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与佛文化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127.06 KB
- 文档页数:2
译 ■ 露疆瑟噩翟圜
浅谈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与佛文化的关系
周 刚
(宜兴214221)
摘 要佛教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文化与我国 的哲学、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发生融合,不但产生了禅学,还与多种文化交融发展。
其中.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瓷就与佛教文化交汇融合,使宜兴的紫砂陶瓷文化有
了新的内涵诠释。 关键词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佛文化
在历史悠久的宜兴陶瓷中,有着几百年历史的 紫砂陶作品是“后来者居上”。紫砂陶作品能够出类
拔萃,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具有文化价值。其中,佛教 文化与紫砂的关系极为密切,紫砂泥料在北宋时期 被发掘,此后历经明、清时期的繁盛,这期间民间流
传着不少关于紫砂陶与佛教有关的传说。
以紫砂泥为例进行说明,紫砂泥是宜兴特有的
一种陶土。传说,紫砂土的发现与广施善缘的僧人有
关。明代的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记载了一 名僧人在村落大声呼“卖富贵土。”村里人都嘲笑他。
僧人说:“贵不欲买。买富如何?”村里人半信半疑,随 着僧人所指的方向去搜索,果然在一处附近的山中
发现了紫砂土,紫砂泥也因此被后人称作“五色土”, 或者“富贵土”。这个流传虽然未必是真,但是体现了
“我佛慈悲”,佛家希望人们以陶致富,过上更好的日 子,可谓是“佛法无边”啊。为了记住这位为民着想的 僧人,宜兴人把他称为“始陶异僧”。2002年,大型紫
砂雕塑“始陶异僧”诞生于紫砂陶作品创作大师徐秀 棠手中。这件奇特的作品如今被供奉在富藏紫砂泥
的黄龙山麓的大水潭边,让陶都人民世代不忘其恩 泽。现以这款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见图1)为
例。谈谈紫砂雕塑和佛文化的关系。
1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的造型
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由紫砂泥料雕塑而 成,此观音像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形象,右腿
竖起、左腿平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坐在莲座之 上。左手轻轻托腮,左背靠莲花;右手呈莲花手型,置
于右膝上面,姿态轻松典雅。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 雕像”慈祥中透着肃穆,肃穆里又现飘逸,巧妙地突
收稿日期:2o17—03一o4 图1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
出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
2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代表的
佛家思想
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以观自在观音菩萨
为原型创作。自古以来,观自在菩萨又被称为“观世 音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 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此菩萨还有许多各地的不同
称谓,比如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师子无畏音、天 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南无观世音、大慈柔软音、济
度生死岸等等,这种不同的称谓与当地的方言和文
化有关。虽然观自在观音菩萨的称谓不同,但是他的 形象深受各地人民的敬仰。
观自在观音菩萨曾经发愿,无论是奸恶的还是 善良的人,只要他在遇到任何灾难时一心虔诚念诵
(下转第49页)
期 49
3结语 任。
紫砂“青蛙荷叶壶”的雅俗共赏,是其艺术魅力 的重要体现,其源自对自然物象的提炼浓缩,并艺术
地再现自然美。在今天,紫砂花货的地位和前景已不 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以大俗大雅的个性来净化
心灵、阐发艺术,也就成为了花货艺人们承担的重 参考文献 [1]何敏.谈紫砂壶艺中的花货造型[J].浙江工艺美术,2005(04): 26-27. [2】徐建平.浅谈紫砂花器——赏蒋蓉大师“荷叶壶”有感叨.江 苏陶瓷,2009(04):45.
(上接第45页)
3结语
紫砂壶艺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 内涵,这既是艺术作品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其天然
特性。就像此款紫砂“狮鼎壶”,它不但寄寓了中国历 代文人归隐山林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带着现代人返
璞归真的生活愿望。这是一种精神诉求在壶器的寄 托,也折射出紫砂“狮鼎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胡付照.继承与创新——紫砂茶具的现代设计研究[D].江南 大学,2007.5.28. [2]贾维.传统生命的意义——论紫砂壶的传统美[J】.神州,2o12  ̄4):199.
(上接第46页)
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观自在观音菩萨就会发慈悲心, 前去帮助他度过难关。观自在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
品格早巳在民间广泛传颂,也印证了为人民服务的 重要性。“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明人生 在世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如果有外力帮他度过难
关,就会成为这个人心中的“神”。当然,这种普世的 救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十分难得,所以世人才会敬
佩观自在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并将消解自然界的灾
难或人间社会祸难的希望寄托在观自在观音菩萨的 救助上。 3结语
紫砂雕塑是紫砂陶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佛像本
是我国民间雕塑艺术的传统题材,这款紫砂“观自在 观音菩萨雕像”以观自在观音菩萨为原型进行创作, 由于佛教在中国深入人心,以佛教为文化底蕴的紫 砂陶作品也深得人们的喜欢,万古流芳。 参考文献 [1]王莹.景德镇、宜兴陶瓷文化观与现代陶艺链接的研究[D].上 海大学.2005. [2]余水秀.《日本灵异记》“美作矿山说话”的比较研究咧.郑州 大学.2014.
(上接第47页)
散发出来的优雅文化气息,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从
而感受壶器带来的美感与艺术享受。紫砂的精髓是 文化,当代的紫砂技艺人员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把握、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并不断铸成紫砂文化的 价值。就像这款紫砂“平步青云壶”一样,它不但实
用,还蕴含着为人民服务,成为栋梁之才的深层含
义。先立志,后成才。唯有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才能平 步青云,实现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丽婷.漫谈紫砂壶艺的文化特性[J].陶瓷科学与艺术,2o14 (05):92—93. [2]周琴娣.浅谈紫砂壶艺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陶瓷工 业。2008(06):46--47. [3]贾维.试论紫砂壶艺的文化内涵【J].佛山陶瓷,2o12(o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