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资料编号分类归档
- 格式:doc
- 大小:503.00 KB
- 文档页数:12
关于工程资料的归档制度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工程资料归档制度。
简而言之,它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项目产生的各种技术资料、管理文件以及相关通信记录等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一套规范流程。
这套制度需要涵盖从资料生成、审核、存储到检索、使用乃至销毁的全过程,确保每一份文档都能被适时地处理与追踪。
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份工程资料归档制度范本的内容要点。
一、资料分类与编号制度范本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对工程资料进行细致的分类,并赋予每一类资料独特的编号体系。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施工日志、质量检验报告、会议纪要等。
通过分类与编号,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资料,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二、责任主体的确定制度应明确指出负责资料归档工作的责任主体,包括项目经理、资料员、技术人员等。
每个责任人的具体职责要界定清楚,如资料员负责日常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项目经理则负责监督整个归档流程的执行情况。
三、归档流程规范制度范本中需详细规定资料的归档流程,从资料生成的那一刻起,就要按照既定的流程操作。
例如,资料在提交前需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核签字,然后由资料员按照规定的分类体系进行存档。
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的管理也要同等重视。
四、保管与保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制度中应制定相应的保管与保密措施。
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商业机密或专利技术的敏感资料,必须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加密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五、定期检查与更新为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时效性,制度要求定期对已归档资料进行检查,并对过时或无用的文件进行清理和更新。
这有助于维持资料库的清洁和有效,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考虑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火灾或其他意外情况,制度中还应该包含应对这些紧急状况的预案。
比如,如何迅速转移资料至安全地点,或者如何恢复受损的电子数据等。
七、培训与考核为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工程资料归档制度,制度中应当包含对员工的定期培训计划,并通过考核来评价员工对制度的遵守程度。
建筑工程档案分类编号标准为适应公司档案工作进展的需要,实现公司档案分类、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增强和增进公司档案的科学治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形对档案的分类编号作出以下规定。
一、档案编号的原那么档案编号的原那么以项目各个单体为编号单位,由总到分,依照不同的文件类别,分类编号。
二、档案编号的方式档案编号的一样方式:文件的编号由分公司名称、项目单体名称、文件名称、分部工程代码、序号五个部份组成,采纳统一的编号格式,具体魄式与各类目的对应的关系和说明如下:XX — XX — XX — XX — XX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四级类目—顺序代号分公司名称—项目单体名称—文件名称—分部工程—顺序代号一、一级类目一级类目对应各分公司名称,分公司名称编号采纳字母与数字代码(2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字母为该城市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数字代码那么表示为该城市的第几个项目。
二、二级类目二级类目为项目单体名称,项目单体名称的编号一样采纳单体名称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来编写。
3、三级类目三级类目为文件名称,归档文件要紧分为A、B、C、D四类文件和综合类文件。
A类文件为建设单位文件资料,包括:立项文件(A1)、建设计划用地文件(A2)、勘探设计文件(A3)、招投标、合同文件(A4)、工程动工文件(A5)、商务文件(A6)、工程完工验收及备案文件(A7)、其他文件(A8)。
B类文件为监理单位文件资料,包括:监理治理资料(B1)、监理质量操纵资料(B2)、监理进度操纵资料(B3)、监理造价操纵资料(B4)。
C类文件为施工单位文件资料,包括:施工治理资料(C1)、施工技术资料(C2)、施工物资资料(C3)、施工测量记录(C4)、施工记录(C5)、隐查验收记录(C6)、施工检测资料(C7)、施工质量验收记录(C8)、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完工验收资料(C9)。
D类文件为建筑安装工程完工图,包括:综合完工图(D1)、室外专业完工图(D2)、专业完工图(D3)。
建筑工程资料的分类在建筑工程中,资料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合理分类建筑工程资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信息查询和管理。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资料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以及分类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原则分类原则是指将建筑工程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归档。
合理的分类原则有助于提高资料的查阅效率和整理效果。
常见的分类原则如下:1. 按照资料类型分类:将建筑工程资料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包括设计资料、施工资料、检测资料、验收资料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节和需求,将资料分门别类,方便查阅和管理。
2. 按照工程阶段分类:将建筑工程资料按照不同的工程阶段进行分类,包括前期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进度,将资料有序地进行分类,方便随时查找和参考。
3. 按照专业分类:将建筑工程资料按照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类,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设计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专业性质,将资料进行专业化管理,方便查找和维护。
二、分类方法分类方法是指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分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正确的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进行资料整理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1. 归档编号法: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编号,按照编号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制定不同的编号规则,并将其反映在资料的文件夹、盒子或标签上,方便查找和归档。
2. 时间顺序法:按照工程资料产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
可以将资料按照年份、月份或季度进行归档,使得同一时期的资料可以集中存放,方便查阅和回顾。
3. 功能区域法:按照建筑工程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分类。
可以将资料按照楼层、房间或区域进行归档,使得同一区域的资料集中管理,方便查找和利用。
三、分类的意义分类建筑工程资料的意义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信息查询和管理。
