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5课《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5课的内容。
本课以中国的龙文化为主题,通过对中国龙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激发了学生对龙文化的兴趣。
教材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龙文化的内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对于龙文化这一主题,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龙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认识龙文化,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龙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龙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龙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物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龙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龙文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的龙图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龙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龙文化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龙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龙文化知识,互相学习和交流。
4.探究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解答问题。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学期教学案第二单元龙的传人第1课时遥远的的东方有一条龙设计人:张峰学习目标1.热爱祖国,了解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学习用多样化方法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伟大的祖国。
3.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利用音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引导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伟大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元谋人大约生活在年前。
2.中国境内生存年代最早的直立行走的人是。
3.半坡人使用的磨制生产工具有、、、、、等。
4.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
5.炎帝和黄帝所领导的部落居住在。
三、合作探究1.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为什么叫做炎黄子孙?2.讲一讲你了解的古代传说?四、精讲点拨1.了解古代文明遗址。
元谋人:蓝田人:半坡遗址:河姆渡文化:五、当堂检测1.我会列举(1)河姆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2)相传黄帝的发明创造:2.我会连元谋人北京河姆渡人西安山顶洞人云南半坡人浙江余姚六、总结反思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学期第二单元龙的传人第2课时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设计人:张峰学习目标1.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了解他们影响深远的思想见解。
2.收集学习一些古文古训,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从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遗产,为祖先的智慧叹服。
2.收集、整理、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常说:山东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我们泰山,“一水”指济南的泉水,那么你们知道“一圣人”指的谁吗?二、自主学习1.孔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主要为“”和“”。
2.《神灭论》的作者是。
3.唐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和。
小学语文《遥远的恐龙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如种类、生活习性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推断恐龙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历史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细节,推断恐龙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增加对恐龙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恐龙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恐龙了解多少?让我们一起走进遥远的恐龙世界。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生字词的方法。
(3)教师总结,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恐龙世界的画。
(3)写一篇关于恐龙的小作文,可以是介绍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导学案审核人:设计教师:课题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课型新授年级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查阅史料,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初步了解人类演变、进化的过程教学重难点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教学准备资料、歌曲教学过程环节学案导案预习案(1)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
( 2)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感受?3)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4)你还知道哪些远古人类的文明情况?(5)谈谈你对远古文明的感受。
趣味游戏奔主题同学们,你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成语开花的游戏探究案1、学生搜集有关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交流案把自己学习中最满意的地方,知识点,自己的疑问拿出来讨论,在学习小组里勇敢地向大家展示。
板书讲解展示。
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训练做新课堂上的填空和问答案作业做笔记反思与收获学生教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导学案审核人:设计教师:课题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课型新授年级五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查阅史料,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初步了解人类演变、进化的过程教学重难点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教学准备资料、歌曲教学过程环节学案导案预习案1、走近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2、介绍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认识当时祖先居住的房屋和出土物品.课件演示介绍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探究你知道古代传说中有哪些英雄人物,你喜欢谁?我们为什么叫做炎黄子孙?.听故事,感悟名誉无价案交流案讲一讲古代传说中英雄人物的故事.幻灯机放映几组影片训练案做练习册作业做练习册反思与收获学生教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导学案审核人:设计教师:课题6、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课型新授年级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从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遗产,为祖先的智慧而叹服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泰山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查阅资料,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2、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3、能搜集、调查史料,进行简单整理,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体会祖先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收集、查阅历史资料。
2、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课,点明主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龙的传人》。
学生跟唱。
2、龙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3、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炎黄子孙,一定对我们的中华民族非常感兴趣,从今天起,我们一起踏上历史之旅,去探寻中华民族的历史。
二、开启历史之旅,提升感知。
1、学生观察中国远古时期遗址分布图,谈发现。
2、学生观看元谋人生产生活场景,谈发现,并提出问题。
3、观看关于介绍元古时期古犯猿人到华夏部落的发展进程,了解炎帝和黄帝做出的主要贡献。
4、看短片学生谈感受?5、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这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而骄傲、自豪!6、学生根据信息记录卡的提示,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7、小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与大自然抗争,经过漫长的岁月掌握了生存、生产的本领,这些了不起的古人就是我们的祖先。
三、交流讨论,体验探究。
同学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远古时期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
四、拓展延伸,感受炎帝和黄帝的主要贡献。
(一)感受炎帝和黄帝为我国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师:远古时期还没有发明文字,采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小事记小结,大事系大结。
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5课《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以及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是权威、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龙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能简单描述龙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难点:龙的文化内涵和特点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龙相关的文化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教材:准备《品德与社会》五下第5课《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的教材。
