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维盐及啶虫脒中毒
- 格式:pdf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24
近年来,桑园周边其他经济作物使用的农药或药肥种类越来越多,加之害虫抗药性也在增强,用药浓度不断加大,导致桑园桑叶受到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
蚕区经常出现家蚕农药中毒的现象,有时造成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给蚕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打击蚕农的积极性。
农药中毒是引起家蚕中毒的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着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003年江苏通州市中秋蚕期发生家蚕大面积慢性中毒,饲养的17210张蚕种受到危害,蚕茧减产30%,经济损失达400万元[1];2006年9月江苏东台市蚕区2000张蚁蚕全部中毒死亡;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蚕区发生了中秋蚕大规模中毒事件,全市中秋蚕损失蚕种8.35万张[2];2010年浙江海盐县蚕区发生了大面积家蚕农药中毒事故,饲养2095张蚕种全部中毒死亡[3]。
林区使用生物农药防虫污染蚕区造成家蚕中毒的事件也经常发生,且一旦发生,将产生大面积危害。
如2010—2011年山东省使用飞机喷洒灭幼脲和阿维菌素复配生物农药防治美国白蛾,造成2010年约7万张蚕种中毒,损失蚕茧560万kg,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2011年中毒蚕种达3.12万张,农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万元[4];2011年浙江缙云县林业部门使用苯氧威农药防治松树松毒蛾,导致桑园受污染,饲养的185张蚕种中毒,直接经济损失达26.6万元[5]。
近几年,广西家蚕农药中毒的事件也屡有发生。
2008年广西融安县浮石、长安重点蚕区家蚕发生大面积不结茧,经济损失惨重。
2008年广西部分地区使用飞机喷药和人工机动喷撒14360kg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造成当年广西大面积流行家蚕白僵病,经济损失惨重[6]。
2017年以来,广西各蚕区发生了不少家蚕慢性中毒导致不结茧的现象。
在宜州、忻城、贵港、蒙山、环江等地都有发生,甚至发生蚕农因桑园周边经济作物使用农药导致家蚕中毒而索赔的事件。
家蚕农药中毒导致蚕农极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蚕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原因及防治家蚕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广泛用于生产丝绸。
家蚕常常受到农药中毒的威胁,这对养蚕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药中毒不仅会影响家蚕的健康和生长,还会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造成损害。
了解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保护家蚕的健康和增加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1. 农药过量使用:为了防治家蚕的病虫害,农民常常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家蚕过度接触到农药,引起中毒。
尤其是在家蚕幼虫期,由于吃食量大,对农药的摄入量也较大,更容易发生中毒。
2. 不合理的农药选择:有些农民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了价格低廉的农药,但这些农药可能对家蚕产生毒害,导致中毒。
3. 农药残留:在养蚕环节中,由于对农药使用的不当或者未能完全清洗消毒,导致蚕室内或蚕茧上残留有农药,给家蚕带来潜在的中毒风险。
4. 农药的误用:有些农民可能没有正确使用农药,或者没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误用,导致家蚕中毒。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的症状:1. 鸡瞪眼:家蚕中毒后,会出现鸡瞪眼的症状,即虫体变得瘦小,眼部突出。
2. 呆滞无神:中毒的家蚕表现为呆滞无神,不活跃,虫体弯曲,行动迟缓。
3. 食欲下降:中毒的家蚕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不愿意进食。
4. 持续的呕吐症状:部分中毒的家蚕会出现持续性的呕吐症状,导致体力耗尽。
1. 合理使用农药:在养蚕过程中,农民应该根据蚕室内的害虫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
2. 定期清洗蚕室:养蚕过程中,要定期对蚕室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蚕室内没有农药残留,减少家蚕接触农药的机会。
3. 注意农药的选择:当选择农药时,要选择对家蚕无毒害的产品,避免使用对家蚕产生毒害的农药,确保家蚕的健康。
