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之欧阳家百创编
- 格式:doc
- 大小:33.51 KB
- 文档页数:2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要点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们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但在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了解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定义和病因1. 心绞痛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疼痛性心脏病。
常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
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心肌细胞坏死的严重心脏病。
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二、临床表现1. 心绞痛•疼痛特点: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多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等。
•缓解: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伴随症状:可伴有气促、出汗、恶心、呕吐等。
2. 心肌梗死•疼痛特点: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0分钟。
•疼痛性质:剧烈、持续、不易缓解。
•伴随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律失常等。
•合并并发症: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
三、体征检查1. 心绞痛•血压:一般正常或稍升高。
•心率:可能正常或稍快。
•心音:听诊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2. 心肌梗死•血压:可能升高或降低。
•心率:可能正常、快速或缓慢。
•心音:听诊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
四、心电图检查1. 心绞痛•静息心电图:可能正常或显示非特异性ST-T改变。
•动态心电图:可见运动诱发的ST段压低。
2. 心肌梗死•静息心电图:常见ST段抬高、Q波增深。
•动态心电图:可见持续性ST段抬高,伴有Q波出现。
五、血清标志物检查1. 心绞痛•心肌肌钙蛋白:通常正常。
•肌酸激酶同工酶:通常正常。
2. 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峰值持续较长时间。
•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峰值持续时间较短。
六、影像学检查1. 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导语:当今社会,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病症,上至八旬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小孩。
最常见的还是要数痛症,说到这痛症,人们可能都很模糊
当今社会,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病症,上至八旬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小孩。
最常见的还是要数痛症,说到这痛症,人们可能都很模糊这个概念,心想,这个倒没有什么,就是时不时的身体发痛。
其实这痛症严重起来可是会催人性命的,所以说,大家还是要注意自己身体是否有这种状况发生。
痛症基本上是有两种常见的病情。
第一种就是心绞痛,第二种就是心肌梗死,这两者说相似呢,它们都隶属于痛症范畴,且疼痛部位,性质,放射,区域都相同,说区别呢,它们的区别也很大。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处形成血栓或出现持久痉挛,造成动脉管腔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量短暂,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以致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会造成心肌坏死。
两者的症状基本相似,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区别的,主要有一下几点:
1.心肌梗死常发生在休息时,无明显的即时诱发因素,心绞痛有明显的诱因。
2.心肌梗死的疼痛时间明显比心绞痛要长,一般打到1~2小时甚至更长,心绞痛15分钟左右就好了
3.心肌梗死的疼痛为压榨痛,非常剧烈。
4.心肌梗死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与心绞痛区别方法
5.心肌梗死疼痛范围广,常为前胸或后背,涉及整个心前区,基本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鉴别要点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都是严重的心脏疾病,二者的症状有些相似,但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
在临床上,需要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以便及时给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鉴别要点。
一、病因不同心绞痛通常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导致心脏缺氧。
而心肌梗塞则是由于冠状动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的,导致心肌组织坏死。
二、疼痛程度不同心绞痛通常表现为一种压迫、紧缩感或烧灼感的疼痛,通常会在胸骨区域和左臂放射,可能会向颈部和下巴放射。
而心肌梗塞的疼痛则更加剧烈,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深度的压迫和紧缩感,而且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并且疼痛可能会向肩膀、背部和腕部放射。
三、伴随症状不同心绞痛通常不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出汗,而心肌梗塞则可能同时出现这些伴随症状。
此外,心肌梗塞还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头晕或失去平衡等症状。
四、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不同心绞痛导致的心肌缺血往往不会在心电图上显示出异常,而心肌梗塞则可能出现ST段抬高或降低、Q波增宽等异常波形。
此外,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可以导致血液中心肌酶(如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升高,而这些标志物通常不会在心绞痛发作时升高。
综上所述,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在疼痛程度、伴随症状、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临床上,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诊断出患者所患疾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同时,为了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生,大家也需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健康、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保障自己的心脏健康。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不少老年人由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症状并发冠心病,很多患者常抱怨道,自己吃了那么多治疗冠心病的药不仅没有起效,病情反而出现了加重的情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可以说是冠心病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病症,虽然这两种病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但实际其病理,成因和治疗手段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很多患者在自行服药的时候经常会用错药,错误的使用药物病情自然不会有什么改善。
