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纺纱原料的选配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6
《纺纱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绢纺纺纱系统一、绢纺原料1. 绢纺原料主要是指家蚕、柞蚕、蓖麻蚕等蚕类吐丝结成的茧丝。
2. 茧丝由两根单丝合并而成,每根单丝又由蛋白质构成。
单丝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3. 绢纺原料还包括一些特殊绢丝,如天丝、人造丝等。
二、绢纤维精练1. 精练目的是去除绢丝中的杂质、色素和部分油脂,提高绢丝的白度、柔软度和吸附性。
2. 精练过程包括预处理、煮练、漂白、脱水、干燥等环节。
3. 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绢丝表面的油脂和部分杂质,便于后续煮练和漂白。
4. 煮练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以去除绢丝中的非蛋白杂质和部分色素。
5. 漂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绢丝的白度,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氢、过硼酸钠等。
6. 脱水、干燥是为了使绢丝达到一定的含水率和回潮率,便于后续加工。
三、开绵与切绵1. 开绵是将精练后的绢丝进行开松,去除部分杂质和废丝,提高绢丝的整齐度。
2. 切绵是将开绵后的绢丝进行切割,使其长度适宜梳理。
四、梳绵1. 梳绵是对切绵后的绢丝进行梳理,使其更加顺直、均匀。
2. 梳绵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3. 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给绵速度、锡林转速、工作罗拉转速、剥棉罗拉转速等。
4. 梳绵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绵条质量。
五、绢纺精梳1. 精梳是为了提高绢丝的整齐度、光泽度和强力。
2. 精梳机分为直型精梳机和圆型精梳机两种。
3. 直型精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预梳机构、精梳机构、剥绵机构等组成。
4. 圆型精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5. 精梳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绢丝质量。
六、绢丝针梳1. 针梳是对精梳后的绢丝进行并合、牵伸和梳理。
2. 针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3. 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给绵速度、锡林转速、工作罗拉转速、剥棉罗拉转速等。
4. 针梳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绵条质量。
七、绢纺粗纱1. 粗纱是为了增加绢丝的强度,便于后续细纱加工。
编码:01 制订日期:2007/8项目一原料的选配与混和模块一原棉的选配一、原料选配的目的和意义◆原棉的工艺性质:长度、线密度、强力、成熟度、色泽、含水含杂率◆配棉:将各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工作1、配棉的目的:(1)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质量要求①根据纱线特数和用途不同,各种纱线对使用原棉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
②如果采用混合棉纺纱,可充分利用各种原棉的特性,取长补短。
(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相对稳定①保持原棉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纺纱生产和质量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②如果采用多种原料搭配使用,只要配合得当,就能保持混合棉性质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生产过程及成纱质量也可保持相对稳定。
(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①配棉要从经济效益出发。
控制配棉单价和吨纱用棉量,力求节约用棉,降低成本。
②短加长,粗加细;回花、再用棉,可按配棉技术以一定比例回用或降级使用。
2、配棉原则根据实践经验总结,配棉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
贯彻配棉原则时,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稳定:力求混合棉质量长期稳定,以保证生产稳定。
(2)合理:在配棉工作中,不搞过头的质量要求,也不片面地追求节约。
(3)正确:指配棉表上成分与上机成分相符,做到配棉成分上机正确。
二、原料选配的依据(一)纱线品种与用途:不同品种和用途的纱线对原料的品种和特性有不同的要求①棉纱的特数分类:特细号纱:10tex及以下(60s以上)细号纱:11~20tex(58s~29 s)中号纱:21~30 tex(28 s~19 s)粗号纱:32 tex及以上(18 s以下)②纱线产品分类原料不同:纯棉纱、纯化纤纱、棉与化纤混纺纱纺纱方法不同:环锭纱、转杯纺纱等纺纱工艺不同:普梳纱、精梳纱、包芯纱、产品用途不同:机织用纱(经纱、纬纱)、针织用纱、起绒用纱等。
不同的纱线类别对原棉的选配要求(1)棉纱线密度(特细特、细特、中特、粗特)(2)普梳纱和精梳纱(3)单纱和股线(4)经纱和纬纱(5)针织用纱(6)染色用纱(7)特种用纱(8)混纺纱(二)根据成纱质量考核指标选配原棉●成纱质量考核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和强力变异系数(2)纱线的条干均匀度(3)纱线的外观疵点:棉结、粗节、细节●讨论原棉性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1)长度(2)线密度与马克隆值(3)成熟度(4)回潮率(5)强伸性(6)原棉含杂率(7)地区、色泽和手感●原棉性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①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单强CV值):(a)原棉的线密度和成熟度:(b)原棉长度、短绒含量及轧工条件(c)地区、色泽和手感②百米重量变异系数;③条干均匀度;(a)线密度(b)短绒(c)原棉的棉结杂质:④一克内棉结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粒数;(a)成熟度与轧工(b)原棉含水率(c)原棉含杂⑤黄白纱●对成纱质量影响大的配棉指标(1)原棉的长度和整齐度影响成纱条干、强力、毛羽。
任务1:原料选配名词解释1、配棉:纺织厂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纺纱,而是将几种相互搭配使用,这种方法即称为配棉。
2、主体成分:在配棉成分中有意识地安排某几个批号的某些性质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一般以地区为主体,也有的以长度或细度为主体。
主体原棉在配棉成分中应占70%左右。
3、分类: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4、排队: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批使用。
5、囬花:纺纱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细纱断头吸棉等。