4. 监控家蚕的健康状况:在养蚕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家蚕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家蚕出现异常症状,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5. 提高养蚕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养蚕技术水平,增加对养蚕知识的了解,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管理,减少家蚕接触农药的机会,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Asian Case Reports in Emergency Medicine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16, 4(3), 15-17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6 in Hans. /journal/acrem /10.12677/acrem.2016.43003文章引用: 董毅, 卢志丹, 乔琳, 任延波. 救治一例甲维盐农药中毒患者报告[J].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16, 4(3):A Case Report of One Emamectin Benzoate Pesticide PoisoningYi Dong 1*, Zhidan Lu 2, Lin Qiao 2, Yanbo Ren 2#1Dalian High-Tech District Lingshui Hospital, Dalian Liaoning 2Emergency ICU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Oct. 1st , 2016; accepted: Oct. 20th , 2016; published: Oct. 26th ,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Objective: By summarizing a case of emamectin benzoate pesticide poisoning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s: We elaborated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method of acute emamectin benzoate pesticide poisoning. Results: Hemoperfusion and naloxone are effective to emamectin benzoate poisoning. KeywordsEmamectin Benzoate Pesticide Poisoning救治一例甲维盐农药中毒患者报告董 毅1*,卢志丹2,乔 琳2,任延波2#1大连高新园区凌水地区医院,辽宁 大连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 ,辽宁 大连收稿日期:2016年10月1日;录用日期:2016年10月20日;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6日*第一作者。
农药中毒陈嘉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一、农药中毒第一节总论一、概述农药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化学制剂,品种繁多,以有机磷农药为主要代表,主要作用是杀虫、灭鼠、除草、助长、催熟、增产等,也用作化学战毒剂。
人们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因违反操作规程或防护不周均可发生急性或慢性农药中毒,也可因误服、自服或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
各类农药因其毒性和侵入途经不同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一,只有充分掌握各类农药的毒性特点和中毒的临床表现,才能采取正确的现场救援措施和相对应的临床救治方法。
(一)分类农药按毒作用机制或用途不同可分为8大类:1.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内吸磷、二溴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倍硫磷、对硫磷、苯硫磷、稻瘟净、乐果、马拉硫磷、谷硫磷、甲拌磷、敌百虫、多灭磷、苏化203、其他有机磷杀虫剂;2.氯化烃杀虫剂:滴滴涕、六六六、氯丹、狄氏剂、艾氏剂、毒杀芬;3.卫生杀虫剂:杀虫脒、螟铃畏、巴丹、杀虫双、多噻烷、硫酰氟、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甲萘威、其他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氯菊酯、甲醚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八氯二丙酯);4.除草剂:燕麦敌、燕麦灵、敌草隆、利谷隆、灭草隆、非草隆、敌稗、对氯苯氧乙酸、2,4-滴、2,4-滴丁酯、2甲4氯、2,4,5-滴、杀草快、百草枯、除草醚、丁草胺、乙烯利、马来酰肼,、其他除草剂、矮壮素、6-氯-2-(三氯甲基)吡啶、脒基硫脲、其他氮肥增效剂;5.杀菌剂和杀线虫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硫菌灵、菌核净、菌核利、2-苯酰肼叉-1,3-二噻茂烷、敌枯双、叶青双、百菌清、S-乙基硫代磺酸乙酯、甲酰苯肼、二溴氯丙烷;6.杀螨剂:螨卵酯、其他杀螨剂;7.杀鼠剂:致痉挛性杀鼠剂(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毒鼠碱、鼠立死、杀鼠硅);抗凝血型杀鼠剂(溴敌隆、溴鼠隆、敌鼠、华法灵、安妥);硫酸铊、马钱子碱、磷化锌、黄磷、碳酸钡;8.杀软体动物剂:四聚乙醛、贝螺杀、蜗螺净。
常见几种农药使用对蜜蜂的毒性1、对蜜蜂高毒的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氟虫腈、氧乐果、高效氯氰菊酯、烯啶虫胺、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敌百虫、啶虫脒、哒螨灵、虫螨腈、噻嗪酮、戊唑醇等。
2、对蜜蜂较高毒性的药剂:吡虫啉、哒螨灵、唑螨酯等。
3、中等毒性的药剂:炔螨特、噻虫啉、吡蚜酮、烯酰吗啉、丙环唑、咪鲜胺、乙蒜素等。