这里我将简单的向各位读者介绍一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以便于大家对以上两种病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心绞痛又称狭心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制剂后可逐渐缓解消失。
可分为自发性心绞痛和劳累性心绞痛,前者特征为随时都有可能自发产生的心绞痛,而后者则需要患者处于过劳或亢奋状态才会发生。
其发病后表现为胸部位置疼痛或有压缩感,少数情况会造成左臂麻痹。
该症状常见于冠心病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症。
心机梗死又称心肌梗塞,心肌梗死首先表现为持久的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和话语都十分困难,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枝循环未充分建立。
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状动脉灌流量进一步降低,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其临床表现为胸痛、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从对两种疾病的介绍当中可以看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均大多数因素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的区别!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的区别!
摘要: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身体位于胸骨的后部,男性身上比较常见,而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它的发作频率每次都很短,前后差不多为20分钟左右。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以往的几篇心血管疾病的文章中,一直提到秋冬季节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请各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注意保暖等话题。
其实重复说这些话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想给各位一个能牢记的印象。
现回到主题上,为什么说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在疼痛上有区别,随着我院专家的介绍,详情见如下内容:所谓心绞痛,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缺乏,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综合症。
它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身体位于胸骨的后部,临床上在男性身上比较常见,大部分病人的年龄平均都在45岁左右或以上,主要的诱因都来源于平时的工作和家庭两头的压力,有时在工作上难免会有点不爽的事情,致使心情变差,然后在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随意解决的,工作忙起来根本就不吃了,饱一顿,饿一顿的状态,再说如今秋冬季节,如在办公室里吹暖气很舒服,但出来后也没一段适应的过程,直接冲向室外
赶赴自家,导致一冷一热受寒,如果在阴雨天气更为严重。
而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它的发作频率每次都很短,前后差不多为20分钟左右,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就更加剧烈,多数人都受不了,因它会持续数小时之久,而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作症状来说,多数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且伴有发热的状态,此时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这些疼痛的症状;而心绞痛没有发热症状,也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不适症状。
稳定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稳定心绞痛心梗概念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冠脉闭塞,血流中断,使相应的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导致心绞痛血管腔狭窄或心肌供血不足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相似性质?压迫、发闷、紧缩、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割样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临床表现痛,偶伴濒死感?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不明显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3~5min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亦可一天内多次发作。
数小时或数天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症状以发作性前胸压榨性胸痛?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体征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尖部听诊有时出现第四心音心浊音界正常或增加,心率增加或减慢,心律不齐,S1减弱S3 或S4有奔马律,部分由心包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ST段压低》0.1M,有时出现T波倒置?血液检查?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ST 段抬高或压低T 倒置或增高治疗发作时休息舌下含服0.3-0.6mg缓解期治疗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一般治疗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阿司匹林解除疼痛。
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病症,其中痛症是最为常见,但人们对面痛症的概况还是较为模糊的。
例如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虽说两者的发病都有心前区疼痛的情况且都属于痛症的范畴,但是其程度和伴随的症状却大为不同。
从另一方面来说心梗会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心绞痛则不会。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之处。
★一、从发作频率来说
心绞痛:疼痛成绞榨样痛,疼痛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心肌梗塞:心前区疼痛严重,个别的表现为牙痛、肩膀痛或后背痛,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更久。
★二、从发作症状来说:
心绞痛:不伴有发热症状,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口含硝酸甘油有效;
心肌梗塞: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服硝酸甘油一般无效。
★三、从心电图检查来说:
心绞痛:一般很少会出现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的情况,心电图ST段暂时性压低或抬高或者没有任何变化;
心肌梗塞:面向梗塞部位的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
白细胞计数、肌酸磷酸激酶、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等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四、从疼痛部位来说:
