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专升本章节练习题(含答案)——凸轮机构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5章凸轮机构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正弦加速度2.动力特性:刚性冲击,柔性冲击3.设计原理:反转法,比例尺,等分基圆,偏置从动件压力角与自锁条件4.基本参数:基圆半径,滚子半径,平底尺寸【思考题】5-1 凸轮机构的应用场合是什么?凸轮机构的组成是什么?通常用什么办法保证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5-2 凸轮机构分成哪几类?凸轮机构有什么特点?5-3 为什么滚子从动件是最常用的从动件型式?5-4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5-5 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原理?5-6 什么情况下要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5-7 设计凸轮应注意那些问题?5-8 从现有的机器上找出两个凸轮机构应用实例,分析其类型和运动规律?A级能力训练题1.在凸轮机构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
2.在凸轮机构的各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中,只宜用于低速的情况,宜用于中速,但不宜用于高速的情况,而可在高速下应用。
3.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时,若发现凸轮轮廓线有变尖现象,则在尺寸参数的改变上应采取的措施是或。
4.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欲同时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的措施是。
若只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方法。
5.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6.设计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廓线时,发现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廓线出现变尖现象,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1)便于润滑(2)可实现客种预期的运动规律(3)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4)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而凸轮机构的尺寸。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9.设计凸轮廓线对,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 b,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凸轮机构测试题(附答案)第八章凸轮机构测试题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 ( B )个。
A. 2个B. 3个C. 4个2、与平面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突出优点是( A )。
A. 能严格的实现给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B. 能实现间歇运动C. 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变换D. 传力性能好3、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B. )。
A. 惯性力难以平衡B. 点、线接触,易磨损C. 设计较为复杂D. 不能实现间歇运动4、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联接是 ( B )。
A. 移动副B. 高副C. 转动副D. 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5、若要盘形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在某段时间内停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轮廓应是 ( D )。
A. 一段直线B. 一段圆弧C. 一段抛物线D. 一段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6、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 ( D )会发生刚性冲击。
A. 推程的起始点B. 推程的中点C. 推程的终点D. 推程的起点和终点7、凸轮机构中通常用作主动件的是( A )。
A、凸轮B、从动杆C、轨道D、固定机架8、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是( B )。
A、斜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D、直线9、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最大升程叫( C )。
A、位移B、导程C、行程D、升程10、按等速运动规律工作的凸轮机构会产生( B )。
A、柔性冲击B、刚性冲击C、中性冲击D、剧烈冲击11、( A )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盘形凸轮机构B、移动凸轮机构C、圆柱凸轮机构12、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的获得所需的运动规律的从动杆( A )。
A、尖顶从动杆B、滚子从动杆C、平底从动杆D、曲面从动杆13、自动车床横刀架进给机构采用的凸轮机构是( A )A、圆柱凸轮机构B、移动凸轮机构C、盘形凸轮机构D、球面凸轮机构14、(C )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尖顶从动件B、滚子从动件C、平底从动件15、多用于传力小,速度低,传动灵敏场合的是( A )。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第一篇: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解:曲柄的存在的必要条件是1)最短杆与追长杆的杆长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2)连架杆与机架必有最短杆1).杆件1为曲柄2).在各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选取c杆做为机架就可以实现双摇杆机构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尖底推杆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正偏距e=10,基园半径r0=30mm.推杆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角δ=0~150时,推杆00.凸轮转角δ=180~300时推杆等速上升16mm;.凸轮转角δ=150~180时推杆远休;等加速回程16mm;.凸轮转角δ=300~360时推杆近休。
解:解题步骤1)首先绘制位移S与转角δ的关系曲线S-δ曲线。
2)根据S-δ曲线、凸轮基园半径和正偏距,绘制凸轮的轮廓曲线。
000000凸轮仅用了0度,90度,150度,180度,300度几个点绘制轮廓曲线,同学们绘制时英多用些点(一般取12个点,再勾画轮廓曲线)第二篇:机械原理_凸轮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设计(一)目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2)(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 (3)(三)、(四)、(五)、(六)、(七)、(八)、计算程序方框图..........................5 计算源程序..............................6 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10 凸轮机构图..............................15 心得体会................................16 参考书. (16)(一)、题目及原始数据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凸轮以1rad/s的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要求:(1)、推程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回程运动规律为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2)、打印出原始数据;(3)、打印出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4)、打印出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的相应转角;(5)、打印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6)、打印出凸轮运动的位移;(7)、打印最后所确定的凸轮的基圆半径。
项目一内燃机的机械系统结构分析任务四凸轮机构分析与设计习题4.1 试标出图4.20所示位移线图中的行程h、推程运动角Φ,远t休止角Φ,回程运动角hΦ,近休止角sΦ'。
s图4.20 题4.1图4.2 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四种运动规律是哪些?哪些有刚性冲击?哪些有柔性冲击?哪些没有冲击?如何选择运动规律?4.3 设计凸轮机构时,工程上如何选择基圆半径?4.4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如何度量?4.5什么是压力角?凸轮平底垂直于导路的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等于多少?机构的压力角有何工程意义?设计凸轮时,压力角如何要求?4.6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为什么一定要外凸?4.7 用作图法作出图示凸轮机构转过45°后的压力角。
图4.21 题4.7图4.8 已知基圆半径,250mm r =偏心距mm e 5=,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推程为mm h 12=。
其运动规律如下表。
设计偏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
4.9 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转动方向及从动件导路位置如图4.22。
mm e 10=,mm r 400=,mm r T 10=,从动件运动规律同题4.8,试绘制凸轮轮廓。
图4.22 题4.9图项目一内燃机的机械系统结构分析任务四凸轮机构分析与设计习题答案4.1 解:如图。
题4.1答案图4.2 答: 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四种运动规律是:①等速运动规律:从动件在推程开始和终止的瞬时,速度有突变,其加速度在理论上为无穷大,致使从动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很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机构受到极大的冲击。
是刚性冲击。
