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什么制度-英国代议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9
英国政体的演变过程英国的现行政体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完备的政体――议会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
从最初建国的绝对君主制,英国政体经历了长达7 个多世纪的演变与改革。
从而使英国以一个强国的身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大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英国政体的初步奠定――绝对君主制公元827 年,西塞克斯王爱格伯特(Egbert )统一了七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英格兰这一名称。
这时的英格兰,政治上有耆老会议(全国最有势力的贵族会议),国王的一切重大政务,都要经过耆老会议的批准,由此而形成了英国贵族制约国王的传统。
1066年诺曼人征服,在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1066-1154 ),随着征服分封了众多的追随者,并由国王的直接附庸组成大议会,负责决定重大事务,提出法令建议,确定赋税征收。
大议会每年召开三次,因过于庞大,开会有困难,于是又有一个较小的库里亚(御前会议),由宫廷大臣参加,也邀请贵族、骑士参加。
库里亚具有财政机关和最高法院职能。
同时,诺曼王朝开始在英国推行诺曼法。
诺曼法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法:它不是建立在国王的单方支配和臣民的单方服从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国王和受封者之间相对的权力义务上。
不管国王和受封哪一方,只要是单方面拒绝行使自己的义务,或者是寻求契约以外的权利,权益受害的一方都可以投诉于法庭获得救济。
如果法律解决不了,则受害者有权解除封建契约,国王可收回领地,附庸可放弃效忠义务。
显然,独立的司法,在这时已经有了苗头。
2•限制王权的里程碑一一《大宪章》这一时期,随着王权的强大,王权和法律的关系就成了英国人注目的重大问题。
1199 年登基的约翰王,仗着手中的权力,践踏封建契约,横征暴敛,残害民众,破坏了以往的封建传统,导致了国内封建领主的普遍不满。
在坎特伯利大主教的支持下,封建领主领导了反约翰王的起义。
值得庆幸的是,约翰王因为刚刚在对法作战中失利,没有力量同国内的封建领主抗衡,而是以契约的方式达成了与封建贵族的“和解”,并由此而产生了等级代表机构-- 国会。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一.确立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确立的背景条件:⑴13世纪初,《大宪章》的签署,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为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⑵13世纪中期,早期议会的形成,为英国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⑶1640—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核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之上。
2.意义: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体统治,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
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四.发展和完善:1.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君主立宪制的核心)⑴早期内阁。
⑵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⑶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党制形成,促进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⑷权力运行原则: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礼仪性的角色。
内阁政府: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内阁;多数党的领袖成为首相,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若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所有人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无实权;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对行政的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中心。
⑸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
⑴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⑵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特点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各不相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本文将探讨一些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特点,以增进我们对世界政治的理解。
一、民主制度与代议制度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选举和参与。
在这种制度下,人民有权利参与政府的决策,通过选举来选择代表。
例如,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国家,其政府的权力来自于选民的选举。
美国的政府分为三个独立的分支,即行政、立法和司法,以保证权力的分立和制衡。
代议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选民通过选举代表来行使政府权力。
在代议制度下,选民通过选举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例如,英国是一个具有代议制度的国家,选民通过选举议员来代表他们的利益并制定法律。
二、集权制度与分权制度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政府的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在这种制度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公民有更大的控制权。
例如,中国是一个具有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力有更大的控制。
这种制度可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公民权益的受损。
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政府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散。
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自治权和决策权。
例如,德国是一个具有分权制度的国家,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共同行使政府权力。
这种制度可以促进地方发展和多元化,但也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分散和协调困难。
三、君主制度与共和制度君主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国家的最高权力由君主拥有。
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通常是通过继承或血缘关系来维持其地位。
例如,英国是一个具有君主制度的国家,女王是国家的元首。
君主制度可以提供稳定和连续性,但也可能导致权力集中和民主制度的缺失。
共和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国家的最高权力由公民或其代表行使。
在这种制度下,国家的元首通常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例如,法国是一个具有共和制度的国家,总统是国家的元首。
共和制度可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也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确保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
代议制民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它通过选举代表来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实现民主决策和治理。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基本原则、实践情况、优点和缺点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历史背景代议制民主制度起源于英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在工业革命之前,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工人阶级逐渐形成,他们要求参与政治,实现民主。
因此,英国议会成为了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的雏形。
二、基本原则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平等、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制、多数原则、权力制约等。
其中,代表制是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核心,通过选举代表来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实现民主决策和治理。
多数原则是指在议会中,多数党可以获得执政地位原则。
权力制约是指代议制民主制度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部门的相互制约,防止权力滥用。
三、实践情况代议制民主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西方国家,议会是最主要的代议机构,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等职责。
同时,西方国家的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等不同的政体形式也体现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多样性。
在发展中国家,代议制民主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例如,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宪法和法律,监督政府工作等。
四、优点和缺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优点包括: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实现民主决策和治理、防止权力滥用等。
同时,代议制民主制度也有其缺点,如选举成本高、选民参与度低、议会内部纷争等。
五、未来展望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代议制民主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未来,代议制民主制度将更加注重网络民主、数字民主等新的民主形式,实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民主参与。
同时,代议制民主制度也将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包容的发展。
总之,代议制民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它通过选举代表来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实现民主决策和治理。
