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练习课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口算乘法教案口算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口算乘法例1: 15×3= 45 (盒)10×3=305×3=1530+15=45答:(略)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练习:5×3= 10×5=8×4= 20×3=3×4= 40×2=仔细观察两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左边使用乘法口诀,右边是整十数乘以一位数,计算时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末位加上一个0.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生回答,教师板书:15×3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口算乘法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计算方法。
2. 口算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口算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口算乘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
2. 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交流,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3. 讲解:教师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点评和补充。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5. 应用:让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口算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口算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在应用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上是对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口算乘法练习》的设计,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案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交流,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口算乘法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这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容:教材第56、57页及做一做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
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举手来说。
6×4=8×5=2×9=3×9=3×8 =9×7=7×6=4×8=师:我们同学算得既对又快,还把解决它的口诀也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恭喜你们拿到通行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
二、学习新知:1.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游乐项目价格表中的信息)一生能说全的让一生说,说不全,其余学生补充。
2、提出问题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师用手指一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3、解决问题(1)师: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先看看这个问题。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元?赶紧做在自己本上。
(2)集体校对:谁来汇报一下?(师板书算式)2×9=18我们可以用二九十八这句口诀来计算。
(3)10人要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试一试吧。
生独立思考,组说说你的想法——全班反馈师:完成的同学,在你们四人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师:谁来汇报一下?2×10=20,你是怎么算的?生:①2×9=18,9个2是18,10个2是20②看作2个10,就是20③2×1个十=2个十=20(2×1=2,2×10=20师:2×1的“1”表示的是……?)生说师板书算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口算乘法技能。
-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灵活运用口算乘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 学会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
- 灵活运用口算乘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案、PPT、教学卡片等。
2. 学生准备:- 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口算乘法的趣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 通过PPT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 教师讲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理解。
- 演示例题,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口算乘法。
3. 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口算乘法的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学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口算乘法竞赛。
-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口算过程,其他组员补充、纠正。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口算乘法的方法和技巧。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口算乘法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校本课程《口算》纲要开发人:主讲教师:课程类型:选修课授课时间:每周一节授课对象:一、二、三年级学生一课程目标:通过《口算》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熟练正确地口算,提高口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课程实施建议:1、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计算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理解计算的意义。
2、教师要把传统的教教材的意识,变为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表现与随时生成,及时补充与修改教材。
3、要在融洽、轻松的氛围中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组织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三、课程评价: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口试、笔试、自评、互评、考勤+教师评价。
3、评价既要反映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也要照顾个性差异,反映自我发展的纵向成绩。
4、对学生表现应以鼓励为主。
四、课程内容安排:1、一位数加减法。
2课时。
2、两位数加减法,4课时。
3、万以内加减法的巧算,6课时。
4、多位数乘一位数,3课时。
目录第一章一位数加减法1、一位数进位加法2、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章两位数加减法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3、不退位减法4、退位减法第三章万以内加减法----巧算1、巧算方法2、活动课第四章多位数乘一位数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2、一位数乘两位数3、口算乘法练习一位数进位加法例1.5+7=做一做8+7 4+75+9 3+8目标1.加强加法的运算能力。
2.提高加法的准确度和速度。
3.培养多种算法。
教学过程一、口算比赛: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接龙赛)二、出示例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三、师生小结四、游戏新知:1、师生练;2、生生练。
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两位数减一位数例2.15-8=做一做13-7 15-912-5 11-3目标1.加强减法的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10分钟课课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口算乘法(1)第__________周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 用时 __________分钟1.把空格填完整。
2.口算。
3.填一填。
4.春游时,老师带领三年级学生去玫瑰园游玩,租了7辆车,有一辆车上坐了37人,其余的车都满座。
5.一头牛的质量是多少?6.城市绿化队在一条马路的一旁每隔6米栽一棵柳树,两端都要栽,一共栽了151棵。
这条马路长多少米?第2课时口算乘法(2)第__________周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 用时 __________分钟1.填一填。
2.爬梯比赛。
3.在○内填上“>”“<”或“=”。
21×30○30×21 11×40○14×30150×20○10×190 36×20○10×7516×50○60×15 130×30○300×134.开心水果店有20 箱黄心猕猴桃,每箱50个。
今天又进货140箱。
(1)开心水果店原来有多少个黄心猕猴桃?(2)如果每个猕猴桃定价12元,一箱猕猴桃的价格是多少?(3)今天进了多少个猕猴桃?5.看图回答问题。
6.根据要求,填一填。
(1)50×□0,积的末尾有三个0,□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
(2)250×□0,积的末尾有四个0,□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
(3)125×□0,积的末尾有四个0,□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练习(1)第__________周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 用时 __________分钟1.看谁爬得快。
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小轿车1分钟大约行驶多少米?(2)电瓶车一分半钟能行驶1千米吗?(3)公交车半小时大约行驶多少米?3.看图回答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口算乘法的练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乘法口诀、分解因数、交叉相乘等。
2. 口算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分解因数、交叉相乘等口算乘法方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口算乘法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如乘法口诀、分解因数、交叉相乘等。
3. 练习:设计口算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所学方法。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口算乘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抄写乘法口诀表,熟记于心。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口算乘法方法。
3.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及口算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口算乘法的掌握程度。
3. 口算测试:定期进行口算测试,检验学生的口算乘法水平。
七、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口算乘法教学效果。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口算乘法的兴趣。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口算乘法中的困难。
4. 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口算乘法学习情况。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解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到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口算乘法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口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口算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口算乘法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口算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口算乘法的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① 两位数乘一位数:先将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例如:23 × 4 = (20 3) × 4 = 20 × 4 3 × 4 = 80 12 = 92② 两位数乘两位数:将两位数分别乘以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最后将四个结果相加。