②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从动件在升程始末,以及由等加速过渡到等减速的瞬时,加速度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这将产生有限惯性力的突变,从而引起冲击。
是柔性冲击。
③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柔性冲击。
④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没有冲击。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要综合考虑机械的工作要求、动力特性和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专升本凸轮机构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轮机构中,凸轮的旋转方向通常是()。
A. 顺时针B. 逆时针C. 任意方向D. 无旋转2.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按运动形式可分为()。
A. 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B. 平面运动和空间运动C. 往复直线运动和往复旋转运动D. 往复直线运动和往复曲线运动3. 凸轮机构的类型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可分为()。
A. 摆动式和旋转式B. 直线式和旋转式C. 摆动式和直线式D. 摆动式和往复式4.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按其形状可分为()。
A. 滚子从动件和平面从动件B. 滚子从动件和滑块从动件C. 平面从动件和滑块从动件D. 滚子从动件和滑块从动件5. 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曲线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 凸轮的转速B. 从动件的重量C. 从动件的材质D. 凸轮的材质二、填空题6.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凸轮的_________与从动件接触,通过凸轮的_________来实现从动件的_________。
7.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在凸轮上运动时,通常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运动。
8. 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曲线设计,需要满足从动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运动规律。
9.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按其运动轨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10.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三、简答题11. 简述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12. 描述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几种常见运动形式,并解释其特点。
13. 解释凸轮机构中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重要性,并列举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
四、计算题14. 假设有一个凸轮机构,凸轮的转速为1000转/分钟,从动件的行程为50mm,求从动件完成一个行程所需的时间。
五、论述题15. 论述凸轮机构在现代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凸轮机构习题答案凸轮机构习题答案凸轮机构作为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曲线运动,实现了机械装置的复杂动作。
在学习凸轮机构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凸轮机构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一个凸轮机构的凸轮半径为50mm,凸轮转动一周的角度为360°,求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凸轮中心的线速度。
答案:凸轮中心的线速度可以通过凸轮的旋转角速度和凸轮半径来计算。
旋转角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可以用角速度ω表示。
在本题中,凸轮旋转一周的角度为360°,所以角速度ω为2π rad/s。
凸轮中心的线速度v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ω * r其中,r为凸轮半径,代入数值计算可得:v = 2π * 0.05 = 0.314 m/s所以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凸轮中心的线速度为0.314 m/s。
2. 一个凸轮机构的凸轮半径为40mm,凸轮转动一周的角度为180°,求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凸轮中心的加速度。
答案:凸轮中心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凸轮的角加速度和凸轮半径来计算。
角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α表示。
在本题中,凸轮旋转一周的角度为180°,所以角速度的变化量为180°。
角加速度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α = Δω / Δt其中,Δω为角速度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在本题中,Δω为180°,Δt 为凸轮旋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
假设凸轮旋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为t秒,则Δt 为t秒。
凸轮中心的加速度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α * r其中,r为凸轮半径,代入数值计算可得:a = (180° / t) * 0.04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所以无法计算凸轮中心的加速度。
3. 一个凸轮机构的凸轮半径为60mm,凸轮转动一周的角度为270°,求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凸轮中心的角加速度。
第5章凸轮机构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正弦加速度2.动力特性:刚性冲击,柔性冲击3.设计原理:反转法,比例尺,等分基圆,偏置从动件压力角与自锁条件4.基本参数:基圆半径,滚子半径,平底尺寸【思考题】5-1 凸轮机构的应用场合是什么?凸轮机构的组成是什么?通常用什么办法保证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5-2 凸轮机构分成哪几类?凸轮机构有什么特点?5-3 为什么滚子从动件是最常用的从动件型式?5-4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5-5 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原理?5-6 什么情况下要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5-7 设计凸轮应注意那些问题?5-8 从现有的机器上找出两个凸轮机构应用实例,分析其类型和运动规律?A级能力训练题1.在凸轮机构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
2.在凸轮机构的各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中,只宜用于低速的情况,宜用于中速,但不宜用于高速的情况,而可在高速下应用。
3.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时,若发现凸轮轮廓线有变尖现象,则在尺寸参数的改变上应采取的措施是或。
4.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欲同时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的措施是。
若只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方法。
5.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6.设计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廓线时,发现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廓线出现变尖现象,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1)便于润滑(2)可实现客种预期的运动规律(3)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4)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而凸轮机构的尺寸。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9.设计凸轮廓线对,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 b,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1.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运动线图是由哪两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组合而成?并指出有无冲击。
如果有冲击,哪些位置上有何种冲击?从动件运动形式为停-升-停。
(1) 由等速运动规律和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组合而成。
(2) 有冲击。
(3) ABCD 处有柔性冲击。
2.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 由。
(1) 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
(见下图 )(2)采用尖顶从动件时,图示位置从动件的速度v O P 2111=ω,采用滚子从动件时,图示位置的速度'='v O P 2111ω,由于O P O P v v 111122≠'≠',;故其运动规律发生改变。
3.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总分5分。
(1)3 分;(2)2 分(1) 找出转过60︒的位置。
(2) 标出位移s。
4.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到最高时的位置,标出从动件行程h,说明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的大小。
总分5分。
(1)2 分;(2)1 分;(3)1 分;(4)1 分(1) 从动件升到最高点位置如图示。
(2) 行程h如图示。
(3)Φ=δ0-θ(4)Φ'=δ'+θ120时是渐开线,5.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等角速转动,凸轮轮廓在推程运动角Φ=︒从动件行程h=30 mm,要求:(1)画出推程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s-ϕ;(2)分析推程时有无冲击,发生在何处?是哪种冲击?-总分10分。
