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结肠下区
- 格式:pptx
- 大小:10.98 MB
- 文档页数:29
近年局部解剖学考试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1、空肠与回肠的鉴别点如下。
((1)空肠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回肠位于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入盆腔。
(2)空肠管径较粗,壁较厚。
回肠管径较细,壁较薄。
(3)空肠富含血管,色较红。
回肠血管较少,色稍白。
(4)空肠的环状粘膜皱襞多而高,回肠的环状粘膜皱襞疏而低。
5)空肠粘膜内有散在孤立淋巴滤泡,回肠粘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有集合淋巴滤泡。
(6)空肠系膜内的血管弓和脂肪较少,回肠系膜内的血管弓较多,脂肪较丰富。
腹部 2)2、穿经坐骨小孔的结构是(B 下肢 1)A.阴部内动、静脉和闭孔神经B.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C.肛门动、静脉和臀下神经D.会阴动、静脉和阴部神经E.阴部内动、静脉和臀下神经3、脑膜中动脉(C 头部 2)A.为上颌动脉第三段的分支B.经卵圆孔入颅腔C.分布于颞顶区内面的硬脑膜D.经耳颞神经内侧上行E.后支经过翼点内面4、面侧区间隙(A 头部 1)A.咬肌间隙位于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之间B.咬肌间隙前方紧邻第一磨牙C.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D.咬肌间隙内有舌下神经、下牙槽神经通过E.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不相通5、腮腺(ABCDE 头部 1)A.以下颌骨后缘分为浅、深两部B.有腮腺鞘包被C.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D.下缘平下颌角6、腹前外侧壁从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及___________(壁层腹膜腹部 2)7、回答皮下环、腹股沟管、弓状线、肝上界、成人肝下界、幼儿肝下界、幽门平面和半月线的体表投影。
((1)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
(2)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2~3Cm处,与之平行。
(3)弓状线:位于脐下4~5Cm处,腹直肌后方。
(4)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相交,在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相交,在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相交。
(5)成人肝下界:不超过右肋弓,剑突下不超过2~3Cm。
(6)幼儿肝下界:比成人肝下界下移2~3Cm。
第十三次解剖操作结肠下区、腹膜后隙第十三次解剖操作结肠下区、腹膜后隙一、目的要求1.掌握肠系膜上动脉各级分支及供应范围。
2.掌握肠系膜下动脉各级分支及供应范围。
3.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毗邻、属支。
4.掌握空、回肠的位置及结构特点。
熟悉结肠的分部、血供和淋巴引流。
5.掌握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
6.掌握肾的位置、毗邻及其被膜。
7.掌握肾蒂内的结构及排列关系,了解肾段的划分,熟悉肾的血管,了解肾的淋巴。
8.了解肾上腺的形态、毗邻和血管。
9.熟悉输尿管腹部的行径。
10.掌握腹主动脉的分支。
掌握下腔静脉及属支。
11.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境界与交通。
12.了解腰交感干。
二、基本内容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位置、形态,十二指肠悬韧带;空、回肠的位置、形态;小肠系膜的构成、形态,小肠系膜根的附着;肠系膜上血管及其主要分支、属支的走行、分布,肠系膜淋巴结;回盲部的组成、位置,盲肠的形态,阑尾的形态、位置、系膜及血管,阑尾根部的位置及体表投影;结肠各部的位置及形态特征,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的形态及附着部位;肠系膜下血管及其主要分支和属支的走行和分布。
腹膜后隙的位置、构成、交通;肾的形态、位置、毗邻、体表投影,肾蒂的组成,肾的被膜;输尿管腹部的位置、毗邻;肾上腺、主动脉腹部和下腔静脉的位置、毗邻、主要的分支或属支;腰交感干、腰淋巴结、乳糜池、腰丛的位置及各主要的分支。
三、解剖步骤及方法(一) 结肠下区器官的大体观察1.大体观察将大网膜、胃、横结肠及其系膜翻向上方,原位观察结肠下区各器官的位置、形态。
查证大肠呈镜框状围绕在小肠周围,盲肠起始于右髂窝内,向上于右髂嵴水平移行为升结肠,升结肠于肝的下方称行为横结肠,其横行向左至脾的下方处移行为降结肠,降结肠下行至左髂嵴水平移行为乙状结肠,后者位于左髂窝内;观察空肠居结肠下区左上部,肠袢多为横行;回肠居右下部,小部伸入盆腔,肠袢多纵行。
2.各段肠管的区别(1) 区别大、小肠寻找结肠袋、结肠带和肠脂垂,以此区别大肠和小肠。
