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八年级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家长课程学习资料的订阅说明
2015年行知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牵手两代—幸福路上》家长课程学习资料的订阅和使用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1.完全坚持家长自愿订阅的原则,不得用摊派或强行摊派的方式要求家长订阅。
不是完全自愿,并不是撒手不管。
2.请将《致全市中小学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及时发放到各中小学、幼儿园,并统计好《牵手两代—幸福路上》征订数,并填写好《2015年<牵手两代—幸福路上>家长课程资料发放联络表》(附件1),于11月9日下午17:00前以镇街、学校为单位将该表电子表统一发至邮箱.。
初中①第六章让兴趣做主---尊重孩子的兴趣发展教案一:【教学目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事,有些孩子兴趣爱好广泛,比如喜欢绘画、唱歌和打乒乓球等,但都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还惹得他们粗暴的呵斥,甚至是一顿臭骂。
家长认为,这将会耽误孩子学业,不利于今后考大学。
其实不然,这些家长没有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不知道兴趣和爱好在人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
家长们只要了解了孩子兴趣的特点,就能理解孩子。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使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方法】游戏、分享、话题讨论。
切入点:由游戏导入,让家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感受推己及人,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中领悟兴趣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并适当加以引导和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让家长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并适当加以引导和培养。
教具:剪刀、白纸、毛笔、宣纸、墨水、VCD或DVD、唱片、电视机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老师:各位家长,每天大家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参加集体活动,今天的家长会,我请大家一起参加一个活动,我们大家一起来轻松一下。
1、开场白:今天,我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的原则是重在参与。
老师呢,今天就客串一回节目主持人,每天都在电视前看别人表演,今天让我们也来“show”一下。
2、游戏过程(1)老师:好!下面活动要开始了,首先开始第一回合,这是一道必做题,所有家长都要参与。
在大家的面前都有一张白纸、一把剪刀,请大家用你灵巧的双手制作一副剪纸作品,看哪位家长剪得最漂亮。
家长剪纸时,老师要注意巡视,对剪得好的、不好的、没有剪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准备。
老师:好,大家都剪得差不多了,下面相互观察一下,哪一位家长剪得最好呢?教师找出几位剪得较好的家长进行采访:请问:你的手为什么这么巧,能剪出这么好的作品来,你学习过吗?您不太会剪纸,您有其他爱好吗?(2)老师:看来,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剪纸不是你的专长,那么,我们来调查一下,大家都有哪些特长呢?调查后开始第二回合。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教学目标]:1、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2、帮助家长了解刜一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方法?3、帮助家长明确刜一学生在学习上需要做好那些适应?4、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耐心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共同讨论问题分析总结归纳专家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走迚我们家长学校,来到家长课堂。
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刜中第一册第二章《做学习的主人——指导孩子学会学习》。
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二、故事切入:故事一[学生小明]:小明满载着小学的回忆,步入了刜中的大门.①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幻想着刜中轻松愈快的学习生活,幻想着和蔼可亲的老师同学.但是好景不长,七门功课气势汹汹地“大军压境”,②繁重的作业量与小学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
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小学相比改变了很多,教学迚度很快,课堂上改成了以记笔记为主的记忆性教学. 小明往往是记的时候常常忘了听,听的时候又常忘了记,一节课下来就跟打了一场恶战一样累。
回到家本应该是放松一下了,可是作业又迎面扑来,还得奋笔疾书、挥汗如雨,有时候违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都得用上。
但老师还是说,学习单单完成作业是不够的,③预习是最重要的环节,不预习的话第二天的课就会听得很吃力。
于是小明再硬着头皮预习,每天都要弄到很晚才能睡觉。
第二天迷迷糊糊上学,又是满满当当的一天。
后来小明仔细观察,发现像他这样忙乱的同学幵不多,有好多同学学得很轻松,在学校里神采奕奕的。
就违他小学同学李阳现在也比他强了,原来他的成绩可一直没有小明好呀。
细打听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阳上过小刜衔接班,差不多第一学期的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在入学前就已经学完了,而小明却痛痛快快地疯玩了一个暑假!于是小明越想越后悔,越想越恼怒,本来基础就差,这样一来我可就更完蛋了。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1适应新环境------和孩子一同成长【教学目的】1、针对初一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提出帮助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重点】使家长了解孩子适应不良心理的表现,帮助家长找出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教学方法】导入法,谈话交流法,总结讲授法。
【教学过程】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班51个学生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家长课程的学习,感谢大家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关注和对我的工作的支持。
一、导入新课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已经成长为懂事的、有礼貌的有一定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中学生了。