3.学习用品: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以便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龙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龙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深入理解龙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龙的其他文化内涵和故事。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案教学目标1.查阅资料,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2.了解中华文明的内容和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2.如何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过程1.趣味游戏奔主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成语开花的游戏(老师在黑板上写“龙”字,学生说带龙字的成语)(2)老师小结:龙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音乐声响起《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3)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繁衍生息。
作为炎黄子孙,想必大家都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兴趣。
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历史之旅,去探寻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第一站,我们将到远古的中国去旅行,寻找这块大地上古人类的遗迹。
2.探寻历史觅遗址(1)出示课件,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
(2)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感受?(3)是啊,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不为这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而骄傲、自豪!(4)读我国古代文明遗址分布图,进一步一了解祖先留下的足迹。
(5)小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
他们聚集在一起,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与大自然抗争,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掌握了生存、生产的本领。
这些了不起的古人,就是我们的祖先。
3.七嘴八舌赞祖先(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古代文明的遗址?学生以日记、照片等形式交流汇报课前收集了解到的情况。
(2)你还知道哪些远古人类的文明情况?(3)谈一谈。
小结:我们的祖先在共同的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人工取火,制造工具,制作陶器,种植谷物,驯养家畜。
生产、生活方式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图片展示:了解智慧的祖先课件演示介绍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认识当时祖先居住的房屋和用过的劳动工具。
学生交流,谈感受。
小学语文《遥远的恐龙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如恐龙的生活习性、种类和特点。
学会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使用想象力,将恐龙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遥远的恐龙世界》是一篇关于恐龙的科普文章,介绍了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恐龙世界的兴趣。
2.2 学情分析小学学生对恐龙充满好奇,对科普知识有一定的兴趣。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章: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恐龙的基本知识。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将恐龙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恐龙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互动式白板,进行实时问答和讨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分享,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第六章:教学过程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生活的时代和特点。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信息。
6.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恐龙知识。
学生通过讨论,共同完成一幅恐龙世界的图画。
6.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补充。
泰山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学设计《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学设计主题:《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1课时课程标准:围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学习目标:1.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2.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二、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查阅历史资料。
2、多媒体课件三、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播放视频歌曲《龙的传人》。
来引入新课的学习。
2、师小结:龙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3、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不管历史如何变迁,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我们无不为生活在这古老文明的国度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今天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历史之旅,去探寻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去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提升感知:中华文明的起源:1看原始人图片,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
通过穿越到不同的年代分别介绍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谈一谈你有什么感受,3、小结:从元谋人到蓝田人到北京人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与大自然抗争,经过漫长的岁月掌握了生存、生产的本领,从制造工具到人工取火,到后来的种植谷物饲养家畜,生产生活中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是炎黄子孙过渡: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让我们继续追寻历史的脚步,再次穿越到距今约四、五千年的传说时代。
去了解一下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叫炎黄子孙,1、通过地图介绍三个部落的分布和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
2、简单讲解涿鹿之战。
3、炎黄联合成为华夏民族的主干。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学设计
主题:《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1课时课程标准:围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学习目标:
1.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2.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二、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查阅历史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播放视频歌曲《龙的传人》。
来引入新课的学习。
2、师小结:龙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3、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不管历史如何变迁,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我们无不为生活在这古老文明的国度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今天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历史之旅,去探寻中华民族
辉煌的历史。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去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提升感知:
中华文明的起源:
1看原始人图片,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
通过穿越到不同的年代分别介绍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谈一谈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从元谋人到蓝田人到北京人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与大自然抗争,经过漫长的岁月掌握了生存、生产的本领,从制造工具到人工取火,到后来的种植谷物饲养家畜,生产生活中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是炎黄子孙
过渡: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让我们继续追寻历史的脚步,再次穿越到距今约四、五千年的传说时代。
去了解一下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叫炎黄子孙?
1、通过地图介绍三个部落的分布和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
2、简单讲解涿鹿之战。
3、炎黄联合成为华夏民族的主干。
4、我们为什么叫炎黄子孙?
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
那么最早的龙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展示图片河南濮阳距今6000多年前的墓
葬中贝壳堆塑的龙形象。
6、展示图片龙,看看龙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体,喻示着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小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喜庆和吉祥,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和完美的追求。
也表达了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三)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
(2)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龙的传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感受?
(四)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让我们为源远流长的古国文明骄傲和自豪,学完这节课再听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一下这首歌,播放歌曲视频《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学生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