《局部解剖学》试题(适用于医学、药学本科及高职高专各专业)(3)一、单选题(共60题,90分)1、胸骨上间隙位于 ( )(1.5)A、颈浅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B、封套筋膜的前、后两层之间C、颈深筋膜深层与气管前筋膜之间D、气管前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E、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正确答案: B2、某患者头部受到钝性打击后出现颅顶部血肿,且血肿范围很大几乎遍布整个颅顶,问该血肿位于何结构内( )(1.5)A、皮肤内B、浅筋膜内C、帽状腱膜内D、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E、颅骨骨膜内正确答案: D3、支气管肺段(1.5)A、简称为肺段B、两肺共有20个肺段C、是气管的第三级分支D、略称三角形E、尖朝向肺表面,底朝向肺门正确答案: A4、大腿前骨筋膜鞘不包括( )(1.5)A、股前肌群B、股动脉C、股静脉D、闭孔神经正确答案: DA、第4B、第5C、第6D、第7E、第8正确答案: D6、胰头( )(1.5)A、被十二指肠空肠曲环抱B、上部有一突出部为钩突C、后面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和胆总管D、后面有右肾E、后面有肠系膜上血管正确答案: C7、下列哪根血管走行于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且在前臂远端位于肱桡肌的尺侧?(1.5)A、桡动脉B、尺动脉C、正中动脉D、骨间前动脉E、骨间后动脉正确答案: A8、脏胸膜是由下列哪根神经支配的 ? ()(1.5)A、内脏感觉神经B、内脏运动神经C、躯体感觉神经D、躯体运动神经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A9、伸髋关节的肌应除外(1.5)A、臀大肌B、臀中肌C、股二头肌D、半腱肌E、半膜肌正确答案: BA、第4B、第5C、第6D、第7E、第8正确答案: D11、甲状腺峡通常位于 ( )(1.5)A、第1~3气管软骨前方B、第2~4气管软骨前方C、第2~6气管软骨前方D、甲状软骨前方E、环状软骨前方正确答案: B12、下列哪个器官不参与组成肝外胆道:(1.5)A、肝总管B、肝左管C、肝右管D、胆总管E、副胰管正确答案: E13、小脑幕切迹疝时常累及的脑神经是 ()(1.5)A、外展神经B、动眼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副神经正确答案: B14、在距小腿(踝)关节前面,拇长伸肌腱(1.5)A、位于胫骨前肌内侧B、在腓深神经内侧C、在趾长伸肌外侧D、没有滑膜鞘E、在拇短伸肌外侧正确答案: B15、某农民劳动时,不慎用锄砍伤右脚跟腱,试问他的右脚运动可能发生什么障碍?()(1.5)A、脚背屈困难B、脚跖屈困难C、脚不能外翻D、脚不能内翻E、脚趾不能屈曲正确答案: B16、前臂(1.5)A、桡动脉位于肱桡肌桡侧B、桡神经浅支与桡侧腕屈肌腱有交叉C、 , 骨间前动脉从尺动脉本干发出,行于骨间膜前面D、骨间背神经行于旋后肌深、浅两层之间E、尺动脉深支穿腕管与桡动脉深支构成掌深弓正确答案: D17、非背部重要骨性标志的是(1.5)A、枕外隆突B、第2颈椎棘突C、肩胛冈D、肩胛下角正确答案: B18、胃床不包括(1.5)A、网膜囊B、脾C、胰D、十二指肠水平部E、横结肠及其系膜正确答案: D19、颈外静脉的正确描述为 ( )(1.5)A、与颈内静脉伴行B、收集头、颈部浅层所有的静脉血C、与颈外动脉伴行D、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E、以上均对正确答案: D20、某男性患者有尿痛及血尿史,为确诊须进行膀胱检查,下述说法何者错误:(1.5)A、插入膀胱镜时应提起阴茎以消除耻骨下弯B、须依次通过尿道外口、膜部及内口3个狭窄C、如误伤尿道膜部时,尿可能渗入会阴深隙D、膀胱镜到达膀胱后可通过输尿管间襞寻找两输尿管口E、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间的平滑区即膀胱三角正确答案: A21、腹股沟镰( )(1.5)A、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B、由腹内斜肌腱膜构成C、由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的腱性融合D、参与构成腹股沟管后壁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D22、关于膈肌哪项错误(1.5)A、为一向上隆起的薄肌B、膈下右半与右半肝,左内叶毗邻C、中心腱与心包愈着D、膈下左半与肝左叶,胃和脾毗邻E、膈穹左高右低正确答案: E23、脏胸膜是由下列哪根神经支配的 ? ()(1.5)A、内脏感觉神经B、内脏运动神经C、躯体感觉神经D、躯体运动神经E、以上都不对试题答案: A正确答案:24、某患者外伤造成脊柱损伤,第10胸节处脊髓受压,需要做椎板减压术,应在何处打开椎板能到达到患处? ( )(1.5)A、第4~6胸椎B、第6~8胸椎C、第8~10胸椎D、第9~10胸椎E、第10~12胸椎正确答案: B25、下列哪条韧带可以防止膝关节过伸?( )(1.5)A、髌韧带B、囊内韧带C、腘斜韧带D、前交叉韧带E、后交叉韧带试题答案: D正确答案:26、3岁患者上楼梯时,其父向上牵拉右上肢,患儿哭叫,诉肘疼痛,不肯用右手取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 )(1.5)A、肩关节脱位B、桡骨头脱位C、桡骨头半脱位D、肌肉牵拉伤E、尺骨鹰嘴撕脱伤正确答案: C27、右肾切除术时,错误的是(1.5)A、手术入路经腰部进行B、经皮肤、浅筋膜、肌层、腹横筋膜后达腹膜外脂肪C、先切开纤维囊,再剥离脂肪囊D、剥离右肾时注意勿损伤十二指肠E、剥离肾上极时勿损伤肋膈隐窝正确答案: C28、关于胸膜下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1.5)A、为膈胸膜与纵隔胸膜的返折线B、右侧起自第5胸肋关节后方C、在锁骨中线与第7肋相交D、在腋中线与第9肋相交E、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近后正中线处平第12胸椎棘突正确答案: E29、关于网膜囊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1.5)A、右侧以网膜孔与大腹膜腔相通B、位于胃的后方及横结肠系膜的前上方C、左界为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D、又叫左肝下间隙E、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常流入囊内正确答案: D30、大隐静脉切开常用的部位是()(1.5)A、内踝前方1cm处B、内踝后方1cm处C、内踝上方1cm处D、内踝下方1cm处E、内踝最高点处正确答案: A31、下列结构中共有11对的是(1.5)A、肋间后动脉B、肋下动脉C、肋间神经D、肋下神经正确答案: C32、关于肾的说法何者是错误的?( )(1.5)A、右肾比左肾低B、左肾前上部贴邻胃后壁C、右肾内侧缘邻十二指肠降部D、胰横过左肾门E、两偶肾蒂等长正确答案: E33、麦氏切口的层次不经过(1.5)A、腹横筋膜B、 Scarpa筋膜C、腹直肌前鞘D、腹外斜肌腱膜E、 Camper筋膜正确答案: C34、60岁男性,患有左肾结核,已丧失功能。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二、填空题:1.头皮由、和组成的联合体。
