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凸轮分解
- 格式:pptx
- 大小:687.27 KB
- 文档页数:30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凸轮机构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机构,用于实现转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换。
它由凸轮和连杆机构组成,具有简单、可靠、紧凑的优点。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要点。
一、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凸轮机构是通过凹凸轮运动对连杆机构施加力,使其发生直线运动。
凸轮的外轮廓形状决定了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凸轮可以分为四种基本形状:圆形、椭圆形、心形和指字形。
不同形状的凸轮在工作过程中会给连杆机构带来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给段、暂停段、退出段和暂停段。
在进给段,凸轮逐渐使连杆机构向前运动,实现直线运动。
在暂停段,凸轮暂停与连杆机构接触,使连杆机构停止运动。
在退出段,凸轮逐渐使连杆机构向后运动,实现回程。
最后,在暂停段凸轮继续暂停与连杆机构接触,使连杆机构再次停止。
二、凸轮机构的应用领域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中的各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发动机:凸轮机构用于气门控制,通过凸轮来控制气门的开闭,实现燃烧室内的气体进出,从而实现发动机的工作。
2. 压力机:凸轮机构用于控制压力机的上下运动,实现工件的压制或切割。
3. 包装机械:凸轮机构用于控制包装机械的送料、密封和分切等工作,实现自动化包装的功能。
4. 自动化流水线:凸轮机构用于控制流水线上的传送带、工作台等部件的运动,实现产品的加工和组装。
5. 机床:凸轮机构用于控制机床上的工作台、进给机构等部件的运动,实现加工工件的精确定位和运动控制。
三、凸轮机构的设计要点在设计凸轮机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凸轮的轮廓形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凸轮轮廓形状,确保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符合设计要求。
2. 凸轮与连杆机构的配合方式:凸轮与连杆机构之间应具有良好的配合性能,避免偏差和间隙过大导致机构失效或运动不稳定。
3. 连杆机构的设计: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连杆机构,包括长度、角度和材料等参数的选择,确保机构的工作性能满足要求。
第四章 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印刷机、包装机械、纺织机以及各种自动机中应用更加普遍。
凸轮机构具有传动、导向和控制等功能。
当它作为传动机构时可以产生复杂的运动规律;当它作为导向机构时,则可以使执行机构的动作端产生复杂的运动轨迹;当它作为控制机构时,可以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循环。
凸轮机构还具有如下优点:高速时平稳性好,重复精度高,运动特性良好,机构的构件少,结构紧凑体积小,刚性大,周期控制简单,可靠性好,寿命长。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凸轮机构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章从讨论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入手,介绍凸轮机构的分类,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凸轮轮廓设计及凸轮机构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它与从动件通过高副接触,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运动。
4.1.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构成在自动机械中,广泛应用着各种凸轮机构,它的作用主要是将凸轮(主动件)的连续转动转化为从动件的往复移动或摆动。
例如:(1)图4-1所示的为单张纸胶印机中用于输送纸张的分纸吸嘴机构,当凸轮连续转动时,从动件(吸嘴)上下往复移动。
当吸嘴下降到接近纸堆表面时,旋转气阀控制吸嘴吸气从而吸住纸堆最上面的一张纸,当凸轮继续转动时,吸嘴带纸上升并将纸交给递纸吸嘴,如此反复,完成纸张的逐张分离。
(2)图4-2所示的为一自动车床的进刀机构。
当圆柱凸轮1回转时,经滚子4带动从动件2绕A 点作往复摆动,通过扇形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使刀架3进刀或退刀。
进刀和退刀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凹槽曲线的形状。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构成,通常凸轮作匀速转动。
当凸轮作匀速转动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指位移、速度、加速度与凸轮转角(或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1234图4-1 胶印机分纸吸嘴机构 1—凸轮;2—从动摆臂;3—分纸吸嘴;4—弹簧 312A4图4-2 进刀机构 1—圆柱凸轮;2—从动件;3—刀架;4—滚子取决于凸轮的轮廓曲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