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3
《我知我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家庭的结构和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能力目标:能够熟悉自己家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家的归属感和对父母的酷爱。
教学重点:对家的熟悉和体验。
教学难点: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的现实。
教学进程:导入:(活动)小调查(统计结果)过渡:若是咱们把第一题中的他当做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当做是他的母亲,大伙儿再次来选择。
(统计结果)教师小结:那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确实是父母的爱。
那么对咱们父母了解多少呢,对家庭了解多少呢?第一走进咱们的家。
(我知我家)教学新课:第一咱们看一个真实的动人故事(提问)两个情景中都提到了家,一个说“不是家”,一个说“找到了家”,那么究竟家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家所具有的最要紧特点是什么吗?(咱们所说的“家”,往往与家庭有关,至于说家是一个居处、用饭的地址、人群集合体等等,尽管反映出了家的某种客观特点,当家的最要紧获实质性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一、对家的感受(板书)教师: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觉?依照你的明白得,究竟什么才是家?如: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设计用意: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自己从家中取得了什么,培育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动身,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地开展本课的教学。
】学生活动(略)教师归纳: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咱们的生活居处、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亲人,有亲情”二、对家的熟悉(自学)P5-6相关内容。
试探:一、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二、此刻家庭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3、家庭发挥的功能有哪些?也结合自己的情形谈谈对这几个问题的明白得。
三、对家的情结阅读感悟一: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如此一段: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什么缘故生下我?”父亲:“我不明白。
我知我家【学习目标】1.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要紧类型2.能够熟悉自己家庭,酷爱自己的家庭3.明白抚育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4.感受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抚育【学习重点】熟悉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家庭的类型【学习难点】明白得与父母的关系无法选择,体会亲子之情和家庭的温暖【学习方式】情感体验法、讨论法、体会分享法、案例分析法自习1.家庭,是咱们成长的,咱们的和第一所。
父母是咱们的人,也是咱们的第一任。
2.父母对子女的,是的自然流露,是的彰显和发扬,又是现今和的要求。
3.家,是咱们的栖息地,是咱们的、,仍是咱们的、和尔后进展的。
自疑通过自习,我还有困惑:自探探讨一:“家不单是躯体的居处,也是心灵的寄托处。
”请你结合教材第4页的案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熟悉。
探讨二:小翠的父母嫌弃小翠是一个女孩,自她诞生后就把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育费,随着小翠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愈来愈困难。
小翠便自己去要抚育费。
可是父母老是敷衍推诿,确实是不给。
小翠非常动气也很无奈,只能将父母告上法庭。
你以为法庭会为小翠伸张正义吗?什么缘故?自测1.(多项选择)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抚育义务是()A .亲情的自然流露B .随父母离婚而免去的C .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D .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2.父母若是不对子女尽抚育义务,乃至虐待子女,要()A .依照情形而定B .家庭自己解决C .受到法律处惩D .找朋友亲戚研究解决3.父母是咱们最亲的人,也是咱们的第一任老几把父母比作咱们的第一任教师是因为()①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咱们②父母教给咱们大体的生活技术③父母对咱们进行生活标准教育④父母引导咱们确立人一辈子目标,教咱们如何做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课方案 /初中政治/八年级政治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政治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第一课:我知我家教课方案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认识社会,建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课方案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知识目标:认识家庭的一般概略;家庭关系确实立;儿女与父亲母亲的关系不行选择;认识父亲母亲的特色;家人的优异质量。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感情、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亲母亲的感情和憎恶不孝行径的感情。
导入新课:展现《三毛漂泊记》的四幅图片,问“三毛最盼望获得的是什么?”学生答“三毛最盼望获得的是家”。
听歌曲: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活动一(教材第4— 5 页)联系所给的情况,谈谈并领会“家是什么”?1.“家”的联想请用一种水果来描绘你对“家”的感觉?生 1: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坦。
生 2:我的家像一个石榴,牢牢地团结在一同。
生 3:我的家像一个桃子,颜色娇艳,中间又有一个核,那就是我。
生 4:我的家像一个芦柑,刚开始吃的时候有点苦,但认真一品又有点甜。
生 5:我的家像一个苹果,很一般,但营养很丰富。
领会:说明家不只是是一个场所,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亲人、亲情的一代名词,是与感情关系亲密的一个词语。
2. 我说我“家”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庭状况。
情况故事:学生阅读教材p4 两则故事,思虑:家究竟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狭义的家和家庭相关。
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联合成的家属生活组织。
家庭关系确实立也有多种情况,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成婚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致使的血缘关系联合的家庭;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构成的家庭;随父亲母亲再婚构成的新家庭。
新学期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教案:我知我家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
因此,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新学期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并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对家的理解。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教案新
人教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家的特点。
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
懂得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2、过程与方法: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情感。
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4、教学重点:关于家庭关系的建立。
5、教学难点:关于家庭关系的建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
二、导入新课:
讲有关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引入新课。
(用时:3分钟)
三、新课教学
1、家庭关系的确立(用时:12分钟)
(1)家的含义(走进情景,深刻感悟,)
(2)家庭关系的建立的几种情形(教师讲述)
(3)家庭结构的类型(调动经验、理论上升)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用时:2分钟)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与父母的感情是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知家,了解自己的父母,学习家人的好品质。
四、知识巩固:(用3分钟)
五、课堂小结(用时:2分钟)
六、课堂练习:(用时:5分钟)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确立