(1)6 分;(2)4 分(1)因推程时凸轮轮廓是渐开线,其从动件速度为常数v=r0⋅ω,其位移为直线,如图示。
(2) 推程时,在A 、B 处发生刚性冲击。
6.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AO BO ==20mm ,∠AOB =60ο;CO =DO =40mm ,∠=COD 60ο;且A B (、CD (为圆弧;滚子半径r r =10mm ,从动件的推程和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规律。
第3章凸轮机构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得A、B、C、D中选一个答案)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得缺点就是.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2与其她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得优点就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得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得精度D。
从动件得行程可较大3盘形凸轮机构得压力角恒等于常数.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4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她条件相同得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得关系为关系。
A。
偏置比对心大B。
对心比偏置大C.一样大D.不一定5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A。
等速运动规律B。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6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得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D。
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7。
()从动杆得行程不能太大。
A、盘形凸轮机构ﻩB、移动凸轮机构ﻩﻩC、圆柱凸轮机构8.()对于较复杂得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得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ﻩB、滚子式从动杆ﻩﻩC、平底式从动杆9.( )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得行程.A、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C、圆柱凸轮机构10.( )得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A尖顶式从动杆B、滚子式从动杆ﻩﻩﻩC平底式从动杆11、( )得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得高速凸轮机构。
A、尖顶式从动杆ﻩB、滚子式从动杆ﻩC、平底式从动杆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得基础就是( )。
A 基圆ﻩﻩB、转角ﻩC轮廓曲线13。
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得压力角就是(ﻩ)。
A、不变得ﻩB、变化得14.凸轮压力角得大小与基圆半径得关系就是()。
第5章凸轮机构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正弦加速度2.动力特性:刚性冲击,柔性冲击3.设计原理:反转法,比例尺,等分基圆,偏置从动件压力角与自锁条件4.基本参数:基圆半径,滚子半径,平底尺寸【思考题】5-1凸轮机构的应用场合是什么?凸轮机构的组成是什么?通常用什么办法保证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5-2 凸轮机构分成哪几类?凸轮机构有什么特点?5-3 为什么滚子从动件是最常用的从动件型式?5-4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5-5 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原理?5-6什么情况下要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5-7 设计凸轮应注意那些问题?5-8 从现有的机器上找出两个凸轮机构应用实例,分析其类型和运动规律?A级能力训练题1.在凸轮机构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
2.在凸轮机构的各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中, 只宜用于低速的情况,宜用于中速,但不宜用于高速的情况,而可在高速下应用。
3.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时,若发现凸轮轮廓线有变尖现象,则在尺寸参数的改变上应采取的措施是或。
4.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欲同时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的措施是。
若只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方法。
5.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6.设计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廓线时,发现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廓线出现变尖现象,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ﻫ(1)便于润滑(2)可实现客种预期的运动规律ﻫ(3)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4)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而凸轮机构的尺寸。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9.设计凸轮廓线对,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 b,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第3章凸轮机构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3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4 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偏置比对心大B.对心比偏置大C.一样大D.不一定5 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6 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 盘形凸轮机构B. 移动凸轮机构C. 圆柱凸轮机构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11.()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 尖顶式从动杆B.滚子式从动杆C. 平底式从动杆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的基础是()。
A 基圆 B. 转角 C 轮廓曲线13.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A. 不变的B. 变化的14.凸轮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3-1试分别标出四种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α。
a)b)c)d)a)b)c)d)3-2图示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C 点为从动件推程的起始点。
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上标出凸轮的合理转向;(2)试在图上作出凸轮的基圆与偏心圆,并标注其半径r b 与e ;(3)在图上作出轮廓上D 点与从动杆尖顶接触时的位移s 和压力角α;(4)在原图上画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Φ。
题3-2图3-3由图所示直动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在图上画出此凸轮的基圆半径r b、各运动角即推程运动角Φ、远休止角ΦS、回程运动角Φ′和近休止角Φ′S及从动件升程h。
题3-3图3-4图示的对心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轮廓为一圆,圆心在A 点,半径R=40mm,凸轮转动方向如图所示,l OA=25mm,滚子半径r r=10mm,试问:(1)凸轮的理论曲线为何种曲线?(2)凸轮的基圆半径r b=?(3)在图上标出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并计算从动件的升距h?(4)用反转法作出当凸轮沿ω方向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题3-4图解:(1)理论轮廓曲线为:以A点为圆心,半径为R+r r的圆。
(2)此时所求的基圆半径为理论轮廓曲线的r b.r b=R-OA+r r=40-25+10=25mm(3)从动件的位移S如图所示。
升程h=R+OA+r r-r b=40+25+10-25=50mm(4)从动件导路沿-ω方向转过90°到B,压力角α'如图中所示。
3-5如图所示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实际轮廓线为一圆心在O 点的偏心圆,其半径为R ,从动件的偏距为e ,试用图解法:(1)确定凸轮的合理转向;(2)画出凸轮的基圆;(3)标出当从动件从图示位置上升到位移s 时,对应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要求量出具体的数值)题3-5图3-8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回转,正偏距e =10mm ,基圆半径r 0=30mm ,滚子半径r r =10mm 。
