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75.41 KB
- 文档页数: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九台130500【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为多见,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
临床上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
主要临床观察及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认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做好肺结核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17-02肺结核患者伴有糖尿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两种疾病并疗治疗起来互相矛盾。
护理工作也不是简单的肺结核护理加糖尿病的护理,抽取我院5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严密观察其他临床表现及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2-68岁,痰菌阴性者32例,痰菌阳性者18例,尿糖在(+-++),空腹血糖7.10-18.17mmol/l,其中有轻度、中度、重度的不同程度咯血者20例。
2.结果从病人住院开始,经过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每个病人具体的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认真实施,住院1个月观察,合并糖尿病患者有20例痰菌转阴,占40%,咯血症状消失者8例,占16%,空腹血糖6.65-11.42mmol/l,尿糖(+-++),住院2-3个月,其余的30例患者均痰菌阴转,咯血症状全部消失,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
3.病患特征与护理措施3.1心理特征:3.1.1确诊后的心理:肺结核作为传染病之一,周围人士都会避而远之。
患者在住院期间,院方对家属探视也有相应的规定,控制探视。
肺结核并发糖尿病人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
结果 36例患者在接受全过程的治疗和护理后,均达到出院标准,死亡率为0,预后良好。
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坚持规范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全面护理工作,在心理方面、饮食方面、并发症护理等方面强化健康教育,能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好控制患者病情。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全面护理目前,全球约有4.7亿例糖尿病患者;至2.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增长至7 亿例。
Workneh等研究表明,大约16%的结核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结核病并发糖尿病(TB-DM)的双重负担将会成为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会增加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与单纯结核病患者相比,TB-DM患者的治疗转归更差。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以男性居多。
往往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症状难以控制、预后较差。
肺结核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肺结核,形成恶性循环。
两病相互影响对患者极为不利。
因此,必须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治疗肺结核才能奏效。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63岁,男女比率为3.5:1。
1.2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口渴、消瘦、多饮、多尿等。
1.3治疗方法 36例患者均经胰岛素、降糖药、抗感染及抗结核等综合治疗,同时强心、利尿、保肝,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行静脉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支持治疗,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0.5—2个月。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04-09T14:17:14.5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作者:陈晓晶[导读]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结核内科门诊 116027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效果。
方法按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纳入的10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给予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后,转阴率高达91.35%;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护理前降低(P<0.05);但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0.05)。
结论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为预后提供保障。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临床特点;肺结核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极易牵连其他脏器受损,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自身免疫系统以及抵抗能力逐渐衰退,从而引发肺结核,并且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日趋增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加之发病较急、病情严重等特点,明显增加治疗难度[1]。
临床上常规治疗方式取得过一定临床效果,但效果并不显著,导致预后差。
因此我院展开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纳入的10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中男56例,女48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1.2±3.4)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以及检查确诊,并经过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
1.2 方法(1)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增加巡房,定时监测血糖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指导患者改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嘱咐其多食用粗纤维食品,保证每日所需蛋白质。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封面文档标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单位/医院名称:(单位/医院名称)编制日期:2024年5月26日目录引言疾病概述糖尿病简介肺结核简介糖尿病与肺结核的关联性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评估与监测药物治疗管理饮食与营养管理感染控制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中的挑战与应对护理体会与反思结语参考文献引言简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疾病概述糖尿病简介定义:解释糖尿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流行病学:介绍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流行趋势。
肺结核简介定义:解释肺结核的概念及其传播方式。
临床表现:描述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糖尿病与肺结核的关联性探讨糖尿病对肺结核发生、发展的影响。
分析肺结核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强调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评估与监测病情评估:介绍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监测指标:列举需要监测的关键指标。
药物治疗管理药物选择:介绍糖尿病和肺结核的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监测:说明如何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饮食与营养管理饮食原则:介绍适宜的饮食原则和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讨论如何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感染控制感染预防:介绍感染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环境卫生:强调环境卫生在预防感染中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讨论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和压力管理。
健康教育:介绍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挑战与应对挑战识别:列举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应对策略:分享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方法。
护理体会与反思个人体会:分享在护理工作中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反思总结:反思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空间。
结语总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个人体会。
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列出撰写文档时参考的文献资料。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张翼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6.21%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愈,13.79%的患者治愈无效。
结论结合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护理体会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饮食结构也逐渐发生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性的疾病,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确。
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将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患者糖、蛋白质、脂肪出现代谢紊乱,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均低下,其肺结核的发病率高于常人4-8倍[1],临床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非常高。
两种疾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可加剧病情的恶化,由于两病共存的护理方法与单一疾病的护理方法不同,难度更大,良好的护理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2]。
我院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采取细致、周到的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2.6岁。
其中Ⅰ型糖尿病5例,Ⅱ型糖尿病53例,初治肺结核38例,复治肺结核12例,耐多药肺结核8例。
患者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及早使用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病情较严重且进展快,故在抗结核的治疗中应及时的采取杀菌与抑菌药组成的化疗方案,延长疗程。
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作为短程化疗方案,将疗程延长到1年,长效化疗方案为1.5-2年。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肿瘤医院通讯作者:李文芝目的通过对笔者所在科室5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护理进行跟踪观察,总结护理体会与心得。