例如:34 × 25 = 34 × (20 5) = 34 × 20 34 × 5 = 680 170 = 850(2)口算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人数等。
3. 巩固练习设计口算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口算乘法比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口算乘法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口算乘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口算乘法的方法,并能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校本课程《口算》纲要开发人:主讲教师:课程类型:选修课授课时间:每周一节授课对象:一、二、三年级学生一课程目标:通过《口算》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熟练正确地口算,提高口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课程实施建议:1、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计算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理解计算的意义。
2、教师要把传统的教教材的意识,变为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表现与随时生成,及时补充与修改教材。
3、要在融洽、轻松的氛围中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组织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三、课程评价: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口试、笔试、自评、互评、考勤+教师评价。
3、评价既要反映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也要照顾个性差异,反映自我发展的纵向成绩。
4、对学生表现应以鼓励为主。
四、课程内容安排:1、一位数加减法。
2课时。
2、两位数加减法,4课时。
3、万以内加减法的巧算,6课时。
4、多位数乘一位数,3课时。
目录第一章一位数加减法1、一位数进位加法2、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章两位数加减法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3、不退位减法4、退位减法第三章万以内加减法----巧算1、巧算方法2、活动课第四章多位数乘一位数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2、一位数乘两位数3、口算乘法练习一位数进位加法例1.5+7=做一做8+7 4+75+9 3+8目标1.加强加法的运算能力。
2.提高加法的准确度和速度。
3.培养多种算法。
教学过程一、口算比赛: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接龙赛)二、出示例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三、师生小结四、游戏新知:1、师生练;2、生生练。
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两位数减一位数例2.15-8=做一做13-7 15-912-5 11-3目标1.加强减法的运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1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预伏铺垫1、口算练习,要求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6×4= 9×3= 5×3= 9×7=2、口答练习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二、创设情境,复习表现乘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师:3个小朋友来到了游乐园,你瞧,这么多的游玩项目!有过山车,碰碰车……不过这幅图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找出价格信息: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15元,碰碰车20元。
人数信息:3人)2、课件出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3、指名列式计算。
(口答)师:在计算5×3时只要用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就能顺利解决,你也能像老师这样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反馈,贴图呈现问题:问题一: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二: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四:玩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三、探究口算方法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
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四个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2)指名口答列式。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求3人坐碰碰车一共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几)3)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乘法教案三年级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练习四第12-18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更加正确、熟练地口算和笔算。
教学准备:练习四第12题的口算卡片、情景图。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口算(1)30_550_4600_84000_2口算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乘的`数,只要想几个十或几个百、或几个千乘几,就恩能够很快地算出结果。
(2)2_2413_34_122_240130_34_120口算时要求直接口答加法算式和得数。
指出:口算一位数与几十几或几百几十乘,可以把几十几或几百几十按数的组成分解,再分别和几相乘,然后把两部分的积相加。
(3)4_6+23_5+32_9+45_7+62、口算第12题。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二、笔算练习1、练习四第13题第一行。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请个别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2、练习四第14题。
先估计每一题的积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再计算。
3、练习四第5题。
(1)分小组进行比赛:事先在纸上写好算式,让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2)提醒学生注意乘法与加法计算时的不同。
三、应用题练习1、出示果园情景图。
(1)要求苹果采了多少筐,你会列式计算吗?(2)学生独立列式并集体订正。
(3)梨比苹果多采了25筐,梨采了多少筐?学生列式计算。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作业练习四第13题第二行、16题第一行、17、18题。
三年级乘法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43~45页练习九第1、3、4、7、8、10~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的相关规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口算或笔算的步骤和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熟练乘法计算,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口算练习》教案《口算练习》教案1第二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7-12题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红旗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基础知识练习。
1、7070=答案6090=答案8050=答案1140=答案3080=答案20xx=答案4060=答案3120=答案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
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二、探究新知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
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答: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
教案:口算乘法课程名称:口算乘法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2.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口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的口算方法。
2. 提问:我们之前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会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的步骤。
三、课堂练习1. 布置口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四、巩固提高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
2. 引导学生将口算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口算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和数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教学过程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教师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技巧。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和策略:一、复习导入教师在讲解新的口算方法之前,应先复习表内乘法的口算方法,帮助学生唤醒记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口算乘法》教案(精选14篇)《口算乘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多种口算方法教学准备:预习汇报卡、多媒体课件、香蕉题卡片、目标检测卡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3×200 500×3 1000×6 23×2 12×32、抢答:3个十是?30是个十?300是个百?60是个十?9个十是?3个30是?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
板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民主导学任务呈现: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辛苦的工作吗?(生:邮递员)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自主学习: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2)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1、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学生独立解答。
口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师自己准备的针对本班学生的口算练习题,练习一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他们交的钱数够吗?
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4、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三、第8题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怎样租车划算?
3、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
4、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先作成表格样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说说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再比较那种方案划算。
四、小结: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先认真观察图片及表格,从中获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义。
认真思考找出解题方法,并独立完成。
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先看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怎样计算
先算出需要几辆大车几辆小车,然后再比较哪一种划算。
学生互相说一说,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