6、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花(俗称统破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经处理后使用。
7、原棉有害疵点:原棉有害疵点是指原棉中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
如:带纤维耔屑、软耔表皮、索丝、棉结等。
填空题1、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色泽、含水含杂等。
2、配棉的目的是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满足成纱质量要求、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3、原棉分类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原棉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原棉性质差异、机台的性能。
4、原棉排队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
任务2:开清棉名词解释1、棉卷质量不匀率:棉卷质量不匀率指每米棉卷重量之间的差异率,用平均差系数表示。
2、正卷率:正卷率指重量符合要求的棉卷(正卷)只数占生产棉卷的总只数的百分率。
3、落棉率:落棉率指落棉重量占喂入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4、落棉含杂率:落棉含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落棉重量的百分率。
5、落杂率:落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6、除杂效率:除杂效率指除去杂质的重量占喂入原棉中杂质的重量百分率。
7、自由打击开松:自由打击开松指纤维在自由状态下受到的打击、撕扯作用。
8、握持打击开松:握持打击开松指纤维在握持状态下受到的打击、分梳作用。
第一章纺纱原料的选配第一章纺纱原料的选配棉花的初加工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一、轧棉定义:棉花的初步加工通常称为轧棉,又称轧花。
目的:去除棉籽,并清除部分杂质和短绒(一)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1、保持纤维原有的品质:不混合加工、不降低纺纱价值2、清除纤维中的杂质:清除籽棉中的小籽棉、虫害棉等(二)轧花设备皮辊轧花: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棉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二、打包、刷唛1、成包规格纤维类型、轧花方法、品级和长度相同;不混入棉短绒、油花、危害性杂质等2、唛头代号标明加工厂、品级长度代号、重量等第一节配棉原棉的性质与纱线质量有直接关系。
国家标准规定,棉纱线根据品质指标和重量不匀率进行评等;根据条干均匀度、棉结、杂质粒数进行评级。
一、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1、棉纤维的长度棉纤维的长度越长,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
手扯长度:23 mm -33mm。
2、棉纤维的细度棉纤维的细度越细,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
细度为:1.5分特-2分特。
3、短绒率纤维长度小于16 mm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称为短绒率。
棉纤维的短绒率越高,则:成纱强力越低;成纱条干越差点;纺纱断头越多。
4、成熟度是指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它影响棉纤维的光泽、强度、弹性、天然转曲等。
5、棉纤维强度棉纤维强度越大,则: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损伤越少;成纱强力越高;纺纱断头越少。
6、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棉纤维的天然转曲越多,则:纤维间的抱合力越大,成纱强力越高。
7、原棉的含杂它影响成纱的结杂。
二、配棉的目的(一)配棉的概念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和原棉的性能特点,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绪论(一)原料,棉和棉型化纤;产品,纯纺、混纺。
1. 普梳系统→普梳纱配棉→开清棉→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棉卷2、精梳系统→精梳纱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半熟条生条3、棉与化纤混纺系统(涤棉混纺)→混纺纱第一章纺纱原料的选配第二节配棉(一)、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1、棉纤维的长度:棉纤维的长度越长,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
手扯长度:23 mm -33mm。
2、棉纤维的细度:棉纤维的细度越细,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
细度为:1.5分特-2分特。
3、短绒率:纤维长度小于16 mm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称为短绒率。
棉纤维的短绒率越高,则:成纱强力越低;成纱条干越差点;纺纱断头越多。
4、成熟度:是指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它影响棉纤维的光泽、强度、弹性、天然转曲等。
5、棉纤维强度:棉纤维强度越大,则: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损伤越少;成纱强力越高;纺纱断头越少。
6、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棉纤维的天然转曲越多,则:纤维间的抱合力越大,成纱强力越高。
7、原棉的含杂:它影响成纱的结杂。
(二)配棉的概念、分类排队的概念1、配棉: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混和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2、配棉的目的(1)合理使用原棉,多种搭配,取长补短(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3、(1)质量第一,统筹兼顾(2)瞻前顾后,细水长流(3)全面安排,保证重点(4)吃透两头,合理调配2、排队(1)排队的概念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队,把产地、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将同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
(2)原棉排队时的注意事项①主体成分: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作为主体。
主体成分应占70%左右。
②队数安排:5~6队交叉抵补:接批时后一批原棉的某项指标太差,选用另一队对应质量较好原棉同时接批。
