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39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十六中政史地组王峻峰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了解降水柱状图绘制,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并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2、难点: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出示自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了解降水柱状图绘制,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1.降水的相关知识(阅读书本P53和P54的相关内容)a、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固态的、,其中降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b、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
c、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称为,测量单位一般采用。
2.降水与生活想一想:以下的降水情况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连线题)连续24小时的暴雨五谷丰登雷州半岛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洪水成灾风调雨顺土地龟裂,农作物缺水,用水紧张阴雨连绵一个月天气寒冷,交通堵塞08年春节前马鞍山的冰雪天气衣服难干,物品易发霉小结:3.降水柱状图的阅读1、读图(P55图3.19)(1)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柱子的高低,反映了的多少。
提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的柱状图上作直观判断。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是有差别的,地的降水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地的降水较少,主要分布在季。
(3)一年中的降水总量,就是,它影响着当地的干湿程度。
例如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地区,会比较;而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很。
4 .降水的季节变化a、读图3.20中表示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因为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2、两极地区降水少。
因为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因为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因为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从时间分布看:
全年多雨区:赤道两侧
全年少雨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
全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从空间分布看:
与纬度位置的关系: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
与海陆位置的关系: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与地形的关系: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8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8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1教学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学习世界气候,先要知道气温、气压和降水的形成、分布和变化。
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气温和气压的形成、分布与变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节降水的形成和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板书)一、大气降水(板书)问题1.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经验,观察投影片,大气降水主要有哪些形式?出示雨、雪、雹等投影片,让学生/Article/Inde某.html>总结(降雨、降雪、冰雹等均属大气降水)。
不管哪一种降水形式,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
问题2.大气中水汽来源于哪里?出示水汽来源投影片,让学生/Article/Inde某.html>总结。
(大气中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河流、湖泊、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中水分的蒸腾作用。
) 1.大气中的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板书)问题3.空气对水汽的容纳是不是无限度的?出示一块海绵和一杯水,请一位同学上台把水慢慢倒向海绵,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当水倒到一定程度时海绵就容纳不下了,如果再继续倒,水就会从海绵里流出来。
)这说明海绵吸水有一定限度,达到一定量时就不能再吸水了,这就叫饱和。
这个道理和空气对水汽容纳的道理十分相似。
问题4.空气容纳水汽的数量与气温有什么关系?出示不同气温时空气的最大水汽容量投影片,让学生观察(气温越高,饱和空气能容纳水汽量越多)。
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板书)问题5.30℃时的饱和空气温度降至20℃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让学生观察30℃时的饱和空气复合投影片和气温降至20℃时饱和空气投影片相比较得出结论(在空气中会出现多余水汽;多余水汽吸附在空气中微小尘埃上,形成微小水滴——云和雾,这微小尘埃就是凝结核)。
问题6.微小水滴怎样才能形成降水?放“降水的形成”录像片,通过慢放、停放,让学生观察(微小水滴不断碰撞,体积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形成雨、雪、雹等降水形式)。
初一地理降水知识点: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降雨的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分布规律:
⑴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少
⑵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少。
⑶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⑷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