
c. 提示学生观察一些常见汉字的结构特点。
3. 练习(25分钟)
a.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示,用铅笔或者笔书写和模仿常见汉字的结构;
b. 教师逐个检查学生的写字情况,并提出指导和建议;
c.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新的汉字的结构。
4. 总结归纳(5分钟)
结合学生完成的练习,总结汉字结构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5. 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取几个汉字,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和结构,用合适的笔或铅笔正确书写。
扩展活动:
1. 汉字结构游戏:准备一些划线纸,让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争取正确划线的笔画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2. 汉字结构分析:选取一些复杂的汉字,让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并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练习提高了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反馈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汉字书写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