心绞痛:疼痛一般发生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窄息性疼痛,还可能蔓延至大部分心前区,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可能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同时常伴有胸闷、憋气、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心肌梗塞:常伴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至心功能衰竭。
最新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精品课件)
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在于症状不同、病程不同、实验室检验结果不同等,心梗一般是指心肌梗死。
建议患者在确定后积极治疗。
1、症状不同
典型心绞痛发作一般有一定的一个诱因,如过劳、情绪激动、饱餐等,发作的时候在心前区的手掌大小,呈压缩性的闷痛的一种感觉。
心肌梗死除了心绞痛的症状,还会有上腹部的恶心、呕吐,往往还会伴有大汗、频死感等。
2、病程不同
心绞痛持续的时间通常是3~5分钟,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以后,可得到缓解。
而心肌梗死的发作持续时间长,一般都会超过30分钟,甚至长达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3、实验室检验结果不同
心肌梗死患者抽血时,会表现为心脏标志物升高,且还会出现持续升高的过程,同时还有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加。
而心绞痛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升高,但是不会有持续升高。
若患者怀疑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完善检查确诊后对症治疗。
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可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进行缓解,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急救,避免猝死。
— 1 —。
心梗与心绞痛的区别与联系心梗与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们都与心肌供血不足有关。
然而,尽管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症状,但是它们在发生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梗与心绞痛的区别与联系。
一、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症状。
主要表现为胸痛,可以向左臂、颈部、下颌部和背部放射。
心绞痛疼痛多呈刺痛或压迫感,多数发生在劳累、情绪激动或寒冷气候等条件下,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
心绞痛并不会导致心肌死亡,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的狭窄或者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
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等。
此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也是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二、心梗心梗,也称为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阻塞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根据病灶部位的不同,心梗可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
心梗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胸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与心绞痛不同,心梗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无法通过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
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而导致的心肌死亡,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常见的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等。
与心绞痛相比,心梗的危险因素更多,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三、心绞痛与心梗的联系尽管心绞痛和心梗在病因、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联系。
事实上,心绞痛可以是心梗的前兆。
有些心绞痛发作可能是由于短暂的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发展为心梗。
此外,心绞痛和心梗的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药物治疗是心绞痛和心梗的常见治疗方法,其中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对于严重的心绞痛或者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心绞痛与心梗的鉴别诊断心绞痛和心梗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很多人往往容易混淆。
然而,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心梗是一种受到威胁的心脏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心绞痛和心梗的概念。
心绞痛通常是指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胸痛,患者感到胸口紧迫、闷痛、疼痛等症状。
心绞痛通常会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但在休息时通常会缓解。
而心梗则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血栓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感到胸痛、胸闷、呼吸急促,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呢?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和准确地判断。
1.疼痛持续时间不同。
心绞痛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而心梗的胸痛持续时间往往更长,可以持续半个小时或更长时间。
2.疼痛程度不同。
心绞痛的疼痛往往是剧烈而刺痛的,而心梗的疼痛往往是胀痛或压迫感,因此心梗所引起的疼痛更强烈。
3.症状伴随不同。
心绞痛发作时通常伴随有气短、出汗等症状,但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而心梗则通常伴随有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而且呼吸也会变得非常急促。
4.救治措施不同。
在急救过程中,处理心梗和心绞痛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心绞痛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或氢氧化钙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而对于心梗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血流,所以需要进行血栓溶解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从而尽快排除血栓。
综上所述,心绞痛和心梗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尽管它们的症状非常相似,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还是可以进行精准的鉴别诊断的。
如果您感到胸痛或不适,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