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复习题(一)Sunny smile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1.在实际生产中,有时也利用机构的"死点"位置夹紧工件.( )2. 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 ) 3.若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 )4.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从动件之间所夹锐角称为压力角. ( )5.带传动中,打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 )6.在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曲柄是同时存在的,即只要有连杆就一定有曲柄.( )7.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 )8.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个侧面. ( )9.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以控制工作温度. ( ) 10.螺纹中径是螺纹的公称直径.()11.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 ) 12.在运动副中,高副是点接触,低副是线接触. ( )1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或摇杆为原动件时,均有两个死点位置. ( )14.加大凸轮基圆半径可以减少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1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15. ( )16.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一定为1. ( )17.将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定义为中间平面. ( )18.代号为6205的滚动轴承,其内径为25mm. ( )19.在V带传动中,限制带轮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 ( ) 20.利用轴肩或轴环是最常用和最方便可靠的轴上固定方法.( )二、填空题1.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相等,相等.2.螺杆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周时,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3.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应对带轮的加以限制.4.硬齿面齿轮常用渗碳淬火来得到,热处理后需要加工.5.要将主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间歇转动,可用机构.6.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有、、、等.7.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分为、、三类.8.齿轮轮齿的切削加工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和两类.9.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和相对位置分类,可分为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和凸轮机构.10.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及带与带轮的磨损.11.蜗杆传动对蜗杆导程角和蜗轮螺旋角的要求是两者大小和旋向.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以控制油温.12.软齿面齿轮常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制造,其中大齿轮一般经处理,而小齿轮采用处理.13.若要将主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从动件的间歇转动,可用机构.14.只传递扭矩而不受弯矩的轴称为,同时承受扭矩和弯矩的轴称为.15.滑动轴承与轴颈表面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三、单项选择题1.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平衡条件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上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作用在同一刚体上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钱相同、作用在同一刚体上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2.下列机构中,不属于间歇机构的是().A.棘轮机构B.槽轮机构C.齿轮机构D.不完全齿轮机构3.A,B、C点分别作用10kN、40kN,30 kN的力,方向如图1所示,则1-1截面和2-2截面的轴力为().A.10KN,-30KN B.-10KN,30KNC.-10KN,40KN D.10KN,-40KN图1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为了获得双曲柄机构,其机架应取().A.最短杆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D.任何一杆5.在轮系中加入惰轮可改变轮系的().A.传动比B.转向C.转向和传动比6.两轴在空间交错90º的传动,如已知传动比较大,则宜选用().A.直齿圆柱齿轮传动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C.圆锥齿轮传动D.蜗轮蜗杆传动7.同一轴段上若采用两个平键时,一般设在()的位置.A.同一母线B.相隔90ºC.相隔120ºD.相隔180º8.带传动设计时,若传动中心距取值过大,则使().A.传动结构不紧凑B.带传动的传递功率降低C.带传动易发生打滑D.带传动的疲劳强度降低9.力F使物体绕点O转动的效果,取决于下列因素().A.力F的大小和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方向B.力臂d的长短和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方向C.力与力臂的乘积Fd的大小和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方向D.仅取决于力与力臂的乘积Fd的大小,与转动方向无关10.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A.是否由各种零件经装配而成的组合体B.它们各部分之间是否有确定的相对运动C.在工作时是否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能量转换11.平面四杆机构无急回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A.大于1 B.小于1C.等于112.一对齿轮啮合时,两轮的()始终相切.A.节圆B.分度圆C.基圆D.齿根圆13.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是由于()而引起的.A.带的弹性变形B.带与带轮的摩擦系数过小C.初拉力达不到规定值D.带型选择不当14.键的截面尺寸b×h主要是根据()来选择.A.传递转矩的大小B.传递功率的大小C.轮毂的长度D.轴的直径15.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总厚度较大,在需要经常装拆的情况下宜采用().A.螺栓联接B.紧定螺钉联接C.螺钉联接D.双头螺柱联接16.当两轴距离较远时,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A.带传动B.一对齿轮传动C.轮系传动D.槽轮传动四、指出图2中轴结构不合理之处,并作简要说明图2五、计算题1.计算图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图32.计算图4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图43.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数Z=25,模数m=4mm,压力角α=20º,h a*=1,c*=0.25.试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和分度圆齿厚4.如图5所示轮系中各齿轮齿数:Z1=Z2=20,Z3=60,Z3’=Z4’=20,Z4=Z5=40试求传动比i14和i15,并判断n5相对n1的转向图55.圆截面简支梁如图6所示,已知F=1KN,试求:(1)梁A、B端的约束反力(2)计算弯矩,并画出弯矩图(3)若梁直径d=40mm,求梁的最大应力图66.求图7所示梁支座的约束反力.已知F=2KN图7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复习题(1)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20、√二、选择题:1、B2、C3、A4、A5、B6、D7、D 8、A9、C 10、C 11、C 12、A 13、A 14、D15、D 16、C三、填空题1、模数压力角2、导程3、最小直径4、低碳合金钢磨齿5、槽轮6、轴肩轴环套筒圆螺母弹性挡圈轴端挡圈紧定螺钉圆锥面(答中其中4个即可)7、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8、仿形法范成法9、摆动从动件10、打滑疲劳破坏11、相等相同热平衡计算12、正火调质13、棘轮14、传动轴转轴15、轴瓦四、指出图中轴结构不合理之处,并作简要说明解答:图中有6个错误.1、左侧轴承拆卸困难,轴颈靠轴肩处应有砂轮越程槽2、轴头太长,轮毂无法轴向固定3、套筒左端面应与轮毂右端面接触,套筒右端面太高,右侧轴承拆卸困难4、应有退刀槽5、螺纹无法加工6、两键槽应布置在同一母线上五、计算题1、解活动构件数n=5低副数P L=6高副数P H=2机构自由度数F=3n-2 P L-P H =3×5-2×6-2=1 2、解活动构件数n=7低副数P L=10高副数P H=0机构自由度数F=3n-2 P L-P H=3×7-2×10-0=1 机构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目相同,故机构有确定的运动.3、解分度圆直径d=mz=4x25=100mm齿顶圆直径d a=m(z+2 h a*)=4x(25+2x1)=108mm齿根圆直径d f=m(z-2 h a*-2 c*)=4x(25-2x1-2x0.25)=90mm 基圆直径d b=dcosα=100xcos20º=93.97mm分度圆齿厚s=3.14xm/2=6.28mm4、轮系传动比计算:解:i14= Z3 Z4/ Z1 Z3’=60X40/20X20=6i15= Z3 Z4 Z5/ Z1 Z3’Z4’= i14 i15=6X40/20=12n5转向与n1的相反.5、解弯矩图(1)约束力计算(2)计算弯矩(3)最大应力3、解:(1)画出约束反力(2)求F B(3)求F AX(4)求F AY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复习题(2)一、填空题1. 两构件通过或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2. 满足曲柄存在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时,为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机构.3. 在凸轮机构中,常见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运动时,将出现冲击.4. 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对齿轮承担.5. 为使两对直齿圆柱齿轮能正确啮合,它们的和必须分别相等.6. 两齿数不等的一对齿轮传动,其弯曲应力等;两轮硬度不等,其许用弯曲应力等.7. 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8. 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和选取的.9. 链传动中的节距越大,链条中各零件尺寸,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10. 工作时只受不承受的轴称为心轴.二、选择题1.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发生在( ).A. 模数较大时B. 模数较小时C. 齿数较少时D.齿数较多时2. 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 )必须成对使用.A. 深沟球轴承B.圆锥滚子轴承C.推力球轴承D.圆柱滚子轴承3. 