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质供水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5
分质供水系统介绍
所谓的分质供水就是将水分为两个管路,一个是生活用水,也可以是自来水,而另一路则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直饮水是运用反渗透技术将水进一步净化,让水达到可以饮用的标准。
再通过健康的管网输送到居民家中供人们饮用。
分质供水在美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一、分质供水特点:
分质供水具有环保,也就是说在水的制取过程,不存在着污染。
节水,水可以百分之百利用,没有浪费现象。
比较先进,比较科学,全部智能化。
水可以保证健康,安全和新鲜,又是卫生的水,可以满足国家饮用水的标准。
在处理过程中,又保留了水的鲜活性,让水口感好,水质也好。
二、分质供水管网:
分质供水的管网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几点,首先要保证供水的流畅性,也就是水可以在管网中循环,不要有死角,另外,要避免水在管网中停留太久,这样时间一长,就会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要保证没有被用户使用的水能快速的流回储水罐中进行消毒处理。
三、管网供水的消毒:
居民在想喝水的时候,一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健康的水,这才是分质供水的意义。
所以在供水管中,必须要安装消毒设备,一般采用的是臭氧杀菌,因为这种杀菌方式非常可靠,并且还可以提高水的含氧量,保证水中的一些微量元毒可矿泉质不被去除。
分质供水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分质供水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你想想啊,咱每天都得喝水用水吧。
这水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伙伴,默默陪伴着我们。
但你有没有想过,不同用途的水其实可以有不一样的要求呢?这就好比你穿衣服,在家随便穿穿就行,可要是去参加重要场合,那肯定得精心挑选一套合适的衣服呀!分质供水呢,就是把水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处理和供应。
比如说,饮用水,那可得是高质量、干净卫生的,就像给咱身体提供营养的美食一样。
而像冲厕所、浇花的水,就没必要那么高标准啦,能完成任务就行呗。
你说这多好呀!这样既可以保证我们喝到干净健康的水,又能避免浪费资源。
就好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样,多划算!咱再打个比方,家里的电也分不同用途呀,照明的电和那些大型电器用的电要求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嘛!分质供水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地方水资源其实挺紧张的,要是都不分一下,一股脑儿地用,那多浪费呀!分质供水就能让水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你看啊,要是不分质供水,那所有水都按最高标准来处理,得花多少成本呀!咱老百姓用水的费用不也得跟着涨嘛。
可要是分了,大家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水,还能省钱,多好的事儿!而且呀,分质供水还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水资源呢。
知道了水的不同用途,就会更有意识地去节约用水。
这就像你知道了钱来之不易,就会更节省着花一样。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分质供水,它说不定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变化呢!以后我们的用水会更科学、更合理,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这个小小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
你说是不是呢?所以呀,我觉得分质供水真的是个很棒的主意!它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让我们在用水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上也能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环保。
咱都应该支持和推广分质供水,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实实在在能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事儿呀!。
分质供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供水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质供水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城市的供水体系中。
本文将介绍分质供水的概念、优势和实施方法。
一、分质供水的概念分质供水是一种将供水分为不同质量水流的供水方法。
具体而言,它是将原水按照水质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分为不同的等级。
优质水源被用于饮用水供应,而适合进行工业用水或其他非饮用水用途的水被单独处理并供应给用户。
二、分质供水的优势1. 提供高品质饮用水:通过将优质水源保留给居民饮用水供应,分质供水能够保证提供高品质的饮用水,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2. 提高供水效率:由于分质供水使得不同质量的水被单独处理,可以根据不同用途决定水的处理程度,从而提高了供水效率。
3. 降低供水成本:分质供水减少了对原水进行过度净化的需求,减少了水处理的成本,降低了供水价格。
4. 保护水资源:分质供水通过有效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促进了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三、分质供水的实施方法1. 原水分流:分质供水的第一步是将原水根据水质分成不同的水流。
这可以通过水流分流器或水质分隔装置实现。
2. 不同水流的处理:根据水流的不同质量,不同水流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优质水源可以直接经过简单的过滤和消毒处理用于饮用水供应。