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合理分类,可以使资料整齐有序,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工程监理文件编码与归档管理细则为便于公司工程监理文件的整理、归档和查询,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依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X》(GB/T50328-2001),参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特制订本细则。
一、监理文件编码要求:(一)各生产部门负责所监理项目的文件编码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在建项目的文件编码情况;公司承接的所有项目文件编码,必须按照本文件中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文件上明确文件编号位置的在规定位置进行标注,无明确文件编号位置的应在文件右上角进行标注。
生产部门按下图设置条形章,在编号位置加盖。
(二)编码方式:1、每个项目的每个文件编码为:类别编号/文件代号/顺序号,土建工程需按专业划分时,文件编码可按类别编号/专业代号/文件代号/顺序号2、经营计划部在下达《工程项目任务通知单》时,同时下达该项目的“工程编号”发到生产部门,工程编号在档案封面上标注。
3、“类别编号”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为监理管理资料,类别编号为B1;第二类为监理工作记录资料,类别编号为B2;第三类为竣工验收资料,类别编号为B3;第四类为监理日志与影像记录,类别编号为B4;具体类别内容见附表一。
4、公司监理档案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X》(GB/T50328-2001)执行,工程监理档案纸质文件保存期限分为短期保存、长期保存,长短期保存的纸质文件皆应制作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皆长期保存,电子档案的制作要求由项目管理部提出。
短期保存时间为5年,土建工程长期保存时间为50年,通信工程长期保存时间为20年,如设计使用寿命高于公司保存期限,则公司长期保存期限顺延至工程使用寿命。
档案分长期和短期分别组卷,并应建立目录。
5、归档X围长期保存表分土建和通信两类工程,短期保存表为土建和通信共用。
6、归档方式公司归档方式分为纸质档案1份和电子档案1份。
纸质档案统一采用A4大小,装订成册,要求整齐。
工程资料编号说明一、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及代号规定(1)分部(子分部)工程代号规定应参考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原则与国家质量验收推荐表格编码要求,并结合施工资料分类编号特点制定。
(2)建筑工程共分为九个分部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及代号见表1—2。
对于专业化程度高、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先进的子分部工程应别离单独组卷。
须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名称及代号见表1—2。
表1—2 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及代号二、施工资料编号的组成(1)施工资料编号应填人右上角的编号栏。
(2)通常情形下,资料编号应7位编号,由分部工程代号(2位)、资料类别编号(2位)和顺序号(3位)组成,每部份之间用横线隔开。
编号形式如下:××--××--××× 一共7位编号 ① ② ③表1—2规定的 代号填写。
表1—3规定的类别 编号填写。
后顺序号填写。
举例如下:(3)应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工程(表1—2),资料编号应为9位编号,由分部工程代号(2位)、子分部工程代号(2位)、资料的类别编号(2位)和顺序号(3位)组成,每部份之间用横线隔开。
编号形式如下:X X----X X----X X----X X X 共9位编号①②③④①为分部工程代号(2位),应按照资料所属的分部工程,按表1--2规定的代号填写。
②为子分部工程代号(2位),应按照资料所属的子分部工程,按表1--2规定的代号填写。
③为资料的类别编号(2位),应按照资料所属类别,按表1--3规定的类别编号填写。
④为顺序号(共3位),应按照相同表格、相同检查项目,按时刻自然形成的前后顺序号填写。
资料的表格编号三、顺序号填写原则(1)对于施工专用表格,顺序号应按时刻前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从OO1开始持续标注。
(2)对于同一施工表格(如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预检记录等)涉及多个(子)分部工程时,顺序号应按照(子)分部工程的不同,按(子)分部工程的各检查项目别离从OO1开始持续标注。
11、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22、施工合同33、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44、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5、质量监督登记书.66、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7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8、施工图会审记录99、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110、开工报告。
111、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1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13、技术交底记录。
114、测量定位记录。
11、地基验槽记录22、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33、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4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55、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66、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7、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8、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9、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0、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1、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2、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3、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4、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5、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6、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7、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118、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22、砂、石检验报告33、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44、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55、各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6、砂浆试件强度统计表及试验报告。
77、砖、石、砌块强度试验报告。
88、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及钢筋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或钢筋机械连接9接头检验报告99、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110、桩基工程试验报告。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档案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工作。
二、收集资料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前,应当全面收集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质量评估报告、监理报告等。