4、对蜜蜂影响较小的低毒药剂:氟苯虫酰胺、苦参碱(防虫)、印楝素(防治多种害虫)、噻螨酮、乙基多杀菌素、联苯肼酯、乙螨唑、氟啶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嘧霉胺等。
不同农药蜜蜂中毒的典型症状1、有机磷农药。
不能定向行动,精神不振、腹部膨胀、绕圈打转、双腿张开竖起。
大部分中毒的蜂死在箱内。
2、氯化氢烃类农药。
活动反常、不规则、震颤,像麻痹一样拖着后腿,翅张开竖起且勾连在一起,但仍能飞出巢外,因此,这类中毒的蜜蜂不仅会死在箱内,也可能死在野外。
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爱寻衅蜇人、行动不规则,接着不能飞翔、昏迷、似冷冻麻木,随即呈麻痹垂死状,最后死亡。
大多数蜜蜂死在箱内,蜂王常常停止产卵。
4、二硝酚类农药。
类似氯化氢烃类农药中毒后的症状,但又常常伴随着有机磷中毒症状,从消化道中吐出一些物质,大部分受害的蜂常死在箱内。
5、植物性农。
高毒性的拟除虫菊酯可引起呕吐、不规则的行动,随即不能飞翔、昏迷,以后呈麻痹、垂死状,最后死亡。
中毒蜂常常死于野外,这类农药中的其他农药在田间使用标准剂量时,对蜜蜂没有毒害。
蜜蜂中毒特点和简易诊断蜂场突然出现大量蜜蜂死亡,群势越强,死蜂越多;死蜂多为采集蜂;蜂箱外有蜜蜂在地上翻滚、打转、抽搐、痉挛、爬行,死蜂两翅张开呈“K”形,喙伸出,腹部向内弯曲;开箱检查箱底有死蜂、潮湿,并有“跳子”现象,且镜检不见病原菌,即可断定为农药中毒。
此时,应仔细检查蜂场附近是否喷洒过农药,喷洒了什么农药,根据本节中不同农药的中毒症状可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农药中毒。
除草剂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除草剂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近年来除草剂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在发现中毒后,立即携带标签,送医院诊治,严格按说明书中毒急救方法施救。
一般除草剂使用说明书中毒急救通用处理方法如下:1、不慎接触皮肤,应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干净,若溅入眼睛,应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仍有不适时,就医。
2、如吸入,应立即转移至空气流通处。
3、如误服,立即携带标签,送医院诊治。
4、无特效解毒剂,请对症治疗。
除草剂种类繁多中毒急救措施也有差异,以下介绍引起中毒的主要除草剂种类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一、苯氧羧酸类(2,4-滴、2甲4氯、2,4-滴丁酯等)1、中毒症状:大量进入体内易中毒,症状发展缓慢,相继出现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先是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而后头痛、精神错乱、表情淡漠、嗜睡、肢端感觉迟钝、麻木、疲乏、肌肉无力、双手和前臂肌束颤动、步态不稳、抽搐、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昏迷。
部分中毒者轻度白血球增多,肝肾受损。
2、中毒急救:误服,催吐、洗胃(忌用温水),亦可在催吐、洗胃后,酌用活性炭,并用10%硫酸亚铁溶液每隔15~30分钟口服10毫升,连续3~4次,抽搐时,肌肉注射0.1克苯巴比妥钠,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注意预防脑水肿和保护肝脏。
吞服2,4-滴和2甲4氯丙酸中毒的,可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并每升加入44~48毫升碳酸氢钠利尿剂催排,使之脱离昏迷状态。
二、苯甲酸类(麦草畏等)1、中毒症状:体内中毒症状为多涎和肌能减退,并出现肺水肿、胸膜和心包内充血。
2、中毒急救:误服,无特效解毒剂,请对症治疗。
三、芳氧苯氧丙酸类(精吡氟禾草灵、精恶唑禾草灵、精喹禾灵、禾草灵等)1、中毒症状:代谢性酸中毒,恶心、呕吐,继后出现嗜睡,肢端感觉麻木,重者肌肉颤动、抽搐、昏迷、呼吸衰竭,严重时对肝、肾损伤。
2、中毒急救:误服可服200毫升石蜡油,随后再服30克活性炭,注意保暖、静卧和换吸新鲜空气,避免呕吐,禁用肾上腺素类的药物。
蚕农药中毒症状
蚕农药中毒症状
1、有机磷农药
久效磷、甲胺磷、敌敌畏、辛硫磷等为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有机磷农药。
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后,中毒蚕即突然停止食桑、烦躁、乱爬、不断翻滚,吐出绿色的胃液,胸粗尾小并萎缩,严重的有脱肛现象,经数十分钟后即死亡。
2、有机氮农药
含有机氮成分的农药主要有杀虫脒、杀虫双、巴丹等。
蚕食下或接触后,表现为兴奋,轻者食桑减少,拉平板丝或结畸形茧,重者食桑微量,乱吐浮丝,直到最后收缩死亡。
接触或食下杀虫双、病虫净、病虫散后的蚕,突然停止食桑,静伏不动,体躯伸直,口吐胃液和浮丝,手触蚕体极软。
中毒轻者,数小时后能恢复食桑,可正常结茧,重者几天后蚕体内变成乳白色,以后渐渐干瘪死去。
3、菊彤类农药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含菊酯成分的农药有速灭杀丁、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菊酯等。
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后,随即出现拒食现象,头胸紧缩且左右摆动,烦躁乱爬翻滚,吐大量的胃液,蚕体抽搐死亡,死蚕头部伸出,体躯成“S”或“C”字型。
4、植物性杀虫剂
烟草中毒,蚕食桑突然停止,头胸昂起,并向背部弯曲,左右摇摆,吐出茶褐色胃液,不久即死;中毒轻的不食不动,胸部膨大,头胸时时抖动。
鱼藤精中毒,蚕停止食桑,静伏不动,或倒卧于蚕座,呈假死状。
