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港口发展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7.74 MB
- 文档页数:83
课程代码: 06304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自学辅导材料●配套教材:《港口规划与布置》●主编:洪承礼●出版社:人民交通●版次:1999年版●适应层次:本科内部教学使用目录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 (1)第2章:港口营运与船舶 (2)第3章:港口规划调查及分析 (3)第4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4)第5章:水域及外堤布置 (6)第6章:港口陆域设施 (7)第7章:港口发展规划 (8)第8章:港口环境评估及环境保护 (9)第9章:河港特点 (10)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题 (12)二.判断题 (12)三.填空题 (18)四.单选题 (22)五.简答题 (34)六.论述题 (35)七.计算题 (3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 (41)二.判断题 (43)三.填空题 (44)四.单选题 (47)五.简答题 (48)六.论述题 (54)七.计算题 (59)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运输系统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2)港口的功能2.港及港的组成(1)港口组成(2)港口概念(3)港口五大作业系统3.港口分类(1)港口分类二.重点1.运输系统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2.港及港的组成(1)港口组成(2)港口概念(3)港口五大作业系统3.港口分类(1)港口分类三.难点1.判断实际港口所属类型;2.理解港口五大作业系统内容。
第2章:港口营运与船舶一.主要内容1.货物及其在港内的作业方式(1)货种与装运方式(2)港口统计货物品种分类(3)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2.港口腹地、港口吞吐量(1)港口腹地(2)港口吞吐量、通过能力(3)吞吐量调查、预测3.船舶(1)概述(2)船舶尺度(3)船舶吨位(4)集装箱船(5)杂货船、散货船、油船(6)船舶营运4.设计船型、船舶尺度参考数据(1)设计船型分类二.重点1.货物及其在港内的作业方式(1)货种分类(2)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2.港口腹地、港口吞吐量(1)港口腹地概念、划分和分类(2)吞吐量、自然吨和通过能力的概念(3)吞吐量预测方法3.船舶(1)船舶尺度(2)船舶吨位及各种吨位关系(3)各种船型特点(4)船舶营运方式4.设计船型、船舶尺度参考数据(1)设计船型分类三.难点1.应用港内作业方式判断操作过程;2.应用实例计算港口腹地;3. 区别港口吞吐量和通过能力。
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第一章一. 港口概念:1,按功能——水陆交通的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路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
2,按工程内容——是各种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要求:船舶的安全停靠与航行;要满足旅客的上下船和停船;货物的装卸与存放;车辆机械的运行;供水供电等辅助设施。
三. 组成: 1.港口水域2.码头3.陆域设施 。
⎪⎪⎪⎪⎪⎪⎪⎪⎪⎪⎪⎪⎪⎪⎪⎩⎪⎪⎪⎪⎪⎪⎪⎪⎪⎪⎪⎪⎪⎪⎪⎨⎧⎪⎪⎪⎪⎪⎪⎩⎪⎪⎪⎪⎪⎪⎨⎧⎩⎨⎧→⎪⎩⎪⎨⎧→信息与商务系统集输运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陆域高度足够长度足够要求:岸线水域平稳水深足够水域宽广要求:水域航行作业系统四:系统组成:五.分类:1:按功能用途分类: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刚。
第二章一 货物分类:件杂货 干散货 液体货二 作业方式:1.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
2.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有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
3.操作量:经过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得主要指标。
4.装卸量: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管经过多少次操作,只算一吨装卸量。
(自然吨)三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
按运输性质腹地可分类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间接腹地)四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计量为货物的自然顿)五预测吞吐量方法:1,时间序列法2,概率分析法3,因果分析六船舶尺度: 一:船型尺度(船舶性能计算和研究):1 垂线间长2 型宽3 型深4 型吃水二:实际尺度(结构尺度):1 全长2 全宽3 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底面的垂直距离七船舶吨位一:容积吨位:1 总吨位(GT)——表明商船尺度大小2 净吨位(NT)——计费标准二:质量吨位:1 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2 载重总吨位——1.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2.净载重量八设计船型:是综合某一吨位级船舶资料而确定的组合数据第三章一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1 港口平面布置2 施工:打桩,疏浚3 营运二海象条件:1 泊位 2 航道3防波堤第四章一码头分类:一按功能: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形式:1杂货集装箱2 多用途专用2 从贸易或商务上:1 外贸2 内贸3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公用通用4 从客运——货运或客运二按平面布置形式:1 顺岸式:优点——对沙流流态影响小缺点——占用岸线长2 突堤式:优点——占用岸线短缺点——对流态影响大,占用河道水域多3 控入式:泥沙淤积4 沿防波堤内测布置5 岛式布置及栈道布置——适于深水泊位二 S =Q/Pt=码头年作业量/一个泊位年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影响因素:1——运营天数2——装卸效率3——日工作时4——泊位利用率三 减少船舶在岗时间:1——统一管理的泊位组2——提高装卸效率3——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4——四 线岸场作用——加速车船周转,提高通过能力五 码头前沿高程:1 有掩护:1——设计高水位+(1.0-1.5)2——校核高水位+(0-1.0)2 开敞:∆+++=h HWL E 0η第五章一 港口水域:航道,转头水域,制动水域,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方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1990年2月4日)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现发布《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自一九九0年二月四日起施行。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建设前期工作和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制订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方面的有益理论和经验,结合当前我国港口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是根据全国资源、生产力布局和港口自身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制订的布局性规划。