入学适应不良,是初中生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最为普遍。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有的一时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了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今天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力争帮助孩子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出课题《适应新环境------和孩子一同成长》二、授课过程(一)家长交流:初中生有哪些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结合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有哪些不良心理。
教师总结:初中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1、紧张、焦虑因为学习场所便了,同学便了,授课教师变了,住宿环境变了,初入学的学生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
适应力弱的同学有相当长时间会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
2、回避、退缩内向、不善言谈、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的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容易产生回避、退缩行为。
3、逞强、攻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个性外向、性情急躁以及不安全的心理,在新环境下容易通过逞强、攻击的方式掩饰内心的脆弱。
4、敏感、多疑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缺乏信赖感,从而表现的敏感、多疑。
5、寂寞、孤独一些孩子刚入初中后由于没有知心的朋友,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会感到寂寞、孤独。
牵手两代●相伴学童新起点●第一二讲第一讲孩子上学了第二讲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课程目标】1.针对孩子刚上一年级各种困难问题,引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新学期开始快速适应学校的各种生活,正确处理刚入学的各种问题。
2.针对孩子在一年级出现做事拖拉、丢三落四,没有时间观念,不会管理自己的物品,缺乏韧性,乱发脾气的现象,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以正确的方式孩子沟通,达到亲子共同成长。
【课程重点】引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新学期开始快速适应学校的各种生活,正确处理刚入学的各种问题。
【教学方法】故事分享、情景再现、谈话法【学习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讲孩子上学了一、故事情境导入以小军上学的故事切入开学第一天,小军背上新书包、连蹦带跳地去上学了,看到他高兴的样子,妈妈也特别开心。
她牵着孩子的手,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地向学校走去……妈妈看到小军难过的样子,既心疼又无奈,她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与小军进行交流,一时也想不出帮助小军的好办法。
故事中的小军因为刚进入小学,感到生活枯燥,以至于不愿意去上学,这种状况是入学不适应导致的。
入学适应是指孩子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孩子就会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自信心下降,对学校及老师心生恐惧,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孩子入学不适应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环境不适应小学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玩乐设施少了,教室里的布置也不一样了。
(二)作息时间不适应(三)人际交往不适应(四)学习方式不适应三、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原因(一)孩子自身的原因1.入学成熟水平有差异2.认知发展能力的限制(二)家长的因素1.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2.智力投入大,自理要求低四、父母课堂(一)父母首先要掌握入学适应的规律新生的入学适应一般呈现三个阶段1.兴奋期2.厌倦期3.适应期(二)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1.做好入学前的准备(1)熟悉环境(2)备齐物品(3)心理准备2.帮助孩子爱上学校3.保护孩子学习的好奇心4.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要培养孩子以下几方面的习惯(1)时间管理(2)遵守规则(3)善始善终(4)自理自立5.多与老师沟通,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五、拓展训练(一)基本练习1.亲子活动:我是新闻播报员2.亲子游戏:游戏一:认识书本、练习本游戏二:整理书包(二)推荐阅读1.《孩子成长的那些事》2.《中国家教百年》第二课时第二讲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一、故事情境导入孩子上学了,妈妈们有好多烦恼:A妈妈的烦恼:B妈妈的烦恼:C妈妈的烦恼:D妈妈的烦恼:二、故事解读这些妈妈们的烦恼各不相同,孩子们有的做事拖拉、丢三落四,没有时间观念,有的不会管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做事缺乏韧性,不能善始善终;有的乱发脾气。
观后感《牵手两代幸福路上》是一档以家长课堂为主题的电视节目,通过展示家庭教育的真实案例和专家指导,旨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技能,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在观看这档节目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后感及体会: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牵手两代幸福路上》这档节目的展示和解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塑造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观看节目中,我也看到了许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有的家庭缺乏交流,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隔阂;有的家庭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家长们认真思考和解决,不能忽视和懈怠。
三、适应孩子的成长特点通过观看《牵手两代幸福路上》,我认识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教育方式。
对于不同芳龄段的孩子,家长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生搬硬套。
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四、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在节目中,我了解到了一些专家机构和优秀教育资源,包括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书籍、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等。
家长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家长还可以通过在课程中引入这些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
五、合作与共享家长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家庭成员,而应该是全家人的事。
在这个节目中,家长们通过参与讨论、共享经验、交流意见,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局面。