中毒原因。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原因及防治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是实现养蚕业高产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农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家蚕中毒情况日益增多,这对养蚕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农药种类广泛目前市面上的农药种类很多,而这些农药对于家蚕的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
家蚕常用的农药主要有有机磷类、杀虫脒类、拟除虫菊酯类、红蜘蛛灵、硫磺等。
而不同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不同,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蚕害情况和农药特性进行选择。
2.农药过量喷洒农药过量喷洒是导致家蚕中毒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使用浓度过高或喷洒过量的农药时,会在蚕室内留下大量残留物。
家蚕摄食了这些含毒的蚕叶后,就会导致中毒。
因此,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标准使用剂量进行喷洒。
3.使用过期农药过期的农药可能会造成家蚕中毒。
在农药的生产厂家生产之后,由于储存环境等原因,农药的有效期限会缩短。
过期的农药可能会降低其杀虫效果,同时也会对家蚕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使用新鲜、有效期内的农药。
4.叶面施肥不当为了促进蚕苗的健康成长,有些养殖户会在蚕室内进行叶面施肥。
然而,如果施肥的方式不正确,也会对家蚕造成危害。
例如,过多喷洒叶面肥料会导致蚕室内湿度过大,使家蚕容易水分泛滥,从而导致家蚕中毒。
1.选择适宜的农药在使用农药时,不同类型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也不同。
因此,在喷洒农药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农药,并按照标准使用剂量进行喷洒。
在选择农药时,应选择绿色环保、无毒、低毒的农药,不要使用高毒性农药。
2.控制农药浓度农药的浓度如果过高,会对家蚕造成危害。
因此,在喷洒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喷洒,不能过量使用农药。
同时,对于农药浓度过高的蚕室,应及时通风换气,减少蚕室内的农药残留。
3.定期更换蚕笼和蚕床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垃圾,例如蚕茧、蚕粪等。
这些垃圾会使蚕室内的空气变得潮湿,容易产生病菌和异味,对家蚕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
啶虫脒检测标准啶虫脒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可杀灭田间常见的害虫和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啶虫脒残留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检测标准来确保食品安全。
以下是围绕“啶虫脒检测标准”的分步骤阐述:步骤一:了解啶虫脒在制定啶虫脒检测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啶虫脒的基本信息和特性。
啶虫脒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分解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土壤、根系和叶面等途径被植物吸收,残留在食品中。
啶虫脒的主要危害有:中毒、神经损害、免疫系统抑制、生殖毒性等。
步骤二:制定标准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中,通常会从食品安全性、卫生标准、生产加工实践、质量体系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针对啶虫脒的检测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设定安全指标:根据啶虫脒的毒性、摄入量和代谢特点等因素,制定最大残留限量和安全质量标准,确保食品中啶虫脒残留量不超出安全范围。
2.选择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等。
同时,也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标准化,以确保各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一致。
3.制定检测流程:从样本采集、样品制备、检测分析等环节入手,建立规范的检测流程,以确保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
4.推广实施:将制定的标准在各地区推广实施,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督和检测,确保啶虫脒残留在食品中的限量符合国际标准。
步骤三:实施效果制定啶虫脒检测标准后,需要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抽检食品中残留啶虫脒的检测,可以评估标准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标准的调整和完善。
同时,也可以借此加强对农民、企业和市场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为农业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总之,啶虫脒检测标准的制定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有加强制定和实施标准,并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才能保证啶虫脒在农产品中残留的最大限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高品质的食品。