它是港口建设管理大系统中决策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属港口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订中长期建设规划、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
是确保港口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重要手段。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属港口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充实、完善。
第三条制定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方针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全局观点,使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服从于全国运输网和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妥善安排港口的集疏运布局;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严格执行港口工程有关的经济、技术标准。
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申请书格式及示范文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向我局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现将书面申请格式及示范文本公布如下:申请格式申请书示范文本2、文号3、标题4、主报单位5、正文6、联系人及联系方式7、所附文件文本标题8、申请单位(盖章)9、申请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7年第11号《港口规划管理规定》已于2007年11月30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霖2007年12月17日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港口规划工作,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港口资源,促进港口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港口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修订与调整、实施和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交通部负责全国的港口规划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港口规划管理工作。
港口所在地的市(指设区的市,下同)、县(包括县级市)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负责特定港口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该港口的规划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承担港口行政管理职能的交通主管部门或者与交通主管部门分设的港口管理部门。
第四条港口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港口资源条件、综合运输网状况等因素制定,体现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
第五条港口规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第二章港口规划的编制第六条港口规划包括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布局规划是指港口的分布规划。
港口布局规划包括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布局规划。
港口规划与布置开课院系:工程学院课程编号:0827********课程英文名称:Planning and Layout of Port课程总学时: 34 总学分:2含实验或实践学时:0 学分:0推荐使用教材:港口规划与布置编者:洪承礼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999年10月第2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范畴,其主要特色是与实际结合紧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港口的组成、港口吞吐量预测的方法、港口规模及尺度的确定、港口堤防布置原则、港口陆域布置、港口可行性研究方法、港口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内容,了解内河港口的布置特点。
我国的港口规划与布置不乏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课程拟在给学生讲解港口规划的原则和主要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合理掌握港口布局的特点。
并以大量工程实例使学生从中体会港口规划的精髓所在。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内容教学目标授课模式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1.1 港口综述1.2 港及港的组成1.3 港口分类了解港口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港口分类及港口的组成,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
传统讲授210.50.5第2章港口营运与船舶2.1 货物及其在港作业方式2.2 港口腹地、港口吞吐量2.3 船舶了解港口营运的过程及货物进出港口的流程,掌握操作与装卸过程的定义,港口腹地及吞吐量的定义。
了解船舶的特征及尺度。
传统讲授210.50.5第3章港口规划调查及分析3.1 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3.2 海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3.3 河口条件对港口的影响掌握自然条件对港口规划的影响及作用,重点结合工程水文学内容讲述风、潮位、波浪、海流、泥沙对港口作业天数及平面布置的影响。