方法(1)饮食管理;(2)注意观察用药反应;(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结果8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愈,19%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重,对抗结核药敏感力下降,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满意。
结论糖尿病护理和康复对患者十分必要,应根据疾病临床特点、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及饮食计划,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促进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护理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代谢内分泌性疾病,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
临床特征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控制不好可引起许多并发症[1]。
目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较高。
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先天性免疫力和后天性免疫力两种,其中后天性免疫力较强,为接种卡介苗或经过结核菌感染后获得,具有特异性。
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缺乏糖不能充分利用,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易合并结核杆菌感染。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入侵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机体的免疫力和机体的过敏反应等因素[1]。
几年来笔者在治疗结核病时发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比例较大,其临床治疗缓慢。
笔者所在科1998~2003年共收治5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25~75岁,均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1.2 护理方法1.2.1 饮食护理饮食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措施,无论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均需控制饮食,才能稳定病情。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要给患者或家属反复讲。
单纯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发给患者饮食单,教会患者计算热量和配制食谱,并严格执行。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科学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31例患者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用药治疗、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及健康指导相结合,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162-02肺结核和糖尿病都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临床中常发现两病并存。
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肺结核感染又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
比单纯患一种疾病更加难治,整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愈后。
现将我科2009年4月——2012年2月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40-80岁,慢性纤维空洞型18例,侵润型肺结核13例,其中症状为咯血,咳痰15例,尿糖在(++-++++),空腹血糖7.4-24.1mmol/l,痰菌阳性10例,痰菌阴性6例。
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由于肺结核传染性强,糖尿病又是终身性疾病,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患者往往有自卑、焦虑、悲观情绪[1]。
及早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还可以显著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虽然肺结核能够治愈,但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方法,造成患者思想负担重,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还担心肺结核会传染给家人,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及如何配合治疗,要利用好的时机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感到受重视和被尊重。
尤其是咯血的患者,护士更要多陪伴患者,告诉患者医生护士就在身边,让其放心。
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即会康复。
2.2 饮食护理以增强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使病灶愈合为宗旨的饮食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基础措施。
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需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需严格控制饮食。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体会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对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及建立健康档案并回访。
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身体机能均得到很大幅度的上升,治疗好转有效率高达100%,患者均可出院。
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提高两病共存患者的康复率,对控制病情有极大意义。
标签: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护理;效果体会糖尿病和肺结核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活动发生异常,机体免疫力差,患上肺结核的风险更大[1]。
而肺结核也属于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二者互相促进,将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这给治疗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若治疗不及时、护理不恰当将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另外,此类患者是潜在的结核病传染源,对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满足WHO于1999年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规定,且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于2000年出台的关于肺结核诊疗标准。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范围在24~77岁,平均年龄约为(57.6±3.5)岁;糖尿病病史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平均病史约为(6.3±2.7)年。
1.2护理方法住院期间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护理干预,出院后行出院指导及建档、回访,方法如下:1.2.1 心理干预:此类患者长期受到两种疾病的折磨,极易产生不良情绪。
特别是有很多是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含有不少基础疾病,加上身边无人,常感到内心失落、有孤独感。
对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
可利用电话随访或上门指导等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一方面要向他们介绍关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相关常识,并让他们认识到坚持用药、正确用药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综合护理。
在临床实践中,对病情进行观察与评估至关重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
病情监测与护理是确保疾病控制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药物管理及指导是治疗的核心,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康复护理与心理支持对患者康复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综合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护理团队的密切合作,持续教育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临床护理、病情观察、评估、营养支持、饮食指导、病情监测、护理、药物管理、康复护理、心理支持、综合护理、团队协作、持续教育。
1. 引言1.1 疾病概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挑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而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影响其他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减弱,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情况并不少见。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与评估等方面。
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合护理团队的协作和持续的教育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面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这样的临床疾病时,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病情观察与评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日常护理中,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出现。
6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恢复情况。
结果:护理组空腹血糖值平均(6.82±0.11)mmol/L,餐后血糖值平均(8.12±0.07)mmol/L。
结核病灶平均钙化时间(76.22±3.16)天,无不良反应。
对照组空腹血糖值平均(8.98±1.31)mmol/L,餐后血糖值平均(11.26±3.17)mmol/L。
结核病灶钙化时间平均(103.20±2.56)天,4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具体病情,从饮食控制、皮肤护理入手,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对控制血糖和缩小肺结核病灶有重要意义。
标签:糖尿病;肺结核;护理糖尿病属内分泌系统疾病,患病后由于糖代谢机能紊乱,常终生使用药物控制血糖,长期用药使肝、肾功能受损,易合并其它并发症。
肺结核属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肺部感染结核杆菌有关。
两病并存,糖代谢紊乱诱发免疫功能下降,结核药物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病情不易控制。
临床处理以控制血糖和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护理方法为主,现将我院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52~71岁,平均(63.2±1.2)岁。
糖尿病病程6个月-16年,平均(8.2±1.7)年,符合1998年WHO提出的糖尿病新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肺结核病程2个月~2年,平均(4.1±0.8)个月,符合中华医学会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全部为初次发作;46例糖尿病先发,14例肺结核先发;临床表现均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X线检查见肺空洞,实验室检查痰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