甲维盐+菊酯类农药杀虫更快速,但千万别和这些杀菌剂混用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作为一种生物杀虫杀螨剂,因为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特性,近些年,一直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
只要作物上发生蓟马等虫害,大家首先推荐的都是甲维盐,直接说明了甲维盐在农药中的“高地位”!甲维盐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防治。
防治对象,如下:特别是现阶段,玉米上正是使用除草剂的关键时间点,而甲维盐也能和除草剂混用,从而起到省事省力的效果。
甲维盐那么火,而它的剂型也有很多,那我们应该怎么去选择不同剂型的甲维盐呢?一剂型的选择甲维盐剂型区分表格:二含量的选择关于甲维盐的含量,目前在国内登记的有1%、1.5%、2%、2.2%、3%、5%、5.7%等多种含量,这么多的含量,我们一般怎么选择呢?主要是根据抗性来选择:如果说你当地作物对甲维盐还没有产生一定的抗性,建议大家选择低含量(3%以下)的甲维盐,因为价格相对是比较便宜的,性价比比较高。
如果当地作物的病虫害已经对甲维盐产生一定的抗性,建议选择高含量(3%以上)的甲维盐,但价格相对也就比较贵了。
但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仅仅去使用甲维盐单剂,因为有的虫子对甲维盐已经产生了抗性,有时候用药了,可能没有效果,建议大家和其它的药剂混合使用!三与甲维盐混合或复配的药剂有哪些?(1)甲维盐+虫螨腈,虫螨双杀主要是通过胃毒和触杀作用来杀死害虫,通过混配或复配,不仅能够降低药剂的使用量,还能够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
混配或复配后,对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斑潜蝇、果实蝇,木虱、粉虱、蓟马等多种蔬菜害虫的效果比较突出。
(2)甲维盐+茚虫威,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它们充分结合了甲维盐和茚虫威的杀虫优势,速效性相对更好,持效期也变得相对长了,并且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较好的耐雨水冲刷性能。
作用方式主要就是通过药剂被害虫接触或取食,从而进入害虫的体内,害虫就会立马停止咬食作物。
2020年2月Feb.2020第40卷第2期Vol.40,No.2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甲维盐与啶虫脒对豇豆蓟马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①叶火春1)②王琴3)闫超1)朱发娣1)张静1,2)③(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2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3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为筛选出甲维盐与啶虫脒对豇豆蓟马的协同增效组合,采用叶管药膜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其对豇豆豆大蓟马的联合毒力,田间试验评价其混配药剂对豆大蓟马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甲维盐与啶虫脒对豆大蓟马成虫毒杀作用强,其LC 50值分别为2.21和12.30mg/L 。
当二者质量比为1∶4混配时,对豇豆蓟马毒力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194.24。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经10%甲维盐与啶虫脒(质量比1∶4)微乳剂50g/667m 2处理后1、3和7d ,对豆大蓟马的防效分别为88.96%、73.16%和67.41%,其持效性与对照药剂乙基多杀菌素相当。
由此可见,10%甲维盐•啶虫脒微乳剂可作为防治豇豆蓟马专用药剂进行示范。
关键词甲维盐;啶虫脒;豆大蓟马;杀虫活性;增效配比中图分类号S435.2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0.02.012The Field Efficacy and Joint Toxicity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ipridAgainst Cowpea ThripsYE Huochun 1)WANG Qin 3)YAN Chao 1)ZHU Fadi 1)ZHANG Jing 1,2),(1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CATAS,Haikou ,Hainan 571101;2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for Tropical Crop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Haikou,Hainan 571101;3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Hainan University,Haikou,Hainan 570228)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synergistic effect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iprid against the thrips infesting cowpea,the joint toxicity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iprid on cowpea thrips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rips insecticide bioassay system (TIBS)method,and co-toxicity coefficient method.