而较低质量的水流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处理,如深度过滤、消毒和去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 分质供水系统的建设:分质供水系统需要建立合适的水处理设施和输水管道,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监测和管理:分质供水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对供水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分质供水系统的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分质供水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将河水和地下水分为两个等级。
河水经过细致的处理后,成为优质饮用水供应给居民,而地下水则被用于工业用水和园林灌溉。
2. 在某工业园区,分质供水系统被引入,将原水分为三个等级。
分质供水方案简介分质供水是一种通过将水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处理,然后供给不同用途的一种水处理方案。
这种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为不同行业和消费者提供符合要求的水质。
方案设计1. 水源分质供水的第一步是确定水源。
选取合适的水源非常重要,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等。
选择好的水源是保证后续水质处理质量的基础。
2. 初步过滤初步过滤是分质供水过程中的第一步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大部分的固体杂质。
可以采用沉淀、过滤或筛网等方法进行初步过滤。
初步过滤的目的是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前处理前处理主要是针对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进行处理。
这些物质会对后续的水处理工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去除。
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沉淀、离子交换等。
4. 分质处理分质处理是分质供水的核心,根据不同的水质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分质处理方法包括:4.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分离不同的溶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病菌等,得到较纯净的水质。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4.2. 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利用物质与水中溶质之间的吸附作用实现分离和去除。
常见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树脂等。
吸附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4.3. 活性氧化技术活性氧化技术通过使用活性氧化剂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可以高效去除水中有机物。
常用的活性氧化技术有高级氧化和臭氧处理等。
5. 稳定调节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水质的行业和消费者,还需要进行稳定调节以满足其需求。
常见的稳定调节方法包括调节pH值、添加必要的药剂等。
6. 备用处理在设计分质供水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设备故障和维护的情况,设置备用处理设备以确保供水的连续性。
结论分质供水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为不同行业和消费者提供符合要求的水质。
分质供水一、简介是指以自来水为原水,把自来水中生活用水和直接饮用水分开,另设管网,直通住户,实现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质、分流,达到直饮的目的,并满足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要求。
管道分质供水是在居住小区内设净水站,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上,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将水输送至用户,供居民直接饮用。
其特点是省去了运输和搬运,用户可随时打开水龙头去用;为避免二次污染,采用的管道应不会腐蚀、结垢,水的价格相对应桶装、瓶装纯净水便宜得多,一般家庭能接受。
二、特点管道分质直饮水是城市供水系统的延伸和补充,其特点是:1、以城市集中式供水为水源,提供优质饮用水;2、分质供水是利用优质地下水资源措施之一;3、用管道供应深度净化处理后的纯净水,作为满足较高健康需求人群的饮水。
三、应用范围生活小区、写字楼、宾馆、酒店、学校、工厂小区管道分质供水系统采用最先进的反渗透技术,解决了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无人操作,全自动控制,给水系统封闭,文明生产。
四、核心组成管道分质供水系统的核心由4大部分组成:优质饮用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水管网和管网水循环杀菌设备。
1、优质饮用水设备优质饮用水设备是自来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核心装置,应用于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制水设备通常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过滤技术生产优质饮用水,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又能部分脱盐、去硬度、适量保留原水中的部分矿物质,不失为优质饮用水生产的最佳膜技术。
2、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分质供水工程中采用全自动恒压变频供水装置直接提升供水,卫生、安全、可靠,用户随时都能饮用新鲜水,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设备占地小、性能稳定、能耗低。
3、分质供水管网分质供水管网为系统调试和管网维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分质供水管网的设计不同于普通自来水管网的设计,其核心是:分质供水管网要使净水循环流畅,尽可能不存在死角。
循环流畅的意义在于管网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水必须能够及时流动和经过管网消毒系统回流至净水水箱,而不是在某段管道中长时间停留,否则极易造成管网二次污染、滋生细菌。
分质供水的生产工艺分质供水是一种水处理工艺,通过该工艺可以将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有机物、无机盐等杂质去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供水。