在未来,代议制民主制度将继续演变和进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封建君主制时间:449——1215内容:1、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效忠”、“帮助”、“劝告”;2、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护”和维持“封臣”。
特征:“义务性”、“直属性”、“权力分散性”、“世袭性”。
二、等级君主制形成: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维护封君封臣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 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时间:1215——1485内容:1、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2、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特征:君主的权力相对受到约束。
作用: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专制君主制时间:1485——1649内容:统治者君主(皇帝或国王王)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程序的制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作用:四、共和制时间:1649——1653内容: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民主制是相对于集权制而言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而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的,区别在于: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五、君主立宪制时间:1689——至今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1、责任内阁制:起源:16——18世纪,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化而来。
当时即有内阁之称,但性质是封建君主的咨询机构。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内阁制原则: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的社会制度涵盖了许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
一、政治制度: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英国政治制度强调民主、法治和责任,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经济制度:英国的经济制度是混合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政府宏观干预和市场自由竞争相互补充。
三、教育制度:英国的教育制度历史悠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英国还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
四、医疗卫生:英国的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广、质量高,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五、社会福利:英国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个部分,旨在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宗教信仰:英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七、文化与艺术:英国是世界上文化与艺术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世界级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剧院等文化机构。
八、法律体系:英国法律体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之一,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英国的社会制度,并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需更多相关信息,建议阅读英国社会制度方面的专业文献。
英国代议制的特点及影响
英国的代议制度是议会君主制。
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国会为两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组成。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
1、属于间接民主,既要求政府对民众负责,又使它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2、是一种间接民主,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3、能够节省大量的选举成本,较少不必要的花费,促进选举的准确性。
1、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3、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对于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代议制民主思想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孕育形成的。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但人民仍保留着对它的所有权和终极控制权;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应成为立法、建立政府及其他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由各等级或社会团体选派的代表组成的机构能够行使共同体的政治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和征税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古代西方不同,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到了近代西方就基本上形成了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什么是代议制呢?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现代国家也是,只要是实行民主政治,基本都采用的这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比如我们国家现在采用的代议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背景根本原因是因为封建专制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实力远不如封建势力,因而资本上不雄厚,在政治、军事领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向封建贵族妥协,才导致王朝复辟,也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
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
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
从此,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就像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
(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2、“光荣革命”的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政治基础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内容:《权利法案》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王位继承法》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目的:限制______,扩大________的权力意义: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________手中,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②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议会是权力中心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1)形成过程①17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议会享有立法权,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
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1、背景: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并统治英国。
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议会的主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指国王召集亲信商议的秘密小房间,后指决定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被允许组阁,该政党的领袖理所当然是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英国是什么制度|英国代议制度
【教学设计】
英国代议制度
大国崛起中的典范,岛国----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近两百年,为什么?英国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思考这个问题,英国为什么这么厉害?先进的制度。
学习英国代议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国代议制度,供大家参考
一、历史渊源之《大宪章》
历史事件:13世纪,约翰王
13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
打仗,要钱,使愤怒的贵族们联合起来,武装讨伐国王。
不是砍掉国王的脑袋。
刀光剑影下,逼迫其答应条件。
签署了《大宪章》。
国王要想征收新税,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成为惯例。
”有限王权”原则
二、资产阶级革命英国代议制度
【采用教师讲述和师生对话的方式】
查理一世,年轻君主深信:君权神授。
其专制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新贵族以议会为武器。
查理一世的斯图亚特王朝,遭遇了财政危机。
苏格兰人民起义。
增税。
英国国王在这件事上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因为自《大宪章》签署开始,开征新税的权利就属于议会。
国王要想征收新税,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
他开始不经过议会,征收新税。
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激烈较量开始了。
1640年,英国革命开始。
一位叫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将领脱颖而出,在他的带领下,国王的军队被彻底击败。
1649年,(公审,一票之差)。
当其头颅滚落时,英国民众的心情?悲伤、恐惧、兴奋、茫然。
查理一世死后,克伦威尔执政。
但是,英国人期盼的新
生活却没有来临。
克伦威尔独裁。
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专制,开辟道路。
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
克伦威尔去世后,面临又一个抉择。
请回那个已经倒下的王朝。
1660年复辟。
查理二世从法国回来,伦敦万人空巷。
很多人激动地亲吻查理二世留下的脚印。
英国人的心理,过上好日子了?更苦了!