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mixture of the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piprid against the cowpea thri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iprid had better toxicity effect on the cowpea thrips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with their respective LC 50values of 2.21mg/L and 12.30mg/L.The mixture at a mass ratio of 1:4showed the highest co-toxicity against itatus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194.24.The fiel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praying treatment of the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iprid mixture (the mass ratio 1;4)10%ME at a rate of 50g/667m 2for the 1st,3rd and 7th days had respective control effects of 88.96%,73.16%and 67.41%against itatus The mixture had similar persistence with that of spinetoram.The mixture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acetamiprid 10%MC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 itatus .Keywords emamectin benzoate ;acetamiprid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insecticidal activity ;mixture①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No.ZDYF2018049)。
甲维·虫螨腈中毒死亡医疗损害鉴定 1例关键词:中毒;甲维·虫螨腈;医疗损害1案例1.1简要案情及治疗经过2021年3月30日14:09患者因“主诉:自服农药约28小时”至某医院急诊内科就诊,自诉28小时前自服农药(甲维·虫螨腈)约50ml后遂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混有农药残渣,伴头晕不适,伴头沉不适,伴头部胀痛,伴胸闷,伴腹部不适(医生多次询问后,又主诉未曾自服农药)。
查体:T36.3℃,BP145/78mmHg,神志清,精神紧张,查体合作,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率88次/分,心律规则,心音低钝,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医方诊断为“农药中毒(甲维·虫螨腈中毒)?”,予心电图、心肌酶、肾功、肝功、电解质、胸部CT检查等处理。
14:45化验结果回报:葡萄糖15.6mmol/L,谷草转氨酶67U/L,谷丙转氨酶93U/L。
15:13内分泌科会诊:自述头晕、心慌、胸闷,建议行颅脑CT,不排除皮质醇增多症,若结果无其他不适,可收入院。
开具0.9%氯化钠、维生素B6静脉滴注,留观,预约内分泌科病房。
当日19:47收住内分泌科。
3月31日患者多汗、胸闷,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07:07申请急诊科会诊,12:01申请ICU会诊,建议转ICU行血滤治疗。
12:50转入ICU,19:00开始血液灌流治疗,19:30因静脉压及跨膜压高下机。
患者下机后红端不通畅,给予尿激酶溶栓后好转。
4月1日患者发热,体温最高40℃,给予留取血培养及物理降温、复方氨林巴比妥降温,患者心率快,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4月1日06:20突然出现心率下降,40次/分左右,血压测不到,颈动脉搏动未扪及,心音听不到,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肾上腺素等处理,07:40患者自主心律未恢复,心电监护示直线,宣布临床死亡。
1.物质的理化常数: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二、毒理学资料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LC5082776mg/kg,4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5~10ml,潜伏期8~36小时,致昏迷;人经口15ml,48小时内产生视网膜炎,失明;人经口30~100ml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呼吸衰弱,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mg/m3,12小时/天,3个月,在8~10周内可见到气管、支气管粘膜损害,大脑皮质细胞营养障碍等。
三、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四、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五、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