本文将介绍分质供水的生产工艺。
分质供水的生产工艺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预处理是为了将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去除,常用的方法有格栅和砂滤器。
格栅可以拦截大颗粒悬浮物,而砂滤器则可以过滤掉较小颗粒的悬浮物。
预处理后的水进入絮凝沉淀池,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得悬浮物和胶体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使其沉降到底部。
絮凝剂常用的有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
接下来是过滤步骤,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和微生物。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膜过滤器。
砂滤器是通过砂层对水进行过滤,砂层可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胶体物。
活性炭过滤器则可以去除有机物和异味,通过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实现。
而膜过滤器采用微孔膜的方式,可以去除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
膜过滤器的种类有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最后是消毒步骤,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供水的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氯消毒是最常见的消毒方法,通过加入适量的氯化剂使得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被杀灭。
臭氧消毒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微生物,并且对水中的有机物有一定的氧化作用。
紫外线消毒则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消毒,对水中的微生物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总结起来,分质供水的生产工艺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去除,得到高质量的供水。
分质供水工艺在城市供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需求。
分质供水又称“双路供水”,是将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分流。
一路供水将普通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成健康活水送达用户直接饮用,并单独计量。
另一路供水是未经处理的普通自来水,用于清洗、卫浴、清洁等,用普通管道输送计量。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都采用统一给水方式,即不管什么用途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供给。
如今,优质水资源十分紧张,而水用途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仍采用统一供水方式,既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分质供水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可循环再利用;两路供水管线避免长距离输送配水造成管网二次污染和运营维护难度;由于直饮水无需烧开即可饮用,可以大大节省天然气、电、煤等动力。
近年来,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管道直饮水建设已全面展开,这项民生工程得到政府大力推广,明文规定实施管道分质供水,取得明显成效。
分质供水使直饮水覆盖面更广、覆盖户数更多,相比桶装水,分质供水使居民能用更低的价格喝到安全健康的好水。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民营企业、投资商看好这个潜在市场,开始积极涉足管道分质供水领域,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分质供水智能管控解决方案用于入户直饮水:水量计量、计费、充值与水质查看及智能管理,适用场景小区分质供水入户,校园分质供水入教室,写字楼分质供水入户,医院分质供水入科室。
手机端绑定功能展示可监测流量使用情况、水质情况、流量到期停机、在线支付充值流量、在线联系厂商、漏水故障提醒、反馈使用情况、接收优惠活动通知等功能。
后台管理功能可在后台筛选入户直饮水平均使用流量情况,低于相应设定值可以入户查看防止偷水;可以给不同的小区物业设定经销商权限,物业可以按比例分佣、共同管理直饮水用户等功能。
直饮水过流保护机制在物联网电脑板中可写好保护机制,即单次使用水量超过20升(可自定义写定)自动断电关闭,防止消费者忘记关闭直饮水水龙头等情况造成过流量使用,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
分质供水(直饮水)系统
(1)概述
分质供水是供公共场合、企业单位、生活小区、宾馆、酒店、学校、工厂、医院、部队、家庭等供水系统。
产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2)工作原理
1.分质供水是指供水系统根据用户对水质要求的不同而分开供应相应用水的一种供水形式。
我
国目前所推行的分质供水(也称为管道分质供水、直饮水)是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
工和净化后,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上,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将水输送至用
户供居民直接饮用。
这种低质低用,优质优用,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的供水方式就是分质供
水(直饮水)。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只有10%左右用于饮用和煮饭、做菜、褒烫等,因此,
对这部分高品质需求的水采用分质供水(直饮水)的方式供给,不仅水质高、口感好、安全健康,
无二次污染,而且成本低,经济合理。
(3)分质供水(直饮水)的优点
2.卫生: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3.新鲜:自动循环流动,自动监控水质,杜绝二次污染,净水常新。
4.健康:先进的膜技术分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保证饮水质量。