2.颈浅筋膜内包有。
3.颈部的重要肌性标志是。
4.腮腺病变或手术,常累及。
5.构成腹股沟三角的外侧界是,内侧界是,下界为。
6.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和。
11.腹腔器官由腹股沟内侧窝经腹股沟三角突出于体表称为疝。
12.心包穿刺进针的部分,常选取和之间的夹角处。
13.腹壁浅筋膜的深层叫,在腹中线处附着于,向下至会阴部与筋膜相续。
14.构成股三角的上界为,外上界为,内侧界为。
15.男性乳头平面平对第肋间隙。
16.阑尾尖端的位置,以位最多见。
17.子宫位于中央,前方贴近,后方紧邻,两侧借子宫阔韧带连至盆腔侧壁。
18.临床上,将与之间的软组织称为产科会阴。
19.临床上区分内、外痔的标志是。
20.颈部筋膜间隙可分为、和。
21.腮腺管的体表投影为:至的中1∕3段。
22.临床上将至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
23.坐骨肛门窝是位于、尾骨肌下面两侧,闭孔内肌和之间一对向上的楔形凹陷。
24.结肠下区的间隙被小肠系膜根、升结肠和降结肠分为四个间隙:即、、和。
29.食管颈部前为_______,后有_______和_______,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_______相邻,两侧为_______、_______及其内容。
30.当颅内压增高或小脑肿瘤时,小脑______受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______内的生命中枢受压,可危及生命。
三、名词解释:1.头皮:2.腱膜下间隙:3.腹股沟管:4.白线:5.腹股沟三角:6.会阴::7.胃床::8.会阴中心腱:9.网膜孔;10.静脉角四、问答题:1.为什么面部疖肿,特别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疖肿不能挤压或挑刺?2.腱膜下间隙和骨膜下间隙内的血肿如何鉴别?3.胸膜腔积液时,常在何处进行穿刺?如何确定穿刺点?依次需经过哪些层次才能达到胸膜腔?4.颅顶外伤骨折时,为什么骨折先从内板开始,且骨折范围较外板大?5.简述气管切开的适宜位置及到达气管腔的解剖层次。
(一)名词解释1.局部解剖学2.眉弓3.翼点4.乳突5.头皮6.颅顶部的"危险区"7.海绵窦8.小脑幕(一)名词解释1.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
2.位于眶上缘上方的弓状隆起,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3.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
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
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4.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
在乳突后部的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
乳突根治术时,应注意勿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5.覆盖于额顶枕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其中,浅部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常将此三层合称“头皮”。
6.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内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此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若发生感染,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常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7.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相互交通的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8.是介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由硬脑膜形成的一个呈水平位的拱形隔板,构成颅后窝的顶。
(一)名词解释1.颈动脉结节2.锁骨上大窝3.神经点4.颈静脉弓5.胸骨上间隙6.气管前间隙7.咽后间隙8.椎前间隙(一)名词解释1.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前方为颈总动脉,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暂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2.位于锁骨中1/3上方。
在窝底可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3.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临床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前言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特别是外科学、妇产科学等手术学科和影像诊断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层次关系、位置关系、正常形态与变异关系及临床应用特点。