三、分类整理建设工程文件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整理。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建筑工程文件:包括建筑图纸、施工记录、质量评估报告、验收报告等。
2、安装工程文件:包括设备安装图纸、施工记录、质量评估报告、验收报告等。
3、市政工程文件:包括市政设施图纸、施工记录、质量评估报告、验收报告等。
4、铁路工程文件:包括铁路设施图纸、施工记录、质量评估报告、验收报告等。
5、水利工程文件:包括水利设施图纸、施工记录、质量评估报告、验收报告等。
四、编写目录在整理建设工程文件时,应当编写文件目录。
文件目录应当清晰明了,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编号、文件日期等信息。
五、装订成册建设工程文件应当按照整理顺序装订成册,确保文件完整、有序。
六、质量要求建设工程文件应当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字迹清晰,无涂改、涂抹现象。
2、文件完整,无遗漏、缺项现象。
3、文件分类准确,整理有序。
4、文件保存安全,无损坏、丢失现象。
七、责任与监督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工作负总责,并监督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做好文件归档整理工作。
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做好文件归档整理工作,确保文件质量。
八、总结与建议本规范为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与要求,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档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认真遵守本规范,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单位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本规范,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归档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产生的各种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编号、存放和保管的工作。
施工资料归档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质量的评定、验收、维护、改建和扩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施工资料归档的重要性、归档要求、归档流程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资料归档的重要性1. 保障工程质量:施工资料归档是对施工过程的全面记录,可以为工程质量的评定和验收提供真实、完整的依据,有利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和提升。
2. 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通过对施工资料的归档,可以实现对工程各项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快速检索,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 便于后期维护和改建:施工资料归档为建筑物的后期维护、管理和改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可以避免因资料缺失导致的维修、改建难题。
4. 满足法规要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归档提出了明确要求,施工单位需按照规定的范围、内容和要求进行资料归档,以满足法规要求。
二、施工资料归档要求1. 完整性:施工资料归档应确保工程各个阶段、各个部位的资料齐全,不得遗漏。
2. 真实性:资料内容应真实反映施工实际情况,不得虚构、篡改。
3. 规范性:资料的填写、整理、装订等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规范要求。
4. 及时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应与施工进度同步,确保资料的时效性。
5. 安全性:资料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污染等,确保资料的安全。
三、施工资料归档流程1. 收集:在施工过程中,资料员应及时收集各种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资料。
2. 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整理,去除重复、无效的资料。
3. 编号: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管理。
4. 装订:将编号后的资料进行装订,制作成册或文件夹。
5. 归档:将装订好的资料按照规定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归档,存放于指定的地点。
6. 登记:对归档的资料进行登记,记录资料的名称、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号
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号是对各类文档、文件进行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资料编号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 不要将标题作为编号的一部分:编号是用来标识不同资料的唯一标识符,而标题通常是用来描述资料内容的。
编号应该简洁明了,不需要包含过多的文字,避免与标题混淆。
2. 确保文中没有重复的标题文字:为了避免混淆,文中的标题文字应该是唯一的,不能出现相同的标题。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编号格式:
K-2019-001
K-2019-002
K-2019-003
其中,K代表建筑工程的主题,2019代表年份,001、002、003为递增的编号。
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扩展,但一定要保证唯一性和简洁性。
通过合理的编号规则,可以方便地查找、归档和管理建筑工程资料,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能力。
工程资料编号说明
建筑工程共分为九个分部工程,分部(子分部)的划分及代号参见下表对于专业化程度高、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先进的子分部工程应该单独组卷,需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工程见下表。
一、施工资料编号的组成
1、施工资料编号应填入右上角的编号栏。
2、通常情况下施工资料的编号应该有7位数,由分部工程代号(2位)、资料类别代号(2位)
和顺序代号(3位)组成,每部分之间用横线隔开。
编号的形式如下:
xx---xx----xxx 共七位代号
分部工程代号2位,应根据资料所属的分部工程,按照上表编写
资料类别代号应根据资料所属类别按上表编写
工程资料分类表表1-3
注:本表的归档保存单位是指竣工后有关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归档保存,施工过程中资料的留存应按相关的约定及有关程序执行。
应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工程,资料的编号应为9位数,由分部工程2位数、子分部工程2
顺序号填写原则:
1、对于施工专用表格来说,顺序号应按时间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连续标注。
2、对于同一施工表格(如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预检记录等)涉及多个(子)分部工程的各检查项目分别从001开始连续标注。
举例如下:
表C5-1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编号:03—C5---001
表C5-1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编号:03—C5---001
11 / 12
无统一表格或外部提供的施工资料,应根据表1-3,在资料的右上角注明编写,填写要求按照上述说明。
监理资料编号:
1、监理资料编号应填入右上角的编号栏。
2、对于相同的表格或者是相同的文件材料,应分别按时间自然形成先后顺序从001开始连续编写。
3、监理资料中的施工测量放线报审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应根据报验项目编号,对于相同的报验项目,应分别按照时间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从001开始连续编写。
土建工程资料管理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