(1)家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建立的几种情形
(3)家庭结构的类型
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八、教学反思。
我知我家【学习目标】1.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要紧类型2.能够熟悉自己家庭,酷爱自己的家庭3.明白抚育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4.感受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抚育【学习重点】熟悉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家庭的类型【学习难点】明白得与父母的关系无法选择,体会亲子之情和家庭的温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法自习1.什么是家庭,家的特点是什么?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些情形?3.家庭结构要紧有哪些类型?4.什么缘故咱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自疑通过自习,我还有困惑:自探探讨一:张叔和李姨成婚后和父母一路生活,两年后喜得贵子。
三世同堂,其乐融融。
四川地震后,又收养了一名孤儿。
(1)老张的家庭要紧存在哪些关系?()①父母与子女的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婚姻关系④收养与被收养关系(2)那个家庭属于哪一种类型?自测1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A、集体B、家庭C、亲情D、家族2.李宁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他长期与妈妈一路生活。
从家庭结构上讲,李宁的家庭属()A、骨干家庭 B 、核心家庭C、单亲家庭D、联合家庭3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A、不可选择的B、能够随意改变的C、用登报的方式能够改变的D、能够选择的4(多项选择)以下能够确立家庭关系的是()A、小林和小曾到民政部门领取成婚证B、“十月怀胎,一朝临盆”,小宝宝避世了C、老程夫妇收养了一个2岁的小孩D、丧妻的龙某和已离婚的王某成婚自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成有:。
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同步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并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家”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的现实。
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第一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具六.教学过程(一)情景预设板书课题:第一框我知我家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
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
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教学活动过程一、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的含义活动一:(1)想一想、写一写: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如山如水的父爱与母爱。
我知我家初二上册政治教案一、教案概述该教案是针对初二上册政治课的一份教学指导文档。
通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政治概念,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政权的构成。
•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
•理解各级政府的职责与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了解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获取政治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2.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增强珍惜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尊重和接纳各种政治观点和制度。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3.1 教学内容1.政治概念的介绍与理解。
2.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与职能。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作用。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5.政府的职责与作用。
6.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3.2 重点内容•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与职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四、教学活动与方法4.1 教学活动1.利用多媒体展示政治概念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各自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思考,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
3.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5.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政府的职责与作用。
6.多角度分析国际关系和全球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开展课堂辩论。
4.2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介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一课时我知我家学习目标1.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2.提高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感受并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3.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P4-7页,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1.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是由关系、关系或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而组成家庭;随父(母)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家庭、家庭、家庭、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1)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的一种亲情。
课堂探究歌曲《我想有个家》中的“我”唱着“想要有个家”,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有些人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有些人虽流离失所却认为自己有家?看了以上关于“家”的图片,你认为哪张图片最能代表“家”?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究竟什么是家?【点拨】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验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了什么,培养我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家是什么?以我没有家我又有家了上两幅图片实际上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没有亲情的人和被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参考答案】如:家是地域——“我的家在谋省某县某镇某村。
”家是住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及特点2.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3.家庭的结构类型4.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学习重点】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学习难点】家庭关系的确立一、导入:(1分钟)二、自主探究交流质疑(9分钟)【要点知识】:(认真阅读教材4—7页,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什么是家庭?2.家庭的特点是什么?3.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4. 现在的家庭结构有哪几种?三、师生互动精讲点拨(20分钟)四.课堂小结知识巩固(10分钟)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①婚姻关系②血缘关系③收养关系④师生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小阳的出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依照法律规定,父母和小阳之间就确立了一种新的家庭关系,这是因结合成的家庭()A.血缘关系 B.经济关系 C.权利关系 D.收养关系3 .下列家庭属于主干家庭的是()A.李海一家三口人--李海、父亲、母亲B.王亮一家三口人—王亮、爷爷、奶奶C.张芳一家五口人—张芳、父亲、母亲、爷爷、奶奶D.孙俪一家五口人—孙俪、父亲、母亲、叔叔、姑姑4.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A.与爷爷奶奶的关系B.与兄弟姐妹的关系C.与父母的关系D.与舅舅姨姨的关系5.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其原因是()A.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B.父母给予我们物质生活保障C.父母身上有着优秀的品质D.父母建立了家庭,为我们提供了娱乐的天地和天然学校6.当我们受了委屈时,常常回家诉说;当我们获得快乐时,常常与家人分享。