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以及可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A. 凸缘联轴器B. 齿式联轴器C. 万向联轴器D.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4.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的传动角γ和压力角α的关系是( ).A.γα= B.090γα=- C.090γα=+ D.0180γα=- 5. 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 拉力B. 扭矩C. 压力D. 拉力和扭矩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 ( )2. 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取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较大.()3. 在平键联接中,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4. 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大端模数.()5. 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6. 转轴弯曲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为脉动循环变应力.()7. 向心推力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8. 圆盘摩擦离合器靠在主、从动摩擦盘的接触表面间产生的摩擦力矩来传递转矩.()四、问答题1. 试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 试述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3.试分析影响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因素.五、分析判断题1.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150AB l =mm ,350BC l =mm ,320CD l =mm ,400AD l =mm ,试判断该机构的类型,并给出判断依据.题五、1图2.如图所示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Ⅰ轴为输入轴,已知小齿轮1的转向1n 和齿轮1、2的轮齿旋向如图所示.为使中间轴Ⅱ所受的轴向力可抵消一部分,试确定斜齿轮3的轮齿旋向,并在图中标出齿轮2、3所受的圆周力2t F 、3t F 和轴向力2a F 、3a F 的方向.题五、2图六、计算题1.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存在的复合铰链、虚约束或局部自由度题六、1图2. 已知轮系如2图所示中,125Z =、250Z =、5620Z Z ==、340Z =,480Z =,1900/min n r =,且顺时针转动.求杆系H 的转速和回转方向.题六、2图3.如图所示的压力容器,容器盖与缸体用6个普通螺栓联接,缸内压强p=N/mm2,缸径1502=,根据联接的紧密性要求,每个螺栓的残余预紧D mm力F″=1.6F,F为单个螺栓的工作拉力.若选用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σ=N/mm2,试按安全系数S=2时计算所需螺栓的小径300sd.1题六、3图七、结构题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编写序号列出图中的各设计错误,并指出设计错误的原因.(注:不必改正)题七图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复习题(2)答案一、填空题1.点线2.曲柄摇杆,双曲柄3.匀速刚性4.节线一对5.模数m压力角6.相等不相等7.打滑疲劳断裂8.计算功率Pc小轮转速n19.越大? 增大10.弯矩转矩二、选择题C BD B D三、判断题××√××××√四、问答题 1.所谓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是指:作平面啮合的一对齿廓,它们的瞬时接触点的公法线,必于两齿轮的连心线交于相应的节点C,该节点将齿轮的连心线所分的两个线段的与齿轮的角速成反比.2.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及破坏螺纹副防松.摩擦防松有:弹簧垫圈、双螺母、椭圆口自锁螺母、横向切口螺母机械防松有: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止动垫圈、串连钢丝破坏螺纹副防松有:冲点法、端焊法、黏结法.3.初拉力F0、包角a、摩擦系数f、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速度v.五、分析判断题 1.解:此四杆机构的四杆满足杆长和条件L ab+L ad≤L bc+L cd且由题已知机构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故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2.解:1)3齿轮为右旋2)受力方向如图六、计算题1. a)解:F=3n-2P L-P h=3×5-2×7-0=1此题中存在复合铰链,5个构件组成复合铰链,共有4个低副b)解:F=3n-2P L-P h=3×4-2×5-1=1此题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2.解:由题意的得,5-3-6-4组成行星轮系i54H=n5-n H/n4-n H=-Z3×Z4/Z5×Z6因为1-2-5组成定轴轮系i12=n1/n2=n1/n5=Z2/Z1所以n5=450r/min把n4=0及n5=450r/min代入上式n H=5.55r/min这表明系杆H的旋转方向和齿轮1的一致3.解:单个螺栓的Q=Q、+F=2.6FQZ=SPA2.6F×6=2×3.14×D2/4得F=2264.4N[σ]=300/2=150N/mm所以d1由公式得,d1=15.81mm取螺栓的直径为16mm七.结构题1.无垫片,无法调整轴承的游系2.轴肩过高,无法拆卸轴承3.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但无挡油盘4.轴套长度应小于轮毂的长度5.同一根轴上的两个键槽应布置在同一母线上.6.套筒顶不住齿轮(过定位)7.套筒应低于轴承外圈8.轴承端盖与相应轴段处应有密封件,且与轴间不应接触,应有间隙.9.连轴器无轴向固点,且与端盖间隙太小,易接触10.键顶部与轮毂糟间应有间隙.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复习题(3)及答案一、填空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2、凸轮机构的种类繁多,按凸轮形状分类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3、V带传动的张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调整中心距和张紧轮装置.4、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按其加工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范成法和仿形法.5、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双曲柄机构.6、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轮廓曲线所决定的.7、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__拉断.二、单项选择题1、一对齿轮啮合时, 两齿轮的C始终相切.A分度圆B基圆C节圆D齿根圆2、一般来说,A更能承受冲击,但不太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A 滚子轴承B球轴承 C 向心轴承 D 推力轴承3、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A0°B90°Cγ>90°D0°<γ<90°4、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B.A齿顶圆和齿根圆B齿顶圆,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C齿顶圆,分度圆,基圆,节圆,齿根圆D分度圆,基圆5、如图所示低碳钢的σε-曲线,,根据变形发生的特点,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强化阶段(材料恢复抵抗能力)为图上 C 段.AoabBbcCcdDde6、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力是D.A刚体B数量C变形体D矢量7、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C .A带传动B一对齿轮传动C轮系传动D螺纹传动8、在齿轮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轮系称为 A.A 行星齿轮系B 定轴齿轮系C定轴线轮系D太阳齿轮系9、螺纹的A被称为公称直径.A大径B小径C中径D半径10、一对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曲线称为D.A 齿轮线B 齿廓线C渐开线D共轭齿廓11、在摩擦带传动中B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并且是不可避免的.A 带的打滑B 带的弹性滑动C 带的老化D带的磨损12、金属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D .A硬度B塑性C强度D刚度13、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连接是 B .A转动副B 高副C移动副D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14、最常用的传动螺纹类型是 C.A普通螺纹B 矩形螺纹C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15、与作用点无关的矢量是 C.A作用力B 力矩C力偶D力偶矩16、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C不同.A轴向正应力σB轴向线应变εC 轴向伸长△lD横向线应变17、作用于某一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F1=5N,F2=12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 D__ 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7N.A300B 600C900D180018、为使移动后的作用力与原作用力等效,应附加一C.A作用力B 力矩C力偶D平衡力系19、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A.