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条件及要求 共31页PPT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31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及程序第一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及程序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及程序一、任职条件(一)、学历1、初级(员级、助理级)具有工程系列中专及以上学历,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可以通过考核或评审确定其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专毕业,见习1年期满,可以通过考核或评审确定为技术员;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可通过考核或评审确定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可通过考核或评审确定为助理工程师。
具有工程系列中专学历,取得技术员任职资格4年后,可通过评审取得助理工程所任职资格。
2、中级具有工程系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可通过考核或评审确定为工程师;获博士学位者,当年即可考核确定为工程师。
具有工程系列中专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10年后,可通过评审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具有工程系列大专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4年后,可通过评审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具有工程师系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4年后,可通过评审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
3、副高级具有工程系列大专以上学历,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一定年限的专业技术工作,可以通过评审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且取得工程师职称满5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且取得工程师职称满5年;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至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至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4、正高级获博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
评审时间及有关具体要求以省职改办文件通知为准。
(二)、外语评审中级以上职称,应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且成绩合格(50岁以上的评审高级职务或1980年前参加工作,评审中级职务者外语成绩不及格不作为否决条件)。
评审中级职务,应参加理工B类考试;评审高级职务,应参加理工A类考试。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组织内部的
规定,对专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进行评估的一套准则。
这些标准可以因不同的行业、领域和国家而异,以下是一般性的一些可能包括的评审标准:
1. 学历与学术背景:考虑到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学术要素,包括申请人的学历、学位、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
2. 职业经验:评估申请人在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从业年限,这表明了申请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实践能力。
3. 技术能力和业绩:考察申请人在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项目或研究中的具体业绩。
4. 学术研究成果:对于涉及研究的领域,可能会评估申请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专著、专利等。
5. 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考察申请人是否在职业生涯中进行了适当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持专业技术水平的更新。
6. 领导与团队协作:考察申请人在团队协作和领导方面的表现,包括项目管理经验、团队协调和沟通能力。
7. 社会服务与社会声誉:考虑申请人在行业内的社会服务和声誉,包括参与行业协会、社会服务项目、获得奖项等。
8. 职称评审考核:有些地区可能会设立专门的评审机构,通过面试、论文评审等方式对申请人的职称资格进行最终评定。
这些标准会因国家和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申请专业技术职称时,申请人通常需要详细了解具体的评审标准,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符合这些标准。
附件: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及有关要求具备下列条件者,有资格申请参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高教、实验系列除外)。
一、申报条件(一)基本条件参评各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热爱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敬业爱校精神和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服从组织分配,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二)学历与资历条件根据国家颁布的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以及有关政策注:1.全日制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通过考核确定取得表中所列的专业技术资格。
2.国家承认学历的“五大”毕业生,不能考核确定技术资格,必须参加评审或考试。
3.大学普通班晋升正、副高级资格,学历要求可按正常晋升掌握。
4.卫生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自今年起一律参加全国考试取得,不能考核确定技术资格。
5.参评各系列技术资格人员的学历、资历时间一律计算到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
(三)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1.参评正高级资格,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六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至少四篇,并第一作者核心期刊至少2篇;或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专著或译著。
2.参评副高级资格,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五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至少四篇。
3.参评中级资格,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两篇,其中第一作者至少一篇。
4.参评初级资格,要求撰写本专业论文一篇(打印件)。
5.参评政工系列的论文级别、篇数要求与其它系列相同,内容要求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
二、学历、资历的特殊政策及要求(一)属于五大毕业生原无技术资格的人员,参评技术资格必须从员级资格开始申报;(二)原有中专(或高中)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人员,后取得省人事厅或市人事局验印的大专《专业证书》满四年以上,并且任助理级职务四年以上,可参评中级资格(不允许参评初级资格);(三)2003年以后入学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班学习获得的《专业证书》,不再作为职称评审或考试的学历条件。
x x x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试行)第一条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x x x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辅人员,评审讲师、高级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一、评审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5年以上,取得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三)获得专科学历7年以上,取得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四)获得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取得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助理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二、评审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7年以上,取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三)大学本科毕业10年以上,取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四)大学专科毕业20年以上,取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取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5年,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第四条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一、评审讲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具备承担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力。
(二)承担实验室建设,革新实验手段和充实实验内容;积极参加科研、教研、教育教学改革、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技术工作。
二、评审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对所承担工作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
职称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条件附件2: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一、学历资历条件(一)申报高级资格申报评审高级资格的,取消破格和评审前是否受聘的条件限制。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取得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正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正高级资格。