在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固基本知识和常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本大纲适用于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主要有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五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内容”的细化或补充。
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要求,本课程学分为2.5学分,总学时为60学时。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学习时应结合插图、自体、生活实际和临床进行理解记忆、对照比较记忆、反复记忆等方式;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理论内容开设验证性实验,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和辨认,掌握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并根据实际内容结合临床开展病案教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及成绩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叙述等,占总成绩的70%;试验成绩占30%,主要包括考勤、平时考核和课后作业考核等方面。
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了解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了解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
【教学内容】1.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它在医学教学中的目的和任务,它与系统解剖学的分工和联系。
第六章结肠第一节结肠的解剖及生理一、结肠的解剖结肠(large 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
其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
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
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这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
图6-1 结肠的区域分布图6-2大肠的解剖在盲肠和结肠的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的狭窄纵行。
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的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的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和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是区别大小肠的重要标志。
(一)盲肠: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是大肠的起始部,也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的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
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的开口。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的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
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局部解剖学》试题(适用于医学、药学本科及高职高专各专业)(1)一、单选题(共60题,90分)1、关于椎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1.5)A、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第一段B、走行于前斜角肌的前面C、穿经第6至第1个颈椎横突孔D、经枕骨大孔入颅E、分布于脑和内耳正确答案: B2、通过肌腔隙的结构是(1.5)A、股动脉与股静脉B、隐神经与大隐静脉C、股神经与髂腰肌D、股鞘与股管E、股深淋巴结正确答案: C3、关于胸内筋膜的描述,正确的是(1.5)A、是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膜B、衬于肋骨和肋间隙的内面C、此膜与壁胸膜紧密相贴,脊柱两侧较发达D、向上覆盖于胸膜顶上部并增厚称胸膜上膜,对胸膜顶有固定和保护作用E、向下覆盖于膈的上面,称为膈筋膜正确答案: D4、胃后壁溃疡穿孔后,内容物首先积留于(1.5)A、左肝下前间隙B、左肝下后间隙C、右肝下间隙D、膈下腹膜外间隙E、右结肠旁沟正确答案: B5、关于膈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1.5)A、膈中央部为腱膜,称中心腱,膈周围部为肌纤维B、膈的肌性部根据起始点不同可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C、腰肋三角和胸肋三角为膈的薄弱区D、膈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分别有相应结构通过E、腔静脉孔除了有下腔静脉通过外,还有腰升静脉通过正确答案: E6、位于胸壁浅层的结构是(1.5)A、浅筋膜B、胸大肌C、深筋膜D、锁胸筋膜正确答案: A7、有关头静脉的描述何者是错的(1.5)A、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端B、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C、行走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D、穿过锁胸筋膜汇入腋静脉E、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吻合正确答案: B8、下列关于坐骨直肠窝的描述正确的是(1.5)A、左右互不相通B、局限在肛门三角范围内C、底向上D、肛神经穿过窝中央正确答案: D9、男性,56岁,因右侧胸痛、呼吸困难而入院。