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B制造工艺性好C传递载荷大D疲劳强度高20、使渐开线齿廓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A中心距可分性B齿轮啮合重合度大于1C 啮合角为一定值D啮合线过两齿轮基圆公切线21、V带传动属于 B .A电传动 B 摩擦传动C液压传动D啮合传动22、由力的可传性原理可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力的C.A作用线B 方向C作用点D大小23、普通V带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 D 七种.AG F C D E B AB E B C B A Z YC A B CDEFG DY Z A B C D E24、闭式传动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B.A齿面胶合B 齿面点蚀C齿根折断D齿面磨损25、一对啮合传动齿轮的材料应 A .A小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B 相同C大、小齿轮材料不同D大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26、载荷中等冲击,频繁启动和正反转、两轴对中不准确的情况下,联结两轴宜选用C联轴器.A刚性固定式B 刚性补偿式C弹性D安全27、凸轮机构的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对机构造成 B.A刚性冲击B 柔性冲击C无冲击D内冲击28、材料相同、横截面面积相等的两拉杆,一为圆形截面,另一为方形截面,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两拉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A.A相等B圆杆大于方杆C方杆大于圆杆D长杆大于短杆29、齿轮正变位可以 D.A提高齿轮传动的重合度B 提高从动齿轮转速C改变齿廓形状D提高其承载能力30、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 B .A模数相等B重合度大于1 C压力角相等D传动比恒定3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可将 B .A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C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32、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A.A3个B 2个 C 5个D4个33、如图所示该机构是 A .A.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曲柄滑块机构C.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D.偏心轮机构34、如图所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A .A.120°B.110°C.70°D.40°35、理论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C.AZ min=14BZ min=24C Z min=17 DZ min=2136、确定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符号的方法为 C.A只可用(-1)m确定B 只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C 既可用(-1)m确定也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D用画箭头方法确定37、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 B 会发生刚性冲击.A 推程的全过程B推程开始瞬时C 远休止时D推程的中点38、一圆轴用低碳钢材料制作,若抗扭强度不够,则C对于提高其强度较为有效.A改用合金钢材料B改用铸铁C增加圆轴直径,且改用空心圆截面D减小轴的长度39、如图所示凸轮机构中, C 从动件的摩擦损失小且传力性能好.A 图aB 图bC 图c40、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A .A调整带的张紧力B提高带的寿命C减轻带的弹性滑动D提高带的承载能力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1、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是指:分度圆与节圆重合.(√)2、滚动轴承代号“6215”的含义是深沟球轴承,直径系列 2 ,内径75mm.(×)3、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轴向固定.(×)4、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分度圆直径大小.(√)5、标准滚动轴承的组成: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6、采用合金钢能提高轴的刚度.(√)7、工程中常以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作为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8、按轴的受载情况可分为:传动轴、心轴、正轴.(√)9、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10、传动轴是既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的轴.(×)11、按照有关标准就能选用的零部件,称为标准件,如螺栓、螺母、轴承、齿轮、内燃机的曲轴等.(√)12、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与它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1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14、物体的平衡就是指物体静止不动.(×)15、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各杆的长度,即可判断其类型.(√)16、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17、点在某瞬时的速度为零,那么该瞬时点的加速度也为零.(×)18、由于移动副是构成面接触的运动副,故移动副是平面高副.(×)19、齿轮啮合传动时留有顶隙是为了防止齿轮根切.(×)20、一对标准齿轮啮合,其啮合角必然等于压力角.四、综合题1、图示轮系,已知Z1=18、Z2=20、Z2'=25、Z3=25、Z3'=2(右),当a轴旋转100圈时,b轴转4.5圈,求Z4i 16=(20×25×Z 4)/(18×25×2)=100/4.5 Z 4=402、截面杆受力如图,P =20kN .A 1=400mm 2,A 2=300mm 2,A 3=200mm 2.材料的E =200GPa .试求:(1)绘出杆的轴力图;(2) 计算杆内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3)计算杆最右端的位移.解:(1)杆的轴力图如图所示,各段的轴力kN N 101-=,kN N 402-=,kN N 103=(2)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MPa Pa A N 25105.2104001010763111-=⨯-=⨯⨯-==-σ F N 10kN40kN10kNMPa Pa A N 133103.13103001040763222-=⨯-=⨯⨯-==-σ MPa Pa A N 50105102001010763333=⨯=⨯⨯==-σ (3)A 端的位移为mm m EA l N EA l N EA l N l l l S A 204.01004.210200102004.0101010300102004.0104010400102003.010104693693693333222111321-=⨯-=⨯⨯⨯⨯⨯+⨯⨯⨯⨯⨯-+⨯⨯⨯⨯⨯-=++=∆+∆+∆=----3、梁AB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如图5.3所示.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载荷集度为q=1 0kN /m.在梁的自由端还受有集中力F=30kN 和力偶矩为M=10kN ·m 作用,梁的长度为L=1m ,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1)取梁AB 为研究对象并画出受力图,如图所示.(2)列平衡方程并求解.注意均布载荷集度是单位长度上受的力,均布载荷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其大小等于q 与均布载荷作用段长度的乘积,合力作用点在均布载荷作用段的中点.∑Fx =0,X A =0∑Fy =0,Y A -ql -F =0∑M A(F)=0,M A -ql ×l /2-F 1-M =0解得X A=0Y A=ql +F =40KNM A =ql 2/2+F 1+M =45 kN ·m4、已知: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 ,α=200,Z 1=25,Z 2=50.(10分) 求(1)如果n 1=960r/min ,n 2=?(2)中心距a=?(3)齿距p=?图5.3 悬臂粱受力分析答:n2=480 a=75p=6.28。
课程名: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题型作图题考核点: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反转原理确定凸轮的压力角、轮廓、推程角等1.图中给出了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推程速度线图。
要求定性的画2.. 图中给出了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推程速度线图。
要求定性的画出其加速度和位移线图。
(5分)解:作图如下:*3 图中给出了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推程位移线图。
要求:(1)定性的画出其加速度和速度线图。
(2)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名称及特点、适用场合。
(10分)*4. 图中给出了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推程速度线图。
要求(1)定性的画出其加速度和位移线图。
(2)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名称及特点、适用场合。
(10分).解:1)作图如下:2)此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该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适用于中速轻载场合。
**5图示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为一偏心圆,O为凸轮的几何中心,O1为凸轮的回转中心。
直线AC与BD垂直,且O1O=O1A=30mm,试计算:(1)该凸轮机构中B、D两点的压力角;(3)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r。
(15分)解:1)︒====565.26)6030()1(arctg OB O O arctg D B αα 2)行程:h=2O1O=2×30=60 mm 3) 基圆半径r=AO1=30 mm**6.图示凸轮机构的回转中心为O 点,C 点为离O 点最远点,AD 为圆心在O 点的圆弧,凸轮顺时针转动。
试在:(1)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2)图上标出推程角 δt 、回程角δh 。
(3)在图上标出机构在B 点的压力角。
(15分)解:作图如下:.。
专升本考试:2022机械设计基础真题模拟及答案(3)1、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单选题)A. 随之身高B. 保持不变C. 随之降低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试题答案:C2、下列各句中,带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单选题)A.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忽:忽然B.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问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D.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顾:访问试题答案:A3、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磨擦表面之间,应在轴瓦的()开设油沟。
