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类型和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3.21 MB
- 文档页数:11
2019跨国公司概论期末复习笔记(划重点!)名词解释(5题3分)1.跨国公司:往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企业。
2.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消费者认同优势,是外部市场不完全的结果。
3..跨国并购: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达成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在另一国接管或合并某现有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本、资产及负债,从而对其经营管理实施部分或全部控制的活动。
4.机会主义行为: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的一方贪图或侵占交易另一方利益。
5.市场不完全性:指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某些阻隔或垄断因素。
6.核心资产:指专利、技术、组织、管理等无形资产。
7.寡占反应行为:是指每一家公司都对其他公司的行动保持高度敏感性,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行动。
8.交易消费理论:一切经济活动都可以被概括为生产、消费、交易三个方面,生产是厂商创造财富的行为,消费是顾客的效用增加行为,交易是生产与消费的中介。
9.交易费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资源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即达成一项交易所花非的成本。
10.内部化理论的逻辑关系: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存在障碍时,企业将产生内部化动机,以替代外部市场交易。
当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11.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没有的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所有权。
包括技术优势、组织管理优势、规模优势、资金优势。
12.内部化优势: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资产及其所有权优势在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使用所带来的特定优势。
(原因是市场不完全,包括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13.区位优势: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时所享用的当地禀赋条件、投资国政策与跨国公司自身优势相结合而产生的更大便利。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作为关键参与者,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跨国公司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跨国公司,通常指在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企业。
与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其规模通常较大,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此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多元化经营策略和全球资源配置,提高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
促进资本流动与投资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它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流入,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
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FDI),这不仅包括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等直接投资形式,也包括合资经营、并购等多种方式。
例如,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的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跨国投资显著增加。
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工厂,不仅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还提升了中国的技术水平。
同时,中国的企业也逐渐向世界各地进行投资,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这种资本流动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还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技术传播与创新跨国公司通常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它们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将创新成果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也促进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
可以看到,大型科技公司的存在使得技术壁垒逐渐降低。
例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的跨国公司,通过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方式,将创新成果带到了新兴市场。
这不仅提升了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交流与人才流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还带来了文化交流和人才流动。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人们,通过跨国公司的平台,加强了相互理解和交流。
这种文化交融不仅丰富了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也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同时,跨国公司通过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为各个国家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第一章一、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类型(从经营的价值取向来看)1、母国取向型——公司业务活动以母国为中心进行决策,优先考虑母国企业的利益,按母国的处事方式开展经营。
利:结构简单,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进行专门的交流比较便利,对国外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外派也拥有控制权。
弊:对国外市场的商业机会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来自国外竞争对手的潜在竞争压力认识不够。
2、东道国取向型——公司所有决策,既考虑母国为中心,又兼顾众多国外子公司的要求。
利:充分开发当地市场获得更多的当地市场份额,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更具主动性,有助于充分调动当地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弊:过分强调当地消费者的传统和市场增长水平导致企业的全球扩张速度延缓。
3、世界取向型——从全球竞争环境出发进行决策。
利:加强母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相互依存和配合协作,母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均服从全球范围内的整体利益,考核业绩的标准面向全球。
弊:导致企业能力和资源过于分散,会产生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与研究开发方面的问题。
第二章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思想:市场的不完全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1)产品市场不完全。
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垄断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信誉和商标优势。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定义简介跨国公司是一种具有全球化经营活动的商业实体,其业务范围涉及多个国家。
跨国公司通常在自身成立的国家设有总部,并在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以开展业务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跨国公司的特点1.跨国经营: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等。