5.安全:完全避免水源和输水管路污染而影响饮水水质。
分质供水技术分质供水势在必行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城市迈向现代化,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尽管我国大城市自来水水质近几年来通过技术改造有较大的提高,但目前一些自来水随着源水污染加重,超过水厂自身净化负荷及存在严重二次污染,使出厂合格的水经过输配管道、中间水箱,到达家庭时已成为不合格的龙头水。
由于我们国力所限,目前还不能一下解决城市供水所存问题,因此产生了分质供水的想法和行动,也就是要把仅占自来水百分之五的直接饮用水进行深层加工,通过管道直饮或瓶装形式分质供水,把与国际饮用水质接轨的健康水送入到家家户户,让大众逐渐饮上“安全水”、“方便水”、“放心水”。
通过国内的部分示范工程证明分质供水符合我国国情,深受大众欢迎,大有发展趋势。
管道直饮分质供水是众多分质供水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健康饮水工程,是一种新生事物,也是落实江泽民书记提出的"大力发展饮水工程,改善市民饮水质量"重要途径。
需要因地制宜通过试点,逐步摸索经验,不断完善。
人可以一日无粮,但不能一日无水。
洁净的水可以滋养心灵,肮脏的水则会窒息生命。
没有水就没有科学和文明。
它关乎着人类的命运,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素质。
因此分质供水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给予支持和扶持。
特别是此项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市政配套、卫生检疫、市场管理等方面,又直接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必须紧紧依靠政府,加强管理和规范。
因此我们期望各级政府站在跨世纪的高度来看待和支持这一新生事物,使这项新兴产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一.分质供水前景宜人分质供水正是解决当前水质污染与人们健康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是我国饮水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一时代性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饮水事业发展又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实行城市供水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1996年上海率先在锦华小区实验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分质供水系统。
同年上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管道分质供水专业公司,并在一些小区建立了管道分质供水系统。
之后,深圳、广州、西安、、宁波等省市的一些小区也相继建立。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分质供水工程,建设部已在全国10个重点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而且各省市政府正把分质供水作为建设现代化都市的基础设施来抓、市政建设形象和重大的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程,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广东、上海等政府产门组织了分质供水示范工程,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广东省委、省政府再全国率先把分质供水网建设工程正式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建设“珠江三角洲”城市小区分质供水网,计划建设总规模为日供纯净水5万吨,投资约80亿元,争取在“十五”期末使“珠江三角洲”城区城镇1000多万居民享用到分质供水提供的优质饮用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300多套住宅新区近100万户居民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甘冽爽口的饮用水。
二.自来水的水质超标及二次污染引出分质供水的设想我国的城市自来水事业,自1874年满清政府在旅顺口修建了龙眼泉地下水源供水设施开始,至今已有125年历史。
长期以来,自来水作为城市人们饮用水对此从没有被怀疑过。
自从1977年美国Bellar 和Rook首先发现水中含有三卤甲烷(T HM),并证明了该物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再加上近几年国内水源污染加剧,例如中科院1996年发布的一份国情研究报告表明,全国532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度调查结果,全省4316.2公里河长中已没有Ⅰ类水的河段,Ⅱ类水河长制占14.2%,Ⅲ类占72.5%,Ⅳ类占13.3%,而且河长水质总体逐年还在下降。
水源污染速度远远大于自来水厂的处理能力。
因此人们对习以为常的自来水的安全、健康提出种种疑问。
很多城市自来水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自来水厂,近几年通过对自来水传统加工技术进行改造,再增加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自来水厂的水质有了长足的改善,大多数自来水已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但由于输配管道等二次污染的问题,到每个家庭水龙头出来的自来水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统计,全国有76%的自来水厂所供应的自来水有些指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
据报道全国饮水水质超标率及其顺序为:⑴ 总大肠菌群 70.6%⑵ 铁 32.9%⑶ 浊度 30.4%⑷ 锰 29%⑸ 耗氧量 13.3%⑹ 氟化物 8.73%全国饮用超标饮水的人口比例见下表:自来水二次污染主要途径有两个:1. 输配管网对水质的污染从自来水厂出来的水,尽管经过各种处理,但仍存有一部分有机物和游离氯结合形成致癌前体物三卤甲烷,另一方面成为微生物再繁殖的培养基,重新繁殖的微生物常年在输配管道中形成生物膜,膜的老化与脱落引起用户水的嗅和味、色度的增加,并且这些管网上的微生物渐渐对消毒剂产生了抵抗力,不易被杀灭,更增加了终端自来水微生物的数量。
国外在自来水管网表面残留和冲洗下来的颗粒沉淀物上已检出细菌种类多达21种。
Allem等人发现在美国各个水厂的管网垢中,都有大量的球菌、杆菌、双螺旋菌和藻类,具有铁细菌特点的螺旋茎的盖氏铁柄杆菌属也大量出现在水样和管壁上。
Ivagy和Olsson还发现管网的服务年限和细菌的密度之间有着某种关系。
据估计,每增加10年服务期,管壁上异养菌的数量就增一个倍数。
