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 格式:docx
- 大小:79.71 KB
- 文档页数:4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考试说明】1.“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梳理】一、英国1.1688年:光荣革命(1)内容: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2)影响:光荣革命中,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所控制的议会,扩大政治经济权利,限制王权。
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内容:(2)影响:实际权利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原则,奠定君主立宪的基础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中叶(1)形成过程:国王主持内阁会议——乔治一世不出席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成为实际的首相。
(2)影响:标志现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最终形成。
4.1832年的议会改革(1)原因: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内容:(3)影响:使获得了更多的选举权和参政权,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但是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5.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1)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3)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权力不断膨胀。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邦联政府无权制订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严重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2)政治外有英国、西班牙等的威胁,内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无权维持常备军的邦联政府无力解决。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古代西方不同,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到了近代西方就基本上形成了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什么是代议制呢?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现代国家也是,只要是实行民主政治,基本都采用的这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比如我们国家现在采用的代议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背景根本原因是因为封建专制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实力远不如封建势力,因而资本上不雄厚,在政治、军事领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向封建贵族妥协,才导致王朝复辟,也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
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
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
从此,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就像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
(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2、“光荣革命”的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政治基础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内容:《权利法案》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王位继承法》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目的:限制______,扩大________的权力意义: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________手中,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②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议会是权力中心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1)形成过程①17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议会享有立法权,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考纲考情
1.“光荣革命”(1688年)——(b)
(1)原因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1688年,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王朝统治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议会控制下)的新政权。
易错提醒“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不是君主立
宪制确立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2.《权利法案》(1689年)——(b)
(1)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
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作用: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微点拨《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但受到议会的制约。
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c)
(1)国王是虚君,“统而不治”,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对行政权力有监督控制权。
(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王位继承法》加试——(b)
3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加试——(c)
(1)形成
①乔治一世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②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③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