它们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和市场,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和市场覆盖。
2.全球化组织架构: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通常呈现出多层次、分散化的特点,以适应各国市场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跨国公司常采用分公司、子公司等形式在不同国家建立实体机构。
3.跨国融资:跨国公司的融资方式多样,包括向各国金融机构融资、发行股票或债券、吸引外国投资等。
它们通过跨国融资来支持其全球化经营。
4.全球资源配置:跨国公司能够根据各国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5.全球市场覆盖: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设立销售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实现全球市场的规模效应。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密不可分。
以下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一阶段:初级跨国公司(19世纪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国家的企业开始向亚洲、非洲等地扩张业务。
这些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兼并收购或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逐渐建立起了国际业务网络。
第二阶段:战后重建与市场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1970年代)二战过后,战胜国开始进行重建,并通过贸易自由化等政策推动企业国际化。
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涉及的行业也更加多样化。
第三阶段:全球化与多地区经营(1980年代至今)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逐渐形成了全球布局。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跨国公司与管理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直到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57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文件中,才正式采用了“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3.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用那些?结构性标准:即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
营业实绩标准:主要是通过研究一家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官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行为特性标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应有全球性经营战略。
4.经营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不设在某国,但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是全球性的。
5.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4技术内部化6、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包括三种基本单位:母公司: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经母公司直接投资而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部。
7、跨国公司的类型1按经营项目分类:(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出发,跨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
二是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
三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2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从决策上分类)一是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主要考虑母公司的权益。
二是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主。
三是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公司在世界各地权益的统筹考虑为依据。
3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一是横向型跨国公司。
二是垂直型跨国公司。
三是混合型跨国公司。
8、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近代的跨国公司始于德国的拜尔化学公司。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
1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1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1、跨国公司:概念、特征及发展1.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1.2 跨国公司的性质、特征及类型1.3 跨国公司的历史发展1.4 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1.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什么是跨国公司?迄今为止,人们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
一是人们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不够深刻,二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复杂性。
然而,基于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对其要有明确的界定,本节将围绕跨国公司的名称、定义等作详细的说明。
▪跨国公司的名称▪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跨国公司的定义1.1.1跨国公司的名称最早提出“跨国公司”的是美国田纳西河管局局长莱索尔。
1950s末,在卡耐基工业大学工业经营管理学院创立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他称跨越国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已不是单纯的一国企业,而是“跨国”的企业。
1960年他发表《跨国公司》一文,此后,美国《商业周刊》出版有关跨国公司的专集。
“跨国公司”一词从此流行起来。
但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的名称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国际公司•多国公司•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指跨国公司中早期阶段,从事有限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公司主要立足于国内业务。
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目的在于增强母公司的竞争实力。
该类企业的业务主要涉及从国外获取原料、国际贸易或一些技术转让的业务。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具有国际性(internationality)和多国性(multi-nationality)两个基本特征。
指根据不同东道国特有环境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企业。
其特点是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
多国战略(Multinational Strategy)注重东道之间差异,当地化(localization)是战略核心。
欧洲的联合利华(Unliver)、菲利浦(Philips)、雀巢公司(Nestle)早期均采用此战略,基于避开关税的考虑,二十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是MNC的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对跨国公司划分标准
中国的跨国公司划分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通常来说,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在中国,这些公司通常是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
2. **跨国经营程度**:跨国公司的经营业务通常跨越国界,具有国际化的经营网络和多元化的投资。
在中国,这些公司通常拥有海外业务,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3. **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跨国公司在其产品和服务领域通常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这些公司通常是行业领先者或创新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4. **国际化人才队伍**:跨国公司通常拥有一支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中国,这些公司通常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并注重员工的多样性和国际化。