美国的管网污染如此严重,我国输配管道,尤其是陈旧老化的管道的污垢微生物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我国一些自来水厂,有相当一部分检了Ames试验呈阳性结果的物质。
南方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均比北方高,因此南方城市输配管网的二次污染程度比北方更严重。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管网水的水质比出厂时指标均有提高,如浊度、铁、锰、铜、细菌总数等,管网出水口比出厂分别增加了24.3%、21.83%、17.31%、33.64、26.41%,其中尤以细菌总数增加百分数最高。
2.输配管网系统中,中间水箱二次污染严重不严,管理不善,这些水箱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的繁殖污染水质。
广州每年均有家庭自来水中发现红虫的报道,就是中间水箱引起的。
另外在个别中间水箱中有的还发现死老鼠、死猫等,这些腐烂动物的尸体会增加水体的恶臭味和酸腥味。
对自来水二次污染的预防及去除成为目前国际、国内对于提高自来水水质关注的焦点。
我们目前推广的终端自来水的深度加工处理及分质供水方式是消除自来水二次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3.我国自来水低标准合格自来水传统生产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大部分水厂还停留再"絮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的基础上。
为什么在水源污染日益恶化的今天,经常还会看到对“自来水是安全的”、“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等内容的报导。
我们要问“安全”、“达标”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至今自来水的检验还是沿用国家1985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本标准至今已沿用15年,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对标准3-5年就要修订一次。
我国的现行标准规定有35项,其中有机物指标只有六项。
1992年WHO制定的水质标准已达135项。
在有毒有害的指标中我国的指标制定的比较宽松。
现行标准中重点考虑了水的感官指标(色、嗅、味等)和微生物指标以及控制水源性疾病方面,对水源有机物污染的指标重视不够。
当前我国水源有机物污染非常严重,有机物种类越来越多,据统计,常见的就有约7万多种。
水中有机物的存在对胶体有保护作用,使其稳定性提高,不但对于给水处理增加一定的难度,同时有毒的小分子有机物难以降解,并在生物体内蓄积,并有强烈的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或慢性毒性,有机物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是滞后的,从发现到得病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甚至20-30年。
另外有机物和氯消毒剂结合后产生卤代化合物,有许多已经确认是癌症的诱发物。
其中主要是挥发性三卤甲烷和非挥发性得卤乙酸,后者致癌的危险是前者的50-100倍。
目前城市给水处理普遍采用常规得处理工艺,受其净化功能的限制,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因此,如果说自来水合格也只能是低标准得合格。
三.分质供水符合国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饮水水质标准的控制和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且越来越严。
另一方面水源的污染的速度之快,造成许多自来水厂从资金到技术更新和设备的改造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管道分质供水是解决几方面矛盾冲突最好的办法。
要知道,城镇供水工程是一?quot;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尤其长期以来把自来水视为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是商品,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总之国家与多数自来水厂均不能大量、全方位投资改善供水设施。
(每增加1吨的日供水能力,国家需投资1200-1500元,新建一个日供水50万立方米的水厂需3年时间)。
在国家、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是否避重就轻,先把自来水中5%左右用来直饮的水进行深度加工,使该部分饮用水水质直接与国际接轨,达到21世纪国际先进国家制定的水质标准,这种做法投资小,周转快,由小到大,逐渐普及,这就是分质供水方式今天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四、分质供水的种类从广义来讲,下述几种方式均或称为分质供水:1.瓶装供水方式--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以一个家庭为例,全面费用为3600元左右。
瓶装水生产成本、运费、营销等费用高,售价是自来水的300倍以上。
深圳1997年11月抽样检验,30多家瓶装水生产厂,只有8家合格,1999年检查,尚有60%瓶装水不合格。
瓶装水必须通过饮水机才能达到直接饮用。
如果说自来水存在二次污染,那么瓶装水就存在来自多次使用的塑料桶及饮水机带来的第三次污染。
瓶装水运输对市容和交通有一定的影响。
2.净水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小形状不一、进口与国产、内部滤材等不同品种和型号的净来水净化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使用的时间的增加,过滤的效果越来越差。
而消费者大部分不具备鉴别滤材是否失效的能力,造成滤材更换不及时……。
总体上净水器本身存在第三次污染(自来水为第二次污染),故有“是净水器,还是脏水器”之争议。
净水器逐渐失去消费者的欢迎和市场。
3.管道分质供水--“买水喝”转为“造水喝”,而直饮水价格为瓶装水的三分之一。
五、国内外分质供水含义的区别国外现行的分质供水与目前国内推行的分质供水是两个概念,其内涵具有本质的区别。
分质供水方式在国外有着长期的应用历史。
国外现有的分质供水系统,都是以可饮用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实行自来水供水系统,而另设管网系统用于低质水、中水或海水供冲洗卫生洁具、清洗车辆、园林绿化、浇洒道路及部分工业用水等,这种系统统称为非饮用水系统,通常是局部或区域性的,是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
设立非饮用水系统,显然是着眼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及降低水处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