(单选题)A. 非承载区B. 承载区C. 任意位置D. 承载区与非承载区之间试题答案:A4、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
(单选题)A. 零件B. 机构D. 部件试题答案:A5、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注:下标t表示端面,a表示轴向,1表示蜗杆、2表示蜗轮)(单选题)A. m t1=m a2,αt1=αa2,γ=βB. m a1=m t2,αa1=αt2,γ=βC. m t1=m a2,αt1=αa2,γ=-βD. m a1=m a2,αa1=αt2,γ=-β试题答案:B6、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
(单选题)A. 活力B. 内涵C. 理想D. 个性试题答案:B7、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
(单选题)A. 是否由各种零件经装配而成的组合体B. 它们各部分之间是否有确定的相对运动C. 在工作时是否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能量转换试题答案:C8、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几个自由度?()(单选题)A. 1个B. 3个试题答案:B9、将转轴的结构设计成阶梯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单选题)A. 便于轴的加工B. 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装拆C. 提高轴的刚度试题答案:B10、一对标准齿轮传动,大小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分别为σH1,σH2,则存在()。
(单选题)A. σH1〉σH2B. σH1〈σH2C. σH1=σH2试题答案:C11、美国创造学家戴维斯先生在1980年提出的由4个环节构成的创造力开发模式()。
第3章凸轮机构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1.凸轮机构出现自锁是由于驱动力小造成的。
()2.在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的加速度冲击最小。
()3.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余弦加速度运动。
()4.基圆是凸轮实际廓线上到凸轮回转中心距离最小为半径的圆。
()5.若要使凸轮机构压力角减小,应增大基圆半径。
()6.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不产生冲击。
()二、单项选择题1. 设计凸轮机构,当凸轮角速度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已知时,则。
A.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越大B.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C.滚子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小D.滚子半径越大,压力角越小2.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A.将产生刚性冲击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3. 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发生运动失真现象,可以。
A.增大滚子半径B.减少基圆半径C.增大基圆半径D.增加从动件长度4. 在下列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与凸轮的运动不在同一平面中的是。
A.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C.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D.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5.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设计较为复杂B.惯性力难以平衡C.点、线接触,易磨损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6. 有限值的突变引起的冲击为刚性冲击。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频率7.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减小冲击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宜采用运动规律。
A.等速B.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8.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倍。
A. 1B. 2C. 4D. 89.当凸轮基圆半径相同时,采用适当的从动件导路偏置可以凸轮机构推程的压力角。
A.减小B.增加C.保持原来10.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专升本考试:2021机械设计基础真题模拟及答案(4)共449道题1、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所决定的。
(单选题)A. 转速B. 轮廓曲线C. 形状试题答案:B2、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不同。
(单选题)A. 轴向正应力σB. 轴向线应变εC. 轴向伸长△1D. 横向线应变试题答案:C3、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单选题)A. 带不是绝对挠性件B.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C. 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D. 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试题答案:C4、用来传递双向转矩的一对切向键,在轴上相隔多少度为宜?()(单选题)A. 90°~120°B. 135°~150°C. 120°~135°试题答案:C5、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单选题)A. 99%B. 95%C. 90%D. 50%试题答案:C6、型号为7210AC轴承的轴承套圈内径为()。
(单选题)A. 72B. 10C. 50D. 210试题答案:C7、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是用来描述机械运转不均匀程度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
(单选题)A.B.C.D.试题答案:C8、齿轮根切的现象发生在()的场合。
(单选题)A. 齿数较少B. 齿数较多C. 模数较小D. 模数较大试题答案:A9、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磨擦表面之间,应在轴瓦的()开设油沟。
(单选题)A. 非承载区B. 承载区C. 任意位置D. 承载区与非承载区之间试题答案:A10、下列铰链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是()(单选题)A. 双摇杆机构B. 曲柄摇杆机构C. 双曲柄机构D.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试题答案:B11、如图所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单选题)A. 120°B. 110°C. 70°D. 40°试题答案:A12、能满足超越要求的机构是()。
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专升本权威辅导机构整顿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构成旳运动副称为高副。
2. 满足曲柄存在条件旳铰链四杆机构,取与最短杆相邻旳杆为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
3. 在凸轮机构中,常见旳从动件运动规律为匀速运动时,将出现刚性冲击。
4. 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节线处旳接触应力为计算根据,其载荷由一对对齿轮承担。
5. 为使两对直齿圆柱齿轮能对旳啮合,它们旳模数m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6. 两齿数不等旳一对齿轮传动,其弯曲应力6.相等等;两轮硬度不等,其许用弯曲应力不相等等。
7. V带传动旳重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疲劳断裂。
8. 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旳型号是根据计算功率Pc和小轮转速n1选用旳。
9. 链传动中旳节距越大,链条中各零件尺寸越大,链传动旳运动不均匀性增大。
10. 工作时只受弯矩不承受转矩旳轴称为心轴。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二、选择题 C B D B D1. 渐开线原则齿轮旳根切现象发生在。
A. 模数较大时B. 模数较小时C. 齿数较少时D. 齿数较多时2. 在下列四种型号旳滚动轴承中,必须成对使用。
A. 深沟球轴承B. 圆锥滚子轴承C. 推力球轴承D. 圆柱滚子轴承3. 在下列四种类型旳联轴器中,能赔偿两轴旳相对位移以及可以缓和冲击、吸取振动旳是。
A. 凸缘联轴器B. 齿式联轴器C. 万向联轴器D.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4.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旳传动角和压力角旳关系是。
A. B. C. D.5. 对于一般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旳载荷是。
A. 拉力B. 扭矩C. 压力D. 拉力和扭矩三、判断题(对旳旳打“V”,错误旳打“X”。
每题1分,共8分)三、判断提X X V X X X X V1.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不小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
()2. 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获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较大。
机械设计专升本章节练习题(含答案)——凸轮机构第5章凸轮机构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正弦加速度2.动力特性:刚性冲击,柔性冲击3.设计原理:反转法,比例尺,等分基圆,偏置从动件压力角与自锁条件4.基本参数:基圆半径,滚子半径,平底尺寸【思考题】5-1 凸轮机构的应用场合是什么?凸轮机构的组成是什么?通常用什么办法保证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5-2 凸轮机构分成哪几类?凸轮机构有什么特点?5-3 为什么滚子从动件是最常用的从动件型式?5-4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5-5 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原理?5-6 什么情况下要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5-7 设计凸轮应注意那些问题?5-8 从现有的机器上找出两个凸轮机构应用实例,分析其类型和运动规律?A级能力训练题1.在凸轮机构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