这种共享和交流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家长的育儿技能,也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家庭的和谐度。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这档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篇:《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三章初中①第三章一个篱笆三个桩——帮孩子学会交往教案一:【教学目的】当前,很多家长的教育存在着某些弊端,比如有些家长一味地片面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自身成长;有些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让孩子经受不起挫折;有些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孤独感。
孩子从小生活在这种任性、散漫、无拘无束、惟我独尊的环境里,他们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甚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他们为人处世缺乏热情、不懂得迁就别人、对别人漠不关心、只考虑自己利益得失而很少顾及他人、甚至颐使别人让周围人都为他服务;他们常常受不得半点的委屈,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孩子的“自我中心化”势必会造成孩子不会与人交往,不会与人分享,不会与人合作,以致于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陷入被动局面,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情况,充分认识到孩子交往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走出交往的误区,帮助孩子学会交往,让孩子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体验分享、话题讨论、归纳总结、达成共识。
切入点:由游戏导入,让家长在游戏中体验孩子在生活中需要交往,充分领悟孩子交往的重要性,体会孩子交往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家长以身示范,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交流,给孩子交友以智慧和勇气,给孩子友谊的快乐,成就孩子人生的精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游戏导入,让家长轻松自然地去体验孩子交往的重要性,从而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讲团结、多互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提高孩子交往的幸福指数。
教具:话筒、眼罩、三条绳子,分别长20米、18米、12米。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老师:今天,我们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来做个游戏,叫做:小猪盖房子!1、开场白:相信大家都听过“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在故事中三只小猪互相合作建成了一个漂亮坚固的房子,并最终抵挡住了大灰狼的袭击。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羊口镇中心小学杨东卿第一讲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二、走进专家课堂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
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②图示记忆法三、建议家长做法: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
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仍有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的自信心。
第一讲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教学目的:1、如何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
2、如何帮助家长将严格要求和尊重孩子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不容错过的。
教学难点:我们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工作。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引入:关于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教材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带领家长学习第一个案例反映的问题1、班主任简单复述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
你是否也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你是否尽量地帮助孩子做任何事情,而很少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家长分析讨论,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过分的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使孩子遭到毁灭。
”父母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不仅不能换来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往往使孩子不理解、不尊重父母,而这其实犯了教育的大忌。
讨论故事中孩子父母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做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说说这种做法有哪些坏处,今后应该怎么做。
[家长具体发言]2、如何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呢?(1)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发挥的空间(2)让孩子独立,相信自己的孩子。
(3)孩子做好了要给予赞许和鼓励,但在表扬孩子时,请遵守一个黄金规则,即:表扬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
(4)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3、讨论总结家长应采取的措施、策略:(1)鼓励和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对生活习惯严格要求,使孩子有规律地生活。
(3)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4)在教育孩子时,家中的其他人都应流露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
家长应如何要求孩子: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后让家长检查。
⑵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能只一味地想着自己,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的温暖,学习他人长处的快乐。