又回到专制的老路。
很差劲的国王,他一意孤行,专制独裁。
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如何做?不能让专制皇权继续下去,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
采取暴力革命?教训告诉他们: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
1688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结束王权专制。
什么方式?
选择进口一个国王。
是谁?
光荣在何处?赶走一个皇帝,没有流血。
是不是仅仅赶走一个国王怎么简单?表面看一切未变,但变化极大。
国王被议会请来,可以请张三、李四、王五。
国王能不能实行专制统治了?
革命又如何体现?意味着国王的权力来源变了。
议会。
由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
用不流血的方式达到革命的目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公共权力问题,最关键的事件?光荣革命。
1688年以后国王不能独裁了,如何做到的?英国代议制度
三、《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成为登基的条件。
《王位继承法》等加以限制。
戴上一道一道的紧箍咒
第一道及最主要的紧箍咒即《权利法案》
王权,那些权力受到制约?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限制王权
对议会、议员的权利的保护
议会主权
通过法律的方式
法律至上
议会权力(立法权)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四、责任内阁制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是不是国王毫无权力?
行政权。
早期时,控制内阁。
行政权的旁落,非常偶然。
乔治一世,德国人,负担,面子,怕出丑,没面子,不出席,先例。
乔治二世,由先例变为惯例。
有没有行政权了?
吵架,形不成统一意见,需要一个主持人。
特殊人物,开创又一个先例。
1721,沃波尔,内阁大臣之首,首相。
先例变成惯例。
首相权力很大。
首相独裁?
1742年,被迫集体辞职,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先例。
议会与首相,议会权力是不是太大了?决定首相或不要首
相。
40年后,先例,著名首相,娃娃政治家,24岁,小皮特。
试图通过一个限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的的议案,但议案未获议会多数通过,被议会否决了,多数议员拿了国王的好处,意图受挫,辞职?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新选出的议会支持小皮特。
先例,首相受到议会多数反对的时候,可以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由此,18世纪中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成型。
★原则: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首相由...... 不称职......
国王权力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国王成为虚君,没有权力。
内阁(行政权)←→议会(立法权)
监督负责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居权力中心地位?议会。
上院,贵族院,世袭的。
下院。
议会由选举产生,然后组成代表机关,参政议政,叫代议制。
代议制,是直接还是间接民主?间接。
直接,古希腊。
五、代议制的完善
需要指出的一个问题是,18世纪中叶,尽管成为尽管典型的代议制国家,但属于贵族政治,因为当时掌握权力,你有这个选举权,被选举权,有严格的财产、身份限制。
所以,大多数人被排斥在权利圈子之外。
直到工业革命后发生改变。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起来,要求参政议政,19世纪,要求议会改革的呼声高涨。
1832年议会改革。
(不是考试内容,是阅读内容。
)
之前,议员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这次改革如何做呢?选举权扩大
时代在发展,英国代议制民主也在发展。
19世纪后半期以来,又有两次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20世纪初期,非贵族出生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69年,选民年龄资格从
21岁降到18岁。
★【制度的创新】
1688年光荣革命奠基后来发展完善的过程。
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过程中,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
改革、渐进的方式
内容上的特色?三种权力的运作:相互制衡的机制
汤因比:”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