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5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30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和重要事件。
2. 使学生掌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国防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国防科技发展。
2. 外交成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重要外交活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外交成就。
2. 教学难点:国防科技发展、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3. 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吗?”2. 教学新课: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介绍重要事件和国防科技发展,如“两弹一星”、“辽宁舰”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通过展示重要外交活动,如尼克松访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对比分析: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外交成就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邀请相关专家或退役军人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解,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荣誉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基本概念、历史事件和政策原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认识深度。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事业方面的政策和成就。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情况是反映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实力大大增强。
近年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发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和成就,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A.南海舰队B.北海舰队C.东海舰队D.华东军区海军【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项。
2.1958年,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为091型攻击核潜艇长征1号,该艇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服役,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此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故选C项。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A.潍坊舰B.济南号C.青岛号D.辽宁舰【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宁号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D项正确;潍坊舰一般指潍坊号护卫舰,不是航空母舰,排除A项;济南号一般指济南号护卫舰,不是航空母舰,排除B项;青岛号一般指青岛号驱逐舰,不是航空母舰,排除C项。
故选D项。
4.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晚成立的军种是A.空军B.战略支援部队C.火箭军D.海军【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五大军种中,战略支援部队成立2015年,建军时间最短,B 项正确;空军在1949年建立,排除A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由成立于1966年的二炮更名而来,是中国核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第二炮兵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由陆军附属兵种成为与陆、海、空三军并列的独立军种,排除C项;海军1949年建立,排除D项。
第五学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状况及辉煌成就。
在国防建设中,人民军队实施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在短短50多年间,实现了由单军种向多军种多兵种的转变,实现了单兵种军队向合成化军队的转变。
同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防御攻击体系的建构。
在外交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
爱祖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思路 xk b 新课标第一网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
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一、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专题二十: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标要求我知道】1、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认识这一时期的外交、国防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课本内容顺口溜】第15课中国初建有陆军,提升发展进步快。
兵种增加现代化,武器装备在更新。
首支海军在华东,东南北海舰队建。
舰艇数量少到多,自己能造核潜艇。
我有航母辽宁舰,空军发展也迅速。
一九六六二炮建,后来更名火箭军。
五大战区大联合,提升我军战斗力。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平外交有成果。
最早苏联来建交,同盟条约互签订。
和平共处五原则,一九五三有提出。
成为国际间准则,外交政策渐成熟。
一九五四日内瓦,首次五大国参会。
印度支那问题解,赢得赞誉地位升。
一九五五在万隆,求同存异促合作。
第17课四五联合国成立,中国就是创始国。
也是常任理事国,国民政府是代表。
一九七一联大上,中国恢复合法权。
美国对中多敌视,七十年代有改善。
美国尼克松访华,中美开始正常化。
中美建交七九年,中日建交七二年。
外交布局全方位,国际地位更加强。
【考点分解提分快】考点1:陆军的发展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考点2:海军的发展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考点3: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取得了辉煌战绩。
考点4:导弹部队(二炮、火箭军)1、组建时间:1966 年2、担负任务: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
4、武器: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5、更名: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考点5:新时代强军之路1、2014年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强军之路证;2、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国防建立与外交成就一、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五项根本原那么。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4月。
〔2〕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3〕与会国家:亚非29个国家。
〔4〕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破坏:①美蒋特务会前制造“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谋害周恩来等中国代表。
②会议期间,美国利用亚非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挑拨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妄图把会议引入歧途。
〔5〕中国在会议上的作用: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建议被与会国家承受。
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根底上,会议提出了世界和平的十项原那么,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背景:〔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2.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原因:〔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第三世界及其它主持正义国家的支持。
4.意义:〔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中国成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美、中日建交1978年12月,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1〕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
〔2〕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四、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1994年在印尼亚太经合(APEC)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提出提出了五项原那么,博得与会国家的赞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