5. **国际化战略和文化**:跨国公司通常具有国际化的战略和文化,注重全球市场拓展和多元化发展。
在中国,这些公司通常注重本土化战略和文化融入,以适应中国市场和文化环境。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划分标准通常包括经营规模、跨国经营程度、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国际化人才队伍以及国际化
战略和文化等方面。
创新创业项目国际商务运营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化经营业务 (4)一、跨国公司组织形式 (4)二、国际直接投资模式 (9)第二章项目简介 (11)一、项目单位 (11)二、项目建设地点 (11)三、建设规模 (11)四、项目建设进度 (11)五、建设投资估算 (11)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14)一、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单据 (14)二、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 (15)第四章 (18)一、优势分析(S) (18)二、劣势分析(W) (20)三、机会分析(O) (20)四、威胁分析(T) (21)第五章 (25)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25)二、董事 (30)三、高级管理人员 (35)四、监事 (38)第六章 (41)一、人力资源配置 (41)二、员工技能培训 (41)第七章 (44)一、优势分析(S) (44)二、劣势分析(W) (46)三、机会分析(O) (46)四、威胁分析(T) (47)第八章 (51)一、项目风险分析 (51)二、项目风险对策 (53)第一章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化经营业务一、跨国公司组织形式(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1、跨国公司的概念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是指这样一种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经营活动,并拥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决策体系和全球战略目标,其遍布全球的各个实体共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相应的责任。
2、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以整个世界市场为目标市场,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其战略具有全球性。
(2)在全球战略指导下进行集中管理。
跨国公司将所有分公司、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全球范围内整体长远利益最大化是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3)具有明显的内部化优势。
跨国公司实行集中领导,母公司和分支机构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协作配合。
通过制定内部划拨价格、优先转让先进技术和共享信息资源等,实现跨国公司交易内部化,使跨国公司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三、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
“国际化”指: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国际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销售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在外国进行的伴有经营控制权的投资。
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实行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内部一体化”:跨国公司一般实行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管理体制。
公司内部实行统一指挥,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形成一个整体。
4、技术内部化跨国公司一般把主要的研究机构设在母公司所在国,使研究成果牢牢掌握在公司总部手中,并且首先在公司内部使用,推迟扩散,以尽可能保持自身较长时间的领先地位。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构成和类型一、跨国公司的构成1、母公司指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2、子公司母公司直接投资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其所在的国被称为东道国。
•子公司一般是所在国政府机构注册的法人组织,在法律上独立于母公司,在公司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与资金构成等方面,表面上与母公司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实际上受母公司的控制和管理。
3、分公司、是母公司的分部,利用母公司的名称和章程,在公司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经营活动,财产所有有权属于母公司,资产与负债通常直接反映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
•分公司一般不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动态1、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2、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趋势3、企业兼并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直接的重要内涵投资(1)企业并购规模巨大,(2)并购领域广泛。
(3)跨行业并购;(4)跨国并购。
4、跨国公司担当了技术创新的发动机5、亚洲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崛起,并逐渐成为区域内投资的主要力量。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1. 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 跨国公司的特征:① 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③ 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②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根本手段;④ 技术内部化。
3. 跨国公司对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的影响:(1) 有利影响:① 跨国公司是一个重要的资金;② 跨国公司带给开展中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③ 跨国公司可以提供丰富的管理现代化大企业的经验;④ 跨国公司带给开展中国家较为成熟的营销技能和营销渠道⑤ 跨国公司也为开展中国家提供了一局部就业时机。
(2) 不利影响:① 开展目标的不一致造成跨国公司与开展中国家东道国利益上的矛盾;② 跨国公司有可能控制开展中国家东道国的一些行业,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展目标;③ 某些跨国公司会把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产业或工艺过程转移到开展中国家,造成一定的危害。
4. 企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而外国企业无法获得或拥有的有利经营条件、资产及其所有权。
5.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所有权特定优势的利用内部化而拥有最大利益的优势。
6. 垄断优势理论:(1) 观点: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2) 评价: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最大的奉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者研究开天辟地。
7. 内部化理论:(1) 根本思想:市场是不完全的,各种交易障碍和机制的缺陷阻碍了许多交易及大量贸易利益的取得;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交易活动改在公司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市场,局部的取代外部市场,借以克服市场交易障碍和机制缺陷,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
(2) 奉献:① 关于市场不完全属于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的观点;② 关于市场不完全可以利用内部化途径来消除的观点;③ 关于跨国经营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表现的观点;④ 关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跨国经营优势的主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