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
- 格式:ppt
- 大小:8.59 MB
- 文档页数:47
注射给药法护理基本操作规程注射给药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品用无菌注射器注入体内,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目的的方法。
一、药液吸取法1.从安瓿内吸取药液将药液集中到安瓿体部,用消毒液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踞痕,重新消毒安瓿颈部,拭去碎屑,掰断安瓿。
将针尖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手持活塞柄抽动活塞吸取所需药量。
抽吸毕将针头套上空安瓿或针帽备用。
2.从密封瓶内吸取药液除去铝盖的中央部分并消毒密封瓶的瓶塞,待干。
往瓶内注入与所需药液等量空气(以增加瓶内压力,避免瓶内负压,无法吸取),倒转密封瓶及注射器,使针尖斜面在液面下,轻拉活塞柄吸取药液至所需量,再以示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套上针帽备用。
若密闭瓶或安瓿内系粉剂或结晶时,应先注入所需量的溶剂,使药物溶化,然后吸取药液。
黏稠药液如油剂可先加温(遇热变质的药物除外),或将药瓶用双手搓后再抽吸,混悬液应摇匀后再抽吸。
3.注射器内空气驱出术一手指固定于针栓上,拇指、中指扶持注射器,针头垂直向上,一手抽动活塞柄吸入少量空气,然后摆动针筒,并使气泡聚集于针头口,稍推动活塞将气泡驱出。
若针头偏于一侧,则驱气时应使针头朝上倾斜,使气泡集中于针头根部,如上法驱出气泡。
二、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一)目的(1)各种药物过敏试验。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
(二)用物(1)注射盘或治疗盘内盛2%碘酊、75%乙醇、无菌镊、砂轮、无菌棉签、开瓶器、弯盘。
(2)1mL注射器、41/2号针头,药液按医嘱。
药物过敏试验还需备急救药盒。
(三)注射部位(1)药物过敏试验在前臂掌侧中、下段。
(2)预防接种常选三角肌下缘。
(四)操作方法(1)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对皮内注射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反应,过敏试验还需了解患者的“三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介绍皮内注射的目的、过程,取得患者配合;评估注射部位组织状态(皮肤颜色、有无皮疹、感染及皮肤划痕阳性)。
注射给药法注射给药法***1.注射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注射器的空筒内面、活塞、乳头及针梗针尖都应保持无菌。
消毒法:用棉签面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抹2遍,直径应在*5cm以上,然后乙醇脱碘;或使用0.5%碘伏以同法消毒两遍。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注意配伍禁忌。
3.操作方法:(1)抽药时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痕后,用75%乙醇消毒一遍。
(2)注射之前选用适宜的注射器,再检查有效期。
(3)注药前检查回血,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如有回血,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后重新进针;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
(4)注射时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做到“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
且注药速度应均匀。
4.各种注射法(1)皮内注射法(ID),常用于皮肤试验、预防接种等。
①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②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5°,针尖斜面在表皮与真皮之间。
③皮肤忌用碘酒消毒,注射部位不可用手按揉,以防影响结果的观察。
④*20分钟后观察结果。
(2)皮下注射法(H)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②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40°,不宜超过45°,刺入针头的1/2-2/3。
(3)肌内注射法(IM)①部位:臀大肌:“十字法”或连线法;臀中、小肌注射;股外侧肌注射;三角肌注射。
1)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2)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②进针角度★90°,刺入针头的2/3。
③体位:侧卧位:★上脚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仰卧位:用于危重者;坐位,便于操作。
持针姿势:中指固定握笔式。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进行臀大肌注射,易致损伤坐骨神经。
第三节 注射剂(injections)一、概述(一)分类Classification1.Injectable Solution 溶液型:药物为易溶,在水溶液中稳定water solution(normally used)non-water 非水溶媒2. Sterile powder for injection 注射用无菌粉末:无菌粉末状药物装入安瓿或其它容器中,临用前溶解或混悬。
For:unstable in water主药性质在水中不稳定。
3. Injectable Emulsion乳浊型:不溶于水的液体药物为主药。
4. Injectable Suspension 混悬型:主药溶解度小的药物,或为延效,<15um。
(二)注射剂的给药途径(administration route)给药途径英文注射部位注意注射体积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 静脉推注静脉滴注不得加抑菌剂推注5~50 ml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IM) route 臀肌及上臂三角肌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及乳状液均可,可加入适当的抑菌剂。
1~5 ml皮下注射Subcutaneous(SC) route 真皮与肌肉之间皮下组织主要为水溶液1~2 ml皮内注射intradermalroute表皮与真皮之间主要为水溶液0.2 ml脊椎腔注射vertebra cavalroute脊椎腔水溶液,与脊椎液相等渗,不得加抑菌剂。
<10ml1. rapid therapeutic response 药效迅速可靠: 无消化液影响 Intravenous(iv):无首过效应 first pass effect2. many drugs not absorbed by other routes适于必需制成注射剂的药:Panicillin ,Insulin 口服几乎无效3. patient may be unconscious or unable to take drugs orally 必须注射给药的病人:如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