纺纱设计课程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粗纺 (3)1.1产品设计 (3)1.1.1产品名称1.1.2原料组成 (3)1.1.4工艺流程 (3)1.1.5开洗烘毛 (4)1.1.6喂毛操作注意事项 (4)1.1.7开毛 (4)1.1.8隔距选择原则 (4)1.1.9速比选择原则: (4)1.2 B041型双锡林开毛机的传动及工艺计算 (4)1.2.1开毛操作注意事项 (5)1.2.2洗毛 (6)1.2.3烘燥 (6)1.2.4 炭化 (6)1.2.5和毛加油 (6)1.2.6梳毛 (8)1.2.7梳毛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8)1.2.8细纱工艺计算 (9)1.3络筒工艺计算 (11)第二部分精纺 (12)2.1产品设计 (12)2.1.1原料组成 (12)2.1.2纱线设计 (12)2.1.3主要工艺流程 (12)2.1.4合毛加油设计 (12)2.2梳理工艺参数的确定与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针梳工艺设计 (14)2.2.2针梳工艺计算 (14)2.2.3毛条制造工艺参数确定 (14)2.2.4条染复精梳工艺设计 (14)2.2.5前纺工艺设计 (15)2.2.6后纺工艺设计 (15)参考文献: (18)第一部分粗纺1.产品设计1.1产品名称:山羊绒/K-Ⅱ纤维伴纺针织纱1.2原料组成:80%山羊绒20%K-Ⅱ纤维混纺选用山羊绒原料平均长度34mm,短绒率15.4%,平均细度15.7μm,可纺细度为58.8tex选用K-Ⅱ纤维规格为1.65dtex X 38mm,它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熔点低,耐酸耐碱,溶与水后,无毒、无味、无色、透明,水温80℃以上就能溶解。
可纺细度为40tex混纺纱的可纺支数计算:x N =H (332211A N A N A N ++)321K K KNtex=1.2(58.8 X80%+50 X20%)1.0 X1. 4X0.9=86.2为避免条干不匀,强力下降,断头头增加,设计时细度为计算时的70%—90%。
目录第一章纺纱原料的选配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配棉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化纤原料的选配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配料方法与配料计算混复习题第二章开清棉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开清棉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抓棉机械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棉箱机械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开棉机械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清棉机械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开清棉机械的联动控制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棉卷的质量控制及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复习题第三章梳棉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梳棉工序的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给棉和刺辊部分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剥棉、成条与圈条部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梳棉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生条质量控制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清棉与梳棉工序除尘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清梳联与自调匀整复习题第四章精梳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精梳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清梳准备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精梳机的工艺过程及运动配合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喂棉与钳持部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锡林与顶梳梳理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分离接合部分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其它部分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精梳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复习题第五章并条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并条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并合原理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并条机的牵伸型式与工艺配置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FA311型并条机的传动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熟条的质量控制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并条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复习题第六章粗纱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粗纱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粗纱机的加捻部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粗纱机的卷绕部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粗纱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粗纱张力与伸长率的控制复习题第七章细纱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细纱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牵伸工艺配置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细纱的加捻与卷绕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细纱的成型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降低细纱的断头率复习题第八章后加工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络筒与并纱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捻线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花式捻线复习题第九章新型纺纱第一节第一节新型纺纱概述第二节第二节转杯纺纱第三节第三节喷气纺纱第四节第四节摩擦纺纱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