传统讲授4121第4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4.1 码头分类4.2 码头规模的确定4.3 码头最优泊位数4.4 泊位组及提高泊位效率4.5 码头泊位尺度的确定4.6 多用途及件杂货码头4.7 集装箱码头4.8 滚装码头4.9 油码头4.10 液化石油气专用码头4.11港池及码头平面尺度4.12码头前沿高程掌握码头的分类及各类码头的特点;掌握码头规模确定的原则及方法;掌握码头最估泊位数的确定原则及方法;了解泊位组作业的方式,学会如何提高泊位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17年修正)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三章港口经营第四章港口安全与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
港口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
第四条国务院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体现港口的发展和规划要求,并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资源。
第五条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港口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港口管理体制的规定确定。
依照前款确定的港口管理体制,由港口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具体实施对港口的行政管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具体实施对港口的行政管理。
港口设施维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港口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提高港口安全运营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是指对港口设施进行定期、巡查、维修和保养等一系列维护管理活动,以确保港口设施的良好状态,保障港口的安全运转。
第三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应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第四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对港口设施运行的风险进行预判和预防。
第五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应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港口设施的不同性质、用途和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维护管理措施。
第二章港口设施维护管理的内容第六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巡查:定期对港口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设施缺陷、故障和破损,并制定相应的修缮计划。
(二)维修:按照维护计划,及时对港口设施进行维修,并定期对维修效果进行检查。
(三)保养:定期对港口设施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试等操作,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四)更新改造:根据港口发展需要和设施老化程度,制定设施更新改造计划,进行设施的替换和改造。
(五)安全监测:定期对港口设施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六)记录和报告:对维护管理工作进行清晰的记录和报告,包括设施的维护记录、维修报告和安全监测报告等。
第三章港口设施维护管理的责任第七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是港口管理机构,具体责任如下:(一)制定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确保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组织港口设施巡查、维修、保养、更新改造等工作,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三)制定港口设施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安全监测工作,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四)建立港口设施维护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报告维护管理工作的情况。
(五)加强对港口设施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八条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如下:(一)设施巡查人员:负责定期对港口设施进行巡查,发现设施损坏或故障时及时上报。
(完整版)港⼝管理第⼀章绪论1.港⼝的构成①港⼝⽔域:航道、锚地、港地②港⼝陆域、码头岸线、泊位、仓库、堆场即⾃港⼝岸线⾄陆上港界的陆地⾯积③港⼝⼯程建筑(陆地:仓库房屋、道路、客运船;海上:航道、防波堤、护岸、码头包括引桥、浮筒、航标)④港⼝装卸起重、搬运机械及配套设施⑤港⼝管理与装卸⽣产组织机构2.集装箱码头的分级P8-9集装箱专⽤码头按照其所能接卸集装箱船舶的船型,划分为A型(等级最低)、B型、C型、3.⽔陆运输的地位与作⽤P1-2①⽔路运输利⽤天然⽔系,不占⽤不可再⽣的⼟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②⽔路运输的运载⼯具容量⼤,运输成本低③⽔路运输沟通全球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④引导集装箱运输的发展4.港⼝的作⽤P3-4①港⼝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②港⼝是⼯业活动基地③港⼝成为综合物流中⼼④港⼝在其所参与的供应链中发挥作⽤⑤港⼝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⑥港⼝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5.国际航运中⼼应具备的条件P14-15①具有强⼤的腹地经济实⼒,充沛的进出⼝货源②区位条件优越,集疏运畅通③为国际经济中⼼、贸易中⼼和⾦融中⼼的国际⼤都市④具有发达健全的航运市场,航线密集、运量巨⼤⑤有现代化的港⼝设施和⾼效优质的航运服务⑥具备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第⼆章现代港⼝功能的演变与发展1、港⼝的发展演变过程P28--39(⽼师说本章的内容都需要看的,以下只是两个⽅⾯) (1)第⼀、⼆、三、四代港⼝的功能区别:第⼀代港⼝主要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是运输枢纽中⼼;第⼆代港⼝主要是指1950年代⾄1980年代的港⼝,其功能除具有第⼀代港⼝的功能以外,⼜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业、商业功能,港⼝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第三代港⼝主要产⽣于1980年代以后,其功能除了第⼀、⼆代港⼝的功能以外,更加强了与所在城市以及⽤户的联系,使港⼝的服务超出了原先港⼝的界限,增添了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使港⼝成为贸易的物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