这说明家是我们的()A.情感栖息地B.经济来源C.发展大本营D.学校7.连线题:请把下列对应的家庭结构用线连接起来主干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单亲家庭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五、课后反思(收获)﹍﹍﹍﹍﹍﹍﹍﹍﹍﹍﹍﹍﹍﹍﹍﹍﹍﹍﹍﹍﹍﹍﹍﹍﹍﹍﹍﹍﹍﹍﹍﹍﹍﹍﹍﹍﹍﹍﹍﹍﹍﹍﹍﹍﹍﹍﹍﹍﹍﹍﹍﹍﹍﹍﹍﹍﹍﹍﹍﹍﹍﹍﹍﹍﹍﹍﹍﹍﹍﹍﹍﹍。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1.1 我知我家说课稿新人教版说教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其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来安排的,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实验场。
所以,把与父母的交往作为开篇,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因此,本单元又是学生与同伴交往、与教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交往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一块奠基石。
二、说学情由于学生中存在相互攀比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因家庭不富裕、父母普通而埋怨家长没本事、没钱、没地位,看不起父母、嫌弃家庭、更谈不上感恩。
针对这一心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
就大多数学生而言,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教学中应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感激父母给予生命,体会父母子女感情的天然和纯真。
三、说教学目标本框题的的是知识目标是: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几个类型;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能力目标是: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
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教学难点是: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五、说教学方法根据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自由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课第1框我知我家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
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目标达成:1、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创境激趣】《母爱的力量》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辗转几日来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
她带给儿子的不是大包小包的日用品,只有一个装着瓜子的白布包。
布包里面的瓜子,每一颗都是母亲认真挑选过又亲手炒熟的。
临来前她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就在昏暗的灯下一颗颗剥瓜子,自己没舍得吃一粒,全装在这个白布包里。
为了千里迢迢探望儿子,母亲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做路费。
可等见到了儿子,母亲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撩起衣襟拭泪。
儿子用颤抖的手接过瓜子,不敢正视母亲,他禁不住“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深深地忏悔。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父母对子女的这种骨肉亲情,说明了家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自学导航】1、家与家庭有关。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关系、关系或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依照,组成新的家庭,即婚姻关系;因结合成家庭,即血缘关系;依照而组成家庭,即收养关系;随组成新的家庭,即再婚关系。
3、家庭结构一般为和的类型,还有少量和的类型。
4、与的关系不可选择。
对于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的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的一种亲情。
知识链接链接一:你对家庭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家庭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框我知我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
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难点: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预设板书课题:第一框我知我家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
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
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教学活动过程一、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的含义活动一:(1)想一想、写一写: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如山如水的父爱与母爱。
所以可以说:家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家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家有形式上的东西,更有丰富的内涵(3)教师归纳: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我知我家【学习目标】1.知道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顺2.明白孝顺父母长辈要体此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3.分辨具体行为是不是属于孝行的能力,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学习重点】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顺父母长辈【学习难点】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学习方式】情感体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知识链接】自习1.”孝顺父母”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缘故要孝顺父母?3.如何孝顺父母?自疑通过自习,我还有困惑:自探:探讨二.请你判定以下孝顺父母的做法合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1.我把家里的脏衣服洗了,让妈妈多休息一会儿。
2.得知父母偷看我的日记时就隐私问题,主动与父母沟通,而且告知他们我最近的方式,不让家长担忧。
3.关于父母参与赌博,我以为父母的钱是合法挣的,娱乐一下没关系,因此赌博无所谓。
4.暑假期间,外婆生病住院,可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我给外婆送饭,到医院陪她谈天,力所能及地照顾她。
自测:1.全国道德模范张晓4岁丧父,母亲重病卧床。
他自小挑起家庭重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数学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者中华丽德。
张晓身上值得咱们学习的美德是()①团结友善②孝敬父母③谦虚谨慎④自强不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 (多项选择)“百善孝为先。
”咱们之因此要孝顺父母,是因为()A.父母给予咱们生命B.父母含辛茹苦地给予咱们成长,教咱们做人C.父母为家庭做出了奉献D.供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3.下图反映了()①父母给予咱们生命且哺育咱们成长②孝亲敬长是咱们的传统美德③子女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④孝顺父母要从小事做起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以下图中学生的言行给你的启发是()①孝顺父母应该第一对父母体贴和关切,然后再提出一些比较过度的要求②孝顺父母应该落实在具体行动上③孝顺父母应该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④孝顺父母只需要在口头上的体贴和关切5.孝顺父母是咱们的本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教
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
导入新课:
展示《三毛流浪记》的四幅图片,问“三毛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学生答“三毛最渴望得到的是家”。
听歌曲: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活动一(教材第4—5页)
联系所给的情景,说说并体会“家是什么”?