⑶每天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记下这些成长的足迹。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二个案例反映的问题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让孩子全面发展、严格要求的方法。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案(共5篇)第一篇:《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案《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让家长了解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深刻领会责任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情感目标:激发家长的责任心,言传身教,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各位家长,上午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教室,百忙中来参加学习,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有这种经历,从孩子呱呱坠地后,即使再苦再累也浑身是劲;孩子上幼儿园后,点滴的进步使我们为之骄傲;孩子上小学后,我们全力以赴,即使是次数不多的老师的表扬也是满心的欢喜;对于孩子,我们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
当我们的孩子,无视我们的付出,抱怨妈妈早饭没有给她买肉夹馍;当我们的孩子经常丢三落四……这时的您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牵手两代》第三册家长课程中的第六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责任心”的含义。
哪位家长愿意谈谈:你认为孩子有责任心的表现是什么?(家长发言,教师小结)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二、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1.出示调查问卷师:在讲课前,我们曾对孩子和家长下发了关于责任心的调查问卷,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共有22个问题。
我们看到学生选择“非常像自己”占55%,选择“比较像自己”的占31%,选择“有点像自己”占8%,选择“不太像自己”占5%,选择“一点也不像自己”占1% 据以上调查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孩子在对他人和对集体的责任心方面做得比较好,初步具有了对社会、国家、自然的责任心。
但结合家长的调查结果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尤其表现在自理能力和责任方面。
五天的课程.我们收获了家长的期待五天的课程,我们收获了家长的期待,成长和关心自从“牵手两代”家长学校课程在我校实施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我觉得除了家长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学习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必须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拥有解决家长问题的能力,这样家长才会信任你,愿意听你的课。
让每位家长拥有一本教材。
仅凭这几课时的时间完成整册教材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样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利用课堂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在集体学习后家长可以回家自学,有问题可以随时同老师进行交流。
开展家长课程活动,为我们家校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通过这几天的课程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期待没有白费,努力是有结果的,加油,希望以后的生活学习更好发挥联动作用!。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
自我接纳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1、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形成一种成功者的心态。
2、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抓住生活中的机遇。
3、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迎接生活的挑战。
4、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与儿童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
积极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孩子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在同伴团体的影响下,儿童能够学习社会认可的、符合大众规范的行为模式,发展其社交能力。
第二,同伴关系是满足儿童社交需要,使儿童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第三,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水平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孩子在一种安全、民主的教养方式下成长,他们会产生对他人的信任感并乐于且善于与他人交往,如果孩子在一种不安全、专制的教育方式下成长,他们会产生对他人的敌意,并会回避与他人交往。
第一篇:刘洪娥初二牵手两代6讲《牵手两代-幸福路上》八年级第六讲知识无用厌学症,动机兴趣来纠正安丘市和平中学刘洪娥[教学目标]:1、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2、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方法?3、帮助家长明确初二学生在学习上为什么厌学。
4、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厌学的问题,帮助家长耐心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共同讨论问题分析总结归纳专家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走进我们家长学校,来到家长课堂。
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知识无用厌学症,动机兴趣来纠正。
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王某,男,现年17岁,高三学生。
身高1.75米,体格健壮,喜好运动和绘画,假期参加过素描培训班。
无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父母从事米粉生意,晚上做米粉,半夜才睡觉,白天父亲卖米粉,母亲在家收拾家务,泡豆子,泡大米,推磨,家务繁忙。
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生活百依百顺,也经常过问学习。
而该生学习一般,父母非常不满意,责备、批评、抱怨、训斥多,鼓励、帮助、辅导少。
特别是高二以来,该生上课分心,做小动作,作业拖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信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这段时间以来,该生坐立不安,课堂上心绪不宁,经常走神。
晚上睡不好觉,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当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时,父母虽然着急,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放任自流。
二、案例分析家长讨论1:1、各位家长您从上面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问题?2、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问题,那么您怎么去解决这些题的? 分析总结1:该生症状属于心理失调,主要以厌学及情绪问题为主,认知观念错误,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萌芽。
如果任其发展,学生会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