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相应专业高级资格条件规定的相关要求,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业绩成果、论著等条件必须是获得博士学位后做出的方为有效。
(二)申报中级资格申报评审中级资格的,不受评审前是否被聘用的限制。
其学历(学位)(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资历条件为: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3年以上。
2.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3.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5.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中专毕业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6年(含)以上,可申报、评审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资格。
(三)申报初级资格申报评审初级资格的学历、资历条件为: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
部分系列(专业)职称评审条件一、工程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条件(一)正高级工程师具备博士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满5年,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7年;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满5年,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1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满5年,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
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科研水平、学术造诣或科学实践能力强,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引领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或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本专业发展。
2. 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领域重大项目,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3. 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能够发挥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 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后,业绩、成果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已投入生产,可比性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3)承担的重点项目技术报告,经同行专家评议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技术论证有深度,调研、设计、测试数据齐全、准确;(4)发表的本领域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评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5)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省部级(含集团公司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编写。
5. 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能够有效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二)高级工程师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满2年,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满5年,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7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满5年,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一、申报条件1、初级职称评定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2、中级职称评定条件: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评定“中级”职称;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经考核合格,可评定“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3、高级职称评定条件:获得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二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五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专业技术职务初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含研究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岗位专业一致,符合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条件和规定学历,见习期满,由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认为合格者,方能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不须再进行评审。
具体规定是: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为本专业的“员“级职务;大专毕业,见习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可聘任为本专业的“助师“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为“助师“级职务;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可聘为中级职务;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聘为中级职务。
凡直接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都要认真填写《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
市属的报市职改办核准,省属的报省直主管厅局职改办核准。
符合以上规定条件的五大毕业生,也可参照正规全日制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初聘职务的做法,有人事职改部门认定相应初级职务任职资格。
附件: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要求等规定事项说明(参考)一、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及其档次划分我国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经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目前,专业技术职务共有29个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又分为高、中、初级三个档次,其中有的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又分为正高级和副高级两个层次,部分系列序号系列级别及名称高级中级初级正高级副高级助理级员级1 高等教育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 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3 社会科学研究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4 医疗卫生主任医师(药、护、技师)副主任医师(药、护、技师)主治医师(主管药、护、技师)医师(药、护、技师)医士(药、护、技士)5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6 工程技术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7 经济教授研究员级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8 会计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9 统计教授研究员级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10 中等专业教育教授研究员级高级讲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11 技工学校教授研究员级高级讲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12 中学教育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13 小学教育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14 档案管理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15 文物博物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文博管理员16 图书资料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17 翻译译审副译审翻译助理翻译18 律师一级律师二级律师三级律师四级律师五级律师19 公证一级公证员二级公证员三级公证员四级公证员五级公证员20 新闻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记者、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编辑21 播音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一级播音员二级播音员22 出版编审副编审编辑(技术编辑、一级校对)助理编辑(技术助理编辑、二级校对)技术设计员(三级校对)23 体育教练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级教练二级教练三级教练24 船舶高级船长(机长、机电员)船长、大副、大管轮二副(二管轮等)三副(三管轮等)25 飞行一级飞行员(领行员、飞行通讯、机械员)二级飞行员(二级领行员等)三级飞行员(三级领行员等)四级飞行员(四级领航员等)26 艺术一级演员二级演员、主任舞台技师三级演员、舞台技师四级演员、舞台技术员五级演员27 工艺美术教授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28 实验教授级高级实验师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29 海关高级关务监督关务监督助理关务监督关务员二、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方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方式主要有三种:考核确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