体检:胸部叩诊右侧实音,语颤消失。
胸片示右侧胸膜明显增厚,右胸膜腔内大量积液。
为进一步确诊需作右胸膜腔肋膈隐窝穿刺引流,抽取胸水。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十三操作要点结肠下区结构的解剖(一)各段肠管的区别1.区别大、小肠寻找结肠的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以此区别大肠和小肠。
2.辨别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横结肠两侧有系膜(一侧为大网膜,另一侧为横结肠系膜),而乙状结肠只一侧有系膜。
3.寻找阑尾以盲肠的前结肠带为标志,向下追踪可找到阑尾根部。
4.区分空肠和回肠以位置、管径和血管弓的多少等来区别。
5.确认十二指肠空肠曲将横结肠向上提起,摸到脊柱,小肠袢固定于脊柱处的肠管即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将其拉紧,其与脊柱间的腹膜皱襞为十二指肠悬韧带。
(二)解剖肠系膜上动、静脉1.剥离胰表面的腹膜,将其下缘向上翻起,便可暴露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
在肠系膜下静脉的右侧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沿此曲的右缘,纵行划开腹膜,清除周围的结缔组织,便可找到经胰与十二指肠水平部之间潜出的肠系膜上动脉。
向上追踪该动脉,可见其走行于脾动脉后方,起腹自主动脉(多平第1腰椎水平或在腹腔干起点的稍下方)。
肠系膜上动脉周围为致密的神经丛所包绕,分离时应避免撕裂动脉。
观察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有无淋巴结。
自肝门静脉向下清理肠系膜上静脉(它位于同名动脉的右侧)。
2.将大网膜、横结肠及其系膜翻向上方,将全部系膜小肠推向左侧,暴露肠系膜根,观察其附着在腹后壁的位置,小心分离并切开肠系膜根全长,解剖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注意观察淋巴结和神经丛与血管的关系。
3.沿肠系膜上:动脉的左缘解剖出一排空、回肠动脉,见它进入肠系膜内,观察空、回肠血管弓的配布。
4.从肠系膜根部向右剥离腹膜,直至回盲部、升结肠与横结肠。
切勿损伤腹膜外任何结构。
沿肠系膜上动脉右缘,自上而下,解剖出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回结肠动脉,分别追查至横结肠右份、升结肠与回盲部。
解剖观察阑尾动脉的起止及其与阑尾系膜的关系。
5.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上缘,找寻胰十二指肠下前、下后动脉,并追踪至肠系膜上动脉。
(三)解剖肠系膜下动、静脉1.在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左侧,可找到一个纵行的腹膜皱襞,切开此皱襞即可暴露肠系膜下静脉。
十二指肠duodenum▲分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上部superior part:在第1腰椎右侧,长约5cm。
腹膜内位十二指肠球:位于上部近侧份;特点:粘膜平坦无皱襞,钡餐X线下呈三角形阴影为溃疡的好发部位。
前壁穿孔累及结肠上区,后壁穿孔累及网膜囊或溃入腹膜后隙。
▲毗邻:前上方quadrate lobe of live (方叶)gallbladder (胆囊)后方Commom bile duct (胆总管)Gastroduodenal artery (胃十二指肠动脉).Hepatic portal veinInferior vena cava (下腔静脉)上方Omental foramen 网膜孔下方Head of pancreasNeck of pancreas降部descending part:在第1-3腰椎右侧,长约7-8cm。
腹膜外位器官▲毗邻:前方liverTransverse colon and mesocolon 横结肠及其系膜Loops of small intestine 小肠袢后方Right renal hilum and ureter 右肾门和右输尿管Right renal vessels 右肾血管内侧Head of pancreaspancreatic ductCommon bile duct外侧Right colic flexure 结肠右曲水平部horizontal part:长10~12cm。
十二指肠下曲水平向左,横过L3前方之其左侧,移行为升部。
腹膜外位毗邻:前方Radix of mesentery 肠系膜根Array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d vein 肠系膜下动静脉后方Right ureter 右输尿管inferior vena cava 下腔静脉Abdominal aorta 腹主动脉上方Head of pancreas 胰头及其钩头下方Loops of small intestine 小肠袢升部ascending part :从第3腰椎左侧上升至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曲duodenojejunal flexure移行为空肠,长约2-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