2.在凸轮机构的各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中,只宜用于低速的情况,宜用于中速,但不宜用于高速的情况,而可在高速下应用。
3.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时,若发现凸轮轮廓线有变尖现象,则在尺寸参数的改变上应采取的措施是或。
4.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欲同时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的措施是。
若只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方法。
5.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6.设计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廓线时,发现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廓线出现变尖现象,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1)便于润滑(2)可实现客种预期的运动规律(3)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4)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而凸轮机构的尺寸。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9.设计凸轮廓线对,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 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10.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的是。
(1)等速运动规律(2)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3)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4)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11.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基圆的大小会影响。
(1)从动件的位移(2)从动件的速度(3)从动件的加速度(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2.在某一瞬时,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α。
(1)减小(2)增大(3)不变(4)增大或减小B级能力训练题13.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
(1)存在刚性冲击(2)存在柔性冲击(3)不存在冲击(4)存在刚性或柔性冲击14.为使凸轮机构的结构紧凑和受力条件好、设计时应满足。
(1)α≤[α],rb ≥[rb](2)α>[α],rb <[rb](3)α≤[α],rb <[rb](4)α>[α],rb >[rb]15.若增大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α,则该凸轮机构的凸轮基圆半径rb将,从动件上所受的有害分力将。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16.设计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轮廓线时,若将滚子半径加大,那么凸轮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______。
(1)一定变大(2)一定变小(3)保持不变(4)可能变大或变小17.在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当推程压力角α>[α]时,可采用________措施max来解决。
(1)增大基圆半径(2)改用滚子推杆(3)改变凸轮转向(4)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18.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1)l (2)2 (3)4 (4)819.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是________。
(1)摆动尖顶推杆(2)直动滚子推杆(3)摆动平底推杆(4)摆动滚子推杆20.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αmax的关系为________。
(1)偏置αmax >对心αmax(3)两者αmax一样大(2)对心αmax >偏置αmax(4)不能确定参考答案1.等速,余弦加速度等加速等减速,正弦加速度2.等速,余弦加速度等加速等减速,正弦加速度3.加大基圆半径,减小滚子半径4增大基圆半径,正确偏置5.转动中心,理论轮廓6增大基圆半径7(2) 8(1)(2) 9(2) 10(2)11(4) 12(2)13(2) 14(1)15(2)(1) 16(2) 17(1) 18(3)19(3)20(4)第5章凸轮机构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正弦加速度2.动力特性:刚性冲击,柔性冲击3.设计原理:反转法,比例尺,等分基圆,偏置从动件压力角与自锁条件4.基本参数:基圆半径,滚子半径,平底尺寸【思考题】5-1 凸轮机构的应用场合是什么?凸轮机构的组成是什么?通常用什么办法保证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5-2 凸轮机构分成哪几类?凸轮机构有什么特点?5-3 为什么滚子从动件是最常用的从动件型式?5-4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5-5 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原理?5-6 什么情况下要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5-7 设计凸轮应注意那些问题?5-8 从现有的机器上找出两个凸轮机构应用实例,分析其类型和运动规律?A级能力训练题21.在凸轮机构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
22.在凸轮机构的各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中,只宜用于低速的情况,宜用于中速,但不宜用于高速的情况,而可在高速下应用。
23.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时,若发现凸轮轮廓线有变尖现象,则在尺寸参数的改变上应采取的措施是或。
24.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欲同时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的措施是。
若只降低升程的压力角,可采用方法。
25.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26.设计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廓线时,发现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廓线出现变尖现象,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1)便于润滑(2)可实现客种预期的运动规律(3)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4)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2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而凸轮机构的尺寸。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29.设计凸轮廓线对,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rb(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30.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的是。
(1)等速运动规律(2)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3)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4)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31.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基圆的大小会影响。
(1)从动件的位移(2)从动件的速度(3)从动件的加速度(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32.在某一瞬时,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α。
(1)减小(2)增大(3)不变(4)增大或减小B级能力训练题33.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
(1)存在刚性冲击(2)存在柔性冲击(3)不存在冲击(4)存在刚性或柔性冲击34.为使凸轮机构的结构紧凑和受力条件好、设计时应满足。
(1)α≤[α],rb ≥[rb](2)α>[α],rb <[rb](3)α≤[α],rb <[rb](4)α>[α],rb >[rb]35.若增大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α,则该凸轮机构的凸轮基圆半径rb将,从动件上所受的有害分力将。
(1)增大(2)减小(3)不变(4)增大或减小36.设计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轮廓线时,若将滚子半径加大,那么凸轮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______。
(1)一定变大(2)一定变小(3)保持不变(4)可能变大或变小37.在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当推程压力角α>[α]时,可采用________措施max来解决。
(1)增大基圆半径(2)改用滚子推杆(3)改变凸轮转向(4)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38.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1)l (2)2 (3)4 (4)839.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是________。
(1)摆动尖顶推杆(2)直动滚子推杆(3)摆动平底推杆(4)摆动滚子推杆40.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αmax的关系为________。
(1)偏置αmax >对心αmax(3)两者αmax一样大(2)对心αmax >偏置αmax(4)不能确定参考答案1.等速,余弦加速度等加速等减速,正弦加速度2.等速,余弦加速度等加速等减速,正弦加速度3.加大基圆半径,减小滚子半径4增大基圆半径,正确偏置5.转动中心,理论轮廓6增大基圆半径7(2) 8(1)(2) 9(2) 10(2)11(4) 12(2)13(2) 14(1)15(2)(1) 16(2) 17(1) 18(3)19(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