1.“家”的遐想
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觉?
生1: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生2:我的家像一个石榴,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生3:我的家像一个桃子,颜色鲜艳,中间又有一个核,那就是我。
生4:我的家像一个芦柑,刚开始吃的时候有点苦,但仔细一品又有点甜。
生5:我的家像一个苹果,很普通,但营养很丰富。
……
体会:说明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亲人、亲情的一代名词,是与感情关系密切的一个词语。
2.我说我“家”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情景故事:学生阅读教材P4两则故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
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
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现在的舰艇结构有哪几种哪?
学生结合教材P5的内容回答,
家庭关系的建立
家庭的结构类型家庭的功能
说自己不同的家:
教师板书四种家庭结构形式,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你现在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
你的家庭(家族)中,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3.“家”的情结
“我可以选择吗?”我是某市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我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他们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优秀的父母。
每当他们谈及父母时,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神情,我只觉得我心中的“秘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我的家庭跟他们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出生在农村,父亲为让我受好教育,带着我和母亲来到这个城市,和别人合租了一套房子,为了让我有个独立的空间,他戒掉了20年的烟,每月多花200多元钱给我租下了那房子的阳台,但是我睡觉还是得缩着脚。
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父亲在街边摆的修车摊,为了多赚钱,父亲从来早上没晚过5点出门,晚上没早过8点回家,而且风雨无阻。
我怕同学看不起我,一直不敢跟任何人提及我的家庭和我的父母,这个秘密已经存在我心底七八年了。
而且每次和同学一起经过父亲的修车摊前,我都痛苦地低下头,装做没看见……我常常想不明白,在班上,我的学习不比别的同学差,可即使考了第一名,为什么我还是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为什么我就偏偏生在这么个家庭?为什么我的父母这么辛苦,却还不能改变家庭的现状?为什么……我可以选择吗?我可以重新选择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吗?……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
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父亲:“我不晓得。
”
父母子女的关系不可选择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一年轻人向一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
智者:“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愿意吗?”年轻人:“不愿意。
”智者:“假如有人用1000万换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吗?”学会感恩父母年轻人:“不愿意。
”智者:“假如有人用1亿元换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吗?”年轻人:“不愿意。
”智者:那就快感谢你的父母吧,他们一次性馈赠给你超过一亿一千一百万的巨额财富。
”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血浓于水。
教师讲解: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给予我们生
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活动二(教材第6页)
1、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
答:不会。
家庭的状况会变化,父母的地位会不同,但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不
可选择、无法改变的。
2、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
答: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
无法改变。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所以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
的努力去维系与父母之间的亲情。
你知道家人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你能说说家人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活动三(教材第7页)
填写家庭树,知道自己与家人、亲戚的血缘关系。
提示:将自己的家人、亲戚的姓名填写在树上。
1、你现在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
提示:家庭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根据自己实际家庭情况来选答一种。
2、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提示:主要是写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长处。
如团结、勤奋、经商等等。
3、在你的家庭中,有什么好的家风和传统?
提示:如勤俭、勤学向上、乐善好施等等。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家,知道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我们要认真了解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立志为自己的家庭做贡献。
结论: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
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作业区:举例说我们家的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