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代议制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5
法国议会制度的历史沿革一、议会萌芽的出现现代法国政治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之后,大量的宪法草案被起草,其中18部草案正式生效为宪法。
法国一直在君主制、帝制和共和制之间徘徊。
正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现代意义上议会萌芽开始出现。
(一)1791年宪法1789年6月17日三级会议转变成国民议会这件事标志着旧有秩序的崩溃。
当时革命者的主要诉求便是制定一部旨在保卫人权、限制国王权力、使政治生活有序化的成文宪法。
1789年国民议会又宣布改名为制宪议会。
在这种情况,1789年8月26日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9月3日宪法得到了通过。
其中,前者只是一项旧有超越时空性质的原则宣言,而对于具体的议会制度并未规定,甚至对于议会政治的重要性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议会政治具体化的任务在1791年宪法中得到了初步的完成。
根据该宪法规定,法国的主权属于国家,这一主权由立法机构和国王代表,立法机构是一院制的国民立法议会。
当时的国民立法议会共有745名议员,由选举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但这并不是一种普选制,只有“积极公民”才享有选举权。
所谓积极公民,是指那些25岁以上、出生在法国或归化了法国的、有固定住所的,特别是缴纳了不低于三个工作日日值的直接税的男性公民。
宪法还规定了国民立法议会的权限主要是:法律的创制权(提出法案的权力)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决定公共支出及赋税的权力;决定公共收入在各省间的分配及运用的权力;与王一起决定宣战的权力;批准与外国签订的和平或同盟条约的权力。
由于在这种宪法的规定中,国王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其频频使用否决权,从而导致了双方矛盾的激化,最终到了1792年的年中,这部宪法实施上就已经被搁置了。
(二)1793年宪法1792年8月10日,巴黎爆发了起义。
9月21日,国民公会正式开幕,取代了国民议会的地位。
1793年6月24日,国民公会通过了新宪法。
与1791年宪法相比,1793年的新宪法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革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彻底颠覆了法国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而且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
本文将从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革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解析。
一、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变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宪政、共和、帝制。
1.宪政阶段在1789年召开的“三级会议”上,代表们宣布成立了国民议会,并制定了一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这标志着法国宪政时代的开始。
随后,国民议会制定了1789年宪法,将三权分立的贵族立法机构废除,建立起代议制国会,并使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合并于众议院。
1789年宪法的颁布,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它不仅扫除了法国封建时代的腐朽政治体制,而且促进了法国现代化的进程。
2.共和阶段1792年,外国的干涉和国内的政治危机,导致法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
这一年,法国颁布了第二次宪法,否定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真正建立了代议制的共和国。
在这个阶段,法国政治制度的变革趋于完善,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逐渐加速,在欧洲范围内掀起了思想和政治的浪潮。
3.帝制阶段1804年,拿破仑成立帝国,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共和和革命政治。
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政治制度的变革方向从宪政、共和转向集权化和专制化。
总之,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变革,使这个国家由封建专制向现代民主转型。
在此过程中,法国建立了代议制国家机构,形成了法定的权利与自由,为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文化变革法国大革命不仅在政治、经济层面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带动了法国社会的文化革命。
1.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勃朗宁、卢梭等的思想传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他们反对神权和君主专制,提倡理性和民主,促进了新思想的兴起。
2.语言文字的改革法国大革命给予了法语的中心地位,将法语确定为官方语言,还制定了一些语言文字的改革措施,如一律使用姓氏,用于商务和金融的词汇等。
这些措施为法语成为世界语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
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颁布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外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国家代议制度在当代西方国家中,代议制度被广泛应用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
代议制度是一种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并由代表行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它体现了政府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合作和代表关系。
本文将探讨代议制度的特点、优势和限制,并对其在当代西方国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代议制度有其明显的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选举产生代表的制度。
选举是一种通过普选的方式,由公民直接或间接地选择代表来行使政治权力的方法。
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被授权代表选民的利益和意愿,为其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法律。
其次,代议制度强调代表的独立性。
代表在行使职能时应独立于政府和其他利益集团,以确保公正和公平。
最后,代议制度具有周期性选举的特点。
代表的任期通常有限,在期满后,选民可以重新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代表。
代议制度在当代西方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代议制度具有高度的民主性。
通过选举产生代表,民众能够直接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中,并通过选举来选择自己的代表。
这种参与和选择的权力使公民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并确保政府的合法性。
其次,代议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通过周期性选举,政府的权力在一定时间内得到稳定和可预测的管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最后,代议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种利益和观点。
代表在行使职能时应代表全体选民的利益,而不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
这种平衡机制有助于避免少数利益集团的专权和不公。
当然,代议制度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代表不一定能够准确地代表选民的利益。
选民的意愿可能会受到代表的偏见、利益和压力的影响,导致代表不能完全准确地代表选民的意愿。
其次,代议制度可能会导致政治权力过分集中。
政府的权力通常由少数代表行使,这可能导致政府的决策过于集中和垄断。
再者,代议制度难以作出迅速的政策反应。
代表的选举周期相对较长,政府的决策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制定和实施,这可能会使政府对紧急问题的反应不够迅速。
在当代西方国家中,代议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法国大革命发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传承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历史上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事件。
它在政治、社会和思想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理念从法国大革命的土壤中孕育而出,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和发展。
一、民主的理念传承法国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以人民意志为依据的政治体制。
这种民主的思想理念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核心,在革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革命爆发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人民平等的权利并规定了人民的基本自由。
这一宣言的制定代表了民主和平等的精神传承,为后来的法国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法国的政治发展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推动。
19世纪初,法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代议制政体,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来选择和监督政府的行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主的理念。
二、平等的理念传承法国大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平等。
在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的社会存在着封建制度的等级压迫和贵族特权,社会不平等问题突出。
法国大革命通过推翻君主专制,取消特权等级制度,宣布人人平等。
这种平等的理念传承体现在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中。
例如,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取消了贵族的特权,实施平等的税收政策,平等地对待全体公民,消除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平等的理念传承也在法国社会的发展中得到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逐渐实现了男女平等的政策,取消了对女性的限制和歧视。
法国也一直致力于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推动经济发展,提出人人享有平等机会的原则。
三、民主与平等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承法国大革命发出的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不仅仅只影响了法国本土,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与平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和理念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
例如,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斗争中也吸收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拉美民主革命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